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trance 于 2020-3-19 01:53 编辑
经过连续几天的对比和思考,在说线之前,我想先简单说一下对当下的主流耳塞的进化。我把当下耳塞归为动铁1.0版、1.5版、2.0版和2.5版。
1.0版:就是类似er4的传统的动铁耳塞,这类耳塞的特点是出音孔为小孔、带有调音滤网(滤网非常脆弱),低频靠硅胶套出效果,没有气流导气孔,导管偏细,耳套需要短的,越长失真越严重。
1.5版:在1.0基础上使用了mmxc插孔,统一新一代插孔,有些加入了小金标。
2.0版:在1.5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数量的动铁单元和分频、导管增粗、出音孔增大,适合使用长耳套,越短失真越严重。圈铁类的或超多动铁单元的,腔体有气流导气孔。
2.5版本:在2.0基础上舍弃mmxc线,目前我只见过mentor和mason是这样的。
以上是我个人对耳塞市场发展现状的理解,把它们分类的目的是希望你知道怎样调音才算是正确的调音,线和耳套就像点技能,适合不适合自己需要看自己平时的听音习惯。
回归正题说线,选择线首先要看它的佩戴,软硬度它决定了听诊器效应。然后看舒适度,挂耳还是垂直,分线处多长,亲肤感如何。最后是线的接口合不合适,虽然mmxc是目前的主流,但是接头的规格还是略有不同,购买之前需要查询清楚。
最后我想用打分的形式列出来之后再细说一下。
耳塞使用CRV80
原线(无麦克)
线材实物:9
低频下潜:7
低频量感:10
低频弹性:10
中频下段:10
中频上段:7
高频延伸:7
高频亮度:6
分离度: 8
声场: 5
男声: 9
女声: 6
原线(含麦克)
线材实物:7
低频下潜:7
低频量感:8
低频弹性:9
中频下段:8
中频上段:7
高频延伸:7
高频亮度:7
分离度: 7
声场: 5
男声: 8
女声: 7
IER-Z1R线(3.5mm)
线材实物:10
低频下潜:7
低频量感:8
低频弹性:9
中频下段:8
中频上段:8
高频延伸:8
高频亮度:8
分离度: 7
声场: 6
男声: 8
女声: 8
金宝线(4.4mm)
线材实物:7
低频下潜:8
低频量感:9
低频弹性:10
中频下段:7
中频上段:8
高频延伸:8
高频亮度:9
分离度: 10
声场: 7
男声: 9
女声: 8
W13S(2.5转接3.5)
线材实物:9
低频下潜:8
低频量感:7
低频弹性:10
中频下段:7
中频上段:9
高频延伸:7
高频亮度:8
分离度: 10
声场: 8
男声: 9
女声: 9
佩戴总结:
原线比较容易卷,线材很细很轻,
原线带麦的下半截是针织线的表皮,和手机充电线一样,虽然结实但看着很掉价。
z1r线外观最好,佩戴舒适、不卷。
金宝佩戴最差,没有挂耳总翘起来。
W13S插头非常紧,好按不好卸,没有挂耳但不翘,线很软。
声音总结:
原线是原汁原味的,如果想要得到特别平衡性的声音,买线的钱也不少,倒不如直接上其他音乐类更对路的塞子,想用线去弥补硬伤是不太现实的。
这就像本来就是不错的肉装,非要给他穿魔抗装,不是说不行,这样为何不开局就选个法师呢?
金宝线声音分离度是最好的,初听可以说是有一定提高的,但是分离度高是高了,同时也出现了低频和中频下段的断层,人声和高频都提高了一些,但是失去了一些CRV80独有的氛围感,想一想投入四千得到的这个声音确实不值,还不如直接上M9。
Z1R线的优势就是线不打卷,佩戴舒服,声音一般般,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最后说说W13S吧,这个线和金宝确实有雷同的地方,分离度也很开,不过这个线更注重中频上段,比较适合爱听黑胶转HIRES的烧友,像黑胶的白噪音要比金宝线更明显一些,女声也更亮一些,整体解析要高过金宝,可以轻松分辨出192K和96K的黑胶资源,不过高频还是不如金宝的亮,比金宝线难推一些。有一定的特点,价格也还行,白色的线比较适合高调的烧友。
以上的听感基于CRV80搭配原配哥套,W13S使用了比较好的3.5转接头。关于耳塞的进化,接触了很多目前主流塞,关于调音发展有很多体会,想说的很多,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怕说错得罪了各位手里的宝贝群起攻之,毕竟大家谈不是浪得虚名的,高人非常多,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可以留言讨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