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endyaudio Peacock 孔雀 美图秀+初步体验感受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8-3 17: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海淀
昨晚上简单试用了一下Sendyaudio Peacock(孔雀)平板振膜耳机,简单谈一下使用试听感受。

1.包装
简约、实用、低调、华丽

硬纸壳外包装简约大气,内里的皮质收纳便携盒又显得低调奢华,质感非常突出,皮革油润、厚实、针脚细密、做工精湛,可见这个便携包的成本绝对不低。

2.外形

Peacock(孔雀)的外观可以说很好地延续了此前Sendyaudio AIVA黑美人耳机的设计与用料风格,充分发挥了自家木质加工的特色优势,将木质、金属、皮革进行了有机结合与统一,从而形成了非常具有辨识度的外观风格。

此次在外观设计上,耳罩格栅的纹理比较有特色,非常形似孔雀的羽毛,也和Peacock这个主题进行了呼应。

3.佩戴
Sendyaudio的系列耳机,佩戴感都非常出色。此次Peacock的佩戴感总体来说也是很不错的。该机采用双层结构自适应头梁结构,与以往的设计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创新。

从佩戴感上来说,上部与头顶接触的皮质头梁非常服帖,拥有很好的触感与包裹感。
下半部分的耳罩部分,宽大柔软的耳垫与脸部的贴合度也很好,亲肤性良好,透气性良好。

唯一的小遗憾是,相比AIVA的包裹感来说,Peacock在耳罩下部(耳根)位置的包裹感好像略差一些,耳机下部如果再收紧一点点,会更加舒服、稳固。

4.线材
Sendyaudio厂方最早就是制作线材出身的,因此在线材的选择和品质方面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此次为Peacock选配的线材也是十分讲究的高品质线材,采用8股6N纯度的OCC导体绞编而成,线材虽然不是很粗,但质感非常出色,也不易缠绕打结,几乎没有集肤效应。

线材本体采用4.4mm平衡接头,还贴心地准备了6.35mm和四针卡农口转接线,其实从线材的设置,我们也可以推测,Peacock这款产品很好驱动,已经给便携设备驱动留出了充分的便利。
我个人唯一不满意的一点是,线材与耳机相结合的部分,采用了XLR 4针接口格式。本身这个格式的接头是没有问题的,各项连接区分,干扰更少,而且连接稳定,此次Sendyaudio还特意选择了可伸缩固定的接头,这样使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了。但问题出在我在连接时,找对角度花了不少时间,因为怕弄坏接口,所以不敢太用力,一直在摸索和试探不同的角度。我想,如果厂家在接头位置有一个标识(类似相机上镜头卡口那种白点,对齐后即表示角度正确),是不是在连接上会更加便利?


5.听感
简单听了一些之前熟悉的曲目,刚刚听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感觉。随着试听的深入,越来越感觉到这款耳机的优势和特色。

首先,非常强劲、扎实的低频。由于采用了更大面积的振膜材料,因此Peacock在低频的量感、质感、冲击度、反应速度方面,相比此前的AIVA有着明显的进步。出色的低频不仅仅是让音乐听起来更爽、更带劲,最重要的是,令音乐更加饱满、扎实、更富有层次与质感,这种丰满度令音乐的感染力也进一步提升了。

其次,出色的空间感。其实在耳机领域里面谈“空间感”,总是有些怪怪的。因为耳机烧友都明白,凡是耳机,都无可避免地会有“头中效应”存在,只是强弱的差别。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除了当年初代的森海HD800拥有那种“穿墙破壁”,超越耳机物理限制的空间感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耳机令我感觉到特别明确的空间感。此次在试听Peacock期间,找到了一些当年HD800的感觉。虽然Peacock没有那种“穿墙破壁”的感觉,但是能够明显感觉到一种离开耳朵的分离度和空间感,乐器的定位和人声与乐器的分离度都更加明确、自然。

再次,非常“正确”的调声风格和均衡的频段分布。我一直认为,每个厂家的产品,都代表了厂方核心技术人员对声音美学的理解与态度。而Sendyaudio的几款作品,都给人一种非常“正”的感觉。首先,它不会给你展现出一种“奇淫巧技”般的另类调音风格,而哗众取宠,而是始终坚持一种正确的声音方向,那何谓“正确”?就是更加接近真实与自然,令人更加相信,这就是真实的音乐。
频段的均衡,其实起到的也是相同的作用,不同频段的能量配比,直接导致了最终的声音听感,一般我们比较易于表述的就是高、中、低三个频段。对于Peacock而言,高频虽然从技术指标上来说,可以延伸到40kHz,但从听感来说,一点也不会“刺激”,相反,出色的高频带来的是更出色的细节表现力和更完整的乐器重播能力。相信我,绝对不要相信那些过于刺激的、扎耳的、明亮的高频是所谓的Hi-Res,真正的高解析度音频和优秀的高频表现,带给你的只会是轻盈、从容、高透明度和解析力、松软的高频,也可以这么说,越是顶级的数字音乐,其表现越是接近模拟音乐的听感。
Peacock的中频没有过于突出,反而显得有些“克制”,但线条感依然是顺滑、流畅的,拥有人声应有的磁性与感染力。
低频部分,前文介绍过,但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虽然灵感和冲击力突出,但在整个音乐重播中,并不显得“突兀”和“失衡”,这种低频是为音乐重播增光添彩的存在,而不是喧宾夺主的存在。

目前发现的听感方面的不足,可能是新机的原因,Peacock在声音的总体性方面,还显得有些略紧张,不够放松和从容,声音的宽松度、蓬松度如果在煲一段时间后,再进一步优化,这将是一款相当出色的大型头戴式平板耳机,相比任何一款市面上的顶级平板耳机,都有实力一战。



2
发表于 2021-8-3 17: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门
大夫来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6 03: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