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gtx770 于 2023-2-16 21:37 编辑
我错了,世界果然是静电的。先讲一下系统吧,
PC(usb-c)--> smsl po100pro(同轴) --> 序曲解码(short delay sharp滤波/双莲花转lo) --> 京兆ks-m03mod --> kse1500
软件:foobar2000 v1.6.14 / 网易云
我平时是一个根本不玩便携的人,系统本来是推800s和t1的和便携没有一毛钱关系,心血来潮收了个玩具随便一插,没想到...
![]()
我一直以来都在追寻一种声音,我不要你完全真实,但是你必须好听。
真实世界的声音绝不是打磨的丝滑光亮的,而是充满一种细密的噪点,被稀释了密度了声音。
我不是录音室,所以hifi系统在我这里追求的不是还原,而是一种二次创作,只属于我个人的定制化二次创作,怎么爽怎么来。
讲一个现在系统下这个小玩具的情况,
解析:极高,前端给多少信息他就吃多少信息的怪物。
声场:巨大的椭圆形声场,1.5米开外才能感觉到有轻微的边界感,我从未听过耳塞有这种声场,可以说爆杀一大把缺胳膊少腿的大耳。
定位:人声在眼前,乐器靠两边,不像hd800s把所有乐器都原模原样的放好给你,这个定位明显是偏流行人声而不是古典。
三频:3、3.5、3.5,低频有质但量少回弹少,中频密度恰到好处人声靠前女声舔耳直接原地去世,高频偏亮延申极好简直比德芙巧克力还丝滑。
最像的大耳:十年前在音像店试听的北极星cd+北极星解码+应该是006ts下的sr-404。
优点:
高频华丽而不刺,有轻微齿音但无不适感。
女声一开口就有一种温热的吐息即将吹到我脸上的幻觉.....人声在柔顺感和透明度上我觉得是比800s更讨好耳朵的,800s的人声是真实的,有颗粒的,这个是有些虚幻的,但无比诱惑的。而且对音源的包容度比较高,放渣录音acg也没有恶声,和dsd的差距仅在信息量,饱满度,密度,余音和背景黑度上。
缺点:低频,常年被800s惯坏的耳朵喜欢那种Q弹饱满,又深又充满空间感的动圈低频,听的多巴胺一阵一阵的低频,这个塞子给不了。因为低频的原因钢琴和交响乐的表现几乎完败hd800s,而弦乐小编制则各有胜负。
便携性,这tm的出街简直是噩梦,手机+解码+放得有2kg多重吧?简直噩梦。
是一个无论播放列表里的是什么歌,你都没有切的欲望....也不想换耳机对比来对比去的一只耳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