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有开箱的详评 | 海贝RS8 II~声音与功能都全面进化的第三代DARWIN系统旗舰数播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1-3 20: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5-11-3 20:20 编辑

前言:
上月的北京耳机展前一天,海贝音乐在北京召开了他们的秋季新品发布会,这个发布会距离他们上一场的夏季新品发布会不到一个月。大概这场发布会也算是海贝音乐今年的重中之重的发布会了,虽然这场新品发布的产品数量不多,但这两个新品,对于海贝音乐而然,都是重点中的重点。双旗舰产品的发布,一款旗舰播放器,一款旗舰耳塞。其中本篇的主角,就是发布会上面世的RS8 II,目前海贝音乐售价最高的便携播放器。

正文:
此处省略1000字,如题“没有开箱的详评”,所以开箱内容就省略了一千字,仅分享以下图片。










可以看得出海贝对新品的重视,这次包装设计还是很用心的,虽然包装没有第一代的产品那么大,毕竟机身也做了瘦身,所以包装体积也适度缩减,但内里的设计丝毫没有简化。配件都是很实用的,这次配了个适配器,支持快充要支持到底,所以适配器也给你了。好了,简单开箱到此结束。接下来入正题。


【产品概述】
这次旗舰机型RS8 II搭载了高通跃龙QCS8550(8Gen2同平台)SoC,并依托于强大的硬件算力基础开发了全新的Sankofa(AI音色克隆)功能;而在音频处理方面,RS8 II使用的是全新的DARWIN 三代音频架构,同时新增了AdaptiveAMP(自适应放大)功能,声音表现更加出色,超低的失真度让它再次刷新业界记录。

DARWIN架构再进化失真低至0.0008%
DARWIN架构是HIBY全程自主研发的全链路高清音频处理架构,HIBY在应用传统R2R技术做数模转换DAC的基础上,同时将可调纯FIR滤波器、谐波控制器、NOS/OS切换、DSD直通等功能融合进整体柔性架构当中,实现音频链路全流程自主控制。据悉,DARWIN架构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110679601.X)。

HIBYRS8 II搭载的是第三代DARWIN架构,三代DARWIN架构在原本的柔性架构基础上进行优化,引入了高速、高性能,高容量(高达100K)的FPGA芯片,坐拥212个DSP单元,强大的算力搭配精密配对的R2R电阻网络进行数模转换,保证高清数字音频信号得到更精准的还原。让整机THD+N表现实现跨越式提升,实测低至0.0008%!在声音纯净度、动态范围等指标都处于业界领先水平。

Adaptive AMP自适应放大电路
自适应放大(Adaptive AMP)可对声音信号进行预分析,并实时自适应调整放大电路,在A类与AB类之间多级可调,接近无延迟地提供所需的放大类型以及工作功率,可实现对声音恰如其分的还原,为音乐回放提供更扎实的声音基础。并且有效降低功耗,延长设备续航时长,满足HiFi用户长时间沉浸聆听的需求。

业内顶级系统配置
RS8II搭载高通跃龙QCS8550处理器,HIBY RS8 II使用的是高通跃龙QCS8550(8Gen2同平台)处理器,这是便携HiFi播放器上首次搭载主流的高端处理器。QCS8550以其强悍的算力奠定性能基础,开启HiFi播放器全新的智能时代。其搭载的“1+4+3”架构综合算力达2500 GFLOPS,第八代AI Engine峰值算力更是高达48 TOPS,加以16GB + 512GB 运存内存加持,以及久负盛名的基于Android 13开发的HIBY OS,其操作体验非常流畅。

首创Sankofa功能(AI音色克隆) 注:此项功能目前还在研发中
得益于高通跃龙QCS8550以及高容量FPGA组成的CPU+GPU+NPU+FPG+DSP强大算力阵列,HIBY得以通过严谨的实物采样数据,利用Sankofa功能可对各类经典器材(如LP、MD、CD、磁带机、开盘机等类型)的声音风格进行克隆,并实时应用RS8 II全局音频回放流程中。据发布会上宣称,Sankofa项目HIBY将投入500W RMB,并将免费更新相关音色至RS8 II上以供使用,真正提供个性化HiFi使用体验。

全新机身ID设计配合高能硬件及丰富接口
RS8II整体的设计语言是以鲜明的线条为基础的,一体式的铝合金金属机身搭配,加上玻璃背板的点缀,整体质感出色;利用几何图形重构塑形,利落的线条、立体的切面构建出极具辨识度的整体形态。并且,机身多处蕴藏细节,背部左下方刻有RS及DESIGNED BY HIBY字样,侧面装刻有代表DARWIN架构的六边形按键。而顶部的旋钮则是这个出色的整体设计上最耀眼的明珠,通过多面切割和精雕纹理,赋予其超越金属本身的质感,在光线照射下折射出如钻石的璀璨光泽。

RS8II机身做工比前代有着大幅进步,整体金属质感突出,而且最重要的是机身重量维持在一个出色的范围,RS8 II自重仅425g,在一众动则过600g的超旗舰中,显得如此的轻盈,外出携带的负担大大减小,在同级机型里面,便携性更佳。

作为新一代超旗舰播放器,RS8 II在硬件层面也是高配。屏幕采用的是5.5英寸1080*1920分辨率高清大屏、搭载54Wh高压大电池、支持高达80W的PD3.0快充协议、支持Wi-Fi7 MIMO、支持蓝牙5.3,并且支持AptxAdaptive&Aptx Lossless高清蓝牙协议。

另外,RS8 II内部亦搭载45.1584MHz、49.152MHz两颗NDK飞秒音频晶振,支持高达DSD 1024、PCM 1536kHz/32bit、MQA 16X的解码规格,并且全局绕开系统SRC,当用户在使用第三方app,能享受高清音乐源码输出。

在输出接口方面,RS8 II设有3.5mm PO/LO(复用)以及4.4mm BAL模拟音频接口,独立的4.4mm BAL.LO LineOut接口,其次数字音频接口Type-C口支持SPDIF同轴输出、USBAudio In、USB Audio Out。与此同时,HIBY还首次在便携播放器上加入I2S接口,大大拓展外接可能。

以上内容,由官方产品资讯提供,仅供参考。


【产品规格】
型号:RS8 II
操作系统:Android 13
CPU型号:高通跃龙Dragonwing QCS8550(8Gen2同平台)
DAC:DARWIN III(第三代达尔文架构)
音频规格:DSD1024,PCM1536kHz/32bit,MQA16X
模拟音频接口:3.5mm PO/LO(复用),4.4mm PO,4.4mm LO
数字音频接口:I2S,USB-C
音频格式支持:MP3,WAV,APE,FLAC,DSF,DFF,ISO,CUE,WMA,OGG,AAC,OPUS,AIFF
WiFi版本:Wi-Fi7 MMO(802.11be)
蓝牙版本:蓝牙5.3(双向)
高清蓝牙:输入支持apt-X Adaptive,apt-X Lossless,apt-X HD,apt-X,LDAC,AAC,SBC
                 输出支持LDAC,AAC,SBC
屏幕尺寸:5.5英寸
分辨率:1080*1920
运行内存:16GB
机身内存:512GB
USB接口:支持USB2.0& USB3.2 Gen2,最高速率10Gbps
机身颜色:经典黑/香槟金
机身材质:铝合金中框,玻璃背板
机身尺寸:75.7mm X 148.5mm X 24.1mm
机身重量:约411g
外部电源:PPS 20V/4A,15V/3A,12V/3A,9V/3A,5V/3A
机身电池:46.8Wh(7.8V/6000mAh)高压电池
续航时间:AB类 3.5mm PO 约20.7小时
                 AB类 4.4mm BAL PO 约19小时
                 A类 3.5mm PO 约15小时
                 A类 4.4mm BAL PO 约10.9小时
                 Adaptive AMP 3.5mm PO 约17小时
                 Adaptive AMP 4.4mm BAL PO 约15小时
以上续航时间为关闭Turbo模式,熄屏,播放44.1kHz WAV文件,机内设定为出厂设置的条件下所得
充电协议:PD3.0,支持至80W充电
充电时间:<2小时(0%~100%)
软件升级:OTA在线升级
第三方APP:不设限制
【音频参数】
输出幅度:2Vrms(3.5mm LO),4Vrms(4.4mm LO)
最小失真:0.0008%(3.5mm LO),0.0008%(4.4mm LO)
底噪:1.7uV(3.5mm LO),3uV(4.4mm LO)
信噪比:121.6dB(3.5mm LO),122.1dB(4.4mm LO)
动态范围:115.2dB(3.5mm LO),116.2dB(4.4mm LO)
分离度:94.2dB(3.5mm LO),107dB(4.4mm LO)
频响范围:20Hz~50kHz(3.5mm LO & 4.4mm LO)
输出幅度:2.73Vrms(3.5mm PO A/AB @32Ω),5.08Vrms(4.4mm PO A/AB @32Ω)
额定功率:210mW(3.5mm PO A/AB @32Ω),812mW(4.4mm PO A/AB @32Ω)
最小失真:0.003%(3.5mm PO A/AB @32Ω),0.001%(4.4mm PO A/AB @32Ω)
底噪:4.8uV(3.5mm PO A/AB @32Ω),7.5uV(4.4mm PO A/AB @32Ω)
信噪比:114.8dB(3.5mm PO A/AB @32Ω),116.4dB(4.4mm PO A/AB @32Ω)
动态范围:113.5dB(3.5mm PO A/AB @32Ω),114.5dB(4.4mm PO A/AB @32Ω)
分离度:75dB(3.5mm PO A/AB @32Ω),100dB(4.4mm PO A/AB @32Ω)
频响范围:20Hz~50kHz(3.5mm PO & 4.4mm PO A/AB @32Ω)


【主观听音】
这个环节搭配一款声音相对中正的耳塞进行试听,分享听音感受,并主观评价RS8 II的声音特点
音源:RS8 II(海贝音乐)
耳塞:雪月花(水月雨)
音乐:李思菘<胆小鬼> 选自《亚洲创作人原声大碟2》TW首版
          手嶌葵<Raindrops Keep Falling on My Head> 选自《The Rose~I Love Cinemas》首版
          约翰.威廉姆斯<La Bamba> 选自《Salute To Hollywood》西德PDO首版

雪月花
雪月花是水月雨七周年纪念耳塞,镂空的后腔体开放式设计,第三代DLC复合振膜动圈单元,纯银镀白金外壳,壳体上镶嵌了七颗真钻。这是我听过的水月雨耳塞里面,声音最干净,还原度最好的一只动圈。所以也成为了我目前常用的耳塞之一。当然了除了声音,我也被它的颜值所折服了。这外壳,太TM漂亮了。

手嶌葵<Raindrops Keep Falling on My Head>
这首音乐,我想不用多介绍了,《阿甘正传》,《蜘蛛侠2》等多部电影里都有出现过的一首经典,手嶌葵这张专辑里收录的版本是重新编曲,重新演绎。乐感比较欢快,轻松,透明的一个版本,加上手嶌葵纯净的声音,是我平时测试器材都会用到的一首音乐作品。这套系统下,重现出真实的人声,声音细致入微,换气声,唇齿音都非常清晰。配乐里面,虽然乐器不多,吉他,低音提琴,钢琴等几件乐器组成的背景音乐,却和人声配合得非常默契,分离度良好,人声不会过于抢唛,配乐也不会喧宾夺主。该有的细节,层次感,都完整清晰地展现出来,优秀的声场表现,整个乐曲所营造的空间感开阔,舒展,即使是流行乐,也有良好的声场表现。

李思菘<胆小鬼>
人声比较突出的录音,虽然人声的结像不算特别近身,但口型饱满,声音有张力,人声稍微有点盖过乐器,看得出更强调人声了,但李思菘的声音非常有辨识度,谈不上是一把优秀的人声,但质感,张力,穿透性都不错,而且略带点老成沧桑感,很真实,很质朴。他演绎的这首<胆小鬼>和咏琪姐姐的版本完全两个味道。你也很难想象来自老男人的羞涩之情是如何去演<胆小鬼>的。吸引我的更多是原创音乐人送音乐里透射出来的这份朴实和真切的情感。这套组合不太适合醇厚男声,赵鹏老师那种就不太适合了,不是说播不好,而是味道有点淡了,李思菘这种还是可以的,只要你不是要求那种声音厚度厚到出油的就行,恰恰我觉得雪月花搭配RS8 II,声音算是比较均衡,透明,细致,自然的。总括而言,这首歌所展现出来的声场并不算宽,结像和乐器定位稍微有点近场,但清晰的轮廓,细节,声音线条感,让整个声音仍保持干净,透明,精致且有条理的听音感觉。

约翰.威廉姆斯<La Bamba>
这一个环节分享的最后一首音乐,原曲是融合了拉丁音乐与早期轻摇滚元素的一首墨西哥民歌。这里被咱们威廉姆斯爷爷改编成管弦乐的形式去演奏出来。当然,节奏和曲风还是跟得住拉丁音乐的文化属性,还是有着拉丁音乐的去曲风的。管弦乐的演奏让整个音乐场面更宏伟壮丽,开阔,舒展,宏壮的场面,尤其在大铜管乐主导的那一章节,将“宏壮”与“轻快”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气氛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不得不称赞约翰威廉姆斯的功力,他主导的管弦乐演奏电影主题曲精品甚多。这套组合在这里基本能把这首音乐的神髓回放出来了,有些朋友可能会担心,雪月花的低音够吗?其实在我听来,是足够的,但不是以量感见长的类型,气势和氛围是没法和大耳机系统比较,管弦乐,用随身听系统播放,有个基本形态就OK了,不能苛求太多。至少铜管乐部分,空气感,厚度,质感基本达标了。多乐器群奏的场面不自乱阵脚,基本的纹理,层次,结像等都能清晰还原,乐器分离度良好,声场拉得开,纵深感也不差,我基本满意了,当然,如果低音的烘托能再多一点点厚度,可能聆听效果又会提升一点。

三首音乐试听分享完毕,可以感受到RS8 II的底子不错,声音解析力,细节感,分离度,层次感,声场空间,三频的均衡性等都不错。而且它作为音源驱动雪月花是卓卓有余。作为音源,它的声场,微动态,细节还原,三频平衡感是我比较满意的。这是一台均衡,大气,声场开阔,推力出色的音源。
2
 楼主| 发表于 2025-11-3 20: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5-11-3 20:34 编辑

【器材对比】
这个环节通过搭配固定的耳塞,去对比手边音源和RS8 II的差异。
音源:R8 II(海贝音乐)
          PAW Gold-GT2(乐图)
          RS8 II(海贝音乐)
耳塞:8CL<OSLO.IV>(qdc)
音乐:谷村新司<レイニー ブルー> 选自《STANDARD呼吸》初回限定版
          云妮.侯斯顿<Greatest Love of All> 选自《Whitney Houston》ARCD虚字首版
          埃里克.孔泽尔<Waltz of the Flowers> 选自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TELARC首版
分享对比听感之前,先简单介绍以上音乐的由来。

云妮.侯斯顿<Greatest Love of All>
欧美流行音乐唱片我家里并不多,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而且多以精选为主,这位歌手,是为数不多我喜欢的欧美歌手,这首陪伴着我们这代音乐爱好者长大的音乐,偶尔测试器材的时候,我都喜欢拿出来分享。云妮.侯斯顿的<Greatest Love of All>,是这首音乐一众版本里面,我觉得最能撼动心灵的版本。这里分享的录音是ARCD虚字首版,日本压片,封底彩页没有条纹码的版本。录音很OK,模拟味道饱满细腻。这个版本之前在韩国出差的时候听过一次首版黑胶,被感动了。很有穿透力的人声,云妮.侯斯顿的声音辨识度还是很高的,这首歌是真的唱出了感情,虽然那一年,她从刚出道,但有一种出道即高光的感觉。

谷村新司<レイニーブルー>
原创/作曲是德永英明,这首歌可以说是德叔的成名作,谷村先生这里是重新编曲及重新演绎,收录在2017年环球唱片为先生发行的45周年精选里面。第一次听到这首歌,还是在磁带烧友群里面,一位群友分享的b站视频,看到了先生的音乐会特辑里面有收录这首作品的录音视频,后来上日本煤炉网站搜到了这套唱片,果断买下了初回限定版。那个时候,先生还没仙逝。和德叔,学友哥演绎此曲对比,先生的演绎更有感情,嗓音充满故事感,仿佛一开声就讲述着一段岁月。所以也因为这样,每次有新器材上手,我也喜欢打开这首音乐去搭配试听。

埃里克.孔泽尔<Waltz of the Flowers>
这里分享的<Waltz of the Flowers>所在的专辑是2007年发行的,属于比较新的录音。老柴的三大芭蕾里面,我最喜欢《胡桃夹子》,全剧的录音几乎收录有二十个版本,这版泰拉克录音由埃里克孔泽尔指挥辛辛那提通俗管弦乐团演奏,音响性涣鳎智慕谧嗷嵘晕坏悖ぴ诜瘴Ш偷鸵舳即锏搅思滤肌R彩俏姨�<花之圆舞曲>版本里面,最让人热血奔腾,且有闻歌起舞感觉的一个录音。

qdc 8CS<搭配OSLO 4代升级线>
日常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只耳塞,定制版,耳机线更换了OSLO 4代,声场,动态,解析力都获得明细提升。8CS的一款声场表现力非常出色的耳塞,一般用于舞台监听,但它所营造的声场空间,立体感强,纵深层次分明,加之低音有着出色的平衡感,量感,质感,下潜都属于同级别动铁耳塞的一流水准,这是我喜欢8CS的最根本原因。日常测试器材,也会经常用到8CS。这个环节就搭配8CS进行音源比对的听感分享。

PAW-GT2
一台很优秀的音源,从金菊花一直用乐图的播放器整整十年,他们的专业和对产品的执着是我选自乐图音源作为耳塞评测,展会试听的主力音源最根本的理由。虽然对比前代产品,PAW-GT2的监听风格略有淡化,但声音上,PAW-GT2依旧是素质向为主导的机型。而强化了耳机放大电路之后,PAW-GT2的推力较前代产品有了明显增强。背面突起的部分,大概就是它的耳放电路强化的模块了。

三首音乐听下来,PAW-GT2展现出出色的声音素质,声音比PAW-Gold Touch更接近发烧器材的风格,不再那么素淡,但依旧保留着乐图对声音的专业定义,中正,均衡,大气,透明的声音风格。人声部分会相对平实,干净,高密度,齿音控制良好。三台音源里面,PAW-GT2的人声修饰相对最少,口型饱满,清晰,结像略微靠后。两首流行音乐听下来,感染力和氛围感不算特别浓厚。对比之下三台音源里面,属于声音音色最平白朴实的一台。声场表现力依旧属于顶级音源里面的佼佼者,PAW-GT2的推力很强,基本上一般低阻小耳塞用“L”档即可。8CS声场完整打开,规模感,纵深感,层次感俱佳。第三首芭蕾舞曲所展现出来的声场动态足够的规模,在大声场下,声音结实,密度足,细节丰富,条理清晰不凌乱。

R8II
R8系列的第二代机型,从第一代的双AKMAK4497EQ到这一代的DARWIN-MPA架构,声音也做了一些改变。比如第一代产品被批声音过于素,第二代的声音明显有了改善,在保正素质的同时,听感上比第一代产品活生感更好。这台应用了DARWIN架构的旗舰,延续了DARWIN-R2R的柔性设计之余,通过多相位PWM阵列,适配内部调制器,使输入信号超采样至128FS,输出端采用16路电流型DAC,配合后级I/V转换和低通滤波,提供高密度的声音输出的同时,把功耗进一步降低。

三首音乐听毕,有人说R8II还是古典机,这一点我是有所保留,至少它对于前两首流行音乐的播放,已经不再是他们之前所定义的“古典机”的声音风格。而且我觉得三台音源里面,R8II播放流行音乐的感染力是最突出的。人声宽松,有质感,细节及人声口型清晰,密度感比PAW-GT2稍微低一点。三频会比PAW-GT2稍为多了一些渲染,但音染还不算过,氛围感会比PAW-GT2浓厚一点。听感更蓬松,音色更温暖一些。声场同样有着良好的空间感和规模感,的声音轮廓和线条没有那么深刻和鲜明。

RS8 II
第三代DARWIN系统,又又又进化了,看看手中的RS6,可以放心把它放进干燥箱了。首先是供电部分,新机RS8 II是左右声道是全独立供电的,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杜绝左右声道相互干扰,让声底更干净。而核心的DARWIN架构采用逆向思维方式,让R2R模型适配电阻,实现更高精度的声音输出,让声音的超低失真度刷新了业界数据。

当然,数字只是一个参考,听感才是最关键的。而机身的外在配置似乎没有延续超级机型的高贵金属外壳,至少你整个纯铜吧,但这次并没有。大概是被骂体重超标不便携骂多了,所以这次为了控制体重,直接给你整了个铝合金。颜值这东西真的很主观,你问我RS8 II好不好看,我觉得它的外观有些抽象感吧,谈不上一眼就爱上,但也没什么违和感,看多几眼我已经习惯了。大电池长续航是必须得有,这里就不重复机身参数了。

说一下主观印象,没有前代重,甚至也不如R8II重,铝合金外壳耐磨度和坚固度是不如钛金属和不锈钢的。所以大家可以脑补一波,RS8II没有RS8/R8/R8II耐摔,耐磕了。但重量的削减让便携性稍为有所提升。不过作为超级旗舰,大家习惯性叫超级国砖,都“砖”字用上了,便携度也好不到哪里去,别拿中端便携数播,什么大尾巴之类比,声音是首要。外在也没啥槽点可喷了,出来铝合金略显有失超旗舰高贵身份,其它没啥诟病。哦,有人说价格贵啊,接近三万了,都可以买进口的了,但这么说吧,国产便携数播,比它贵的大有机在,你觉得贵了,可以买别的。接口也做了减法,但从数量算,它比上一代是减少了,而且3.5mm的LO输出和PO输出是共用一个输出端口的,得通过系统的音频设置菜单内的输出选项进行切换,但这次多了一个IIS接口,让数字输出扩展有了更多的选择。

三首音乐听了一遍,简单滴概括,这台机搭配8CS,个我的感觉就是,在“好听”与“素质”“之间找到了一个蛮不错的平衡点。谈不上素,更别说监听了,但这个声音是自然的,是流畅的,是细致的,是立体的,是有空间感的,是声场三维度比较均衡的,是动态表现良好的,是背景安定的,是声底干净的。两首流行音乐,人声的密度感会比上面的R8II更强,这个除了和新一代DARWIN系统密不可分之余,和耳放电路设计更佳,使用的运放芯片更强也有一定关系。毕竟都用上了AD8620,虽然不要唯”“芯”论,但AD8620是真的强,是耳闻可辨的强。人声的呈现是三台播放器里面最立体,最具空间感的,口型不如PAW-GT2饱满,结像比GT2更靠后一点。听感上,没有PAW-GT2那么凸显线条和张力。相对而然,RS8 II的声音会宽松和柔顺一些。最后一首芭蕾舞我觉得是三首试听音乐里面最合适这台机的音乐。TELARC的HIFI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开阔宽松的声场空间,声音不会过于紧绷,也不会太过松弛,度控制得刚刚好,起承转合恰到好处。声音均衡、流畅、连贯、平整、宽松、自然。也是三台播放器里面,搭配8CL,在这首<花之圆舞曲>既能保证声音素质,又能兼顾乐感氛围的一套组合。

小结:
三台播放器对比一圈,各有特点,搭配8CL,在不同的音乐里,有着不同的效果。总体而言,PAW-GT2声音比较冷静,凝聚,轮廓和棱角更加分明,线条感更突出,而且三台前端里面,PAW-GT2的声音相对渲染最少,氛围感也最淡。R8II虽然官方给它的定义还是古典音乐的能手,但其实实际试听比对下来,R8II听流行音乐也不错,古典音乐就看搭配的耳塞了,需要输出更纯粹干净的声音,可以考虑搭配一些略偏监听风格的耳塞。当然,听流行音乐,其实不太适合用偏监听风格的器材去演绎。RS8 II则是一台声音平衡感很不错的前端,没有所谓的古典机或者什么流行机,它的声音相对宽松自然,而且三频分布及声场动态等素质都达到一流便携数播水准,其实播什么音乐更好,就看你搭配什么样的耳塞了,另外就是看你自己的个人口味。对比PAW-GT2,它的声音没那么鲜明,锐利,线条感没有那么突显,如果或PAW-GT2更强调轮廓与线条,那么RS8 II则更注重平衡与流畅了。当然,这几台音源的声场素质都是优秀的,声场空间基本都能做到了规整,宽广,舒展,不压抑。尤其最后的一首芭蕾舞曲,PAW-GT2和RS8 II两台顶级音源我都喜欢,只是声音呈现方式略有不同而已,素质都是没得说的。到这个段位的便携数播,差不了,改变声音输出的最大变数,其实在于你搭配什么样的耳塞/耳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5-11-3 20: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5-11-3 20:40 编辑

【耳塞搭配】
最后的这个环节,就是简单搭配手边几款耳塞,做一次听感分享。这里只聊听感,不做耳塞之间的详细比对。
音源:RS8 II(海贝音乐)
耳塞:川(达音科技)
          Anole V14(qdc)
          LOKI神之印(Kinera)
音乐:约翰.施特劳斯<Frühlingsstimmen, Op.410> 选自《Neujahrskonzert in Wien》(87天龙虚字首版)
          Ray Brown TRIO<Tanga> 选自《Don’t getSassy》
          黎明<蓝雨> 选自《黎明4 inLove》
约翰.施特劳斯<Frühlingsstimmen, Op.410>
收录在DG唱片发行的1987年新年音乐会专辑里面,这一期的新年音乐会录音,非常经典,更是上榜录音。堪称卡爷的重要录音之一,也是卡爷最后的荣光。多首经典曲目里,选了春之声和大家分享。而且这个是演唱的版本,不是纯器乐版本。这里分享的专辑是日本天龙压片的3500日元正价版,是首批发行的版本之一。音质优秀,喜欢的乐友可以考虑收一张。
Ray Brown TRIO<Tanga>
这首爵士乐收录在雷布朗三重奏团的《Don’t get Sassy》专辑里面,TELARC在上世纪90年代的录音,TELARC的爵士录音有不少精品,这张我觉得算是雷布朗三重奏团一众录音里面,可算得上必收的专辑,优秀的录音,细节,层次,微动态,音效都做得很好。而且收录的曲目也是一流,即使我这个伪爵士乐迷,也能完完整整地顺序播放听完。偶尔测试器材,也会在这张专辑里面挑选音乐。
黎明<蓝雨>
收录在黎明于2007年发行的翻唱精选《黎明4 in Love》里面,这时候,黎天王已经加盟东亚唱片了。这张专辑里面收录了四大天王的一些好听又经典的曲目,经过重新编曲,重新录音制作而成。用2000年后的音乐及制作风格去Remaster过去在90年代的经典,很有意思。而且这个时期的黎天王,唱功绝对比早些年成熟老练许多。而其中这首<蓝雨>我听得最多,虽然二选一我还是会选学友哥的原唱,但不可不说,黎明大哥的倾情演绎,也是值得大家好好听听。这一期东亚唱片的录音制作,也是一流水准了。
RS8 II +
低音饱满,乐感和声音细节都打磨得很精致细滑的一套组合。
三首音乐听下来,可以用悦耳,好听来形容这套搭配。国内高端耳塞这几年强者不断,而且不乏大几万的超级旗舰产品,但论性价比。达音科技的川绝对是能独占一位。三首音乐听下来,以最后的流行音乐最为精彩。能听到大声场的旗舰泛流行耳塞的机会不少,但要完美兼顾乐感与素质的无缝过渡,那就不算多了。煲机后的川,低音部分会更紧致、凝聚、结实,在本来就出色的氛围渲染下,听流行乐一类,能获得一种华丽,澎湃,开阔的声音效果。
黎明<蓝雨>
三首音乐里面我觉得播放效果最佳的一首,三频饱满,细腻,华丽的声音,又有足够的声场三维度去支撑人声,配乐的空间分布。足够大的空间里,有着良好的纵深及层次,不会让你感到空间大而空泛。最吸引我的是大声场下,仍然保持出色的厚度,质感和张力。人声密度,质感,结像,距离皆合我意。最让我满意的是人声的距离感,能拉得开,又不会让你感到人声后缩。
RayBrown TRIO<Tanga>
律动感很强烈的一首音乐,节奏快,但又要保持细节清晰,微动态变化细致,瞬态响应好,很考验耳塞的水准。这首歌嘛,这套组合也Pass了,不拖沓,低音有厚度,不盖过其它频段,这首最基本的,加上前面说到的,在急速变幻的节奏里,要保持细节清晰,微动态不糊,响应迅速,差一点的耳塞可能就摆烂的了。还行还行。让我给分80分妥妥滴没问题,达不到优秀,但绝对超越良好。
约翰.施特劳斯<Frühlingsstimmen, Op.410>
这组搭配下,音乐氛围效果是完全OK的,而且人声还颇有甜度,优雅华美的声音,虽然我听不懂她唱什么,但声音素质确实不错。而且难得的是舞台空间开阔且安定,漆黑干净的背景。总体而言是华丽,璀璨的听音效果,HIFI属性有了,但声音渲染也能感受得到,喜欢严肃,中正的古典风格,这套组合差了一点点。毕竟是爽塞啊,你用来听古典,就得接受它的脾气。三首音乐里面,这首相对是没那么对味,但未到不能听的地步,毕竟硬素质摆在那里。
RS8 II + Anole V14
均衡,高素质,音乐风格适应性良好的一对组合。
这套组合真的属于什么音乐都能播,别忘了Anole V14,有四组个声音调节开关,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调整开关,获得自己想要的声音。三首音乐听下来。这套组合对音乐的兼容性是最好的,即使我把开关固定在标准调音的档位。很佩服qdc的调音,四年过去了,这款Anole V14放在今天,依旧是旗舰耳塞的档次。有人说它的低音不够好。但平心而论,动铁喇叭负责的低音,有这个细节,厚度,下潜,已经很不错了,弹性,韧性,蓬松感等,不能和顶级动圈比划,但对比同类产品尤其动铁静电的耳塞,Anole V14绝对属于优秀。
黎明<蓝雨>
氛围感,细节感,声音厚度,密度都达到一流水准,虽然低音输出依旧是动铁单元,但低音的量与质的平衡感很不错。和现役qdc旗舰比,少了一颗动圈,所以低音的氛围会稍为逊色,但低频素质真心不弱,尤其是动铁单元做低频,不去比较,这个低音已经非常OK了。反而我更喜欢V14的低音效果,至少量感不会过于突出,听起来声音更加均衡。当然,你要更澎湃,更有冲击力,什么落地感的低频,买现役旗舰qdc皇帝可能会更和你意。但这里,我觉得作为耳塞,V14的低音平衡感更吸引我。至少这首蓝雨听下来三频均衡,低音素质我满意了。密度,声场,层次都不错,一流水准了。而且结像饱满,扎实,口型清晰,调音很有水平,和很多多动铁单元声音过于细薄,过于强调解析里的风格比较,V14显得更平衡,真实。
RayBrown TRIO<Tanga>
爵士乐其实用这个均衡模式并不是最佳的,但基于时间关系,我也没有去过多滴调整,其实自己平时听下来,流行模式去听爵士乐效果也很不错。这里还是继续标准模式。这个模式下,听感上氛围不会过于浓烈,渲染,着色都不算多。分频和单元搭配做得很棒,即使标准模式,这首爵士乐所传递的神髓也基本展现出来了。律动感明快,但这套搭配瞬态响应很不错。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低音部分凝聚扎实,下潜到位,量感不会溢出,听感上依旧保持均衡,稳扎的风格。微动态还原准确。聆听效果有些超出了我的预期。
约翰.施特劳斯<Frühlingsstimmen,Op.410>
最后这首音乐,感觉也是这只耳塞比较擅长的,舞台空间感非常优秀,结像不会过于靠前,也不会为了营造大声场而可以后缩。在一个不远不近且比较合适的距离里,构筑的空间感立体,真实。氛围渲染适中,不算监听塞,但也不是重口味。比起前面的川,Anole V14声音更冷静,平实。棱角依旧分明,线条感依旧通透。但自主渲染的色彩要少一些,声底更干净,声音更纯粹。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声音也达不到监听,毕竟,音色虽算不上华丽,但又未到监听风格那种素淡得有些索然无味。中正均衡倒是挺适合形容它。
RS8 II + LOKI神之印
声音精致、透明、流畅,声场开阔,背景安定的一套组合。
这套组合算是三套组合里面素质最高的,但当然也是价格最贵的一套组合。LOKI神之印是Kinera王者时代的新旗舰,也是超旗舰LOKI的特别限定版,单元架构上多了一颗骨传导单元,重新调整内部分频,声音风格与LOKI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果说LOKI是暖声旗舰,那么这款售价比LOKI高出3000RMB的新品,则属于相对精细冷静的风格了。保留了洛基的大声场和出色的低音氛围感,但在解析力和高频延伸和细腻度等方面有了可闻的提升,似乎这款限定旗舰对音乐的是适应性更强了。
黎明<蓝雨>
声音打磨得精致、细腻、平滑,颗粒感非常细微,三套听下来,整体素质这套最好,听感非常纤细。这就是超旗舰的声音?结像清晰,人声口型有修饰打磨的痕迹,口型也不算大,属于适中偏小的类型。人声与乐器的分离度高,一耳朵就是高素质的声音。这款新旗舰低音没有LOKI那么多,所以听感上会更均衡,开阔。氛围同样出色,手上这款是搭配FA线材的版本,声音没有搭配EA线材版本那么紧致,凝聚,锐利,但宽松和柔顺的感觉会更明显一些。
RayBrown TRIO<Tanga>
如果听习惯近场风格的系统,尤其是喜欢声场不大,声音包围感强,结像饱满,乐器/人声定位稍为靠前风格的器材,这套组合,或者说LOKI神之印就不算适合了,毕竟它的声场属于比较开阔宽广的类型,而且结像不算形体感饱满的类型。听爵士乐,素质没问题,但听感上就有点过于冷静了,HIGH不起来。不过硬素质还是很强,尤其乐曲中段的间奏,节奏急促明快,这套组合就展现出非常高的素质,近乎完美的瞬态表现,极佳的分离度和层次感,乐器间不含糊,细节还原和微动态都是一流。总体上,这套不算爵士乐的拿手,但素质顶在那儿,只是氛围感上,少了一点包围感和暖厚着色,总有些过于冷静和内敛的感觉。
约翰.施特劳斯<Frühlingsstimmen, Op.410>
来到第三首古典类的音乐,这套又拉回了一点分数,适中的形体感,清晰的结像,略微远场的风格,整个声场空间拉得非常开阔。冷静,平稳,流畅,开阔的声音,算是比较适合这类大编制的音乐了。虽然只是耳塞,但聆听效果还是在同类的器材里处于一流水准了。人声部分,声音的强弱起伏变化清晰,极强的微动态还原。清晰的人声结像,适中的距离感,不太远,也不太近,空间立体感明显,人声和乐器之间非常合拍,乐器没有盖过人声,人声也没有过于抢镜。既有出色的分离度,又有良好的整体感。三频的分布很均衡,低音恰到好处,尤其是低音提琴的点缀,扎实,凝聚,沉稳,量感不算厚重,但声音非常清晰结实。高频段的延伸和穿透力同样出色。对比LOKI,听古典乐而言,强了不是一点点。
三套组合的搭配听感分享完毕。售价不同,定位虽然都是各自品牌的顶级,但没必要去比个高下。素质上当然是贵的更好,这个自然定律在这里还是适用。但即使售价不过一万的川,我觉得搭配RS8 II也把它的潜能发挥出来了。如果从聆听流行和爵士的角度,我反而觉得川搭配RS8II基本已经能满足我的日常需求,而且声音感染力是三套组合里面最好的。qdc Anole V14是三款里面各方面表现相对平均的一款,而且多组调音风格的无缝切换,玩法更多,即使这里只用标准模式,也足够应对这几种音乐了,三首音乐听下来都不错。没有明显短板。加上现在售价比早几年刚上市的时候有所回落,1.5W价位里面,值得考虑的一个型号,尤其对于那些希望拥有定制私模的朋友,这个值得考虑。最后一套组合会稍偏素质向,氛围感也基本能兼顾到了,但毕竟是顶级多单元混合的耳塞,素质依旧放在首位。流行爵士类不算特别强势,但素质绝对给你拉满了。声音均衡,纤细,流畅,舒展,妥妥的旗舰气质。不纠结听流行有多少澎湃低音,爵士要多近场的乐器定位,这只LOKI神之印在这里就没啥挑剔了。当然,你说,你要浓厚的包围感,需要相对前倾的声场效果,那对不起,这个不适合你了。对于这套组合,最后一首古典乐,应该是三首试听音乐里面,我觉得发挥最佳的一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5-11-3 20: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5-11-3 20:50 编辑

Bonus
本篇文章的特别分享环节,仅在耳机大家坛发表。
PART 1  海贝音乐新品ZETA II首发听感(据说还要鸽一会才有货)
海贝的新耳塞ZETA II其实也和RS8 II在同一场发布会上亮相,但至今还在“即将发售”的状态,机缘下,我借到了正式版听了一下午,以下是简单听感分享的文字。

ZETAII是海贝音乐的新一代旗舰耳塞,对比前代产品,在单元上变化不大,依旧是9单元的架构,动圈更换成DLC球顶振膜动圈,对比前代的液态硅胶动圈,这只喇叭瞬态表现更强,实际听下来,新一代的旗舰,声音在动态,瞬态,低音下潜等多方面,提升还是可闻的。另外就是这个外壳,这次像换了一个设计师似的,不得不给龙哥手动点一个赞。这次是真的从腔体设计到耳机线的搭配,都走心了。而附件方面,新的硅胶套加持,佩戴舒适性和声音透明度都进了一步,完成度明显有了长足提升的一款旗舰耳塞。然而龙哥说,要做良心的产品,不加量就不加价,大概他的“量”是指单元数量吧。

音源:RS8 II(海贝音乐)
耳塞:ZETA II(海贝音乐)
音乐:张学友<First of May> 选自《2004活出生命Live》上华HK首版
          Western Medley<Home on the Range> 选自《Round Up》SACD美国首版

这是官方的西装搭配,可以说是最佳组合之一了,大气恢弘的一套搭配,RS8 II的驱动下,ZETA II的低音完全释放,但让你惊讶的是,这个低音是有血有肉,有质有量的低音,下潜,量感,厚度兼备,更难得是低音的细节及微动态均能清晰重现,这只ZETA II最吸引我的地方,其实是它的低音。当然,声场,解析力,分离度,动态瞬态等,也是目前海贝音乐耳塞里最佳的,听管弦乐等大编制乐曲,也能得心应手,当然了,这是和小耳塞这个类别的产品比较而言了,玩大耳机,听音响的朋友,就别拿大耳机和音响做标准去要求ZETA II了,这种类比没有意义。

时间关系,这里选了两首试听音乐分享给大家,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歌曲,一首演唱会现场录音,属于学友哥的2004活出生命演唱会里面的一首翻唱作品<First of May>,另一首是TELARC经典试音碟《Round Up》里面拆分自西部歌曲精选的<Home on the Range>(牧场是我家),喜欢的朋友,可以去淘一张收藏。

张学友<First ofMay>
第一首分享的音乐,是张学友在2004年活出生命演唱会上面演唱的<First of May>。正如前面所述,这是大气恢宏的组合,选了张学友的活出生命演唱会试听,声场空间表现力出色,空间开阔,拉伸延展充分,低音表现比前代有明显进步,不再是靠低音量去打造音乐氛围,ZETA II的低音相对更沉稳,扎实,凝聚,量感控制做得不错,不轰头,不会盖住中频。但不得不说,这个低音和氛围是这套搭配的一大特色。现场录音所呈现的声场非常立体,人声有着适中的距离和饱满的形体感,真乐器的伴奏层次鲜明。这首音乐听下来,空间三维度分布均衡,细节及微动态还原清晰,人声顺滑,密度感足。不会像某些高端耳塞那样可以拉伸横向声场的宽度,而忽略纵深感。这套的声场空间三维还是比较均衡的。微暖的音色对氛围感的渲染也有一定帮助。

Western Medley<Home on theRange>
这首歌我非常喜欢,是美国的一首民歌,中文名叫<牧场是我家>,能在音乐平台上搜到的有好多版本。这里分享的是收录在泰拉克唱片1986年发行的发烧唱片《Round Up》里面一首名为Western Medley(西部组曲)里面的章节,但SACD版本则把Medley里面的每一首作品独立出来了,更容易单独试听并分享。

人声+管弦乐的合唱作品,由辛辛那提同通俗管弦乐团演奏。场景宏壮的一首录音,和我听过的纯民谣风格的版本很是不同。管弦乐与民谣的结合,效果很特别。或者是辛辛那提同通俗管弦乐团的催化作用吧,这首录音我特别喜欢,也是鲜有的能把民歌与管弦乐无缝结合的一个示范录音。少了此曲原民歌版本的轻快,但多了一分壮丽。人声与乐器的分离度清晰,结像略微靠后,规整的声场空间,没有可以把两端拉得很开,但纵深和空间高度都不错,立体的声场。低音仍是亮点,凝聚结实,量感适中,有冲击力。管弦乐群奏的场面,稍微有点把人声盖住,这个和录音有关,和这套设备基本无关。但总体上讲,这首音乐无论是编曲还是演奏,我觉得都是一流了。

这套西装搭配比第一代强,一耳朵的强。无论三频的分布,细节微动态的表现,或是声场的规模感等,都是质的进步。作为旗舰,ZETA II也是力求做到对音乐的兼容性较为全面。但经过反复试听,个人感觉还是偏流行向调音的发烧耳塞。古典音乐只要不是特别严肃的风格,也是能玩一把的。高质素的低音和规整的声场,使ZETA II播放流行,爵士类的音乐特别有感觉。以上是ZETA II搭配RS8 II的听音感受。再次重申,听感带有个人主观性,仅供交流。

PART 2 Sankofa(AI音色克隆)
这其实是一个持续扩展的功能,通过采集不同类别音频设备的声纹,然后植入到系统插件里,模拟出相应音频介质的声音。最先发布的插件应用是MD的声音模拟。到时会具体到便携MD碟机的型号,时间关系,海贝音乐已经提供了几个MD碟机机型过来,这里选择了其中一台经典MD的声纹和源文件WAV做听感对比分享。

音源:RS8 II(海贝音乐)
耳塞:ZETA II(海贝音乐)
音乐:<IF> 选自《BEST ‘97》 HK首版
          梁咏琪<And I Love You So> 选自《洗脸》 HK首版


选了两首流行音乐做试听比对,一首是改编了的<IF>,收录在《BEST‘97》里面,有听港台唱片的朋友应该对这个系列不陌生,它是avextrax唱片发行的舞曲系列,是把一些欧美经典改编成舞曲的风格再重新演绎的专辑,律动感强,节奏明快。另一首分享的曲目是梁咏琪的一首英文单曲翻唱,<And I Love You So>。简单的吉他+大提琴的伴奏,透明清澈的人声演绎,很有质感。接下来就用这两首试听音乐,分享一下这个新的插件功能的声音特点。

整体听下来,打开Sankofa,模拟MD的音色,人声部分结像会稍为靠后,人声变得相对宽松,柔和,但密度和张力会有所下降,高音部分没有那么明亮,穿透性也有所削减,低音依旧保持相对蓬松的听感,但凝聚感会适度降低。声场呈椭圆形,纵深感比关闭Sankofa状态要浅一点。在BEST’97专辑里试听,由于听感更宽松,人声定位稍靠后,节奏感没有关闭Sankofa的状态下那么明快。声音的张力和棱角线条也没有那么强烈。这首音乐,我觉得听感没有关闭Sankofa的状态那么有感染力和氛围感。而另一首梁咏琪的作品,声音则显得更宽松,柔和。人声结像依旧稍微靠后,口型略微收敛了一点,听感更加温和,内敛。依旧是声音的张力和棱角线条会有适度削弱,更突出柔和,宽松的听感,但这类风格带点小清新抒情的歌曲,反而有着不错的听感。话说回来,这个Sankofa其实蛮有意思的,模拟MD的音色,听感上和原来的WAV文件有着可闻差异。算是一个新的玩法。当然,如果你不喜欢,可以选自关闭功能即可。

最后,评价Sankofa功能的声音好听与否,其实还得综合耳塞搭配,选听音乐的风格等多方面去做综合判断。玩过MD的朋友,这个新功能推荐你去试试。当然,不玩MD的朋友,感兴趣也可以体验一把。记得当年MD盛行的年代,以转录方便,便携性好,文件存放稳定等多方优点获得烧友青睐。客观地说,MD的ATRAC格式虽说是有损压缩,但它是基于心理声学原理开发的,ATRAC通过将16bit/44.1kHz音频划分为52个频段,利用音频遮蔽效应剔除人耳不容易察觉的部分,保留人耳敏感的频段,继而实现1:5的压缩比(原始音频文件的1/5)。听感上其实蛮不错的,至少在那个年代曾经风靡一时。个人感觉,只要不纠结播放大编制乐曲,追求信息量大,对细节、微动态要求高还原性的音乐,MD的声音还是挺好听,也挺耐听的,它能让你暂时忘却暴力解析,去放松情绪舒心听歌。如今高清音频主导的当下,这个Sankofa功能的MD模拟,除了给我们这些老玩家的一份MD的回忆,也算是解锁一个新玩法的引子。据闻后续还会有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MD声音模拟方案可选。而其它音频介质,还会有磁带,黑胶等。


写在最后……
直接出听感文,少了开箱简评的这些繁文缛节,似乎对旗舰播放器似乎有点不敬,但没办法,最近敲键盘的时间是真的不多,所以请大家见谅。该写的基本上面都写完了。最后简单总结。这台第二代的旗舰播放器对比一代,进步之处在于第三代DARWIN系统让声音的指标及素质又进一步,另外后面还有一个Sankofa功能(AI音色克隆)即将上线,硬件上,耳放电路也用上了AD8620,这也是音质保证的重要一环。而自适应放大电路,让你无级切换A/AB类耳放输出,加上0.0008%超低失真等,这些都是二代对比前代的进步。但为了减重和增强便携属性,机身材质上,这次没有继续沿用原来的钛金属外壳,而且机身体积比前代有所缩减。这些在前文已经有阐述,这里不再重复。总体而言,这是一台主打音质的旗舰数播。但由于大量使用分立元件,新机到手建议大家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插电煲机。使用200小时后,基本煲机完成。

最后,让我比较感慨的是,这台新机上手的时候,第一感觉比前代好多了,我记得当时第一代,我刚拿到机器接上耳机去试听,对声音不太满意,那个毛躁感啊,听得头皮发麻,后来我插电煲机整整一周多,才重新拿出去使用。但二代已经没有这种略显不堪的体验了。聊到这里,这篇分享文基本写完,感谢收看,也欢迎大家跟帖交流,谢谢!


耳机大家坛  刘嘉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1-4 06: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