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萌爪兽 于 2023-4-14 17:41 编辑
前几日的广州耳边事聚会上,与某位在群里认识的烧油,做了一上午的数据线AB切换试听比对,折腾了一整天,最终结果实在不得不承认,不同规格的短尺寸HiFi解码数据线材,应用在同一台便携解码耳放设备上,也会有一定程度的音染改变效果,且这个变化效果,可以说清晰可闻,属实再度刷新自我。
近年来脑子里的固有观念,加上极其有限的实践条件,一直认为这种10几cm的数据线缆,带来的效果微乎甚微,辨闻难度远不及PC用的数米级的线缆来的轻松。在去年的时候,曾AB对比了UM-3 / UM-1 2/ LOGOS,UA1,TC09S(50cm)等较长规格的数据线,各自都有较为鲜明独特的声音特性,且比较容易辨闻。而小尾巴、捆绑机用的那种短数据线,则鲜有仔细的尝试。
平时带着小炸弹外出玩耍,供电线都是使用着买机附赠的普通短“鸡线”。数据传输则用的dd TC09s或者魅族Line King的长数据线,强行捆装给海贝R2II转盘和解码,或者懒惰了干脆直接坦克V1同轴直出解码完事。一直对那些短的数据线几乎不闻,想着“这么短应该没啥影响力,传输稳定能出声就行了,反正自己的实力应该听不出什么所以然”,转而把精力全部堆在模拟讯号线和耳放上,定制过插头的RCA线、高规格的对录线,磨耳放的电容,耳放机壳开孔上分立元件运放模块加强输出,玩的是相当的一个乐呵。
在聚会上,我带来了在当时我认为最佳的移动出装配置: “ 双木三林Sansktit10th MK3纯解码 乂度XD-05 Basic 耳放 Less SA200分立元件双运放 节奏坦克V1转盘(同轴) 怪兽100 3.5mm to RCA 同轴线 MEIZU移动电源3 ddHiFi RC20A RCA to 3.5mm音频线 某bao随便买的两条纯银短数据线 HiFiMAN HE400SE双面磁版本 自制是8股铜镀银混编纯铜耳机线 ”
![]()
![]()
本想着这么折腾小炸弹应该到头的了,结果在展会上,反被ddHiFi的新品小玩意给挖掘出了意想不到的新潜力。TC100COA同轴界面,代替掉坦克V1。由V1或者R2II作为界面的数字转盘(牺牲了长续航换取高质量),相比起单V1同轴,声音要更偏开扬一点,洁净度有一定的改善,且略有拓宽结像空间。
一条TC07s数据线,替换掉某纯银数据线,接给了TC100COA界面,些许提升了Bass的量感与密度,改善了下潜,表现出了更佳的音色质感。人声的音头没那么刺激,侵略性下降,更偏向纤细丝滑。背景更趋漆黑宁静。与普通线那种浮躁漂浮不定的声音形成较为鲜明的对比。
发觉了“新大陆”的我,感觉单上了一条07s还不过瘾,干脆一股脑把电宝给解码的供电短线也同样换成了TC07s,试试有没有效果。好家伙,一对比下来,我跟一旁的小伙伴都蒙圈了,居然还能有些许的提升,别样的精彩。听爽了之后,心血来潮把炸弹恢复到前期的配置方案,结果两人均不约而同的认为旧版本配置的声音质量差了很多,AB比对几轮后,决定还是换回新配置方案才觉得舒服。一句话就是:回不去了!!!!!!
似乎,我又打开了一个深坑Q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