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Beethoven - 5PCs & ChoralFantasia - Barenboim,Klemperer+NPO [192] WARNER202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7-25 18: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廊坊


magnet:?xt=urn:btih:9A05926A0A99003FF86097E8A75F1CB37CBA8FA0
https://***.com/s/1nlde0bZdhPhng_JLlQPK6g?pwd=erji
2
发表于 2025-7-25 19: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终于出192了,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7-25 19: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牡丹江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7-25 20: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7-25 21: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内蒙古
效果出奇的好,感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7-25 21: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黄浦区
Thank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5-7-26 07: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廊坊
补一个Klemperer重制版:
Mozart - 4 Horn Concertos & Symphonies Nos.29, 33 - Civil, Klemperer [192] WARNER2025


magnet:?xt=urn:btih:9C8477913C5D1D71161C7397D2F7F47ADDD7EA66
https://***.com/s/1IeD7HELqvmXbYFVmJkZI6g?pwd=erj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7-26 08: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7-26 10: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宣武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7-26 12: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请问SACD和192,哪个效果好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5-7-28 12: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廊坊
chengshuang 发表于 2025-7-26 12:56
请问SACD和192,哪个效果好一点?

昨下午从外回来看到您这问题,一时说不完,有些繁琐。
这是我四月份在这里发的该套SACD时那个磁链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66974

先说结果吧:
Warner近几年的Master Quality是PCM192K。在没有得到192K前,又需要高码可收先出的SACD.ISO,有了192K自然是以保留192K.flac为主,因为SACD本是PCM192K转过去的(见下文)。
注意到华纳今年自己发行的SACD具有纪念性质,就当华纳送给自己一张实体SACD纪念唱盘吧,选择性地保留几个ISO作纪念物,比方说Klemperer现场指挥的贝九合唱、du Pre和Barenboim两人合作的某张大协、波里尼60年录制的肖邦等,随自己兴趣。

声音对比,需在硬件、设置相同的前提下。但每张都要试听作对比会很累。可先了解下相关内容:如原始数字录音格式、或模拟录音的数字采样格式、、、以及各种格式的规格数据等等,通过这些,在选择PCM.flac还是SACD.iso前,可参考做出判断。

以EMI/WARNER为例:不管新的数字录音还是从模拟母带数字采样的老录音,绝大多数遇见的都是PCM格式。这点很重要:PCM是华纳数字音频的原始格式。
WARNER今年自己发行的原模拟录音制作的SACD,是以PCM192K采样率从模拟母带提取的、192K混音成双声道、发行192K数字版,再把192K转成DSD64格式去制作SACD的。
需注意的是:不管PCM还是DSD64,是同一个采样同一次混音下的同一批重制,不会因为SACD,有意把SACD调音成与PCM192K不一样的音色;
更不会因为PCM192K一转成DSD64就会使声音变得更好(真是这样的话,想办法把手中的PCM.flac都转换成DSD.dsf得了)

再看音频数据量:PCM192K的码率是9216Kbps,而SACD的DSD64码率才5645Kbps。这点也很重要:双声道原始码率是更高的192K。
把原192K的PCM转成DSD64,是在做减法,SACD失去了很多原有的音频数据。
可以简单做个实验,把同一条音轨或时间相同的音轨,flac解压缩转换到wav,ISO对应的音轨提取出不压缩的dsf,两个文件大小差别一看便知。

而且PCM和DSD相互间是不同格式不等价的转换,转换后的数据不一定是原始数据本身。
另SACD由于DSD64在高频区的量化噪音与原有音频混合在一起无法滤净,播放时有解码DA会把30~35Khz以上音频不管有用还是无用的数据统统切掉,频宽范围内是不完美的,所以SACD播放时的实际数据量大致只能与PCM的88.2K或96K相当,远达不到192K的数据量。

即使是原始DSD128和DSD256转化成96K和192K,和转成DSD64的SACD相比,其音频数据96K是相当于、192K是远高于DSD64的SACD.ISO的。

道理很简单:原始是9216Kbps码率的192K,PCM格式才是母版,转换成比它低的5645Kbps码率的DSD64,加上由于格式不同、数据转换还有损失。
192K采样的声音频率上限可达96KHz。而DSD64,尽管声频设计值是100kHz,但为了去掉其高频噪音,把30~35kHz以上全部一刀切,细节上数据又丢掉很多。
(熟悉频谱的网友都知道:看一下192K的原始频谱、对比一下DSD64高频不做处理的、和做了低通处理的频谱)

不管PCM间还是DSD间、或两者相互间,声音有很大区别的是不同的制作版本:
比如之前用PCM格式96K规格、或DSD64从模拟母带采样并发行96K或SACD,现以PCM384K或DSD256,又从模拟母带采样并制作发行192K或SACD。
前后两次不同的制作在声音上的区别往往比较明显。但都在高码下,能容易听得出区别的,并不来自PCM和DSD格式区别,主要是来自制作规格上的不同、还来自于不同混音上的区别(混音师、制作人换了,音色取向不同)。即使同一次采样录音,但由不同技术人员混音也是会有区别的。

据近几个月遇到类似的情况两个例子:
柏林爱乐纪念西贝柳斯诞辰150周年,首次由拉特完成7首交响曲的全套录音,CD、SACD、BD、192K.flac都发行了。
DG纪念布鲁克纳诞辰200周年,前年发行全套由尼尔森斯录制的10首布交:CD、192K.flac、SACD(环日)。
以上官方资料提供的信息:Recorded in 24-bit / 192 kHz。

唠叨了快半小时,先去吃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7-28 13: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MusicAV 发表于 2025-7-28 12:27
昨下午从外回来看到您这问题,一时说不完,有些繁琐。
这是我四月份在这里发的该套SACD时那个磁链 http: ...

感谢您的耐心解答,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7-28 14: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MusicAV 发表于 2025-7-26 07:34
补一个Klemperer重制版:
Mozart - 4 Horn Concertos & Symphonies Nos.29, 33 - Civil, Klemperer [192] W ...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7-28 15: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MusicAV 发表于 2025-7-28 12:27
昨下午从外回来看到您这问题,一时说不完,有些繁琐。
这是我四月份在这里发的该套SACD时那个磁链 http: ...

理论 与 实践,

都要靠自己耳朵体验,

我先下来,稍后对比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7-28 21: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 05: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