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2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的原味,我的hiby】海贝RS6试玩手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9-19 1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本来这一期的分享,最初的标题早在三个礼拜前申请到hiby RS6的那一刻就已经想好了,就叫音乐进化论(貌似王力宏也有一张专辑叫这名字),毕竟这是海贝音乐首款“达尔文架构”的便携播放器,体现了其技术上的进步。海贝音乐的播放器系列产品,自己还是很熟悉的,本以为可以偷个懒用一篇八股文去应付一下,然而当使用和聆听RS6一阵子之后,眉头一皱,发现情况并不那么简单,这机器不仅仅是声音表现力在进化,有些理念也是悄悄埋下了伏笔。所以原先那个题目就不打算用了,换了一个更有食欲的标题,也就是现在这个,来概括一下自己的一些使用体验。

海贝音乐先前的播放器都是以R开头的,包括我们熟悉的R5/R6(新老两版)/R8,而RS系列则是今年刚刚提出的全新系列,官方的解释,多出来的这个S,代表着Seek(探索)、Splendid(卓越)以及Sound(声音,也就是初心)。其定位整体来说是高于R系列的,RS6是该系列首发且目前唯一的机型,最早关于这个系列和型号的消息公布之后,大家也都开玩笑说,RS系列这是要向奥迪RS看齐的意思了。在今年上半年的大家坛线下耳机展会中,才子在海贝音乐的展台却差一点错过了RS6的首秀,原因其实很简单,RS6和NEW R6几乎长得一模一样,因此第一眼被无意识地忽略了。而被海贝音乐小姐姐提醒了这是新品以后,定睛一看,脸盲的我表示,这不还是和R6一模一样吗?然而下一秒就被小姐姐嫌弃了:这位大叔你知道口红有色号这一说吗?

好吧,对于直男来说,R6和RS6在视觉效果上似乎也只有颜色可以分辨,RS6带着更为土豪的金色,但是如果实际握持一下,你会发现RS6的触感更加圆润,而R6的金属边缘略有一点割手,当然,穿上皮套以后区别就不大了,RS6有一个绿色的限定款皮套,个人觉得比橙色那个好看一些,让我想起当年那个铁三角L3000G,不过,直男的色彩审美,别太认真,颜值上因为和R6确实没有太多其他区别,所以还是重点说说这台机器特殊的架构和实际使用体验

其实关于架构,在线下首秀的时候,海贝音乐官方是讳莫如深只字不提的,于是当时有了众多媒体老师和@hiby钳工的这么一段剧情:
众媒体:钳工,这RS6声儿不错,虽然达不到R8水准,但是甩新R6半个喜马拉雅的距离还是有的,但是为啥硬件配置一个字都不透露?
钳工:各位老师别着急,鸽三月之后,一定给大家一个惊喜
众媒体:卧槽三个月?小姐姐,钳工这口风太紧了,你给翻译翻译,什么叫惊喜?
海贝音乐小姐姐:这还用翻译?都说了。
众媒体:我让你翻译给我听,什么叫惊喜?
海贝音乐小姐姐:不用翻译,这就是惊喜啊。
钳工:难道你听不懂什么叫惊喜?
众媒体不依不饶:我就想让小姐姐翻译翻译,什么叫惊喜!翻译出来给大家听,什么tmd叫tmd惊喜!
海贝音乐小姐姐快哭了:死鬼,什么tmd叫惊喜啊?
钳工急了:惊喜就是9月8号,海贝音乐会召开新品发布会,告诉大家,达尔文架构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全新高清音频处理架构,脱胎于传统R2R技术,融合R2R电阻网络线性补偿技术,开创性地将可调纯FIR滤波器、谐波控制器、NOS/OS切换、DSD直通等功能应用于便携设备上,柔性架构设计全流程自主可控,给后期的升级迭代创造可能,拥有持续进化的空间。明白了吗?
众媒体:哈,大哥这tmd惊喜啊,小弟我愿意等你三个月。




2
 楼主| 发表于 2021-9-19 18:14 | 只看该作者



不得不说从硬件上,RS6身上这个最大的亮点就是采用了名为“DARWIN(达尔文)”的自主架构,前文里面官方说法的信息量非常大,对于RS6的架构也做了非常精准的定义。如果你觉得有点云里雾里的话,容我把这段话按照自己不太成熟的理解重新表达一下。这个架构在我来看,重点包括了三大模块,第一部分是以FPGA为基础,海贝音乐各类自有滤波算法为核心的数字处理模块,第二部分是以96颗高精度低温飘的电阻组成的R2R解码矩阵为核心的数模转换模块,第三部分是以深度优化的安卓9为基础,强调实用、好用,拥有众多可调节选项的hibyOS和海贝音乐app,三部分各自独立又互相支撑,从功能性分布来说,在台式音源上,FPGA+R2R是已经成熟的方案,便携设备用的并不多,而且限于电阻配对的成本,这种架构的便携机器通常不会很便宜,自己一直作为主力之一的乐彼P6pro也是这种类型的播放器,但是精彩不仅如此,别忘了这次的主厨是谁?是软件起家的海贝音乐,可想而知RS6身上的数字处理FPGA模块将是当下最有可玩性的系统平台,搭载不同脑洞的滤波算法,声音就会有各种玩出花的可能。我想这可能便是取名达尔文架构的原因之一,让玩家可以在高度可控的前提下感受算法不断进化带来的风格进化。而另一个R2R解码模块,虽然在RS6身上已经固化,可变性没有算法那么大,但是在RS系列日后的升级产品中,这个模块也可以通过调整电阻参数,支持更高码率,亦或替换为传统的DAC芯片方式实现升级进化,当然那时候的产品型号后缀也许就从6变为其他数字了。

这种模块化的设计,其实在台式设备上是比较常见的,同样脱胎于R2R的HIEND解码MSB、ROCKNA等品牌的旗下产品,也采取的是这样的做法,熟悉的玩家根据机器内部的“小金条”(也就是对应的模块)数量,就可以判断机器本身的定位。国内有家在模块化方面做得比较成体系的厂子就是奥世,旗下的香榭丽舍一体机,其实就是界面、滤波、解码、放大各个模块均可独立更换,这样既保证了每个环节对信号的可控,也节约了各项升级的成本。但要在便携播放器上做到这种“组合进化”设计,并不容易,因为空间限制是最大的障碍,我们可以看到cayin、ibasso这样的厂商推出过可换音频主板或者耳放卡的设计,但究其根本,“改变”的属性大于“升级”,所以在RS6身上,海贝音乐选择了不走寻常路,既然模拟和放大的硬件升级空间有限,那么我们就在软件上做文章,在不超过FPGA运算能力的基础上,算法进化的代价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在线升级包而已。

大家坛的烧友们,来自全国各地,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有的喜欢粤菜的清鲜,有的喜欢川菜的热力,还有的喜欢东北菜的豪爽……一不小心饿跑题了,其实我想说,发烧友对于声音风格的喜好也是天差地别的,而RS6除了在hibyOS和APP播放中整合了各种口味的算法选择之外,还很贴心地准备了一道“原味主义”菜肴,你可以在播放菜单里面找到一个叫做“NOS开关”的,如果激活它,你听到的就是信号不经过滤波算法,直接进入R2R模块以后的声音,类比到食材的话,你可以将它视同为RS6最原始的味道。在这个状态下,RS6的声音非常的流畅,你可以很轻易地体验出它和普通delta-sigma芯片解码的音色差别,delta-sigma声音更容易做出大开大合的起伏和结像里犀利的线条感,而原味的RS6则是醇厚、顺滑、密不透风,就像一大块巧克力在口中慢慢融化。

为什么前面说了种种海贝音乐在软件上的优势,掉过头来却要先说NOS的感受?因为这是RS6的原始声底,NOS状态下的声音代表了整机在模拟输出上的基本个性。这是一种很有模拟感的声音,无论是聆听器乐还是人声,都可以通过高密度营造出足够强烈的质感,同时具有碾压R6的低频下潜和凝聚力,在RS6面前,R6的声音不免显得单薄了。这样的对比其实并不出意外,因为中低频的丰满、整体的韵味顺滑以及密度本就是R2R的特征,但是咱们也不能一味只说优点,R2R的软肋,在RS6身上也很明显,那就是整体场面略有局促,某些器乐的微动态表现还不够细腻。然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关闭NOS,让FPGA各种算法出场的时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2 01: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