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4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录]让人遗忘的感动 – 从燕舞到Grado RS2 + RA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30 2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加拿大
由音质提升带来的震撼,从小到大大概有这么几次。
5岁听了家里新买的燕舞录音机
7岁听了克莱德曼的老三篇,知道了钢琴的声音
11岁买了第一个Walkman,京华的。没买爱华的是因为觉得爱华的不好看
14岁用压岁钱自己坐火车去沈阳花了360买了Creative PC Works 2.1。效果极为得意,几个同学听过了之后天天来我家听,哥几个一乐-说万元音箱也就这样了。
同年,京华坏了。妈给买了个爱华的磁带,超薄的某款。发现耳机听好,不过回家还是听PC Works
16岁,到了加拿大,冲着对PC Works的崇拜,买了FPS2000+SB Live Value。同年打工。
17岁,买了CD Walkman,也是头一次开始对音质这个东东开始研究,当时都说Ej01最好,就是太贵,E915也好,但是停产了,没法子买了E955,耳机买了MDR848
18岁,继续打工,女的买衣服,男的玩耳机,838 837 EX70 888都玩了。EX70听坏了两副,888线断了。打CS需要个定位好点的耳机,据说V700不错一狠心就买了一个,当时附近没有好的音响店,根本不能试听。买回来才发现这玩意儿打CS不仅定位好,还是个老鼠夹子,带一个小时耳朵就肿了。。同时知道了HD600这么个圣物。Senhesier HD600在我心中成了类似声音终结者的地位的东东。心想以后肯定得搞一个。

转眼间n年过去,俺的装备已经退化到了ipod shuffle+mx500。对随身设备的理念已经退化到了“方便就好”。话说MX500丢了,打算再买一只,经指点,来到了Bay Bloor Radio,这家店的广告词是: There is only one Bay Bloor Radio。买了个白色的MX500,猛然间看见那HD600,啊,第一次见到实物,还是挂在墙上的。心中瘙痒就厚着脸皮跑去听。放的马友友的那个挺有名的Tango碟。
哇~~居然有这样的声音啊。咦?左边怎么还有个HD650?原来HD600不是老大啊。。
好像要暗一些嘛``不过还是很有味道的,怎么两个价钱差不多,声音类型差这么多啊?
咦?怎么还有个比HD650还贵的,木头的,傻乎乎的。Grado?没听说过。
。。。。好通透的声音啊。原来好的耳机声音可以是各式各样的。但是当时还是蛮喜欢HD600的,毕竟是想了很长时间的东东嘛。。弦乐冷冷高高的声音很好听。
回家想想,决定买个了。。当时好多问题没有解决,音源,还有最头疼的耳房。。不过当时想着,一个一个慢慢搞定吧。。。大虾们怎么看呢?于是google耳机,就来到了这。
来了才发现,这里真毒人啊。。。泡了两天,发现不买一个是不行了。

于是二访Bay Bloor Radio,想听听人声吧,我平时人声也听很多的。先放Sum41的摇滚,这个乐队的主唱和我一个高中的,挺gay的一个小子。。也不是很喜欢,三个耳机听摇滚感觉都是那么回事,V700都凑合了。后来放Clapton。。。一嗓子就被RS2毒倒了。。哎呀。。是飞起来的感觉。。飞起来了。。原来人声可以是这样子的。。。完全把HD系列的给比下去了。
味道,Grado胜出的是味道。每个转音,RS2都回把神奇的元素加进去,让你欲仙欲死。

(插叙,店员问我觉得怎么样啊?我说这个’Gray-do’的耳机真awesome啊。店员说of course,这是’grah-do’嘛!我一听,这显然是在鄙视我发音不准嘛!也就跟着grah-do grah-do了。后来发现head-fi也在争论这个发音的问题,最后倒是有人去Grado lab去问了,人家说John Grado就发’John Gray-do’。看来还是我对了嘛,哼哼。)

之后就每天晚上去head-fi与ebay上看,看了块1个月,终于等到好货了,最后$400美刀包邮费从澳大利亚一个发烧友那买到了RS2。(RS1太贵,卖得也贵,而且我没听过)后来由于实在喜欢,又添了RA1,是刚巧赶上head-fi一斑竹卖的特便宜。后来由于斑竹忙延误了邮寄时间,又白送我一对挺好的线,可惜我没地方插。。

听了近1个月后,觉得不写听感对不起大家了。尤其是RS2,在耳机大家谈一直是一块空白。本身他不便宜,但是上又有RS1。比他便宜的又有HD系列,DT880,铁三角系列等等。。甚至谈325i的都比RS2的多。但是,RS1我没听过,而且如果买的话钱上太勉强。而RS2是我听过最情有独钟的。我知道,我买RS2,不会错,因为我的耳朵不会骗我。

听感来了。我实在是不敢用评测二字,器材上,我是菜鸟。手头上只有RS2和V700。和印象中比较深刻的HD650/600。那我就说RS2的听感了。
器材
X-Fi Platinum
Grado RA1耳放(非DIY)
Grado Reference Series, Model RS2原配线UHPLC copper voice coilwire/UHPLC copper connecting cord
声卡与耳房之间用Belkin RCA>mono线连接。大概200人民币。





试听的音乐我尽量全面,并尽量采取耳熟能详的歌曲,好方便后人。

弦乐:
Accardo魔鬼的颤音, Paganini-La Campanella (钟) APE
不得不说,播放弦乐的时候,RS系列一个很奇妙的设计就是,他利用了木腔的共振。你用双手把木腔轻轻捂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低音中音没了,只剩下干瘪的一点高音。所以声音从单元里发出来,到你耳朵里的主要是靠木腔震动发出来的。而古典乐器,包括大部分弦乐器,钢琴,木头对于这些乐器的重要性,就像一位经营Steinway乐器店的老板跟我说的: Piano is all about wood。不得不佩服Grado设计的巧妙。这也是RS系列与325金属腔声音明显不同的根本。至于RS2到底采用什么振膜,我不清楚。不过这已不重要,木腔带来的声音是奇妙的。我常去多伦多很有名的Roy Thompson Hall听TSO的音乐会,感觉虽然与现场不同,但是我记得那种味道。在我记忆中HD600更亮,效果可以用惊艳二字形容,但与真正的声音还是有区别的,当然有区别不一定不好,HD600上的弦乐如果是惊艳,那么RS2就代表着稳重,和那么点抽象的韵味。很好听的,色彩上来讲很温暖,又不像HD650那样稍显暗。
声场上,是椭圆形的,左右宽过耳,深浅大约到前额后脑。比起HD600来,明显要小一些,HD600给我的印象是椭圆形的,很宽阔的声场,听交响乐时乐器的定位十分清晰。但是亲临水平较高的音乐会时就会发现,实际现场的声音不是这个样子的,反而要混浊一些,或许混浊不太合适,是各种乐器之间的融合。森海给我们带来了额外的享受,我很喜欢。但是RS2的声场更接近我记忆中的。录音中三角铁的声音只能用通透二字形容,但是拿三角铁的位置按理说应该靠后,而录音里听起来却比较靠中间。这是细节上的问题,手中没有其他耳机,不知是录音的问题还是声场的问题。但是我对声场上没有太多的计较,就我来讲,RS2的声场已经可以了。

钢琴:
不踩板:Liszt - Hungarian Rhapsody No.2 演奏者 Misha Dichter (不是Richter) CD
李斯特一首眩技曲子,选这个曲子的原因是我想听听RS2对不踩延音踏板的钢琴表现如何。 李斯特说演奏钢琴能不踩板就不踩,对于他自己的曲目有其如此,不踩板,颗粒感,能量极强如何把音符们连在一起对钢琴大师们来说是很具挑战性的。对于耳机来讲也更难回放。
而对于耳机,我在钢琴方面没有太多的奢望。我觉得钢琴的声音是很难重放的。学校有三台几十W的7尺Steinway,随便弹。周围很多钢琴爱好者,也有幸尝听他们演奏,现场的钢琴独奏会也去过几次。感觉Steinway的声音我没有在重放中完全体验过。
RS2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低频不踩板时的能量感非常的强,可以听出是Steinway独有的低音(Bosendofer也听过,风格明显不同),高音清亮通透。低频的能量感可能还是要归功于木头腔。整体上虽然仍然与现场有差距,但已经很让我惊喜了。
Alessandro MS Pro被誉为耳机钢琴王,相信比RS2还要好。但是如果你对于RS2的钢琴表现能力担心的话,那么大可不必。

踩板:Chopin – Nocturne Op.62 No.2 [Vladimir Horowitz – The Last Recording SK 45818]
肖邦的23首夜曲,Op.62 No.2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一代大师Horowitz,晚年最后的一次录音。虽然对肖邦的演绎公认的是Rubinstein最好,但这首夜曲我最喜欢的版本还是Horowitz的这次。听这首曲子的时候,音乐本身带来的感动已经远远超过器材所带来的。RS2做的很好,他让我很好的又一次欣赏了Horowitz的演奏,虽然这位大师如今已经西去,不过好在他留下了很多高质量的录音,那么就让RS2来帮我重新演绎吧。

摇滚:(类型太多,减少笔墨)
经典类型的男声摇滚:Bon Jovi – I’ll be there for you (APE)
年轻人怎能不听摇滚?不听摇滚生命就缺了东西,缺了叛逆,缺了反抗,缺了激情,缺了坠落。我觉得摇滚对器材要求的不是那么苛刻。RS2的毒招就是人声,但在摇滚里就不如轻音乐伴奏里毒。这首曲子听的太多了,便没有初听那么有激情。

重一点的男人摇滚:System of a down – Know
开始的鼓点真是让人兴奋,虽然我不是低频爱好者。RS2的低频非常温暖,但不是很’劲’。量感嗯不是很多,但十分有弹性。低频据说X-Fi 就是这样。没办法音源是硬伤。但总体上很刺激。另外对Nirvana的表现很到位,那种坠落、扭曲的心态发挥的淋漓尽致。

女人摇滚:Nightwish – She is my sin
听过哥特式摇滚嘛?一上来的鼓非常强的洞穿力。人声与乐器分离的恰到好处,女高音中间的排鼓又听出了RS2椭圆形的声场,听摇滚,RS2不错的。

抒情形摇滚: X-Japan – Tears
我只能说,这首歌发挥了RS2的至毒之处:人声。当周围静下来,只剩钢琴与人的时候,嗓音的魅力就再次被Grado施了魔法。嘶哑的嗓音,一句Dry your tear, with love,撕心裂肺,感情的经历,他走过的路,清晰得见。只是一句,哭的一塌糊涂。那是感情的共鸣。只有歌德可以做到。

流行:
女声中音:蔡琴民歌 – 抉择 APE
我发现在流行里面RS2一首比一首毒,人声占的比例越大,投入的感情越多,那么RS2越毒。中音是RS2的强项,非常饱满圆润,尾音的时候魔力又出来了。。这种魔力只有在你全神贯注于音乐本身的时候才能享受得到。。RS2的人声太美妙了。但是当你忙于别的事情的时候,这种美妙你就听不到了。这首歌,我没有哭,反而是我室友听得哭了。

RS2的女声都非常出色,我仔细听了
许美静 -- 都是夜归人
王菲 – 旋木
顺子 – 回家
在这些抒情慢歌方面RS2是极其毒人的。而对于快歌,便听不到那份感情,但是仍然能很出色的回放。和声方面,听了玛丽雅凯利的几首,分离得很好,声音都在中央,但是又没有混在一起。在所有歌曲里面,最最毒人的还是张国荣的声音。。几乎是听一次感动一次,如果不有意控制的话那么就是听一次哭一次了。。。
很多人觉得流行是小case,听古典的少数人也瞧不起听流行的。我觉得流行代表的是一个年代,若干年后你听起一首流行歌曲,想起的是那个年代,代表的是一个故事。少了流行,你的生活一样少了很多东西,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

好了就写这么多,总结一下。RS2是款非常令人惊喜的耳机,他给了音乐其他耳机没有的那么一种味道。对于美国声音这一说,我是不大同意的。我认为大部分美国乐器真材实料,却的却是灵感,如Boston钢琴,而Grado的耳机多的正是这种灵感。RS2简单的外表内蕴藏了很多东西,等着你开发。RS2低频温暖,鼓声弹性十足,量感尚可,总体稍显散。中频圆润饱满,高频通透而不刺耳,很少听到齿音。RS2尤其适合听人声。对弦乐,钢琴的表现很优秀。重金属摇滚稍显低频不够猛。流行音乐更是不二选择。RS2的声音非常耐听,佩戴也很舒服(大概是我被V700这个老鼠夹子迫害的),我曾通宵敢作业听了10个小时都没觉得晕,当然这样对耳朵不好,我以后不这么干了。RS2非常灵敏,即使开很小的声音听起来仍然非常舒服,这对我是从来没有过的体验。我晚上听只开一点声音,就能体验到Grado魔力。另外我不听Jazz,rap与电子乐,所以报告里不做评价。

RS2售价比RS1低1000多RMB,我当然有理由相信RS1更好,但是如果在你手中米不足的情况下RS2会是让你买了不后悔的选择。我以后也不打算升级成RS1,因为我喜欢我手中的RS2。

对于RA1,众人的看法对他充满爱恨,爱他的说他跟Grado耳机配合有很好的协调性,恨他的说他电路简单不值这个钱。当然我是捡了个便宜,但是RA1与RS2之间合作的很好,平时去图书馆的时候也可以带着走,在图书馆坐一天。另外RS2很好推,我用X-Fi Platinum面板的耳机接口就能把RS2推的很好。但是RS2不适合在街上听,一是他几乎没有隔音性能,二是万一下雨了啥地我不得哭死。。

第一次发文章希望大家不要笑话。希望大家能对RS2加以重视。


Grado1.jpg (76 KB, 下载次数: 46)

Grado1.jpg

Grado2.jpg (68 KB, 下载次数: 32)

Grado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6 22: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