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Endgame翻译】Burson Conductor 3X GT测评 “一个就够”(搭配HD800s/Susvara/LC5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7-30 14: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保加利亚
本帖最后由 endgame 于 2022-7-30 15:15 编辑

Burson Audio 近期发布了最新成员“Conductor 3X GT”,是 Conductor/指挥家一体机系列 的新旗舰型号。
来分享一篇非常全面的外媒测评。

原文地址:Burson Conductor 3X Grand Tourer Review - One for All & All for One (点击跳转)
原文作者:Sandu Vitalie
译者:包雪龙
著作权归原文作者 Sandu Vitalie 所有。译文著作权归 包雪龙 所有。经原作者与译者授权。

因字数非常多,考虑到易读性只翻译了 声音 文末总结
未翻译段落:开箱、设计&做工、操控&接口、设置、Conductor 3XR 与 GT对比,欲了解请点击 原文链接

以下为译文:


Sound Performance声音表现
I. Epilogue 前言

回顾自己写过的解码/耳放/前级组合的评测,我真是有些五味杂陈。我用过不少“一站式解决”的一体机,其中也有少数我很喜欢的型号,但是它们每一个都有这样那样的瑕疵,拖累它们的表现。细看这些高端发烧产品制造商就会发现他们通常是由数字或模拟领域某一方面的专业人士牵头,大多数情况下产品受限于开发周期、设备体积、功耗、元件选择甚至是技术水平难以面面俱到,只有极少数情况才能做出来让世人赞叹的佳作。

两年多来我一直是矩声(Matrix Audio)Element X的忠实用户,我一直觉得它的dac部分和在产的顶尖delta-sigma dac不相上下,而它传统运放缓冲架构的耳放部分却有些不尽如人意,拖了后腿。因此我经常搭配其他高端耳放来使用,如Soloist 3X GT、Ferrum OOR & Hypsos、Flux Volot、Enleum AMP-23R、Trafomatic Primavera等等。Audiobyte HydraVox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一体机之一,得益于其独领风骚的FPGA DAC,它回放原声音乐(acoustic music)听起来极为自然,而它出色的全分立耳放部分又能让音乐能够最大程度保留原汁原味;但在重负载下它会显得力不从心,失去本来的气势和从容。矩声的Mini-i3 Pro也有类似的问题,耳放部分难堪大用;Gold Note DS-10 Plus有着更加饱满的中低频——尽管声音听起来更加精致,但是较大的底噪和有限的输出功率让它彻底无缘成为座上宾。在更低价位上,拓品(Topping)DX7pro和EX5、双木三林(SMSL)的M500MK2、奥莱尔(AUNE)S6pro也都有着同价位极为出色的DAC,但是耳放部分只能说是差强人意——面对低灵敏度平板时依然会显得力有不逮,因为功率不足而动态有限、变得死板。

另一种“一头沉”情况的代表是Flux Labs Acoustic FCN-10——我非常喜欢它的声音,它出色的全分立放大部分能够驱动几乎所有耳机,哪怕是Hifiman Susvara这种推力需求“变态”的型号也不在话下。然而遗憾的是它DAC部分只能算是为了方便用户提供了一个过得去的选项,和正经的高端DAC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尤其是在信息量上。这些评价也能适用于低价位一体机当中我很喜欢的乂度(xDuoo)XA-10以及我心目中千刀内表现最好之一的TA-30,还有耳放部分让我无比惊喜的Burson Playmate(初代),然而它DAC部分在起来出色的耳放面前就显得黯然失色。

在完成音频设备深入评测之后,有时候我会给厂家发一封邮件,列一张长长的愿望清单告诉他们我希望看到未来的产品上做出哪些改进。我也参与过一些放大器和解码器的设计,如今也是(抱歉我不能透露名字)。目前为止所有Burson的一体机我都试过了——从HA-160D、Conductor、Conductor 2到Conductor 3X,过去每一代产品我都觉得Burson有时间、人力和技术来做出更完美的下一代产品,然而下一代的成品却总是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Conductor 3X GT没有止步于此,它的耳放部分和Soloist 3X GT一样可以进入顶级行列,平衡输出下每通道最高10W的驱动力能够轻松降服巨兽,也能轻抚最灵敏的小家伙而不至于过载。采用新开发的模拟输出级和基于反馈的新型增益控制让这台机器的DAC部分毫无悬念成为了所有Burson产品当中最好的那一个,在我看来也胜过Composer 3X Performance 独立DAC。毕竟有这么好的耳放,想办法把DAC部分做到同样跻身顶尖行列,让两者能够互相匹配上绝对是一个好主意。

我写了一整页就是为了让你们理解新的Conductor 3X GT到底哪里与众不同。尽管它的价格低于Soloist 3X GT加上Composer 3X,但表现却要比这个组合更加优秀。我非常开心我们最终找到了一个参考级别的一体机,不仅声音上没有任何妥协,同时体积还算紧凑和小巧。Conductor 3X GT作为新晋旗舰挂着Burson的旗帜扬帆起航,作为Burson最有野心的产品,它有着精心改良过的DAC模块、出色的前级和最新的晶体管放大器——你所需要的一切都包含在了这个性感的盒子当中,珠联璧合,激动人心。


(未完,接下楼)


2
 楼主| 发表于 2022-7-30 14: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保加利亚

II. Sound Signature声音特点

本帖最后由 endgame 于 2022-7-30 15:07 编辑



II. Sound Signature声音特点
Burson最新的一体机代表作延续了超过二十年打磨的经典声音风格,它让我想起来了Conductor 3X Performance和3R Reference,但一切都突破了桎梏,往前更进一步——输出功率提升了,本底噪声降低了,控制力有了巨大的进步——驱动低灵敏度耳机比如HiFIman Susvara和Abyss AB-1266时声音不仅更加精细,功率储备上也是留足了余量。并且在这些我听了一辈子的歌曲背后,我肯定听到了更多的东西。这并不是暴力提升了“解析”,而是更加精细的刻画,音乐流淌更加自然,无论宏观还是微观来看都会觉得充实而饱满,细节丰富,而并不会有密集的高频信号轰炸我的耳膜。

而快速、有冲击力的曲调中动态简直要爆炸了,瞬间加速、减速,现代音乐用难以置信的力量冲击我的耳膜,声场扩展到了耳机的极限。你确信音乐没有任何细微之处可以躲过它的目光,一切好的不好的完全会暴露在外。全新的分立式放大电路并没有用锐化高频、压实声音和突出舞台感来呈现声音,而是一个从左到右的巨大空间,强烈空气感弥散其中,没有束缚的声音释放出来,同时消去所有颗粒感和导致听觉疲劳的要素。声音完全没有生硬粗粝,搭配上Supuer Charger 5A(官方电源套件)则更是增添了一分精致与平和。这确实是一个忠于声音本真的前端,并不会在频响上做什么手脚。相比老款3X Performance和SR Reference,Conductor 3X可以提供更为出色的低频清晰度和重量感,更加厚实的中频和更加通透的高频。

这个差距显而易见到和老型号之间的对比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并且,前代产品当中所有我觉得不满意的点都得到了改善,又让我的心满意足多了一分。
我还没有发出LCD5的评测文章,给这个耳机找个完美搭档实在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事情。在参考级设备Denafrips Terminator Plus R-2R DAC(约6,500美元)和Trafomatic Primavera耳机放大器(15,000美元)上它确实表现非常好,但如此昂贵的耳机系统终究不是大众之选。Burson正在慢慢改变这种只有贵得离谱的耳机系统才能当作参考级前端的成见,而我认为他们确实做到了。Conductor 3X GT能够完全推动你设备库里的所有耳机,它的技术指标也能让参数党印象深刻,并且价格卡在了一个非常合适的档位上。

就目前而言,我认为Kennerton Rognir(平板单元版)是市场上最好的封闭式耳机,能和Hifiman HE-R10P互有优劣,但它听起来更像是一个开放式耳机,有着更好的结像和 “脱机感”的声场。然而它需要更好的高频控制,因为在常规的ESS解码器和THX-AAA或者NFCA电路耳放上它会显得比较尖细刺耳。“我这里就不会!”Burson如此说到,Conductor 3X GT并未走上ESS-Sabre和THX-AAA的老路。Rognir连接到GT,开始播放Jane’s Addiction - Mountain Song,说实话我都忘了这首歌原来这么上头,不禁眉飞眼笑。我试着在歌单里面加入更多童年时期的专辑,重新探索Rognir的声音——这可是没有中端系统上常见的刺耳高频峰的状态。音量开到1/4时 Rognir 的声音已经有些震耳欲聋,这意味着哪怕是面对最夸张动态的歌曲,Burson依然留有用之不竭的功率储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5 09:1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