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Presto- 于 2021-12-9 00:18 编辑
这得从大约2019年说起,刚刚开始听古典音乐,我从古尔德的钢琴作品入门,零零碎碎听了半年时间。从哥德堡变奏曲到十二平均律再到法国组曲,那时把这些当作背景音乐来听,因为他们繁复单调无休无止,仿佛只有那么几个音不停地重复下去,不会干扰到手头的事情。因为一些契机,我想要换一条稍微好一点点的耳塞,出于品牌光环的影响,也就是对森海塞尔这个名字和logo的一点偏爱,买了ie40p,与森海的缘分就这样结下来。
我知道上文对巴赫的键盘作品评价是没有水平的,但对于用佩塞来听的我,却差不多是真实的感受。购买ie40p是听感的第一次飞跃,我知道了声音可以好听一点,那个时候也依然不懂得听哥德堡,反而是逐渐迷上了勃兰登堡协奏曲和巴赫的五首钢协。时间一下就过去,来到了2020年底,我开始买入cd碟片,一下买了有好几十张吧,覆盖了所有我在网易云反复听熟了的钢琴作品,用光驱翻录进电脑,这算是为我现在走上cd路线埋下了基础。不得不说现在的cd便宜了很多,古尔德在哥伦比亚唱片的巴赫作品包子,一套下来平均30一张,内田光子的莫扎特作品也是。
正文开始,今年,也就是2021年初,出于ie40p使用感受良好,升级了ie80s。不升级倒还好,这一升级,便使我真正入了烧。
首先陈列一下用过的耳机吧,ie40p,ie80s,ie800,紧随其后是森海的大耳系列,hd650,hd600,hd700,hd820,hd25,依照时间顺序排列,妥妥的森海小全家福,森海粉的帽子是扣实了。
ie40p的声音怎么说呢,器乐听着其实还可以,除了稍微薄了一点,低频少了一点;但人声听着就不太行,不是说它的人声怪难听,而是实在是太凹了,和背景音乐陷在一起,这最终造就了我对耳机流行歌表现差的强大忍耐力。升级ie80s,最大的感受是低频多,气氛一下子烘托起来,人声也能分得开,宽松的人声挺不错。你看,我是一步步升级上来的,对ie80s的评价很不错。固然ie80s的低频存在着很大问题,又多,又糊,还散,但这是我在升级hd6系列以后的感受,当时体验不到。
ie80s听了没一个月,我想尝试森海的大耳机,就出掉了80s,购入了一只成色很好的银瓦楞纸hd650,直插电脑听了几天,并且在此时,我满百度搜索关于hd650的内容,知乎,绿檀,拜读了m版的森海全家桶长帖。说到这个,m版的森海全系实在是太厚重,我更多是当成散文在看。斟酌了好几天,给hd650配了老虎鱼的仿莱曼,效果还不错,该有的都有,hd650在这个机器的驱动下发出宽松自然的声音。这是继手机佩塞升级到ie40p以后的第二次感动,源自于我买的一张jpop演唱会cd,不插电的吉他弹响以后震颤的空气感觉,让我觉得,声音就该是这样,如此美好。紧随其后,我陷入发烧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收集:我对hd600产生了好奇,那种厅堂感到底是什么?外加上黑色瓦楞纸盒和hd650的银盒很配,就又入手了一只发票在2012年左右的hd600。依然使用仿莱曼驱动,站在我的角度来看,hd600和hd650在演绎音乐上都是没有问题的,它俩的最大的区别在于,hd600的低频比hd650收了许多,在听特定一张cd录音时,可能由于前端不够好的原因,hd650的低频会奇怪的泛滥出来,轰头,而hd600就不会。至于人声方面,hd650的人声挺突出,可能稍微比hd600厚一点点,但也并没有老10岁那么夸张。现在我同时拥有了hd600和hd650,那么我的堂音疑惑解决了吗?并没有,我还是不知道堂音是怎么回事,为此还特意用两只耳机反复ab过贝五,也没得出什么结论。
6系以后,我原本以为可以退烧了,就用凑合的前端凑合推着6系两兄弟,天长地久下去。出乎我意料的是,我总想着出汗的话没法听大耳,种草了ie800。在了解了一大堆真假特征以后,收了一条3w号左右的真货。号称可以用台机推的ie800,素质的确很强。我直接给它接上了仿莱曼,大编制很有气势很过瘾,美中不足的是,声音不如hd6系温润,ie800有点干涩的意思在里面,所以后来都是直接手机直推,只要头铁,还有什么耳塞是不能插手机的呢?当然大耳不行,这里闹过一个笑话,我试了一下hd600插手机3.5mm口,真的是拉大音量也不得劲,除了中频啥都没有,怎么听怎么难受。使用ie800的那段时间,我又听回来哥德堡变奏曲。因为我听过足够多次,已经很熟悉了,这次的哥德堡变奏曲是充满音乐味的,起承转合,有起有落,不再像半年前只喜欢组曲前几首。
后来事情也很容易猜到,我出手了ie800,加点钱上了hd700,1k8的hd700,性价比非常高。不知是m版森海长文的观点先入为主,hd700开声的那一下让我印象深刻,吉他声很圆润的蹦出来,很有意思,拿来听人声意外的很不错。hd700它又轻,也不夹头,也不会接触耳朵,深得我的喜爱。不过hd700在某些管乐器的音色上与hd600有些不同,我说不上来到底谁才是正确的,如果是拿我从小到大在大喇叭里听到的做个参考,我认为600的音色是正确的,而700的音色有一点点怪。与此同时,我把仿莱曼换成了aune x8和x7s套装,这个带平衡口为后来的hd820打下了基础。
hd820,是出掉三支老耳机以后加了一些积蓄购入的,鱼上有商家贩子卖仅拆封货,居然是购入手倒卖而不是京东直发,让人诧异。不过既然是这样,就有实物图可以参考了,这比京东直发那种可靠了太多太多。在看到实物图以后买下了第一支现旗舰耳机,hd820,拿到手的那天心情是激动的。打开包装,拿出黑色木盒,耳机玻璃两边的塑料片还在,整体散发着盒子的果木香气。需要强调的是,hd820木盒的气味有种淡淡的甜味,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加个转接头,我就可以用x7s的平衡口推hd820,这是耳机上的第三次感动,随便点开谢安琪的喜帖街,声音的定位和轮廓是那样清晰,震撼到我。后来也尝试过买入一支hd25,但是hd25夹头太厉害,三天就出手了。声音很优秀,热情的人声让我难以忘怀,在播放一些同人歌曲的时候让我怀疑hd820的意义,不过还好,hd25不是全能的。
后来的事情呢,aune套升级成hdv820,横向的声场打开了,不再像以往有种碰壁的感觉;纠结了几天cd转盘的问题,购入了cyrus cdt。这样就组成了我现在的系统,cd播出来,无论是大小编制,很踏实,很安心,它们可能跟高端机器比起来大编制不够爆,动态不够大,声场不够大,但于我而言是挺舒服的一个状态。同时我也开始思考,发烧是为了什么呢,是一个收集耳机和器材的爱好吗?前段时间纠结过hd820和hd800s在播放大编制乐曲时的差别,表明我又想烧了,又想折腾了,想要收集森海在8系列的旗舰。收一支倒也无妨。同时的我还想要一台更好一些的cd合并机做模拟输出,然后买一部纯放大器来搭配cd机。直到前几天我突发奇想,把cd转盘的声音和光驱翻录到电脑的声音做了ab,我发现我听不出区别,细节上音色上,我分辨不出来,因此陷入了怀疑,如果有同时看贴吧和绿檀的烧油应该有见过我一下子没想通想出cdt的帖子。赛乐士本来就是个hufi牌子,我又用的同样的解码,妄想在细节和音色上找区别我是不是弄错了呢。实际上如果听长一点而不是拘泥于片段细节,cd的声音会轻松一点点,容易沉浸进去,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脑放,但效果的确是有了。它对我聆听新的音乐,欣赏已经熟悉的音乐,都有帮助,那我就有必要留着它,只是这票价值不值,就没有人知道了。
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我想要的东西太多了,花掉更多的钱带来的提升也许并不明显。在这之中我推迟掉cd机这样实实在在的计划,想要买一支hd800s,但是hd800s归根到底,驱动出来也是和hd820一个层级的声音。对于hd820的大编制音乐演绎方面,它的声场表现和hd800s比起来也许很小家子气,但它的氛围感很不错,我很喜欢,那我就并不需要另外买一只旗舰耳机。在我看来,我对hd800s好奇的地方只有它的大编制演绎,如果我对hd820现有情况满意,又何必再望一山高。我想我可以砍掉一些想要的东西,比方说hd800s,比方说一个新耳放。hdv820驱动hd820,hd820相对易驱动加之我没有其他厂商的耳机,是非常合适的搭配了,如果要选购纯放,这个搭配问题又该去哪里花费多少时间去解决?合并cd机才是实实在在的提升点,虽然森海解码是为森记耳机搭配设计的,但与一台靠谱的合并cd机相比,差距是是肯定的;加之现在的cdt,播放dg的碟片就十分顺畅,播放我少数几张华纳的包子碟就可能随机卡顿,尽管声音很踏实,但卡起来心情会立刻变差,迟早是要换掉的。所以姑且让我把多余的发烧欲望全部砍掉吧,完全遵从听音乐的需求去搭配一套自己的cd系统,而不是被收集品牌旗舰的想法裹挟。按照之前种的草,一台exxact就足够我退烧了,cdt加上hd800s的价格都快够上一大半,买这hd800s,实际上让我离实在的提升更远,想到这里就更无法下手。所以简简单单给未来的发烧路线画个线吧,没必要重复的耳机,没必要更贵更高级的耳放,没必要顶级的cd机,凑一个Exxact-hdv820-hd820的系统安心听音乐即可。其实如果赛乐士的转盘没有那点小毛病我已经感觉到退烧了,但通病没法解决。自确定下明确路线以后,我失掉的只是枷锁。
最后感谢能够看完长篇流水账的烧油们,一路烧过来,感谢提供过帮助和指导的老烧和烧油们,值此之际,提前祝大伙儿2022新年快乐
电脑端插图太麻烦,就全是文字折磨大伙眼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