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测评样机由厂家提供,除样机外未收取任何利益,测评标准与自购完全一致 水月雨竹2,参考售价:99元。 声音风格:中下盘耳机,高频顺滑,声音密度一般,同价位下不错的听感和换线后提升幅度大。 这又是一条低频在整体声音中占比蛮大的水月雨耳机 依稀记得上一条水月雨99元价位段还是有漏电门的银色飞船,以清亮的高频和愉快的电音(确信)深入人心。不过大可放心,竹2不会有这种现场发生(笑)。当然声音方面详细来说还是得等下文,不过可以提前告诉大家的是,作为一个合格的basshead,竹2的低频氛围是足以调动起我摇头晃脑的情绪的。 主观评分(基于个人体验感受,仅供参考) ·低频质量:竹2(5/10)兰(5/10)
·中频质量:竹2(4/10)兰(5/10) ·高频质量:竹2(4/10)兰(4/10)
·动态范围:竹2(5/10)兰(5/10) ·瞬态表现:竹2(5/10)兰(3/10) ·横向声场:竹2(3/10)兰(4/10) ·声音密度:竹2(3/10)兰(5/10) 【注解】我认为没有一款耳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在评分体系内一般不会出现10分满分的某一项,目前各价位段的参考耳机为(500以下:水月雨兰、1000元以下:声音记忆SM2、1500以下:达音科 隼Ultra)。参考耳机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有更新笔者会在文章中提及,感谢各位观众姥爷的理解。 耳机外观 竹2的外观和竹1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甚至我在竹1上似乎能看见隐约留下的0.78母座的痕迹,腔体材质为合金熔铸后精雕的腔体,这点和兰、梅,甚至Aria、kato是一样的,可以说是千元技术下放的产物。看到后腔体上的泄压孔的数量依然为两个,猜想其腔体内的气室数量也应该为2,不过具体是什么形状在不拆机的情况下就不得而知了,理论上这种结构的腔体有利于声音音场的规整度与增加整体声音密度。竹2的出音导管依旧采用了可拆卸式设计,方便大家在使用的时候更换出音嘴滤网,防止长时间使用后的耵聍堵塞造成双耳声压不一致,俗称解决偏音问题。竹2整体设计风格很简约,和兰相近但细看又有处处不同:相近的是同样椭圆形的腔体形状,不同的是后盖的平整度和母座的连接下沉位置。 线缆方面,竹2采用的0.78 2pin接口的混编耳机线,但原线听感下素质一言难尽,仅适用于打分评价,个人推荐拿到手后最好换个线,有很不一样的听感(例如我给兰适配的是声音记忆sw2的原装金宝线,而sw2我还未制作好合适的线缆供聆听)对于竹2这种耳机来说,大可随便买一条低价位的铜线来改善听感,比如问声科技99的福利线、bat audio的(随便了)、oe的无氧铜,或者呆大的99元铜线...就不举例那么多了,要不然哥们有恰饭的嫌疑了。 声音表现 我们说过竹2的低频是同价位下非常优秀的存在,此处我们会详细描述以下个人主观听感,并给出推荐的搭配(目前低价位耳机一概推荐手机直推/iFi GO link/七彩虹m1) file:///C:/Users/ashl/AppData/Local/Temp/ksohtml4120/wps6.jpg 【声明】频响曲线测试基于IEC 60318-4标准的人工耳测试,该产品在10k以上的数据并不准确,所以10k以上的数据,仅供参考。以下听感基于iFi ZEN DAC与七彩虹m1解码耳放描述。 a)低频: 没错竹2又是一条不像水月雨传统耳塞声音走向的耳机,也算是头次将低频主导向的声音带入了水月雨产品线内的入门价位,镁铝合金+悬边的材质直接影响了低频量感的多少,量大、节奏感强正式我对竹2的第一印象。久听之后,并不会觉得竹2的低频炸耳朵,圈内很早之前有句话叫做:“初烧听低频,老烧听解析、声场、结像....”。所以这样一个声音放在入门的价位中,应该是会被更多人接受的。 b) c)中频 1)人声 竹2的人声表现在原线搭配下并不怎么优秀,即使是搭配了iFi的DAC这种补足中频密度的前端来说,声音还是会发散的厉害。抽象点的形容就像是在一个密闭的小空间内听到了人唱歌的声音,但不能很真切的感受到这位大拿究竟在什么地方(假使这个屋子再黑点,那我估计是要被吓出一身冷汗)。换个方面去想,人声口型听上去是蛮大的,是一种温暖且模糊的感觉,如果你喜欢这种弥散感,那未尝不能听。 2)器乐 得益于原线下结像的涣散,乐器的边界感也少许多,听中提琴这类弦乐器,可能会更接近现场演绎的版本。这点在小编制器乐上的表现尤为明显,在竹2上演绎的乐曲大多都是线段的延续,少了不少点的清脆,大珠小珠落玉盘后戛然而止的感觉会弱不少,当然这样的器乐表现可能有一定程度是为人声的演绎做出了让步,使得竹2不仅在99元的价位中是演绎小编制器乐的好手,同样也是流行乐的坚守者。 d)高频:姑且不谈实际听感上高频的感觉如何,单看曲线竹2的高频存在3个10k以上的峰值,这就使得竹2整体在高频段上的演绎有些刺激,这个问题在ARIA2上也出现过,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低频做出让步,竹2的高频我认为与整体塞子的风格有些不搭配。竹2的高频表现有点ssr的味道,按理说不应该存在推不动的情况,但过于尖锐的高频会破坏整体中低频营造出的微醺氛围,可能这是原线下竹2唯一的不足之处吧。 总结 但论腔体材质来说,竹2确实再一次成为了99元价位段的焊门员,不论是整体声音风格走向还是腔体材质与外观的设计方面。美中不足的是原线真的不怎么行,但通过我们刚才的一顿分析我们就能明白自己对于这条耳机升级方向是什么了。想要强化中低频密度与规整度不如搞一根小强线,想要全方面强化并且柔滑高频的声音可以搭配胜利家的黑魂。抛开玩了很多耳机的我们的视角来看,这样一条耳机的出现,确实为低价位的竞争增添了一些色彩,所以想要一条优秀音质的耳机来代替你们手里的蓝牙的朋友们,现在是出手的时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