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2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在有限的预算搭配出一套最好的音响系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6-3 1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深圳
欢迎各位发烧友来讨论交流!
一套完整的音响系统少不了音源、音箱、扩大机、线材还有电源,其中音箱和扩大机尤其重要。下面我们就先从音箱和扩大机讨论起。

一、音箱的选择

搭配一套音响系统首先应该以音箱为基础,因为音箱的大小是依你的聆听空间而定的,大的聆听空间对低频的要求也相应比较高,这时候就需要相应大一些的音箱了。同样的,小音箱在大空间也很难发出足够的低频。因此,首先我们应该先确定的是音箱。
每对音箱都会有固定的几个指标,根据这些指标也可以去挑选更合适你的音箱。

1、灵敏度
灵敏率是音箱最重要的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箱应该选配什么样的功放,需要多大的功率去推等等。
大多数鉴听级家用音箱的灵敏度均在86-92dB之间,对同一台功放来说,同等音量下,灵敏度越高,则声音越大,音箱对功放功率的要求就会降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这对音箱效率高,好推。
所以在有限的预算里面,我们要尽可能挑选效率高的音箱,这样不仅在搭配上的选择性更多,而且还能更容易的得到好的声音。

2、频率范围
另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频率范围。例如某书架箱的频率范围是60Hz~20KHz±3dB,60Hz表示音箱在低频方向的舒展值,这个数字越低,音箱的低频响应就越好。20KHz表示该音箱可达到的高频延伸值,该数字越高,表明高频的延伸越好。而后缀的±3dB则表示上述该段频率范围的失真度大小,失真度越小,频率响应曲线就会比较平坦。
但从理论上讲,20~20000Hz的频率响应就足够了,因为超出这个数值,人耳是听不到的,只能感觉得到。

3、阻抗值
一般以8Ω为其标称值,绝大多数二分频书架箱的阻抗值均为8Ω,多单元多分频的座地式音箱也有6Ω、4Ω的。阻抗值越小,需要推动的电流就越大,要求的功放的标准也相应高一些。

4、承载功率
顾名思义,音箱的承受功率就是指“输入音箱不超过此标示功率就不会损坏,就能承受得了”。
理论上来讲,音箱的承载功率是越大越好。越大的承受功率,在大动态大音量的音乐表现下,也更不容易产生失真。
2
 楼主| 发表于 2020-6-3 17: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二、扩大机的选择

扩大机又该如何选择才能达到想要的理想效果呢。大Power?大电流?亦或是全平衡输出的扩大机﹖其实都不是。
扩大机的音质与输出功率是有些互相矛盾的,要好音质的扩大机,是很难兼有高输出功率时还维持低失真状态的,因此建议使用高效率音箱,搭配小功率的扩大机,才能轻松获得好音质。

为什么输出功率高就难获得好音质呢?

因为要使扩大机的输出功率大,就必需采用推挽电路,或并联电路,但推挽电路或并联电路却是造成声音不好听最大的因素。
我们知道所谓的「推挽电路」,是硬把一个完整的讯号,一分为二,成为上半波与下半波两个波形,然后将这上下波分别由二个不同的放大器去放大,最后到输出级再把这分离的上下波「接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讯号。但是,这样很容易产生「交越失真」。

试想这二组放大器的性能怎么会一模一样,而到最后的输出又怎么会将这上、下二个讯号「接合」的那么完美,声音又怎么会好﹖
而并联的情形也有点类似,并联多个晶体或真空管,每一个晶体或真空管的特性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使用多个晶体或真空管并联只会产生复杂的相位差,使得声音粗糙与聚焦不准。

既然输出功率与音质不可兼得,那又该怎么办呢﹖
建议使用高效率的音箱。高效率的音箱,只需要一点点的功率,就能推出宏大的音量,因此就可以使用单端且不并联的扩大机,而不必使用推挽或并联的扩大机,也较能够获得好音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0-6-3 17: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三、理想的扩大机

1、单端:

单端就是英文"Single Ended"之意,简称「SE」,例如300Bse,最后面的"se"就是代表「单端」 的意思,也就是只用单支真空管做放大电路之意。
有的真空管虽然表面看起来是一支,但内部却有两支,如果做成推挽电路,就不能称为单端,也有的单端用两支以上的真空管,但采用的是单端并联的方式,称为「单端并联」,英文简称"PS",除了单端之外,就是「推挽」,英文简称"PP",如果是「并联推挽」,英文称为"PPP"。

为什么非要单端不可呢﹖刚才已经提到过,推挽式扩大机必需要有倒相电路,要知设计再好的倒相电路都不可能输出完全对称的波形,因此经过推挽级输出的波形也绝不会对称。而单端设计扩大机里是没有倒相电路的,不会有不对称的问题。
单端设计的输出波形没有相位差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单端扩大机听起来较为顺畅悦耳的主要原因。

再一个原因就是推挽电路会大幅抵消二次谐波失真。我们知道乐器的泛音以二次谐波所占的比例最大,如果我们刻意降低扩大机的二次谐波,因而突显出高次谐波,与原来乐器谐波的比例不同,那么回放的声音又怎么会像原来乐器的声音﹖



2、纯A类:

为什么要纯A类﹖

我们知道放大器在放大一个基本波的时候,希望其放大后所输出的波形除了与输入波形完全一样之外,还希望因放大而产生的谐波失真也尽可能低。
我们也知道前级扩大机的放大电路都是A类的设计,而后级扩大机里的输入级与驱动级也大多都是工作于A类,而只有在输出级,才会有 A类、B类与AB类等不同的放大方式。

A类放大工作于真空管或晶体特性曲线的线性部份,因此引起的电压或电流变化是完全与输入波形吻合,因此不但其波形失真极低,且其输出的谐波成份也较为单纯,主要是较低阶的二次与三次谐波失真。
而B类放大是由两支或以上的真空管或晶体交替工作的,在小讯号时,会工作于特性曲线的弯曲部份,因此输出波形会产生不连续的缺口,引起时间提前或落后的现象,也就是交越失真,其输出波形不是连续的,且其谐波失真含有较高阶的奇数谐波失真,也就会产生多次谐波所组成的方波,而这些高阶谐波与音乐没有任何关联的。

单端设计的扩大机都是A类放大的设计,而只有在推挽电路中才有A类、B类与AB类的设计。
AB类放大的工作点设在A类与B类之间,虽然失真不高,但终究还是推挽电路,在实际的动态工作中,还是会有时差的问题与抵消二次谐波的问题。
那么既然A类放大的失真较低,却为什么大多数的扩大机都采用B类或AB类的放大方式呢﹖
原因是A类放大的效率太低,大约只有20%的程度,所以必需损失80%左右的功率。想要有10W的输出功率,其电源供应就需要50W左右的功率消耗,白白浪费了40W的功率。但B类放大的效率却可高达75%左右,平白就比A类多出3至10倍的输出功率(后者系对单端而言)。至于AB类放大的效率是介于A类与B类之间。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下的选择,一般纯A类的价格都比较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0-6-3 17: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优质的AB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AB类的效率比以及保真度而言,都要优于A类和B类扩大机。

因此,想要在有限的预算搭配出一套好的音响系统,我们可以选择高效率的音箱,再搭配合适的扩大机,就能轻松得到好声音。

对于音响系统上的搭配,你们都有哪些好的建议,欢迎各位发烧友一起交流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0-6-3 18: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只要房间到位,其他都不是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0-6-3 21: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lkwind 发表于 2020-6-3 18:07
只要房间到位,其他都不是问题

钱到位,其他都不是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5-10 02: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