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故事!对发烧故事或过程无感的可以直接跳到第3部分:音质。
国产无牌(无名气)小作坊低价动铁不等于简单低劣的仿品。没这段经历,我基本都否定这些动铁,因为即使是高价的、有名气的多单元动铁也是水军拱出来的,如某鸟,某C和陨铁塞。动辄上万的耳塞,钱包扛不住呀。
江仕定制,在TB上叫视听系列,多么中性不专业的名字。。。只有4-5个产品的小作坊,即使想我常逛TB肯定也碰不到,怎么认识的?如果被小作坊\皮包铁\国产单元坑过,不再信任三无作坊,无视低价塞的土豪,可以右上角退出了。
本人烧了20年,听音观还基本正确,只是不喜欢HIFIMAN(公司文化)罢了,贯彻耳听为实的原则。久仰Sensaphonics的大名,败了条3max定制,流行氛围超强,但苦于佩戴和密闭性,就想去大沙头换个公模或者846的壳。绕了半天,找到了老板娘的店,沟通改膜之余,看到了很多自主研发的产品,听了2-3条千元级动铁入耳,都感觉各种尖锐毛刺,暴力解析,突出“素质”,秒摘。看到了有趣的4+2圈铁,我之前帖子提到过,感觉人声顺滑了,没有齿音,衔接没那么脱节,有点K3003的模样,就败了一条回家。换了Beat áudio的supernova,线比塞子贵。。。素质听感兼备,但动圈和动铁的脱离感还比较明显,表现为高音很飚,解析强大,中频还是有点干 凹,人声解析磁性很足,低频下潜很深量感不小结像偏大,中低频(脑放)有点脱节。就为日后升级10单元埋下了伏笔。
过了一周,带着其他朋友去买bose qc30,然后又去老板娘那聊了会。拿条最贵的试试,给了条10单元,据说由于成本问题停产了,是最后一条。上了Supernova线一听,完了。这衔接,这均衡,强大的解析和自然的听感让我怀疑:你是不是给了一条大牌塞子,超过W60和846是肯定的,直逼W80。3频和声场接近完美,但由于是停产的,就不再赘述。这一来二往,和老板熟络了,老热情了,请我去他的工作室喝茶。都是广东人,而且工作室离我家(佛山)也不远,就去看看咯。
一喝茶就又剁手了。老板老江除了自己的品牌,还给余音OEM一些圈铁,加上老板也就4个人。分工明确,老江接单调音,一个玩树脂,一个焊接安装W-80,一个玩咸菜。昏暗的工作室,凌乱的单元和各种壳,还穿插些大牌耳塞的尸体,并不高大上的仪器。然后就听了热销做不过来的w-80,比起10单元内敛的调音,80显得很奔放热情,脱塞感很强,也摆脱了中频干刺硬的毛病。就当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咯,不算便宜也不算贵(1800)。
小结,听下来,80肯定不是我的最爱,塞子群里,我最爱的还是那条二手的VE6xc,可能因为我也倾注了许多精力去打磨公模,找大力修开关,折腾各种咸菜。但是!!!80的调音风格、硬素质、声场和声价比的确是很突出的。职业病又犯了,不错的产品碰上不懂营销的老板我也是醉了,店铺\工作室名字太土、太业余;壳已经是846的壳了,产品名字w-80感觉就是westone的翻版山寨;营销渠道只有TB,实体店都不去联系下;也不请水军到大家坛和贴吧狂轰乱炸。埋没了。
PS:试听最好还带上自己的咸菜和播放器,不然劣质的配塞咸菜和播放器可能让你败兴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