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楼

楼主 |
发表于 2020-6-3 17: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三、理想的扩大机
1、单端:
单端就是英文"Single Ended"之意,简称「SE」,例如300Bse,最后面的"se"就是代表「单端」 的意思,也就是只用单支真空管做放大电路之意。
有的真空管虽然表面看起来是一支,但内部却有两支,如果做成推挽电路,就不能称为单端,也有的单端用两支以上的真空管,但采用的是单端并联的方式,称为「单端并联」,英文简称"PS",除了单端之外,就是「推挽」,英文简称"PP",如果是「并联推挽」,英文称为"PPP"。
为什么非要单端不可呢﹖刚才已经提到过,推挽式扩大机必需要有倒相电路,要知设计再好的倒相电路都不可能输出完全对称的波形,因此经过推挽级输出的波形也绝不会对称。而单端设计扩大机里是没有倒相电路的,不会有不对称的问题。
单端设计的输出波形没有相位差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单端扩大机听起来较为顺畅悦耳的主要原因。
再一个原因就是推挽电路会大幅抵消二次谐波失真。我们知道乐器的泛音以二次谐波所占的比例最大,如果我们刻意降低扩大机的二次谐波,因而突显出高次谐波,与原来乐器谐波的比例不同,那么回放的声音又怎么会像原来乐器的声音﹖
2、纯A类:
为什么要纯A类﹖
我们知道放大器在放大一个基本波的时候,希望其放大后所输出的波形除了与输入波形完全一样之外,还希望因放大而产生的谐波失真也尽可能低。
我们也知道前级扩大机的放大电路都是A类的设计,而后级扩大机里的输入级与驱动级也大多都是工作于A类,而只有在输出级,才会有 A类、B类与AB类等不同的放大方式。
A类放大工作于真空管或晶体特性曲线的线性部份,因此引起的电压或电流变化是完全与输入波形吻合,因此不但其波形失真极低,且其输出的谐波成份也较为单纯,主要是较低阶的二次与三次谐波失真。
而B类放大是由两支或以上的真空管或晶体交替工作的,在小讯号时,会工作于特性曲线的弯曲部份,因此输出波形会产生不连续的缺口,引起时间提前或落后的现象,也就是交越失真,其输出波形不是连续的,且其谐波失真含有较高阶的奇数谐波失真,也就会产生多次谐波所组成的方波,而这些高阶谐波与音乐没有任何关联的。
单端设计的扩大机都是A类放大的设计,而只有在推挽电路中才有A类、B类与AB类的设计。
AB类放大的工作点设在A类与B类之间,虽然失真不高,但终究还是推挽电路,在实际的动态工作中,还是会有时差的问题与抵消二次谐波的问题。
那么既然A类放大的失真较低,却为什么大多数的扩大机都采用B类或AB类的放大方式呢﹖
原因是A类放大的效率太低,大约只有20%的程度,所以必需损失80%左右的功率。想要有10W的输出功率,其电源供应就需要50W左右的功率消耗,白白浪费了40W的功率。但B类放大的效率却可高达75%左右,平白就比A类多出3至10倍的输出功率(后者系对单端而言)。至于AB类放大的效率是介于A类与B类之间。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下的选择,一般纯A类的价格都比较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