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余音 惊蛰 四单元动铁耳机 上手玩:春色撩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24 15: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广州


REECHO 余音,一个新兴且势头强劲的耳机品牌;
惊蛰,旗下“四季音色”系列中首款千元级产品;
我,是继“春纷”圈铁耳机后第二次上手玩余音的耳机。

认识余音的烧友,相信早已知道惊蛰的来历,甚至和我一样早已在线下活动中试听过这款耳机;不认识的烧友,相信上面三短句也能对认真的读者留下轻微的印象。那么,上主菜,Unboxing~


当日收到耳机时其实也有一支響到了,和惊蛰包装放在一起竟不觉违和


AI、手工调色、四单元动铁,核心要素


惊蛰内包装是一个仿造冰箱的立式皮质收纳盒,每一层收纳不同配件,底层既是耳机本体的陈列,也可化身出外携带的收纳盒(就是有点大)


合照

盛放春色的装饰
撰稿时的广州还是有点冷,但这几天又变成连短袖都能出门的天气,虽然对我来说春天只存在小说和出差外地时会感受的天气。但余音的工程师就很贴心地把春意盎然的想象力化为手中的画笔,把它绘制到惊蛰的耳机腔体上。对比前作春纷鲜艳的绿,惊蛰的绿要较为沉稳,可以说这放在定制耳机那边的话,至少要加钱才能拥有的效果。



外饰是惊蛰,乃至余音在“四季音色”系列很看重的设计要点,所以就连前腔体的黑色部分,工程师也没有马虎。对于少数喜欢用外貌决定耳机购买意向的烧友来说,我这摄影水准应该可以收货吧?



配件,稍作调整
每次我上手玩耳机时,总会不厌其烦地提醒耳套对声音的重要性。这次惊蛰的包装中,亦同样标配均衡取向(灰色)和低音加强(蓝色)两种,烧友怎么选请自由发挥。只是,对比前作春纷的丰富配件来说,这次惊蛰精简了不少,是余音认为烧友已经自备很多私货?



线材是一条8股的银河升级线耳机线,银线材质,0.78 2pin插针,多绞编织、线身不重。上手玩之后一段时间我基本认定这线和惊蛰足够般配了,无需额外换铜线,为什么?往下看听感便可。



动铁与AI的化学反应?
多单元动铁我一直不算喜欢。但负责的听音取向和职业习惯,却又令我经常在一些多动铁耳机中发现闪光点,惊蛰这条四动铁也是其中一员。至于上文提到AI,即智能AI无源声学算法,在官网上介绍到,这是利用厂商自建大数据,配合相关软件及3D打印,制作声学滤波器,根据系统设计分频电路释放动铁单元特性。嗯,懂不懂没关系,毕竟我还有主观听感。



主观听音
低频,这是人耳最容易感受到的频段,也是让我认可惊蛰的重要关键点。喜欢听燃曲风格的ACG死宅,是很难抗拒西川贵教和水树奈奈合唱革命机的那首OP,而惊蛰+KANN CUBE的组合,上来就将那气势汹涌的开头部分,把那种紧迫感释放出来,一耳朵就能带动起燃的感觉。我选择的均衡取向灰色耳套,正好是我对惊蛰满意的低频处理,有足够爽快的下潜速度、有适当的回弹感、有恰好的量感,似是一种自然的小型家庭影院式低音冲击,而非动圈那种、追求真实大鼓的震撼感。



对于电音合成偏多的音乐制品,我就建议更换类似乐图小墨菊这类音染较少、偏均衡取向的播放器产品。而且在聆听前,最好替换低音加强的蓝色耳套,这样更有利于追求刺激感的电音嗨爽感。



当然,略微侧重低频的惊蛰,对于只执着于听女声与萌音的烧友来说,可能会感到高音不够,例如听LISA的“红莲华”时,那种高亢感惊蛰会稍欠失色。此时如果能换上其它较大口径的耳套,或者搭配线条感比较明显的播放器产品就会比较合适。



倘若喜欢听古典作品,例如还在听这次无观众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惊蛰的声场开阔与出众解析力,也是能让你领略这严肃音乐的恢宏与瑰丽。当然啦,我是推荐主听弦乐部分的,铜管乐的话还是别勉强惊蛰了。

于造型,惊蛰符合春天的主题,更不提它千元级身价;
于声音,四动铁与倾向低频,对准了我口味
如此这般,关于惊蛰上手玩到此为此。余音这款新品,你可喜欢?

2
发表于 2021-1-24 22: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带我一个我也想恰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2 12: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