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其实时比较赞成这种说法的。我们一个一个看,JVC无论是低端电子快消,高端耳机,车载音响,再加上建武那摊啥都占,体量在那里, 2万员工,顶10个森海了。Hifiman 深耕平板,算人均利润率怕是这里面最高的,中国,人均最高,放一块就很玄学,国家减了存量利率,这个数据怕是可以独占鳌头了。Sony,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不是一个量级的,没有可比性。Shure 在专业领域的话语权是几乎没有第二家可以来碰瓷的尤其在乐器录音mic这块,保有量懂得都懂,SM57怼一切不是白扯的。录音耳机这一块,这几年逐渐塞化,SE215占领半壁江山都是往谦虚了说。440,1440这两个大耳现场调音里也能排的上号。接着所三角:如果说Shure在器乐录音有优势,AT麦这几年在人声这块也是神速抢占市场,尤其是中低端人声麦,直播麦。传统耳机这块炒概念也是鼻祖一般的存在,从木碗到皮碗,算让他玩明白了。AKG 自打让三星买了,也不搞什么hifi了,现在就啥赚钱做啥,彻底商业化。听着AKG,自动导航到洗浴城,放着高雅的北欧音乐,上二楼找东方小姐,不香吗?歌德 人少炒情怀,终年伐木养蛊,家族小作坊,靠户口本上岗的体量被吹成大品牌已经是赢家了。森海 HIFI把家卖了,首席调音师带着部队跑了,但家底殷实,后面肯定也会把重心慢慢往TWS上靠。最后,留给拜亚的只剩迷茫,比T1.3的声音还迷茫的迷茫,混缩监听慢慢被监听箱子干倒,录音监听被塞子玩坏了,现场监听又得低头跟舒尔甚至先锋分菜,现在想想自己何苦发明耳机,现在反过来作践自己。比家底比不过JVC,索尼,比精耕细作又比不过Hifiman,论小又小不过歌德总也有百十口子要养,论口碑认可度又不如森海,以至于想卖家也没人买。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