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esitamilcca 于 2025-9-11 07:10 编辑
我只说在我系统的听感。
sivga/sendy 中 太阳神,声音比较闷,暖厚,款式比较老,显示出老一代平板的一些特征,不是很推荐,如果更换鸾耳罩,就好一些,但不如直接买鸾。鸾是性价比极高的动圈,我是喜欢的,声场大,整体音调较明亮些,乐感比较好,我猜测有些推不好高频会有点刺激的,但总体并不吃推力。素质完全过关,真的不像1k+的耳机,我觉得放在以前,就这个听感值3k以上,我查看各种英文评论(国内评论都枪了,不得不看许多英文评论),好评居多,算是他家畅销作品。佩戴舒服,因价格问题,给的原线比较差。
sivga 023 价格要贵一点,给了6n线,但是也没有4pin,原配4.4线,没办法,现在都4.4为主力了,我自己另购咸菜用了。023的声场反而没鸾的大,我觉得023的原配耳罩好像不如更高一档的黑美人2耳罩,但我也分不清了,因为它们的耳罩都很类似,我极有可能现在用的是黑美人2耳罩。023是高阻动圈,声音比鸾更清晰,精细,luan就更宽松,更注重氛围感。023也是镀铍耳机,高阻镀铍,声音非常正的,尤其高频非常斯文,不会像luan更明亮些,我总体觉得sv023比较类似飞傲ft3高阻版(我早说过两家耳机很有关联,很可能是同一个工厂),sv023也是它家评价很高的耳机。
023和鸾佩戴也非常舒服,但023的高阻其实也没那么难推,只是比鸾难推些。
sivga鹏,这个耳机我看简直就是飞傲ft1的改版,ft1的基础上提升了做工,声场表达(这与耳罩的设计相关),ft1是欧美卖爆了热销款,因为太便宜了,最近飞傲家又出了升级版ft13,木碗更漂亮,看来对于木头资源的掌握又更近了一步,也符合我说的代工厂现在为了接单接定制要求。鹏总体在配件,做工方面等方面比ft1更加成熟,也许ft1你买了还需要做各种mod,但鹏直接听也不错了,我还买过皮耳罩给鹏,效果是更加凝聚清晰了,原配就更宽松,但封闭式耳机总归是不如开放式耳机,我自己ft1,鹏都没留,不过我送给我表弟一副ft1(毕竟不贵)。
sivga p2pro,蓝宝石振膜,很显然对应的是ft1pro, 套路和鹏是一样的,就不多做阐述,总体更好的木碗,但我个人并不是很吃蓝宝石振膜的耳机,我还试过和声力的蓝宝石耳机巴洛克,声音还不如ft1pro,但那个耳机原价4k,坑人的一笔。。我自己买了转天就卖了,还一怒之下发了不好的帖子,对比耳机是ft3(当时手里没ft1pro了),结果有一个烧油以为我太偏激,低价接盘了我的巴洛克,他给回复比我还激烈,说这耳机不行。。他也转天挂闲鱼了。。倒是买了一副ft3跟我回复说不错(毕竟ft3现在闲鱼也老白菜价格了。。但是就是比较难推,听意思他也是功放推耳机的烧油)。扯远了,我总体不是太喜欢蓝宝石振膜,蓝宝石振膜耳机总体偏中低频,我的efk耳放不是太适应,我的p2pro还是出给一位烧油了,其实我有两只黑美人2,出一只也不是不行,但黑美人2的插口更窄一些,当初为了保险就把p2pro(即使插口宽一些,还是插不进去他的升级线,我并没有一定要出p2p, 只是想p2p和黑美人2出掉一个,我目前留有两只黑美人2)卖他了,但巴洛克声场没做明白,ft1pro的水平就是he560v4的易推版水平,p2pro省去了ft1pro的一些mod成本,木碗也更靓丽一些,做工好一点。
相比较之下sendy 黑美人2就要比p2pro解析更好,比luan和sv023声音都要明显更厚一圈,从这2个换到黑美人2,感觉混响大一圈。黑美人2的潜力是明显强过上面其他耳机的,也是官方售价最贵的,它有非常好的响应速度,有he6se那种泛音感,中高频丝滑,但整体更暗一些,不是中性均衡的耳机,我听过更好一点的应该是audeze lcd4z,整体比黑美人2更好一些,但风格一致,黑美人2的价格低,佩戴舒服。黑美人2是非常有潜力的,吃好系统,如果系统价格不够高(并不是推力大小),恐怕听不出什么高明来,甚至比鸾和023更差一点也说不定,所以推荐不推荐,看你自己了。黑美人2的横向声场并不大,但好也就好在这个不大上,现在的乐感是最好的,如果增加一些素质指标,声音就会更难听,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主要用途更推荐人声。
孔雀2,我觉得孔雀2不值那个钱,素质也不够高,根本不比黑美人2强,声音调音比较庸俗,佩戴非常沉重,空有一副旗舰大耳机的样子,但撑不起来,官升7n线反而对该耳机有劣化作用,反而原配细细的6n线更对味一些,短暂持有,无法打动我,卖掉了。
国产品牌的耳机(除了hifiman), 我总体认知是3k以内现在性价比强无敌,5k以内算ok,毕竟5k上下浮动还有一些老动圈大名机,而且国产超过了这个价位有点驾驭不好,比如我觉得sendy到了黑美人2基本就到极限了,它家耳机如果沿着黑美人2路线继续堆厚度,增加混响之类的,只会更加劣化听感,它家孔雀2我是真的没听出来高明来,可能还需要留一些时间让这些国产厂商成长吧。
超过万元就开始是海外耳机的主战场,不过超过万元买耳机恐怕需要好好思索慎重一些,尤其现在动辄就二三万的耳机,到底有多少用户,保值不保值,自己想清楚。我自己有过类似经历,花很贵的钱买了很冷门的耳机,一谈论起来其实蛮尴尬的。海外耳机做的差的也不少,在这个价位保守一些没毛病,同时我奉劝各种不要只在耳机上投资,耳放音源都到位才能发挥实力,hifi还是有点门槛的,这也与现在主流论调贵耳机推不好也足够好了什么的,看法不太一样。这次我基本补齐了sivga/sendy耳机的看法,其实小马拉大车,越写越写不出什么来了,后续有听感零敲碎打的慢慢写,不能保证更新听感的频率,甚至不能保证能更新,但是我有新的听感就扔进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