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橡叶谈:乐笛复刻Symphonic Line德国之声RG4后级放大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0-24 16: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海淀
本帖最后由 双剑橡叶 于 2025-10-24 16:47 编辑

原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橡叶谈"
"橡叶谈"以录音文件为基础,建议在同类产品的录音中AB对比。
因搭配器材、个人审美观点差异巨大,"橡叶谈"对音质、音色的评价仅供参考。
"槽点"里会指出明显的缺点、"挑骨头"(鸡蛋里挑骨头)环节会指出一些不明显的缺点。

特别注意:
1:RG4为纯后级,需要搭配前级或有前级功能的解码使用。
2:RG4有2个版本:立体声版、单声道版,本次评测的是立体声版。
两种版本的差异:
立体声版:一个机箱、2只250W环牛、每声道8只大功率东芝管、8只27000μF(每声道10.8万μF)电容、4Ω负载时每声道250W。
单声道版:每声道一个机箱、650W环牛、每声道8只安森美16A功率管、2只68000μF(每声道13.6万μF)电容、4Ω负载时每声道320W。

声明:
1:"橡叶谈"器材点评为非盈利性评测,旨在让烧友了解器材特点及优缺点。
2:测试曲目版权归唱片公司所有,网盘文件仅供测试、对比、交流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自行删除。如喜欢测试曲目,请购买正版唱片。
测试曲原文件及测试录音文件请直接从以下链接下载
百度网盘链接:https://***.com/s/1qLvt3n9ys5snWC0AAkrzwQ   请将***替换为百度盘网址,复制到浏览器地址栏打开
提取码:qs8d
本次录音文件:"音箱、功放"目录中,名字为"德国之声"开头的7个文件。

乐笛复刻德国之声RG4 后级(以下简称"RG4")的参数及详细介绍,请看以下链接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939875500776

文中提及的解码、前级,可参考以前的相关评测
橡叶谈:声技 AT901 旗舰全平衡 DAC解码器
橡叶谈:乐笛 255MK2R 前级放大器

注意:
1:鉴于目前录音硬件及环境限制(采用便携录音机、没用电容麦克和话放,录音环境为橡叶音响办公室、不是专业录音室、难免有一些环境噪音),对音箱类的录音仅能还原实际听感约60-70%。主要表现为:声场不够开阔,中频不够饱满、低频下潜不足、高频泛音少等方面。
2:对音箱的录音仅限横向对比,录音文件都在网盘"音箱、后级"目录中。

正在对RG4录音:QLS QA390做转盘、声技AT901解码 、乐笛255前级、本色LS3/6音箱、全套黑神线材
为了忠实表现前端音色,AT901全程使用Pro模式
实际上,丑末寅初、无法传达的爱恋 用Cla模式,Bloomy、光之终点 用Vol模式音色更好

针对音箱、后级的录音采用罗兰R-07便携录音机,能忠实记录器材的音色

用捷信三脚架+曼富图球台伺候(酱油贵过鸡,这本是橡叶的中画幅系统用的)

极简设计的前面板,标准19英寸宽
前面板左上角的Symphonic Line字样

背板:RCA输入,喇叭线端子,电源线插座、开关

顶部,两侧为散热片

内部结构

2只250W环牛纵向固定在底板上

8只27000μF电容、每声道10.8万μF、总容量高达21.6万μF
倒置安装,由金属卡箍固定在底板上

每声道8只大功率东芝管紧贴侧板安装


今天来谈谈 乐笛复刻Symphonic Line德国之声RG4后级放大器:
       德国之声制造的音频放大器在音响行业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其手工打造的特性赋予了这些产品独特的声学品质。尽管这种调整过程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但这种精细的工艺确保了声音的卓越表现。德国之声放大器以其强大的推力而闻名于世,深受音响爱好者的喜爱,特别是在驱动那些难以推动的音箱方面表现出色,原机立体声RG4新机接近10万,单声道16万。
       乐笛公司在生产流程中,36小时的老化测试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测试后产品将送入试音室进行试听,并根据声音反馈进行修正调整。生产流程与乐笛复刻FM系列保持一致。所有产品在使用AP515精密测试仪器进行细致调整并测量合格后,方可发货。
       RG4三频均衡、没有明显染色,整体风格宽松大气、细腻耐听;能准确反应出音源、前级、线材的素质与音色;全频段声音密度高、速度适中。值得一提的是其驱动力和控制力极强,4Ω负载时每声道250W的功率,主观感受有350-400W的功率。三频衔接顺滑,微反差出色。声场的3D还原准确,器乐的定位、结像精准。

点赞
1:仅3K多的售价,2只250W环牛、16只大功率东芝管、总电容量高达21.6万μF堪称豪华的配置,性价比超高。
2:三频均衡、宽松大气、细腻耐听、微反差出色;能准确反应出音源、前级、线材的素质与音色。
3:继承了德国之声驱动力和控制力极强的特点,4Ω负载时每声道250W的功率,主观感受有350-400W;同时细腻度也很好,没有低价器材常见的"力大声粗"。

槽点(比较明显的缺点)
姑且算个槽点吧,面板过于简洁,甚至没有一个电源指示灯;不过原机也是如此,而且原机也是单端输入。

挑骨头(不太明显的缺点)
尺寸:445*200*160mm=宽*深*高
重量:约20公斤
体积、重量都不小,需要结实点的器材架,或者直接放地上。

适应范围:
适合搭配大多数15寸或更小的音箱,可适配绝大多数的器材与音乐题材。

转载请保持文章完整性以及二维码,多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24 23: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