|
2010年注册论坛,从AKG K420开始入坑,那时还在读书,靠着每年的压岁钱和日常的节省一路烧到结婚生子,有了小孩后几乎没有个人时间,更不用谈听歌,最后手持号称阴间调音的TH900一代+马兰士曾经的次旗舰 SA11S3 CD机退烧。
后续主要因为工作开会需求用了几年的蓝牙耳机,逐步转向便携取向,巧合的是上个月因为蓝牙连接故障,想买一条带麦克风的有线耳机,淘宝一搜,好家伙的发现山寨的ie900,se846都给整上麦克风了,于是开始发散,发现十年过去了,耳机已经变成国产百花齐放的时代了,老一代的森海拜亚铁三角大有如今汽车bba日产等车企日落西山国产新能源崛起的趋势,想当年退烧前后,国内也只有HIFIMAN刚起势,还争议不断,不经感慨万千。
逐步发散后,再次线上中毒,渐入佳境,动了组建一套便携套装的想法,主要考虑下班回家或者出差时的小动静高质量可机动的听音体验,经过几周的研究,最终组建了如图所示的softears RS10+effect audio eros S II线+ibasso D16 TAIPAN 的组合,均衡的三频体验,让我被th900刺激了多年的耳朵总算暂时舒坦下来。
总结下来,还是那几条感悟:
1.只要口袋里还有余粮,在自己购买力承受范围极限下直接上旗舰一定是最省钱的结果,hifi永远是一山还有一山高,吃着碗里想着锅里,不要拿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试图让自己控制支出,最后会发现几出几入后钱都交了学费。
2.花500也许能得到80分的体验,想要追求80到95分的体验,每上一分都是成倍的投入,而提升的“量”都是微乎其微的,其中大概率还有脑放的加持,比如我从RS10的原线到ea线,从艾巴索的DC-elite到D16,变化都相对细微,所谓换线如换机或者一耳朵提升,至少在我这里是没有的,以欣赏音乐为本来说,这些提升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最终,hifi的本质还是落入了以音乐为口号的消费陷阱里不能自拔罢了,所以还是回到第一条,在自己购买力承受范围极限下直接上旗舰,这样也能更早顿悟。
以上或许为谬论,与各位新烧老烧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