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ORTHODYNAMIC™平板单元二度出战,Yamaha YH-4000耳机开箱/测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9-11 12: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湖州

Yamaha是一家在音乐和音响领域有很深造诣的公司,从音乐的产生到音乐进入耳朵的整个过程,无不精通。从发出声音的乐器,再到录制处理,到最后播放还原,在各个环节上Yamaha都有对应的产品。这样兼具广度和影响力的全能型选手,Yamaha可算得上是独一份。
上世纪70年代,Yamaha推出了一款特别的耳机HP-1。有别于动圈耳机单元的局部驱动,HP-1的耳机单元叫做ORTHODYNAMIC™,用均匀分布的蚊香形线圈让振膜整体运动,从而消除分割振动。HP-1是全球首款商业化的平板振膜耳机,现在市面上所有的平板类耳机都要叫它一声师祖。
去年,AudioTOP评测过Yamaha新一代ORTHODYNAMIC™平板单元的YH-5000SE,印象深刻。作为平板耳机品类的开创者,Yamaha的风格特立独行。首先YH-5000SE的外形就跟大家认知中的平板耳机很不一样,看着更像动圈耳机。说得更具体一些,它的腔体结构类似于Q010、SA5000和HD800这一类动圈耳机。YH-5000SE采用了轻质材料,腔体框架采用了镂空的结构,既刻画出线条感,同时又减轻了重量,仅320克,和常规平板耳机的沉重相比,它的佩戴如同无物,甚至比一些动圈耳机更轻更舒适。
前不久,AudioTOP拿到了同系列的YH-4000平板耳机。它和YH-5000SE长得非常像,“几乎是同一个耳机”,是开箱时的第一观感。整体上,两个耳机都是以黑色亚光为主体色,再以高光的银色不锈钢螺丝作为点缀。
一样的双层头梁结构,一样宽阔的梭形压带和无级调节,一样顺滑的两轴铰链,一样的双边3.5mm母插......可以确信,YH-4000很多零件是和YH-5000SE通用的,两者共享了模具。此外,YH-4000同样是在日本制造。
那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有的。两个耳机都是以黑色为主要配色但YH-5000SE显然更黑一点,因为它连头梁那边的弹性钢条也是黑色的,而YH-4000这边的钢条是金属本色。另外在线材母插位置,YH-5000SE是明黄色,而YH-4000是瓷白色。因此,虽然这两个机型的外貌相似度堪比同卵双生,但你仍然能在一秒内通过色彩辨认出型号。
我们上次评测的YH-5000SE特别版其实应该叫选配版,是国内销售版。它的配件包含了一只精致的耳机架,然后标配了两条高规格的编织耳机线,两对耳罩。包装盒也十分讲究,一层套一层的。总之YH-5000SE看上去就是高不可攀的样子,事实上定价也堪称昂贵。
而YH-4000没有耳机架,耳罩标配一对,线材是一条塑胶外皮的单端线,配一只螺旋6.35mm转接头。除此之外就还有一只黑色耳机便携包,原为YH-5000SE选配附件,包装也没有了层层叠叠。YH-4000的标配版就是这样子,主打一个洗去铅华平易近人,事实上也降低了购买门槛。但据了解,如果用户有需要的话,YH-5000SE的选购件,YH-4000也适用选购。换言之,这次国行会有基础和选配两个版本。
两个耳机的的重量相同,延续了轻盈和舒适的佩戴感受。YH-4000的耳罩做了重新设计,侧边和皮肤接触面分别用了两种面料拼接,并打了很多的气孔,在透气性和声阻尼两方面都有考量。耳罩的内侧表面为高品质麂皮人造革,外圈周围为柔软的 PU 皮革。这种混合结构将麂皮的温润触感与皮革的解析控制力结合在一起。官方称,微孔设计可营造出开阔的声场表现。
和YH-5000SE一样,YH-4000也采用了通透的耳机腔体和科幻感的平板单元。现在市面上的平板耳机如大家所见到的,单元的正反两面都铺满数量庞大的条形磁铁,拿在手里感觉重重的一坨。而Yamaha的ORTHODYNAMIC™平板单元就没有这样的磁体,乍一看还真拿不准它的磁体到底在哪里。它的振膜导线采用的是同心圆环绕,对应的环形磁体也是一大一小呈同心圆排列。
传统耳机结构大多有后腔,一些开放式耳机也是如此。这方面YH-4000显然更开放。它采用开放式大尺寸外壳,具有充足的声学容积空间,不仅能够舒适包裹双耳,还可优化气流运动,使振膜在理想状态下振动,并有效减少后腔内反射声导致的共振。这很好理解对吧,因为它没有后腔了。
这里必须说Yamaha构思之巧妙,它的单元和磁体就是腔体的一部分,镶嵌其中,浑然一体,因此在视觉上造成了“磁铁隐形”的错觉。这么说吧,和同类单元放在一起,Yamaha的ORTHODYNAMIC™单元就像是坐着时光机从未来世界传送过来的。
ORTHODYNAMIC™单元为正圆形,外观看上去像个大振膜动圈单元。我看到过这个ORTHODYNAMIC™单元的制作过程,虽然是纯手工的组装,但是有大量的工艺辅助装置,并且装配的顺序也是标准化的。我上一次看到的类似的标准化的手工装配是纽曼的U87麦克风。
振膜的引出排线贴到耳机座用一个工装,把排线压紧用到两个工装;然后单元的三层结构的合并工序又用到另一个装置,来保证精确的压合力。
单元的6只固定螺丝有规定的安装次序,对角依次紧固。当我看到螺丝孔位旁边竟然有手写的数字真有点绷不住,真是严谨到极致。工人安装这6只关键螺丝使用的是一把气动螺丝刀。之前,我对气动螺丝刀的认知还停留在轮胎快修店力大砖飞、尘土飞扬的场景,而其实目前用于电子产品装配的气动螺丝刀可以把扭矩精确控制在±2%,并且气动头的转动惯性很小,不会造成滑丝。
这里也顺便提醒各位烧友,平板单元虽然看上去很好拆的样子但是不要去拆,一念之差会导致单元报废。
YH-4000耳机在雅马哈的挂川工厂生产。据悉,该工厂还负责生产旗舰型号的三角钢琴和旗舰音响 Hi-Fi 5000 系列。
看上去是和YH-5000SE一模一样的单元,阻抗也相同(标称34Ω),那么YH-4000的灵敏度想必也应该差不多。AudioTOP的测试实验室今年配置了人工耳系统HATS100,正好用来做一下验证。实测到YH-4000的灵敏度是97dB/mW(at 1kHz),和YH-5000SE相近。在平板耳机类别中,这个成绩已经踩到了主流平均水平的上线(92~98dB)。
(测试设备:ABETC HATS100人工耳,ABTEC A10音频分析仪;测试功率:1mW@1kHz)
从测试曲线可以看到,YH-4000从20Hz到1kHz的频段很平滑,在低频段有+3dB的平缓抬升,但基本上可以视为相当平坦。起伏较大的区域位于1.5k到3k,在这里出现两个较深的谷。
YH-4000耳机的低频饱满,量感比例上要比HD800S多一些,在听泰拉克版《Ein Straussfest》(红杉仔)时,YH-4000有更多的低频铺垫,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感。但相对而言YH-4000的低音速度稍慢一些,打击乐器的铿锵感稍弱一些。红杉仔的动态起伏很大,还有不少爆炸音效,YH-4000能够演绎出其中让人一惊一乍的效果。作为对比,HD800S低频氛围感略少,但更犀利一些。
YH-4000的中频平滑并且有一定的厚度。在听法国管乐五重奏组合时,YH-4000的声音流畅而悦耳,各个乐器声部都能清晰呈现,有较好的结像和分离度。
电影原声配乐,久石让《千与千寻》。其中的女声听上去感觉圆润,不刺耳,同时相对参考耳机而言,人声的距离感更悠远一些。千月千寻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动画片,配乐也极富戏剧性,时而紧张时而舒缓。听了几段之后感觉意犹未尽,就把蓝光碟找出来戴着YH-4000重温了一遍才心满意足。
听中国音乐地图之《苏州评弹》时,能感觉到对唇齿音的弱化,使得吴侬软语更加地温婉动人。这种弱化处理也涉及到高频乐器。可以感受到Yamaha的这种处理兼有对声场的追求。YH-4000的场面感确实更深远宽阔,但代价是中高频信息量丰度和音色明度的稍稍削弱。
在佩戴舒适感方面,YH-4000明显比参考耳机更胜一筹。一方面因为它更轻一点,二方面是它的双层头带结构设计,分散了耳机对头顶的压力。而HD800S的压力比较集中于天灵盖的一点,戴久了有稍稍疲劳感。另外,耳罩的贴服度也是YH-4000更优。
总结一下Yamaha YH-4000平板耳机的特点:外形美观秀气,辨识度强;别具匠心的镂空腔体和巧妙的单元设计,带来轻盈舒适的佩戴。平板师祖Yamaha亲自做了示范,告诉大家除了堆料增加体重之外,还有其他方法提高换能效率。作为一只平板耳机,YH-4000的单元独特而紧凑,但灵敏度却能达到主流中上水准。
YH-4000人声圆润纯净无齿音,声场宽阔,头中效应较轻;中高频解析稍欠,坚实度稍软,对曲目品质和前端搭配有一定要求。YH-4000在日本工厂通过纯手工制造,精湛的工艺和可靠的品控得到延续,旗舰血统一脉相承,同时售价有望大幅降低。
ORTHODYNAMIC™平板单元二度出战,Yamaha YH-4000耳机开箱/测试
AudioTOP音频网
Yamaha是一家在音乐和音响领域有很深造诣的公司,从音乐的产生到音乐进入耳朵的整个过程,无不精通。从发出声音的乐器,再到录制处理,到最后播放还原,在各个环节上Yamaha都有对应的产品。这样兼具广度和影响力的全能型选手,Yamaha可算得上是独一份。
上世纪70年代,Yamaha推出了一款特别的耳机HP-1。有别于动圈耳机单元的局部驱动,HP-1的耳机单元叫做ORTHODYNAMIC™,用均匀分布的蚊香形线圈让振膜整体运动,从而消除分割振动。HP-1是全球首款商业化的平板振膜耳机,现在市面上所有的平板类耳机都要叫它一声师祖。
去年,AudioTOP评测过Yamaha新一代ORTHODYNAMIC™平板单元的YH-5000SE,印象深刻。作为平板耳机品类的开创者,Yamaha的风格特立独行。首先YH-5000SE的外形就跟大家认知中的平板耳机很不一样,看着更像动圈耳机。说得更具体一些,它的腔体结构类似于Q010、SA5000和HD800这一类动圈耳机。YH-5000SE采用了轻质材料,腔体框架采用了镂空的结构,既刻画出线条感,同时又减轻了重量,仅320克,和常规平板耳机的沉重相比,它的佩戴如同无物,甚至比一些动圈耳机更轻更舒适。
前不久,AudioTOP拿到了同系列的YH-4000平板耳机。它和YH-5000SE长得非常像,“几乎是同一个耳机”,是开箱时的第一观感。整体上,两个耳机都是以黑色亚光为主体色,再以高光的银色不锈钢螺丝作为点缀。
一样的双层头梁结构,一样宽阔的梭形压带和无级调节,一样顺滑的两轴铰链,一样的双边3.5mm母插......可以确信,YH-4000很多零件是和YH-5000SE通用的,两者共享了模具。此外,YH-4000同样是在日本制造。
那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有的。两个耳机都是以黑色为主要配色但YH-5000SE显然更黑一点,因为它连头梁那边的弹性钢条也是黑色的,并且有序列号。而YH-4000这边的钢条是金属本色,无序列号。另外在线材母插位置,YH-5000SE是明黄色,而YH-4000是瓷白色。因此,虽然这两个机型的外貌相似度堪比同卵双生,但你仍然能在一秒内通过色彩辨认出型号。
我们上次评测的YH-5000SE特别版其实应该叫选配版,是国内销售版。它的配件包含了一只精致的耳机架,然后标配了两条高规格的编织耳机线,两对耳罩。包装盒也十分讲究,一层套一层的。总之YH-5000SE看上去就是高不可攀的样子,事实上定价也堪称昂贵。
而YH-4000没有耳机架,耳罩标配一对,线材是一条塑胶外皮的单端线,配一只螺旋6.35mm转接头。除此之外就还有一只黑色耳机便携包,原为YH-5000SE选配附件,包装也没有了层层叠叠。YH-4000的标配版就是这样子,主打一个洗去铅华平易近人,事实上也降低了购买门槛。但据了解,如果用户有需要的话,YH-5000SE的选购件,YH-4000也适用选购。换言之,这次国行会有基础和选配两个版本。
两个耳机的的重量相同,延续了轻盈和舒适的佩戴感受。YH-4000的耳罩做了重新设计,侧边和皮肤接触面分别用了两种面料拼接,并打了很多的气孔,在透气性和声阻尼两方面都有考量。耳罩的内侧表面为高品质麂皮人造革,外圈周围为柔软的 PU 皮革。这种混合结构将麂皮的温润触感与皮革的解析控制力结合在一起。官方称,微孔设计可营造出开阔的声场表现。
和YH-5000SE一样,YH-4000也采用了通透的耳机腔体和科幻感的平板单元。现在市面上的平板耳机如大家所见到的,单元的正反两面都铺满数量庞大的条形磁铁,拿在手里感觉重重的一坨。
传统耳机结构大多有后腔,一些开放式耳机也是如此。这方面YH-4000显然更开放。它采用开放式大尺寸外壳,具有充足的声学容积空间,不仅能够舒适包裹双耳,还可优化气流运动,使振膜在理想状态下振动,并有效减少后腔内反射声导致的共振。这很好理解对吧,因为它没有后腔了。
这里必须说Yamaha构思之巧妙,它的单元和磁体就是腔体的一部分,镶嵌其中,浑然一体,因此在视觉上造成了“磁铁隐形”的错觉。这么说吧,和同类单元放在一起,Yamaha的ORTHODYNAMIC™单元就像是坐着时光机从未来世界传送过来的。
ORTHODYNAMIC™单元为正圆形,外径61mm,振膜直径50mm,外观看上去像个大振膜动圈单元。我看到过这个ORTHODYNAMIC™单元的制作过程,虽然是纯手工的组装,但是有大量的工艺辅助装置,并且装配的顺序也是标准化的。我上一次看到的类似的标准化的手工装配是纽曼的U87麦克风。
振膜的引出排线贴到耳机座用一个工装,把排线压紧用到两个工装;然后单元的三层结构的合并工序又用到另一个装置,来保证精确的压合力。
单元的6只固定螺丝有规定的安装次序,对角依次紧固。当我看到螺丝孔位旁边竟然有手写的数字真有点绷不住,真是严谨到极致。工人安装这6只关键螺丝使用的是一把气动螺丝刀。之前,我对气动螺丝刀的认知还停留在轮胎快修店力大砖飞、尘土飞扬的场景,而其实目前用于电子产品装配的气动螺丝刀可以把扭矩精确控制在±2%,并且气动头的转动惯性很小,不会造成滑丝。
这里也顺便提醒各位烧友,平板单元虽然看上去很好拆的样子但是不要去拆,一念之差会导致单元报废。
YH-4000耳机在雅马哈的挂川工厂生产。据悉,该工厂还负责生产旗舰型号的三角钢琴和旗舰音响 Hi-Fi 5000 系列。
看上去是和YH-5000SE一模一样的单元,阻抗也相同(标称34Ω),那么YH-4000的灵敏度想必也应该差不多。AudioTOP的测试实验室今年配置了人工耳系统HATS100,正好用来做一下验证。实测到YH-4000的灵敏度是97dB/mW(at 1kHz),和YH-5000SE相近。在平板耳机类别中,这个成绩已经踩到了主流平均水平的上线(92~98dB)。
(测试设备:ABETC HATS100人工耳,ABTEC A10音频分析仪;测试功率:1mW@1kHz)
从测试曲线可以看到,YH-4000从20Hz到1kHz的频段很平滑,在低频段有+3dB的平缓抬升,但基本上可以视为相当平坦。起伏较大的区域位于1.5k到3k,在这里出现两个较深的谷。
YH-4000耳机的低频饱满,量感比例上要比HD800S多一些,在听泰拉克版《Ein Straussfest》(红杉仔)时,YH-4000有更多的低频铺垫,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感。但相对而言YH-4000的低音速度稍慢一些,打击乐器的铿锵感稍弱一些。红杉仔的动态起伏很大,还有不少爆炸音效,YH-4000能够演绎出其中让人一惊一乍的效果。作为对比,HD800S低频氛围感略少,但更犀利一些。
YH-4000的中频平滑并且有一定的厚度。在听法国管乐五重奏组合时,YH-4000的声音流畅而悦耳,各个乐器声部都能清晰呈现,有较好的结像和分离度。
电影原声配乐,久石让《千与千寻》。其中的女声听上去感觉圆润,不刺耳,同时相对参考耳机而言,人声的距离感更悠远一些。千月千寻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动画片,配乐也极富戏剧性,时而紧张时而舒缓。听了几段之后感觉意犹未尽,就把蓝光碟找出来戴着YH-4000重温了一遍才心满意足。
听中国音乐地图之《苏州评弹》时,能感觉到对唇齿音的弱化,使得吴侬软语更加地温婉动人。这种弱化处理也涉及到高频乐器。可以感受到Yamaha的这种处理兼有对声场的追求。YH-4000的场面感确实更深远宽阔,但代价是中高频信息量丰度和音色明度的稍稍削弱。
在佩戴舒适感方面,YH-4000明显比参考耳机更胜一筹。一方面因为它更轻一点,二方面是它的双层头带结构设计,分散了耳机对头顶的压力。而HD800S的压力比较集中于天灵盖的一点,戴久了有稍稍疲劳感。另外,耳罩的贴服度也是YH-4000更优。
总结一下Yamaha YH-4000平板耳机的特点:外形美观秀气,辨识度强;别具匠心的镂空腔体和巧妙的单元设计,带来轻盈舒适的佩戴。平板师祖Yamaha亲自做了示范,告诉大家除了堆料增加体重之外,还有其他方法提高换能效率。作为一只平板耳机,YH-4000的单元独特而紧凑,但灵敏度却能达到主流中上水准。
YH-4000人声圆润纯净无齿音,声场宽阔,头中效应较轻;中高频解析稍欠,坚实度稍软,对曲目品质和前端搭配有一定要求。YH-4000在日本工厂通过纯手工制造,精湛的工艺和可靠的品控得到延续,旗舰血统一脉相承,同时售价有望大幅降低。

IMG_3265.jpeg (141.92 KB, 下载次数: 2)

IMG_3265.jpeg
2
发表于 2025-9-11 20: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西安
外观不错,不知道能不能打败大乌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9-12 02: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我就想知道几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4 14: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