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8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便携耳放的精英--AE MINIBOX-BS SM3之个人感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13 1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市浦东新区

一年多前刚来论坛那时候知道了便携耳放 知道了SM系列 虽然价格惊人 但被许多人所推崇 更主要当时国内在便携耳放市场上并没有突出的产品 有印象的只有easyA 形成得竞争力比较弱 而一年多过去了 国内许多DIY高手也都推出自己的便携耳放 这里面非常优秀的两者就是三石老师 最新的MINIBOX-BS 和山芋老师的 AE

下面就对手上这三款耳放从个人理解的角度做一下小小的比较把 虽然已经比较谨慎 尤其是听感比较部分,这三款耳放在手上都超过1个月(得益于三石老师的信任 BS没有上市 就将其试验机寄给我把玩 让我有机会完成这篇小文 并帮忙将我的sm3磨机,非常感谢。 DIY区的许多老师为人都非常的谦和厚道 这点让许多朋友 尤其像我这样才入门的烧友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但毕竟是一家之言 而且自己的耳烧经历也比较短 对音乐的理解远远不够 非常欢迎各位朋友提出不同的见解^^。

闲话稍后再叙,首先从设计的角度来揣测一下三位设计者对三款耳放的定位

sm系列推出比较早 Dr.XIN对便携耳放的理解的确比较深 虽然由于源产地是USA导致sm3价格也依旧比较高 但是就从实力来说 sm3的综合实力的确还是非常高的 尤其是配合小4 相信这点玩过的朋友都有所了解 另外sm系列都支持一次有偿升级 只需付一定的费用可以升级到sm的最新版本 这点的确挺吸引人

AE系列是山芋做了几个其他耳放 钻研了不少时间推出的一款便携耳放 发售量比较少 主要原因在于山芋老师比较想出一款完美的耳放 所以在AE推出后 感觉到有些缺点使其停止发售 卧薪尝胆开发AE2 AE的首30个版本支持升级到AE2 从目前获得一些信息 相信AE2会带给大家一些很大的惊喜。

MINIBOX-BS是三石老师新推出得电池版超级耳放 从它巨大的个头确实配的上超级二字 这款耳放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非常好的扩展空间 由于采用可更换的模块化结构设计 使其很方便的让玩家把玩 这点对于耳放的发展非常有价值 不过巨大的个头的确不方便随身。

接下来先从外观上以及一些具体的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小小的看法。
偏携耳放的最主要目的在于便携 在于出好声 相信这点大家都不会反对 所以便携耳放最大的难度就是需要“螺丝壳里做道场”。

sm3在这点上无疑上做的最好的 拆开看过sm3的人就会知道 其电路结构是最紧凑的 而且在这么小的空间里还提供了一定的可DIY性 这点确实值得学习。另外Dr.Xin的更新速度也的确非常快 从最新的sm4的信息来看 似乎又采用了新的4channel技术 确实让大家都很感兴趣。

AE的外观设计个人认为是三款中最漂亮的 尤其几个漂亮的字体 从照片上看就很吸引人(除去体积方面的原因) 不过可能由于激光刻字等成本制约 AE采用的是塑料外壳 这点也成为AE的一大缺点之一 比较容易磨损 另外AE多次拆机后螺丝口比较容易滑牙 内部电路DIY性较差 没有提供方便的DIY空间,不过山芋已经在AE2的设计里面将大家提到的这些缺陷一一考虑修正 所以AE2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MINIBOX-BS当时的定位可能就比较高端 主要定位在原意常常自己DIY下的耳烧朋友们,记的最早提出这个设计思想和亮点的是台湾电光火石发布的iCUTE 当时只是提供了方便的换B1 B2运放 但在烧友中还是引起非常好的反响和热烈的讨论。 BS在可以DIY性 又进了一大步。虽然体积方面如果从便携耳放的角度来理解过于庞大 像个“随身抗” 但是如果由于非常出色的DIY性 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要求自己的耳朵 使BS的推力 音色都随时可以发生变化来适应不同的音乐 不同的耳机。BS的外观方面其实做的也非常不错 材料用的很好,很简洁精细。

接下来是大家最关心的音乐性的比较 首先不得不提一些三者的用料区别.在此申明下 由于用料的不同会造成声音的很大区别 因此并没有哪个耳放设计的好哪个设计的不好的问题 主要写了些自己当时听的感觉而已。
sm3 是磨机版本 加了1X Buf 另外经过反复比较 运放选取的是81年的大S NE5534AN 详细可以参考小磨下SM3----关于不同运放的比较与听感一文.

minibox-BS 我手上的这个是试验机 与普通版本不同 采用的是OPA111BM+BUF03 发烧补品. 说到这里 提一下111BM的版本问题 手头上有80年代到99年的USA KOREA UK三个产地的OPA111BM:

就手头上三个版本的111BM来看 曾经很无聊的做个一个小小的比较 用同一首比较有代表性的测试曲取大概30秒左右的段子 不断的A-B重放(耳朵确实比较痛苦..) 平台使用的是MINIBOX BS 然后AB对比着听 不断的换三种运放 结果发现大体上十分相似 和SM3上5534不同版本有巨大区别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大概听下来唯一有点感觉的 就是korea版本的低频动态最强高音也相对较亮 而USA版本的相对比较柔和 UK版本大概处两者之间 但这个区别应该说是很微小的. 所以111BM应该不必太追求版本^^.

AE相对来说有些不公平 还是采用的是普通版的627BU+BUF634 由于AE DIY略嫌麻烦 而且AE2又马上要面市 因此AE成为三者中唯一没有磨过的.

接下来是音质比较,很难说他们三个谁更强些 因此只是记录下不同的歌曲自己当时听的不同的感受 由于内部运放更换会造成音色比较大的改变 三者的用料又各不相同 因此可能会和其他朋友的听感有所不同 欢迎讨论^^

采用的器材主要是NH1+ER4B ER4P 另外还有EC7本来想也做一下比较 但接了sm3后和直推的比较了一下,区别不能说没有 最主要的两点在于:1.是不接sm3的时候人声齿音明显更重 2.是接sm3后在小提琴和钢琴的表现感觉更饱满 泛音更明显
但是总体来说不接耳放ec7也能表现的很不错了 毕竟像ec7这样那么低阻的耳塞上确实没必要上耳放考虑到这点就不拿ec7作单独的比较了 而4B加了耳放个人感觉整体比较要优于4P 虽然某些地方4p更好听 关于4p和4b的比较 稍后会补充到我的小评ER4P+PtoS与ER4S的区别一文中

进入正题:
首先选的是惠威试验碟里的<<雪花飞扬>> 一段电子音乐  这段音乐中涉及到的乐器比较多 比较容易听出在背景和主旋律层次感的表现 而且主旋律主要是弦乐 很适合小4的风格
AE  第一感觉4B果然和直推有了非常大的区别 最主要的感觉在于高频那种毛刺感柔和了不少 不再那么刺耳了 而且背景的分离度和层次感也明显交代的清楚了许多 低音下潜的速度很快 但量感略感还不足些吧 但不管怎么说 4B的声音最起码合格了 宽阔的音场比起4p直推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

minibox-BS 和前面AE比起来 第一感觉动态场面似乎更好了 速度不见得快 但是高音和低音的跨度拉的更开 尤其是低音有了比较明显的增强 每一下都比较到位 解析度也更好 但在这首曲子上 可能受限与音源 觉的BS解析的过于直白和烦杂,高音不及AE柔和 有点干涩的感觉。

sm3  第一感觉和前两个耳放最大的区别就是饱满厚实 可能是因为在输出加了电容的原因 解析度并不如minibox-BS那么清清楚楚 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更舒服 低音和BS差不多 都比较到位 但高音感觉是三者最舒服的 比较圆润有光泽延伸也比较好 音场在这首歌上和前两者也差不太多 但最主要的优势就是比较耐听尤其在高音上。

接下来 比较的是<<送别>>这首女声合唱 主要看一下在多人声和单女声领唱他们各自的表现。
AE 在这首歌中AE表现的很不错 层次感体现的很清晰 以至于听了好几遍才换耳放继续比较。

minibox-BS 很明显解析度更高 但是略微有些冲了 尤其一开始的一段有些毛刺感. 但高音的延伸和颤音比较悠远 给人一种余味未尽的感觉  sm3 在开头的一段引子表现的是最好的 因为背景钢琴音表现的最为饱满 听起来很舒服 令人回味. 人声相对于BS靠的比较近 音场不及BS 但是sm3的人声在三者当中听起来是最暖的 包围感比较浓郁,让4B有了大耳机的感觉.

休息了一会听的是<<白日梦>>-- 纯solo的钢琴曲 旋律非常的不错^^
AE 通过前面的比较 三者的大致风格已经有所了解了 AE相对来说属于比较柔和比较平淡的 如果AB对比的话可能在一些指标上会占下风 但连续听起来感觉还是比较舒服的 耳朵不太容易有劳累的感觉.

minibox-BS 听白日梦用BS确实比较矛盾 一方面超强的解析把本来就存在的底噪放大的非常明显 另外一方面钢琴的每一个音相对AE来说显的更饱满泛音也更足 这段曲子里面没有超高音 因此整体表现BS一直很不错(除了一直淡淡的底噪-_-)

sm3 相对来说 底噪问题依旧存在 我是风潮原盘转PCM录入的 还那么明显 实在没什么想法了。。。看来以后只能放在箱子里听 或者不用解析高于小4的耳塞。。由于这段是纯钢琴 感觉三者的区别并不是很明显 反复听了几遍 AE属于最淡雅的那种 sm3在钢琴键按下的时候尤其低音部分表现的最有味道 而B+高音比较出彩 底噪则是一个比一个明显 也只有AE上能够勉强接受不去听那丝丝的背景音。

第四首比较的是 马修莲恩的<<狼>>中最经典的 Bressanon
这首应该算是介于流行与new age之间的一首曲子。里面大段大段苏格兰长笛的声音还是非常悠扬的。
这次先听的是sm3 整体感觉一直很平滑 层次感人声都很不错  尤其是最后一段火车的声音 闭上眼睛仿佛就像在你眼前掠过 美中不足的是 4b低音的量在这首曲子中还是略嫌不足。

接下来 是minibox-BS 本来担心还是会有底噪 但是这次在BS上都完全不可闻 想不通同是风潮的原盘怎么差距这么大 和sm3比起来 最大的区别 BS的声音显得比较冷些 但音场拉的更开 在这首曲子上 BS的听感更好 因为更能体会出那种宁静 悠扬的韵味 但是在一些部分 低音的量有些过了 因为这首曲子个人感觉其实倒不用那么震撼 关键感受的是一种气氛 最后的火车段表现的太快了些 略有些生硬。

AE 依旧是素雅的感觉 整体感把握的不错 但是钢琴的声音显的力度稍嫌不足 人声的密度和感染力也稍微弱了些,不及sm3 但是在低音的分寸把握上个人感觉倒是恰如好处.

休息了一天继续完成我的评测,呵呵.

这次先选取的是<<波切利>>的歌 主要看一下几个耳放在男高音的表现
AE 也许AE的用料和价格来说在三款中可能最一般 也没有去磨过 所以每次都先听它 想再听其他两个耳放能够有一个提升 的确AE推的4B也许并不出彩 但是和随身听上的4B却有着天壤之别 声音不像直推那么冲 衔接也比较到位 更重要的是静静的听着AE 努力注意着高音低音 却发现最平淡的反而听的时间最长 找不到什么明显缺陷 缺陷只是在比较中才会得到 也许平淡耐听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设计思路吧.

minibox-BS 这次是在一首的歌的当中从AE换到了BS上 第一感觉波切利的声音提高了半个声调 高音很华丽 但是到最高处有些感觉有些干涩 过于亮了点 声音有些单薄 但高音部分的延伸性还是有了不小的提高 值得提一下的是背景音乐感觉比AE更加突出 在过渡的一些部分表现的很有张力.

sm3 最后听的还是体积最小的sm3 在背景音的处理sm3更加出色些 尤其一些划弦留下的那种颤动的感觉 从sm3上体会的更加具有感染力. 但是人声相对于BS离的还是过近了些 缺少一种厅堂感.

听完了人声 小四在吉他和提琴上表现的确令人难忘 于是取出<<梁祝>>这首小4几乎表现完美的曲子来做一下比较
AE 在这首著名的国粹上 4B的表现的确非常出彩 纯净如绸缎般的琴音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而不可自拔 但是AE让人感觉提琴的主旋律和伴奏间的层次没有拉开 定位比较模糊 可能主要是音场上欠缺些

minibox-BS 这首表现BS高音表现又一次令人十分震撼于其巨大的能量 尤其小提琴弦音上的颤动的美妙感觉让人不得不跟着旋律 心情也忽上忽下的跟着飘 直到不知不觉中走完一曲 但有些部分的底噪也被无情的放大到可闻的地步 稍有些遗憾

sm3 高音部分的确不如BS华丽 和AE感觉差不太多 但感觉更加琴音更加饱满圆润些 速度感比较强 不过主旋律和伴奏间的层次拉的比较开 主旋律比较靠前 定位表现的更加清晰

接下来考虑了一下还是选出了蔡琴的<<渡口>> 想用这首早已烂熟于胸的经典曲目中的鼓声和老蔡这种女中音来进行一下三者的比较 这首曲子如此广泛地作为器材的测试曲目的确是有其一些道理的

AE 来回的听了好几遍 大致的先提一下没比较前的听感 在AE的驱动下 4B对于蔡琴声音的还原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并没有出现在某些耳塞及耳放下显的听感过于年轻的那种情况 不过最大的缺点还是开头的鼓点 太浅了一些 没有在箱子 大耳机 甚至小5上那种一下下敲到心里的震撼感 虽然鼓声的泛音还是能依稀听到 并不是那种敲木头的感觉 但量感确实缺乏了些 看来4B 就算在随身+耳放的情况 低音依旧会成为比较大的一个诟病.

MINIBOX-BS 低音的速度感觉增强了不少 但反而泛音不及AE 不过老蔡的声音在比较下 显的更有沧桑感 而且背景层次感很清晰 过渡衔接表现的也比较出色。

sm3 低音在这首歌上表现的依旧差强人意 不过相对来说 人声显的更柔和了些 虽然在密度上不如BS 但听上去很舒服 背景弦音听感上最有光泽 延伸的也很开 更容易让人坐下来静静的品味整首曲子的内容 听觉疲劳积累的相对会较少.

最后选的是首交响 小克莱伯的<<贝5>> 虽然明明是小4的弱项 但是为了全面的听感测试 只能委屈下了^^
AE 第一感觉的确交响小4的演绎的确比较差些 关键音场 动态 气势几个交响的关键方面比较弱些 但解析还是很不错的 整体速度感觉比较快 但各乐器的定位比较模糊

MINIBOX-BS 初听在交响上表现 BS比AE要好不少 主要整体的音场包围感要好不少 感觉更开阔了 不过低音还是欠缺些 毕竟耳塞听交响本来就是比较难演绎好 尤其小4这类风格的

sm3 4B圆形的音场不及BS开阔 但各个乐器的定位感觉更清晰些 而且丛深感是最明显的  将4B的交响推的倒也算是有模有样了,气势还是比较足的,如果硬要矮子里拔高子 在4B的交响表现 sm3相对厚实圆润的声音听感上相对来说还比较好。

总的来说 感觉解析度 音场MINIBOX BS明显是最好的 但是有的时候有些过了点 造成了一些歌曲片段底噪的放大和高音的毛刺感 AE比较柔和些 听起来比较舒服 但是缺乏一些激情和能量 而SM3相对来说胆味浓郁些 声音比较圆润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朋友提到SM3音乐味比较出色的原因之一吧.

cover.jpg (102 KB, 下载次数: 40)

cover.jpg

111BM.JPG (21 KB, 下载次数: 33)

111BM.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1 08: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