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injian_sh 于 2018-10-2 10:53 编辑
圈铁耳塞曾经HIFI 耳塞的高端产品,AKG K3003的价格也曾经达到万元。慢慢的国内一些厂家进入圈铁领域后,圈铁耳塞的价格也更亲民了。达音科算是比较早做圈铁耳塞的DN900、DN1000,到现在的极DK4001,而阿思翠是最早将圈铁耳塞做到百元级别的AX35/AX30两款比较经典的百元级的圈铁。
现在圈铁的技术都已经蛮成熟了,但是大厂依然保持了高价的姿态,价格依然保持在千元之上,而一些小厂会突破价格的底线推出极具性价比的产品。BGVP 最新推出了DMG采用了31736 + 10006动铁外加石墨烯双振膜复合动圈打造的圈铁耳塞,而且采用了类似AKG K3003、福克斯FLC8的可更换导管设计,不仅有很高的可玩性,性价比也是非常高的,对于DS1和DM5的认可,DMG也深受老烧的喜爱。石墨烯动圈、娄氏动铁搭、可换导音管的设计都是千元级的水准,但BGVP把DMG这款耳塞的定价只有699,相比大牌要良心的多。
开箱
BGVP 算是一个不太懂宣传和营销的品牌,包装比较简单彩色封页外加一个牛皮包装盒,外包装展示耳塞的渲染图和产品参数等信息,在外包装设计上远远不如1more、兴戈这类品牌来的考究。
DMG的配件是比较多的,而且都分别用塑料袋和塑料盒隔离开。配件有:蓝色、灰色、黑色三种大中小硅胶套各一对、海绵套一对、耳挂一对、线夹、替换导管两对。
说说这个耳套,耳套配的挺多的10对硅胶套足够使用很长时间了,但是在色调上不是那么的协调,个人觉得还是配白透红的硅胶套更和谐一些,红蓝配总觉得有些别扭了。
市面上太多耳塞都采用了公模腔体,因此也变得脸盲分不清哪个是哪个,而DMG采用私模定制外观还是有比较高的辨识度的,腔体采用了高精密铝镁合金与七轴CNC加工工艺打造而成,并经过抛光、氧化、硼砂、精雕等工艺处理,外壳整体光滑没有毛刺。
耳塞腔体内侧在设计上借鉴了定制公模的设计,具有定制公模相同的弧度,佩戴更贴合耳廓,使得佩戴更为舒适。然而DMG的腔体并没有定制公模那么厚那么大,但对来说而耳朵的压力更小。
DMG采用了类似K3003和FLC8可换音管式设计,增加了几分可玩性。换导音管实现不通的调音,主要是两种方式,一个是金属滤网的形状不通,还有就是通过管嘴内测的调音棉来实现不同的,DMG采用后者的调音方式,区别不是特别大在5db。
如今可换线设计已经成为了主流,不可以换线的耳塞已经不多见了, DMG采用最普遍的MMCX接口,而且标配4芯镀银线,MMCX插头也加了蓝红塑料垫片,一方面可以区分左右、另一方面可以降级接口的磨损。
调音 DMG这款耳塞可以换线也可以换导音管,声音相差5dB,区别不是特别大,这里以标准搭配分享一下听感。DMG是圈铁结构,31736(极高频)+10006(中高频)定制动铁+石墨烯双振膜复合动圈并采用四路分频调音。虽然DMG是多单元结构,但这个耳塞还是比较好推的,手机直推就可以出好声,如果手上有专业的音频播放器那更好。
很多烧友最担心还是三频衔接的问题,BGVP在这之前也出过几款圈铁、纯动铁耳塞,在市场上的口碑也还不错,这点我并不担心。 DMG三频衔接还是比较自然的,声音的整体风格属于中性偏温暖,三频分布上也保持了均衡的趋势,在低频的量感上把持的度还是比较好的,这个量保持在足够但不多,足够营造比较好的氛围感,不会感觉冷但也不会觉得肥,下潜不深速度快,弹性还可以但还是欠缺点松软度。人声并不是很贴耳,在站位上也有点点靠后,人声保持了原汁原味没有太明显的印染,亮度适中有轻微的齿音,女声虽然不是很甜美,但也温润不至于白开水。 高频部分最大的亮点就是解析力比较好,乐器细节较多也清晰完整,不是那种细碎的声音,但遗憾的是亮度一般,高频的延伸也有所收敛。声场中等规模不是很宽敞,这也导致乐器定位精准但是距离拉不开,层次感还有待提高,DMG的调音还是偏向稳重型,整体声音通透也保持适中的亮度,符合大众的口味。除了古典之类的大编制流行、摇滚、电子乐都可以听听,声音都不错。
总结:
BGVP DMG这款耳塞采用了私模腔体和可换导音管设计,有比较高的可玩性和舒适的佩戴体验,调音中正符合大众的口味,素质相比某些知名厂家千元级的塞子也不落下风,算是一款比较用心的产品。BGVP算是一个比较脚踏实地做产品的品牌,产品价格定位也比较实在,不以定高价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