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egelas 于 2018-8-3 23:11 编辑
HIFIMAN篇
开篇 首先,这是一篇应欧博方面的邀请而写出的使用感受简述。虽然为应邀之作,但本人会秉承中立的原则,根据我的主观听音感受出发,保持一个客观的视角。这是我在应邀之时对欧博方面的表态,也是欧博方面的态度。 在我的浅见来说,一台机器由于设计者的思路和风格所限,长短兼有、优劣并存是必然的现象。一台机器的优点和不足,走向和风格与消费者的口味是否一致,正是左右消费者对机器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客观地写出一部机器的优点和不足才能完整地呈现它的风格给烧友们,帮助烧友根据自身口味选择购买与否。同时,也能帮助品牌提高口碑与用家满意度。所以基于此考虑,该夸的优点绝不会扭扭捏捏,该指出的遗憾点也绝不会下不去嘴。同时在简述时也会尽可能使用精炼的用语,排除华丽的辞藻和描述听音感受时的夸张化心情表述,尽量做到言简意赅。 本文会以LX系统下各自用耳机的使用体验和相关主观想法为主体,同时会加入过往使用L5时的内容,以期通过L5和LX的耳机表现对比,来展示LX相对于L5的提升所在。 最后,本人从首次接触到这一领域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四年时间,而且限于个人条件,使用过的耳机和机器都不是非常多,对线材和电这一部分更是几无了解,加上平时没有太多时间在论坛学习和交流,所以知识储备是绝对谈不上丰富的。因此,简述中对机器和各耳机的形容和评价,都完全是基于我现阶段听音经验、从主观喜好口味出发的东西,抛砖引玉。也欢迎大家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同时由于水平所限,用语很可能出现不准确和主观性的描述,在此先请各位见谅。同时如果各位看过拙作后想要回复并交流,在感谢各位的同时我也斗胆请愿,希望各位能够互相和谐交流,求同存异,谢谢大家。
系统介绍 转盘与解码:金嗓子DP900+DC901 因为身在日本的购买与售后方便考虑,选择了金嗓子的产品。虽然900+901系统并没有中低端CDP阉割性能所产生的一些通病,但金嗓子自身的调音风格依然不可逆转,所以本文中的LX的听感与LX下各耳机的听感均是基于此风格下的。这一点还请各位注意。
耳放:欧博LINEAR X,原管。曾自用:欧博LINEAR 5,原管+官方升级套管
自持耳机:平板---HIFIMAN SUSVARA,HIFIMAN HE1000一代,LCD4头版,ABYSS 1266(非PHI) 动圈---劲浪乌托邦(原厂单端线),GRADO RS1眼睛版、SR225I,MPRO一代、AKG K701国行,铁三角W5000、W1000一代 静电---SR009(静电耳放CARBON)
注:本文评述中所提及的LINEAR 5,声音皆基于2017年欧博原厂提供的官方升级管及原配电源线,而非2017年后的欧博及玩家优化方案。
LX下的HIFIMAN SUSVARA及HE1000 一代 首先,在我的SUSVARA和HE1000的使用经历中,LX之前,主要使用的胆机LINEAR 5。在我还在使用LINEAR 5+HE1000的时候,为了决定是否购买当时刚发售的SUSVARA,我曾向相熟的日本烧友借来一只他的SUSVARA,在家就像自用机一样使用过一周左右。当时的结论是:这耳机听着还行,但听音并不如HE1000来得爽快,并没有购买的欲望。L5下的SUSVARA,声场规整、控制力还不错,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比HE1000更优越的地方了。可以说,L5下的SUSVARA,各方面都做到了及格,但如果让人抛下其他的同级别耳机而选择它,似乎也没有这样的魅力。 相较之下,L5搭配的HE1000似乎禁不起那种反复的AB比对,但仅就听感来说,却要比SUSVARA要好许多。我主要是用HIFIMAN的这两只耳机听古典乐。相比起L5+SUSVARA那种四平八稳的表现,HE1000的古典乐表现要更畅快淋漓。其主要原因是:HE1000的低音下潜非常好。由这个特点,L5+HE1000的古典乐表现中,大提琴等部分会“下沉”得非常深,这本身就带来了一种“爽”。而再进一步,下沉得很深的低音自然也就反过来在听感上反过来突出了高音部分的“高”。这一上一下的“拉扯”,使得HE1000的古典乐表现大开大合。特别是当使用这个组合去听贝多芬和马勒的交响乐、理查的交响诗、瓦格纳的歌剧这些--或气场雄浑、或神经质(不过在列出的这几位里似乎只有马主席符合这一条)--总之是带有浓郁感情化(瓦格纳的话大概是浓郁的中二吧。。。)的作品时,由于HE1000的特点,音乐表现会比一般耳机来得更气势磅礴。(这里特别提一下马勒第二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可以说将HE1000这种大开大合的特质表现得十分彻底)。而这种爽快的感受,在L5+SUSVARA的组合下是没有的。 但是,HE1000+L5在人声音乐上的表现,我个人认为难以称得上好。在人声音乐时,我首先会感觉到人声周围是“散”的,声音似乎并没有很集中。其次,在整体表现上,声音似乎显得有些空,于高频和低频位置似乎都有一种“填不满”的感觉。并且,HE1000低频的速度感也不够快。最后,就我的系统上的表现以及与自持的流行向耳机横向对比而言,HE1000的中频本身做得也不是非常突出,所以在人声的表现上就我个人来说,仅仅是“不过不失”。虽然并非称得上差,在有LCD4和RS1的情况下,我个人平时是不太选择HE1000听人声音乐的。(当然,这里同样需要考虑到L5对HEK的表现可能存在不足的情况。) 然而,当这两副耳机换到了LX系统下的时候,可以说二者的差距明显化了,价格的差异终于体现到了声音上。首先来说提升非常大的SUSVARA。相对于L5下的“还算可以”与“和HEK似乎拉不开什么差距”,首先,LX下的SUSVARA的控制力、安定度、声音的饱满度、细节的表现能力、分离度都得到了轻易可分辨的提高。拿交响乐来举例的话,可能在莫、贝这类古典乐派的作品上尚体现得不那么明显,但到了马布肖乃至于理查这类浪漫乐派的录音上,SUSVARA+LX的组合可以在庞大的编制、复杂的对位中清晰地勾勒出各配器和声部,而非变成“炒菜声”(就像一小部分经过不太妙的后期制作后的卡拉扬DG录音那种)。与此同时,它的声音表达却又是非常完整的,并没有像HD800+HDVD800那样分离到有些“肢解”的地步(个人基于短暂试听下的感受,如有森海用家持异议还请务必指正),较好地平衡了“各声部的细部呈现”和“音乐的整体性”。这第一点的提升,毫无疑问是由LX自身过硬的素质和控制力带来的。 并且,由于欧博加强混响并稍微拖慢速度感来实现古典乐的音乐厅现场效果,和同样持此追求(个人以为,如有错误请各位见谅,更请边总见谅)的HIFIMAN机缘巧合地达成了统一,虽然L5和HEK也有这样的特点,但在SUSVARA+LX的组合上,这种风格的完成度变得更加高,加上硬素质带来的细部呈现与整体性的平衡,使得这个组合的古典乐表现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古典乐现场的还原效果。至少在我个人听过的耳机系统和组合中,并且就我的现场听音经历而言,在音乐厅效果还原上暂时还没有能够超越这个组合的存在。音乐厅的还原对系统的硬素质和调音风格均有高要求,缺一不可。如蹭听过的FOSTEX HPV8及WOO AUDIO 22等胆机,和LX相比虽然硬素质同样优异,但由于风格的问题,使得声音也由现场还原的方向走向了他途(由于只是蹭听,并未详细地品味过,所以此判断也有可能不准确)。所以,如果是追求音乐厅效果的古典乐粉丝,那么SUSVARA+LX的组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说,SUSVARA是一台上限比较高、较为“吃系统”的耳机,在L5之下的它虽然也可以发出可听的声音,但如果想让它尽情施展,充分实现它在古典乐方面的实力,那么相比“及格”的L5,LX是一个能拿到“优秀”的胆机。 另一方,在上到LX系统之后,HEK的表现是要被SUSVARA拉开了一个身位的差距的。在素质方面,SUSVARA所提升的部分,HEK同样都有提升,但幅度并没有SUSVARA那样明显。个人认为,或许这就是HEK在潜力上的缺憾了(如果HEK的实力、潜力都和SUSVARA一样,想必边仿大大也不会强行推出SUSVARA来找骂了)。因此,当系统由L5升级到LX之后,HEK的素质提升并没有SUVARA那么显著。但是在这里,我必须要说的一点是:仅就听古典乐的爽快度而言,即使在LX+SUSVARA的面前,我个人依然认为HEK是要更好的(无论是L5还是LX的组合)。或许HEK在种种方面都被SUSVARA拉开了一些差距,但由于它有些夸张的低频下潜,在“爽快度”这一方面它依然能够让听者感到满意甚至惊艳。但是,当我面对的是L5+SUSVARA的时候,SUSVARA自身表现出的其他方面并没有让我足以抛弃HEK的爽快。而当SUSVARA换上了LX,HEK下潜方面的爽快就已经无法遮掩它其他方面的劣势了(相对SUVARA而言)。 既然提到了HEK的下潜,那么就说几句与LX和L5没有太大关系的题外话(不过题外话似乎已经不少,何时这已经变成了一个耳机横评+顺带提几句LX?)。首先请各位注意:以下这一段的内容,全部来自于我和几个相熟烧友的个人推测,并无任何HIFIMAN人士或耳机音响从业者给予专业性判断,因此对错我自己也不能肯定,只是说到了这里就略作提及,仅供各位看个乐子,如判断错误,请HIFIMAN务必见谅。就我个人的听音经历来讲,当系统在一个“及格”甚至于“已然不错”的程度时,HEK各方面的表现都和其他同级竞品各擅胜场、不分轩轾,有的只是风格上的区别和基于听者口味的主观高低。但是当系统上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准时(个人经历中,例如LX系统,WA22系统,以及静电中的009+CARBON系统),会发现HEK声音的增值幅度逐渐有些稍稍落后于竞品们了。斗胆猜测一下,这是否说明了HEK相比于同级产品的内力不足呢?那么再进一步斗胆猜测二下,是否正是由于内力相对薄弱,HEK才选择了“加强下潜”的设计,用下潜带来的“爽”来弥补古典乐表现上内功的不足呢?而SUSVARA是否也是因为内功已经到位,所以才舍弃了这种设计呢?以上皆是个人臆测,正确率可能并不高,仅仅提出来供各位取乐,同时如果有资深烧友愿意对此进行纠正,也务必请为我解开这个疑问。 最后,要特别说一下SUVARA+LX在人声音乐方面的表现。很遗憾,这两个耳机即使到了LX系统下,人声音乐的表现不符合我个人对人声音乐的审美和口味。这并不是素质上的问题,恰恰相反,当SUSVARA+LX播放人声音乐的时候,各声部的细节、编曲的走向和结构、人声的位置,都称得上井井有条,丝毫不乱。这样的人声音乐肯定也会有人喜欢,但至少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希望中频能够更凸出一些,毕竟人声音乐,人声才是相对主要的部分,编曲的部分虽然也重要(我有朋友在做音乐相关的工作,因此我并没有轻视编曲的意思,反而我也会很在意流行乐作品中结构和编曲的水准),但中频较为靠后的设计,对古典乐来说当然契合度很高,但放到人声音乐上的话,仅就听感来说可能就不会那么合适了。并且,流行乐或许还是需要那么一些“热情”的,哪怕配器表现得不那么完整、控制力不那么强,但一个够“冲”(四声)的声音,可能与流行乐反而更契合。因此,我个人认为,SUVARA+LX所提供的高水准高素质声音,在古典乐表现出色的同时,也在人声音乐的听感上有些“无趣”。就我个人来说,我的目标还是在于“用我喜欢的口味欣赏音乐”,所以主观感受对我而言还是重要的。SUSVARA+LX,虽然我承认它在人声音乐表现上素质很高、水准优秀,充分表现出了耳机与胆机在素质上的强大,但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我不会选择这一套来听人声。
结语 首先,感谢各位能够看完篇幅较大的本文。如无意外,后续还会有劲浪乌托邦篇。另外,或许还会有1266、LCD4、眼镜RS1和铁三角等一些非常用耳机在LX上的简述续篇。希望本文能够让大家对欧博的产品有所了解,也算对在购机与使用期间一直对我予以帮助和交流的欧博方面的一点回报。同时,限于个人水平和经验,本文中的观点和见解仅供参考。比起文中的看法和观点,更希望能抛砖引玉,借由对本文的同感或纠错能够引发大家的讨论,在讨论中出真知灼见。如果真的能达到那个效果,那本文在回报欧博帮助的基础上,也算是产生出更大更有价值的意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