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3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高发烧随笔——从一个井底到另外一个井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23 11: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17-12-23 11:58 编辑

入烧十余年,从箱子烧到耳机。每一次当我对系统满足了,都会在不远的将来发现自己不过是作为一只青蛙从一个井底,坐到另外一个开口大一点的井底。以为自己看到了全貌,实则是仍然不知道天外之天究竟有多么广阔。


作为PCFi拥趸和死忠粉,刚刚把数字部分改造成了MAC MINI + 8XR + Total Six。因为8XR的一些控制要求,把操作系统切换到了Windows,买了两个死贵的软件,499美金的ROON和1000块人民币的HQPlayer,其实想想可能用免费的Foobar和1.99美金的Monkeymote也是可以完成其中遥控的主要工作了。但是PCFi之美就在于像ROON这种软件,多终端串流可以让每个房间都有音乐响起,Metadata的资料提供,了解录音时间和详细信息,和Tidal集成随时可以试试不同的录音版本的差异等等功能是永远都无法在专用系统上实现的,所以就姑且如此吧。


由于出差比较多,也会经常在长途旅行时听听水果6推苹果小白,或者蓝牙给缤特力PLT这些方便或者降噪的家伙。同样也会在酒店里使用苏珊娜推动 K812。在家里听现在这套MAC MINI + 8XR + Total Six + LinearX + Susvara系统。到底这些系统听起来有什么区别?值不值得?


在发烧的不同阶段上我们的认知是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刚开始我们可能会觉得低端系统和高端系统差距几十万但是听起来完全不值得投入,有些骨灰老烧可能为了那一丝的差距投入几万块,然后觉得超值。所以很多时候烧友之间是没法在同一个事实上达成共识的。在听感上,我这些系统之间的差距可能会分成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无到有:水果6推苹果小白其实蛮好听,但是如果用更好一点的耳塞,更好一点的随身,我们可以很明确的听到更多的低频,高频和更多的细节。这一点上一般不会有异议。

第二个阶段是由轻到重:这个重可能有些音乐类型就不一定可以很容易的表现出来,比较典型的是用古典音乐的低频部分聆听,好的耳塞和K812比对的时候,812有明显的能量感,而耳塞大多没有能量感。简单点类比是比如一个20岁的年轻人和一个80岁老人用同样的响度说话,20岁年轻人听着就会结实一点,而老人的声音会听起来虚弱。这一点可能在聆听一些音乐类型的时候表现并不明显,但是这是发烧之路上的第一个分水岭。在这一点上基本上可以说耳塞不如耳机,随身不如台式。


第三个阶段是由假到真:这是一个相对而言特别虚幻的词,而且对于不同的聆听者和不同的音乐类型,可能聆听同一套系统时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但是其根本就是,聆听器材感消失,直达耳内的只剩下音乐本身。更好的系统下因为极强的结像能力和安定度,你甚至可以“看”到演绎者的动作。


关于第三点需要特别强调音乐类型的影响,上周日在上海,我在一个从客户变成朋友的老烧家里做客,刚好他的另外一个友人也在,哪位兄台是古典乐和死亡金属的双料爱好者。我也学习了一下死亡金属乐的特征。这是两个对低频要求截然不同的音乐类型,古典乐要求低频不糊而且有充分的混响,而死亡金属则要求低频的收敛速度极快,几乎不能在声音中混入任何的低频混响,否则就无法保持低频高强度,高速度,高瞬变下的强烈节奏感和清晰度,据他说耳机里只有1266可以满足这一类型音乐的要求。朋友的系统是罗西尼加LinearX,本身LinearX的设计初衷就是要提供充足的混响以满足古典音乐的听感要求。这里要强调一下,好的音箱系统不需要在器材上处理,只需要房间声学处理即可。但是耳机系统没法这么做,所以LinearX的调音中,对混响做了足够的处理。但是这一处理成了死亡金属的杀手,低频听着极其的混乱。幸好现场的管子足够,通过三根管子(两根前级和一根整流)的调整,把LinearX的混响收掉了,这个时候1266的死亡金属发威,而古典乐就少了感觉,明显觉得低频收的太快了。就像是把乐队一下从音乐厅搬到旷野中演奏的感觉。所以音乐类型也是关键的考量要素。


群里几个老烧都比较支持或者干脆HuFi或者去到一个比较高的层面,否则聆听并非音乐本身的情感。藏獒兄的文笔远在我之上,行文也幽默。他对这次讨论的论断是“细节少了,情怀就出来了。一般是自己熟悉的曲目,收音机都不妨碍音乐的投入。细节足够了,临场感就出来,只有音乐。”,他另外一个经典论断是说大乌听古典音乐的感觉,听穆特的卡门幻想曲“感觉就像趴在穆特胸上听她拉琴”
。但是大乌在不调整前端的情况下,聆听电影原声类和欧美流行乐时候的那种氛围感偏偏又是极好的。


所以说在更高端的系统上,烧友们的口味和系统搭配开始决定了一套系统是否可以做到由假到真。恐怕没有一套系统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需要我们自己来精心搭配和调整来满足自己的口味,一二好老烧好友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而这个通过软件调整混响,EQ调整三频是无法实现的。斯文总这个对古典音乐本身的理解在我之上的兄弟曾经说,“系统好了,差一点的音乐会都不想去听现场了”这个时候一个系统的价值就提现出来了,相比于门票和机会成本,一套好的系统可以随时聆听到一场还不错的中上水平音乐会。这大概就是价值之所在吧。而这样的听感是水果6加小白完全无法提供的,无论是低频的存在感还是能量感都做不到。但是一套系统是不是所有类型的音乐都远远好于水果6加小白?可能在聆听有些音乐类型的时候,例如即不需要低频也不需要能量感,主要听歌者精彩唱词的,音乐被压缩(现代录音制作方式,把动态人为的压缩欺骗聆听者的耳朵,听起来动态变大,但是实际上动态范围很小,压缩的比较严重的时候,低端系统好听,而高端系统很难再进一步)和激励(也是现代录音方式,简单说就是叠加了很强的能量在声音本身上,如果激励的很过分,在高端系统上反而不太好控制,容易刺激)的非常狠的味精录音的时候,至少苹果小白就已经相当不错。一方面,中频段的差距甚小,另外一方面有些味精唱片里瑕疵太多被回放出来可能反而会让我们觉得难受,这个时候我总是会感慨——HuFi大法好。所以,值不值?每个人的井底在哪里?
2
发表于 2017-12-23 11: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昨天被某个人洗了一路脑子 说听了现场才知道linearx+sus才是现场感 液态鸡+1266没法听了。。。吓得我都想把新年音乐会的票给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6 18: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