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2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GP山之内大佬测评铁三角ADX5000,5个hiend耳放组合测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2-1 18: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VGP前任副审查长(现任audio名机赏审查长)山之内正大佬,这次出马测评了铁三角最新旗舰开放式大耳ATH-ADX5000,这个耳机是铁三角开放式耳机和耳机投入的转折点,为了提高性能,材料和结构都经过了认真的考量。
山之内正对于这个耳机试听过几次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称它为“潜力藏得很深的耳机”。
ADX5000有的时候像监听耳机一样精确度很高,把演奏的细节很好的刻画出来,有的曲目能够表现出歌手充满感情的表情,这样高密度的声音能够捕获听歌的人,声场的宽度,整个画面的大小非常不一般。为了探知ADX5000的潜力到底有多大,这次集结了5个hiend级的耳放,看看到底哪个耳放能挖掘出ADX5000的全部潜力。

5个耳放如下:

LUXMAN「P-750u」
OJI Special「BDI-DC44B G-Tuned」
Questyle「CMA800R-G/LTD」※2台并联平衡驱动
Goldmund「Telos Headphone Amplifier THA2」※本机自带解码,试听用的就是本机的解码
OCTAVE「V16 Single Ended」※使用了专用强化电源「Black Box」
这次挑选的5个耳放,价格都异常的高,大家平时购买使用,预算有限,大部分情况下用不上这些,但是为了揭开ADX5000的真面目,测评用了这么贵的耳放,所以请大家谅解。同样的理由,为了保证耳放的完全发挥,变压器用了fidata「HFAS1-S10」,USB-DAC用了CHORD「DAVE」。
为了保证完全发挥,这次能平衡的全部平衡链接,平衡线用个的是铁三角的A2DC「AT-B1XA/3.0」(日本售价约2400人民币)。

<组合1>LUXMAN「P-750u」
推出强有力的低音,起来得非常快,并且没有附带音
「P-750u」是luxman p700u的后续旗舰机型,继承了高精度的音量调整电路「LECUA」,放大电路更新到「ODNF4.0」,同时强化了电源电路。
用p700u驱动,声场规模非常大,不像是耳机出来的声场,采样率平衡的低重心很安定,可以安心的沉静在音乐里,P-750u推的话,这种安定感提高了,把ADX5000实体感丰富、强有力的低音牵引出来了。
马勒《第二号交响曲“复活”》(DSD5.6MHz),低音弦乐起来的非常快,对尖锐插入的小提琴和中提琴的节奏应对得很漂亮。速度快的音象间相互强力的咬合,把推动力表现得很鲜活。情绪起来了很刺激,但是情绪并不紧张,有趣的是反而感觉很舒适愉快。
《巴比伦 姐妹》(FLAC 96kHz/24bit),打击乐器的冲击很爽快,能够享受到高分辨率音乐的收住的优点和响应的优点。一声一声起来的速度非常敏捷,同时收的住,浊音的附带音一点也没有(ps:安桥a800低频没收住的那个感觉就是有附带音),吉他贝斯的音色不浑浊,主唱定位清晰、结相小,合唱位置比平时靠前。
以上是平衡连接的听感,非平衡连接能保证良好的响应,质感也较好,不过平衡链接空气感和超低频的真实感更好。

<组合2>OJI Special「BDI-DC44B G-Tuned」
耳机的失真少和耳放优秀的相位特性两立,柔软而自然的声音
听这首曲子《めぐり逢い》(DSD2.8MHz),主唱不用说,木吉他的音色清澈、透明感很好,声音像全息影像一样浮现了出来,很立体,不过用漂浮感还不能准确描述,应该说真实的存在感,这让我相当佩服。
造成这个感觉的理由之一是,声音并没有贴在脑袋上,而是在定位在自然的距离上。余韵并不是撞在墙上就停止了的感觉,而是舒展得很宽阔的一种开放感,当然类似封闭耳机那样的共鸣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听韦伯《第一单簧管协奏曲》(FLAC 192kHz/24bit),这个耳放的另一个特点是音色的平滑度非常吸引耳朵,独奏的单簧管从低音到高音的音色有统一感,和弦乐器的和声格外的柔软。
忠实再现了单簧管和弦乐器从基音到泛音的音域,两者自然的产生共鸣,耳放在非常广连续的频响里有非常好的相位特性,同时耳机在高音域失真很少,这2个条件如果不能同时满足的话,是不可能出现这么柔软的声音。

<组合3>Questyle「CMA800R-G/LTD」
忠实再现乐器音相和音色差异的精确度很高
2台a类放大器并联,极度奢华的平衡模式来推ADX5000,耳放本身是采用了陶瓷基板的限量版,黄金配色很好看。
DAVE模拟输出到2台耳放,左右音量调平衡后基本固定不动,单声道放大器独有就并联对声音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声音出来后,第一印象是纤细的声音,这个描述非常适合。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第26号(FLAC 192kHz/24bit),把钢琴像灰度一样丰富的音色牵引了出来,弦乐器和木管乐器细微丰富的表情很吸引人。
室内管弦乐团独有的优秀前景深,声音中钢琴和双簧管缓缓浮现,轮廓的强调感一点没有,之前表现那么激昂的耳机,现在可以表现出极品级的柔软,表现的range之广,令人吃惊。
一台连接的话,基本纤细感没有丢失
《めぐり逢い》这首歌,音相大小自然,吉他和大提琴的声音宽松把空间填满,氛围依然是纤细的,不过这次感觉到了精确度很高,可以把乐器音色的差异忠实的还原出来。
爵士乐live(FLAC 192kHz/24bit),各个乐器定位非常鲜明,同时残响非常少,这个应该是单声道放大器独有的长处了吧。

<组合4>高文Goldmund「Telos Headphone Amplifier THA2」
开放宽广的声场,逼近音箱播放的立体感和空间表现
这次试听的高文旗舰耳放,自带USB-DAC,同时支持模拟输入,虽然一般试听会保证解码部分一致,不过这次为了发挥出高文独特的数字电路补正,采用了高文自己的USB-DAC,同时由于耳放不是平衡的,所以试听是非平衡连接。
高文的设计思路就是这样子的,所以非平衡连接应该不算不利的条件。高文耳放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完成度很高,这是其他追随者没法超越的高级感。
插上ADX5000,听肖斯塔科维奇的第15号交响曲(DSD2.8MHz),空间表现力很高,同时音乐性的平衡很好,感觉ADX5000的潜力已经全部释放出来了。
这首曲子用音箱听的时候,前后和左右各自的深度都很深,乐器的远近感明确,ADX5000插THA2,印象很深的是,推出来又开放又宽广的空间感,立体感和空间表现逼近音箱的表现。所有乐器的音色和打击(包括打击乐器)都能正确的响起和分离,就像不用打开总谱就能正确说出所有乐器的种类和演凑方法一样,精确度非常高。
一边听爵士乐LIVE的录音(FLAC 192kHz/24bit),一边确认数字路线对声场的补正,开和关对比后,确实声场和空间表现力变化很大,像这样的原声带,声场的宽广度确实能够提升。(ps:看来高文的黑科技在dac里)
比较奇特的是,虽然声场变宽广了,但是密度没有下降。高文这款高端机器,价格非常昂贵,听下来,DAC和数字补正线路非常优秀,确实值这个价。

<组合5>OCTAVE「V16 Single Ended」
听过一次就无法忘记,非常强的渗透力
最后这个是真空管耳放,胆机一般会受到频响覆盖面和残留底噪的制约,这台机器用自己独特的办法把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是现代完全不妥协的胆耳放。这次用了强化电源「Black Box」,真空管用的标准的KT120。
耳放和ADX5000超高的微小信号再现能力很匹配,第一声出来就非常广阔,有着压倒性的动态范围。听音乐厅录制的马勒复活交响乐live,临场感非常出色,低音弦的声压感和重量感是压倒性的,音量旋钮调在9点钟的位置,尽管扭得这么少,低音非常结实刚强,能够得到足够的声压。
之前其他耳放听到声音,都是以ADX5000中性的基调为基础,忠实再现出表情的丰富和音源机器的个性,而V16从始到终感觉到的都是耳放的存在和强烈的个性,V16的支配力强得无话可说。
爵士的live音源,乐器的真实感和存在感比管弦乐团还要强,旋律乐器以高密度的中频为中心,释放出很鲜活的声音,毋庸置疑这是支配力很强的声音,这个声音有着很强的魅力让你想要沉浸进去,这种想沉浸进去的冲动我叫它渗透力。
V16推ADX5000有着很强的渗透力,试听前请做好心理准备。
总结
ADX5000表现出了5台耳放各自的特点,牵引出了hi-end级耳放独有的丰富表情,牵引的程度超过了比我预想。
说回来,ADX5000自身的声音是非常坦率直白的,正因为如此,耳放的特点才能忠实的反应出来,当然更重要的是,它再现声音个性和录音品质的能力很高。
ADX5000在单元和外壳的选材上下了很多工夫,将共鸣和固有音抑制到最小,把开放式的优点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出来。
ATH-ADX5000实现了直白且响应优秀的声音,对于铁三角次世代的声音来说是一个进化,我期待这个改变能渗透到铁三角的其他产品里去。


2
发表于 2019-2-1 18: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终于有人用上八度并写进帖子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1-9 15: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