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1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将平衡普及到底:飞傲新品平衡解码耳放——Q1mark2抢先评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1 21: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广州
将平衡普及到底:飞傲新品平衡解码耳放——Q1mark2评测
1.写在前面:
15号在微博上围观了飞傲夏季新品发布会全程,整场发布会主体都离不开“平衡”这一概念。X3IIIQ1mk2两款产品更将平衡方案普及化,以千元出头/不到千元的价格给发烧友们提供了性价比极高的平衡体验。作为老x5x5iii用户(给小侄子买的X1应该也算我体验过的),对飞傲的调音还是颇为熟悉的。从最早的素质流监听风格到现在的均衡耐听,飞傲的调音理念也越来越成熟。最近看到@fiio丁工在微博上发布了先行版Q1mk2的信息,便及时与丁工联系,在Q1mk2上市前一个月左右拿到一台先行版本。
2.外观上手:
拆开外包装牛皮纸盒,设计语言简洁大方的外包装盒便现身了。右上角的Hi-Res金标标志着这台设备具有一定的声音水准。正面的产品图多少有点既视感,这个黑金配色俨然有致敬PHA3的意思(笑)。
包装顶部贴有“先行体验版”标签。
拆开最外层的包装后的样子。
打开盖子,Q1mk2出现。虽然看发布会时已经知晓其体积娇小,但实物拿到手上后还是让人不禁感叹,真是一台小巧的设备。机身上同样有一个信仰小金标。
拿出全部配件后来一张大合影(此外还有个黑色布质便携袋,忘了放进来,诸位多见谅)。
Q1mk2的配件不可谓不齐全,两套印有fiio logo的捆绑带分别fit iPhone77plus体型的捆绑设备。还附送了很实用的防滑防刮硅胶垫,同样有fiio logo加持。用于纯耳放功能的对录线也有提供,材质做工尚可。令人惊喜的是两根数据线的做工,没有毛刺,线基够软够服帖。其中一根经过MFI认证的lighting to type A 数据线上还有一层保护膜。
捆上笔者退役许久的iPhone6,更显Q1mk2体积小巧。
从上到下依次是三星s7 edgeQ1mk2iPhone6
3.音质评测
拍完这几张照片,笔者便找出一些箱底吃灰许久的耳机投入测评。自从VE6XCartwork回来就很少挺其他耳塞,毕竟笔者是一个手机直推爱好者(笑)。
评测环境:参与测评的耳机有VE6XC,CKS1100IE800Bose sound true ultra。算是高中低端动圈动铁都有覆盖。希望能给烧到各个阶段的朋友们一些参考。K3003ickr9因为被朋友外借故不能参与测试,略有遗憾。
连接iPhone后无需任何操作,所有声音直接由Q1mk2输出,即插即用甚是方便。
连接电脑并正确设置后,成功点亮DSD绿灯。
iPhone+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因为笔者没有往移动设备里拷歌的习惯(懒),所以秉承“出门听个响”的原则,为手机开通了无限音乐流量包,因而手机里的音乐基本都来自于线上。身边的苹果手机用户即便是发烧友也很少往内存时常告急的iPhone里塞动辄几百兆的DSD文件。话不多说,先听一首林肯公园的《Nobody Can Save Me
这张查斯特的绝唱发行于今年5月,仅仅两个月后查斯特便选择了提前离开这个世界,一首《Nobody Can Save Me》便是他唱给自己的歌。
这次匹配Q1MK2的是平衡口单晶铜线下的VE6X1模式。Q1MK2低增益,低音开关关闭。对比3.5iPhone直推,这套组合的人声距离稍微远了一些,开头渐入的鼓声与人声的分离度有了一耳朵提升。查斯特的声音不再和键盘合成音黏合在一起,人声与乐器分布关系明确了一些,横向声场打开了一些,但仍然是录音室规模,声音密度比较高。尝试开启了一下BASS开关,声音马上就“PHA1A”化了,简单说就是低频变得肥大,甚至有点混闷,影响到了本身就不占很大比重的人声部分。这个BASS强化感觉只是提高了低频部分的响度,对下潜没有什么改善。
第二首是纪录片《家园》的原声带第一首《HOME
听感基于IE800加大号硅胶套,Q1mk2高增益模式。
这首曲目集铜管,弦乐,人声一体,场面宏大,气势雄浑。插上Q1mk2后,以往用手机回放时感受到的闷混感大为改善,ie800在高增益模式的Q1mk2下得到了更为充分的驱动,音量打到1/3位置便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声压,动态表现也强过手机直推许多,背景低频落下的感觉明显更有气势。这次笔者尝试开启BASS增益再次失败,与上次一样,一旦开启BASS增益,整个系统的解析力和条理都被低频影响了,对于这种类型的音乐,BASS开关还是保持关闭更好。
P.S.写完评测后笔者尝试用CKS1100sf套,插在低增益并开启BASS增益的Q1mk2上听EDM,顿感找到了BASS开关的正确用法——在听EDM的时候可以瞬间将调音beats化,瞬间开启抖腿模式。
WIN10电脑+fb2k
Q1mk2的前代Q1的主打功能是提升笔记本音质。这一理念也被二代型号很好地继承下来,相对于手机,PC端的硬盘更大,玩法更多。爱折腾又缺少桌面空间,抑或时常需要出门但又对音质有一定要求的朋友可以考虑试试Q1mk2,只用一根USB线即可完成充电和传输的两个功能,甚是方便。
马友友——《Chega de Saudade》搭配耳机:CKS1100加大号哥套,Q1mk2低增益模式
从开头的拨弦到女声渐入,整段音乐的表现可以说是流畅又自然,cks1100的解析力在这首DSD128的曲目与Q1mk2下得以发挥,女声的余韵勾勒出了录音室的边界,大提琴的残响消逝较缓,整首曲子的感觉都慢了许多,cks1100略显刺激的高频在这首曲目中表现尚可,勾勒出了马友友很多手上动作的细节。
Michael Jackson——《Black Or White》搭配耳机:VE6XC X2模式(单端) Q1mk2低增益
开头男孩父亲的敲门声十分Hi-Res”,这张91年发行的专辑因其制作之精良而得以在二十多年后任然有着不落伍的音乐素质。藉由Q1mk2的暖声底,这首歌劲爆节奏得以充分释放,即便是偏冷干的VE6X2也被推得暖烘烘,这对组合还是十分互补的。MJ的口型在VE6X2下稍微收小了一些,距离也远了一段,这种不刺激不前凸的人声十分耐听。得益于优秀的制作水平与Q1mk2的素质,这首《Black Or White》没有混做一团。
4.总结
Q1mk2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轻薄便携的特性结合对流行乐优秀的表现力,笔者认为这款产品有足够实力成为千元档解码耳放中的耀眼明星。对于手中拥有大量3.5mm插头耳机的音乐爱好者,升级iPhone7再无后顾之忧;对于经常出门而对音乐品质有一定要求的商务人士,放一台Q1mk2在随行的电脑包内可以说是毫无负担。BASS增益功能在配合一些冷声耳机时有奇效,而可选的高增益模式与平衡输出让Q1mk2驱动一些中低阻抗大耳机成为了可能。
优点:颜值高,轻薄便携,通吃多种设备,续航尚可,暖声底很杂食,在千元价位提供2.5mm平衡输出方案,音量旋钮与机背开关手感非常好。
缺点:高增益模式下声音有毛刺感,不建议经常开启,偏暖调音在重放某些歌曲时会令人觉得有些糊,电脑端切歌时而产生爆音,希望后续软件更新能改善。
2
 楼主| 发表于 2017-8-1 21: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外包装

外包装1.jpg (108.88 KB, 下载次数: 152)

外包装

外包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2 01: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