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9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辑完成】SDS签名+西装钟的HIFI哲学的长篇大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9-26 02: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kenidcn 于 2022-9-26 05:41 编辑

几个月前买SDS签名的时候就决定要把最后一块拼图——时钟给补齐。但我故意给自己留了个几步走的玩耍过程:1. SDS签名+电饭煲线。2. SDS签名+高芬85025线。3. SDS签名+钟。4. SDS签名+钟+晶彩银彩音乐丝带线。目前处在第3步,但买钟的时候宝山老季一定要送我一根黑神线,当做礼物,把我一个(前)职业采购搞的怪不好意思的。所以我目前的状态是SDS签名+黑神线+钟+Y3



↑可以看到HIBIKI作者发货前还给每一台设备写了S/N



↑老季送我的黑神线,说是前几年被绿坛狠狠讨论过



↑虽然前面板的下牙口有被磕碰的痕迹,但不影响使用+正常外观,就接受了。一大块(铝?)合金上手还是挺有感觉的



↑组装好的第一人称视角



↑完整的耳机系统



↑整个桌面系统,这张图我不太想放上来



↑可以看到HIBIKI钟的尾插,图上标的15~24V,下面文字写的15~25V。。。




↑按照图示,靠近电源的时钟口接下,不靠近电源的接上。顺带一提送了2根75Ω+1根50Ω的时钟线+变压器,末端电源线没给。我正好把SDS签名的电饭煲线给插上了,还调皮地跟黑神线AB了一下,还好换钟线声音上没啥区别,不然不得再花5位数多买根线?哈哈



↑测试数据



这篇文章我得好好写,因为一套完整系统的搭建,过程太长,感受太多。这里面最让我跳坑的就是各种煲——煲管子,煲解码,煲高芬线,每一次来新的设备,都让听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两千哥亲自推荐800S,A1 PRO直出,+Y3,+SDS签名电饭煲线,高芬线,黑神线,+钟)。不管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哪怕仅仅换解码的电源线,都犹如换整套机器



接着上一篇帖子我接着说,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75878&extra=
当时的高芬线是没有被煲的船新状态,所以跟后面的听感有很大出入。把线煲稳定了以后,我觉得高芬85025给系统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有听感上的,更有素质上的。听感上就像我帖子里说的,明明本来很清晰的人声,被强行蒙上了一块布。这是很大的音乐性改变,改到根子了。那这种改变有什么得失呢?首先可以拿来调味,如果你的系统声音太过监听,那花300块钱换个味道也不是不可以,这属于花活范畴。但因为我的耳朵实在是被锻炼得太监听了,人声盖布这种事情就好比拉EQ,肯定会导致失真。煲线前我觉得失真情况很明显,煲完耳朵之后呢觉得大部分的流行还可以听了,但少部分的歌,还是会跟我记忆中的完全不一样。素质层面的话,煲线前还觉得低频来得“比较”收放自如一点,但煲线后的低频,居然把公认低频极为收敛的800S推得跟村炮山炮五菱宏光后面挂着的低音大炮一样,该来的时候震你,不该来的时候也震你。这种时候我就体会到,为什么有人会说SDS签名的低频给力了,那确实给力啊!居然还给我整挺舒服,毕竟我之前从来没听过这种炮音,诶偶尔换换味道也不是不行



这次钟来了以后,我是先拿高芬线+钟的,所以一耳朵变化极大。后面我也会详细讲到,钟带来的是高保真层面的全面提升,所以已经肉耳失真的高芬线,会向着“尽量不失真”的目标提升老大一步。人声清晰度提升2个档次,轰头低频进化为比较细润的低频,但因为下潜和延伸的两头扩展,虽然轰头量削弱了一丢丢,但下潜再轰的攻击力比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喜欢的老铁可以自己试试,虽然没什么机会试



虽说说明书写着钟的WARMING-UP是15MINS,但好歹钟是系统里唯一不需要煲的,我就立马换上了宣称580RMB的黑神线试听。诶!对了味了,我熟悉的中正风格回来了。不光不给人声盖布了,还把电饭煲线缺失的素质性给补齐了。就说我的800S,低频完全进入了精准又适中的状态,不但彻底摆脱了(砸钱不够、系统不完整的)800S低频+动态不够的恶声,还保证了人声的优秀。在500内的价位,我觉得黑神线是完全可以被选择的,因为它安全,稳定,不会破坏系统原来的面貌也不需要煲,插上就能出来我想要的声音



最后详细说下钟的特性。我的结论就是,为了能够高保真地PLAYBACK,能上钟还是得上钟。高芬线+钟的提升我就不说了,不具有参考性,我就说说黑神线+钟。但因为我确实是先插的高芬线,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黑神+钟的改变没有前者那么大。好在SDS能一键切钟,这可太适合我们来AB了,所以在来回切了两天钟后,我得出以下总结:
1. 高频延展和低频下潜都打开了,不过这是很多其它帖子都有的结论,我如果只写这个,整篇文章就=白写了


2. 整体结像被进一步优化,体现为人声变远了一丢丢,甚至能感受到人声的音量被削弱了一丢丢。一开始我是不太适应的,因为这也改到了听感。但听久了我就发现,人声的变远,其实是整体结像变得更加合理了,毕竟只有拉开距离才能凸显方位。都抱在一起何有方位可言呢?打个比方的话就像是宇宙膨胀,在一块一次性桌布上粘上橡皮泥代表各个天体,向四周拉扯一次性桌布,会导致每个天体都互相远离了,+钟之后就是这个听感。但也跟宇宙膨胀速度极慢一样,个中感受要细品


3. 所有声音都变得无比保真+还原,感受最明显的是人声+鼓皮,还有很重要的一点,99.99%的齿音都被轻松拿捏了,太TM爽了。+钟之后我才发现,没钟的声音居然还是不够保真。就好比人类发明了显微镜,你才能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去观察细菌这种之前从未意识到的东西。不开钟的人声是略有破皮的、略有中空的、丧失了差不多35%个性的。开钟后人声去除了所有破皮感、毛刺感、中空感,同时赋予了极大的个性。我AB了很多人声有特色的歌手,比如戴羽彤、刘嘉佳+陈佳的味精碟,甚至是费玉清等,都导向了一致的结论。说到鼓皮,在很多高码率文件里,我能明显区分出鼓皮的每一下震动。之前高芬线的时候所有低频都一起轰,但现在的低频彻底进入了精细化状态,吉他拨弦+鼓点,甚至是歌手打鼓的力道大小,都能有明显区分。而且低频的收放质量+强度+速度又一次刷新了我的三观,戴羽彤《赤伶》开场的鼓来得太舒服了,保真程度达到了无比夸张的地步。可能有些人觉得自己的系统也能听出来,或者不能想象我说的这个,我只能说我也想放出来给你们听。而且这次的低频速度是毫无违和感的;没有任何失真,没有任何缺憾+损失


4. 动瞬态有了明显而又长足的提升。在+钟之前,我也一直纠结,自己的系统为什么听起来就是不如6位数系统来得那么容易捕捉到瞬态。现在我确定了,100%的瞬态需要100%的保真+回放(理论上),支撑HI-END动瞬态的因素有HI-END级别的延展+下潜+速度控制等。动瞬态是被装在名为《素质》的这个容器里的,容器不大,动瞬态就不明显。而容器的上限,取决于钟


5. 钟可以凝聚+浓缩耳放的特性。这个结论是我的一个假设,毕竟我自己无法证明。但我其实一直都有一个疑问,我的300B耳放,它300B的调音到底去了哪里?流氓才子也说了,Y3的表现不像是胆机;但再怎么不像胆机,它的300B也不是白插的。这次+钟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整体听感的润;这种润完全不同于SUSVARA那种强撑泛音带来的润,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相由心生的润。我听过很多大力到破音的800S,但我现在手里的800S,就极度符合我最开始干小不点Y3的初衷,那就是用300B管子来调音。300B的柔,能直接导致美,这是整个HIFI届不争的事实。+钟后让我头一次如此强烈地体会到300B的美。现在我的800S就是这种,柔+极致保真+极致收放=极致美。这还仅仅只是一只,HI-END守门员的800S啊




----------------------------------------------------------------------------------------------------------------------
说下未来展望,那肯定就是换线+大乌2了。但换进口线一定会引出美标插座的问题,我之前也发帖子收集了意见,可以试试荷宝插芯的插排。线的话我强烈要求用细的,因为我桌上所有设备线都进桌面一个直径超小的孔,上细线能舒服得多。基本就是晶彩REFERENCE DIAMOND起步,或者看看音乐丝带。银彩的线又粗又丑,但不排除。到时候我会详细对比国内外的各种售价,详细记录线材的价格区间。如果发现国内加价太多,我就找国外代购吧
2
发表于 2022-9-26 06: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看坛里的讨论,貌似SDS签名款是2.5W里最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5 07: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