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dxdxdx 于 2020-8-15 21:47 编辑
只说听过后有印象想写写的。
1.allnic耳放
非常非常出色的声音,质感,流畅度,整体感都很好,不管推大乌和800都是个能欣赏的声音,能同时推好这两个我觉得很难得。可贵之处是同时展会上前端用的并不高端,出来的声音能让不少多个0的前端系统汗颜。
2.引起巨大话题的daudio
意外的声音过得去,老法师调音,偏饱满+刺激性低,缺点当然是声音松散素质不够,挺糊的,瞬态也明显不够。不过调音来说,过得去,不难听,比和尚念经感的器材好。定价我建议除以2或3,可能能卖的好点
3.激光鼠的鼠莓派系统
鼠莓派一体机和上面的daudio本质上还挺像,都是简单的电路加上电源调音,声音上推t1是听的下去的,除了略糊外其实没啥太多问题,甚至保证了一定的音色。2000元不能要求再高了
鼠莓派+改了无数版的解码+超鼠,现场除了allnic也就这套可以值得称赞下,国产器材里难得的流畅度和一体感,晶体管耳放常见的音色灰色感和雾霾感在这套系统上是听不到的。
4.米饭的he-r10动圈版
我只听了动圈版,因为对3w多的平板毫无兴趣,也只拿了手机接上去听了听。我认为声音是过关的,佩戴也算舒服,得益于原版r10的声学构造,米饭r10的声场在封闭式里算做的好的,整体偏lifestyle,舒缓攻击性低,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正常,哪怕手机直推都觉得声音不错。低频控制的很出色,没有封闭常见的低频轰头和堆积问题,这点比铁三角的新木碗好不少。
-----------------------------------------------------------------------------------------------------------------------------------------------------------------------------------------------------------------------------------------------------------------------------------
关于国产器材的思考
价格便宜对大众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听了一圈,有不少国产器材印象里已经是做了十几年的了,听下来对于声音的理解似乎从来没有变化过,呈现出来的声音仍旧是四分五裂支离破碎的,简单的流畅好听似乎都做不到。中低端市场是好忽悠的,参数、外观、功能、宣传、新芯片,随便做到几个方面拿来当话题就能混下去了,似乎大家都不想跳出这个安逸圈。
理论一套又一套,看上去参数各种好,听起来都味同嚼蜡,真的不想说大部分好像还没手机插个100元耳塞好听。厂家是不想做更高端的市场还是做不出更高端的产品,我猜是两者都有。
期待有敢于定高价又不忽悠的国产器材出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