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几样设备,包括电脑(foobar2000),山灵M5老古董,马兰士+B&W,还有几个耳机耳塞,都不是什么值钱货。最近主要是想搞一套便携设备,希望音质好些。下了些无损音乐,一边在群里看帖子,讨论,一边AB对比。得出以下非常个人化的结论:
1. 我耳朵不行,听不大出来凹凸、远近、舔不舔脸,声场大小能感觉到,主要是左右声道的分离度。完全听不出来椭圆形、圆形的声场,还有左右大不大,前后大不大,更听不出上面天花板和下面地板。
2. 用无损音乐听,直插电脑有明显的底噪、杂音。播放器就比较纯净。所以电脑还是用桌面音箱放就好,耳机耳塞,还是要配个播放器。
3. 山灵M5我音质都觉得还算满意,这仅是单片AK4490,只是感觉推力弱点。因此,我认为即使升级一下,目前市面上的5K-10K的任何一款播放器的品质都能满足我的需求。
4. 平头耳塞,现在新版的300-500的,解析已经超越了e888, mx400这两条旧塞子,足够了。在家里听,估计直接大耳。出街,300和3000的平头塞,估计在环境噪音的干扰下,没啥明显区别。(我戴不了入耳)
5. 大耳机,还是准备入拜亚了。我听过1-2K的拜亚,森海,AKG, 歌德,索尼等。总体还是最喜欢拜亚,高解析高还原。我喜欢干净、清晰、还原度高的声音,抓不抓耳这个,暖的冷的啥的,我觉得是歌手的表现来的,而不是靠渲染。而且渲染很难照顾周全,男的女的,慢的快的,不能每种风格来一套吧
6. 好多所谓无损音乐,好多其实都有录音瑕疵。如果一套设备可以清晰的判断出来,我觉得素质就算基本过关。
综上,我觉得反正自己耳朵不够灵,就搞一套素质过得去的便携设备就行了,主要还是多听点音乐吧。这么一看,只缺两样东西:
1. 播放器。初步定KANN MAX,唯一问题是有点重
2. 大耳。拜亚DT900 pro
就这样吧,小烧一下就得了。预感是新鲜几天,然后继续用TWS出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