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腾台式系统历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拿我自己来说,自从去医院开始正式上班之后,在这上边花费的精力就愈发的减少了,紧张的工作强度、碎片化的休闲作息以及宿舍的居住环境使得随身搭配成为更加合适的选择,甚至于每次回家能够静下心来喝茶听大耳都会觉着是种特别奢侈糜烂的享受……当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决心还是异常坚定的,我也曾尝试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做出一些积极改变,比如捣鼓一些不大难推的大耳机、部分便携耳放云云,可惜效果不很尽如人意,目前主要就是用播放器去直推AKG的K712Pro,即便如此,这种宽松舒适的听感也依旧是多数便携耳塞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权当自娱自乐呗。
以此为背景,当我得知HIFIMAN推出一款以易驱动为主打特性的平板耳机SUNDARA时,瞬间便来了兴趣,熟悉我的同学大概都知道我是男人家的粉丝,自己蛮喜欢手上的HE500,然而这东西实在是太重,而且随身搭配直推也确实有点勉为其难,心痒之余找朋友借了SUNDARA过来试听尝鲜,下面和大家分享下我的主观体验感受。 外观&做工&佩戴 外观方面依旧是很“平板”的设计语言,比较大气稳重内敛,时尚性的元素少一些。相比于我手上这条更换为HE560头梁的HE500来说,SUNDARA不管是头梁还是头带在用料上都要明显的单薄许多,给人的感觉没有那么坚固放心,倒是做工本身不错,不会出现松松垮垮的现象。 左边为更换HE560的HE500佩戴方面,人体工学出色,压力分布均匀,耳垫舒适柔软,更关键的是这次的重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实际体验比较轻便易接受,话说回想起当年戴着一斤重HE500的岁月着实是有点苦不堪言哈,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头带的长度略短,所以对于稍胖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感觉有点夹脸。(好吧,我承认是说我自己!) 声音为更好的发挥耳机的实力,这次主要参考的前端选择了乾龙盛的一体机QA860,额外搭配的播放器则是最近热度较高的乾龙盛QA361,毕竟这两机器在风格上也是存在有一些一脉相承的共性,比较起来相对来说也方便一点。 声场&结象:回放规模感不算很大,然而听感上丝毫不会感到局促,算是开放式耳机先天优势之一,横向宽度与纵向深度二者之间的比例和谐合理,形状接近圆形,边际过渡略微有点向内卷曲以增强包围感的趋向,但不算太过刻意。乐器定位清晰准确,分离度也说得过去,声音规整而富有层次。整体结象在头部前方,凝聚有余而沉稳不足,主观能够感觉到声音是有分量且重心向下的,但是程度上差了些意思,不是足够的安定从容。另外,SUNDARA的线条有点偏软发柔,没有那种特别生硬发冲的侵略性,算是风格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特点。透明度很好,声音直截了当、不隔不雾,但音色方面有略偏暖向的调整,听感上会感觉比较热情一些。 信息量:解析尚可,主观上能够感觉到的信息量比较丰富,但在与一些旗舰级耳机AB之后发现在细节的还原量上还是存在有一耳可闻的差距,所以也不具备什么越级打怪的能力,密度感一般。 动态响应&瞬态响应:这两点都比较一般,是SUNDARA的短板所在,听一些大编制曲目时会感觉气势上有些缺乏,不够威猛凶狠。 三频:低频的量感和下潜都比较适中,不是那种特别追求力量展现的类型,厚度保持不错,结象饱满稳健,速度感并不算快外加残响部分有增强修饰的处理,所以营造出来的氛围感还是比较宽松自然的,味道不算很浓郁吧,但也绝非冷淡素雅,听感比较舒服但不轰头。中频人声的位置固定稍靠前,亦有一定距离感存在,不是那种无下限的谄媚喷脸,味精削微加了一点,在清丽之余多出了几分暖甜的味道,情感表达更有感染力,男声女声听着都比较对劲,但算不上是妖艳“毒”声,毕竟没有那种太过发糊发黏的调调,厚度也不偏薄。高频部分是亮点所在,尽管细节保留不是特别完整,有柔化处理的痕迹,但是真的很好听,亮度和延伸都挺不错,而且来得特别温润饱满,包括乐器纵向的形体感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听一些弦乐器时会感觉非常鲜活有质感,抓耳但是柔顺不刺激,受听且耐听。 那么,总结起来SUNDARA声音方面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温润与柔和,本身还是带有比较鲜明的HIFIMAN特色的,但与传说中不大一样的是这货真的不算HUFI。曲风适应性上,我个人觉着比较适合听一些小编制的弦乐或者是以人声为主的流行/ACG曲目,大编制及金属乐之类的话则不那么合适。至于驱动性,这点倒是和AKG K712Pro比较类似,都属于那种播放器推着就不难听,但上台还有潜力可挖掘的耳机,主要是声音会明显的宽松舒展不少,对于有打算将来要烧台式系统的随身用户来说会是个非常合适的选择。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