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6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才子伴乐谈】播放器和遥控器合二为一?海贝会不会是个例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9-5 16: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流氓才子 于 2019-9-5 16:45 编辑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前两天新浪有条微博转发量挺高,是海贝旗下旗舰便携播放器R8即将露面的消息,而直到这时候我才反应过来,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和R8的小兄弟R5相处了半个月,音乐太美好,相比之下显得时光太短促。

          2019年的海贝显得颇为意气风发,5月的北京展上,他们拿出了造型惊世骇俗的“小跳蛋”W5蓝牙播放器。展会两整天泡在水中都丝毫不影响其工作状态,其防水效果确实可以拿去做成人用品了,给观众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7月份的成都展上,烧友们则看到了入门级产品R5便携播放器的亮相,在入门级市场几乎已经被山灵飞傲垄断的当下,R5给烧友的,仅仅是多一个机型上的选择吗?带着这个疑问,才子在前段时间终于申请到了量产的R5,之所以比其他评论员晚一些,是因为首批R5都是黑色,到了第二批才有我想要的灰色

         首先想问一个问题:便携播放器算传统意义上的HIFI产品,还是贴近潮流的数码产品?这个问题其实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和答案。如果时常关注二手市场的话,你会发现,经典的音箱、前后级功放,或者CD机,它们的二手价格,在许多年里其实是趋于稳定的,虽然随着器材年代的增加,价位会有所波动,但是幅度并不大,典型可供参考的就是电子管的行情,什么状态什么年代的管子,都有相对成熟固定的参考价格,大多数耳机也是如此,这种价格体系其实是符合我们对传统HIFI产品认知的。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很多产品并不遵循这个定律,从80、90年代的舶来品CD随身听,到20世纪之后大行其道的MP3,再到当下很多便携播放器,它们的二手价格波动其实是远远高于前者的,你能想象如今500rmb不到的老CD随身听,在当年的要价差不多是年轻人的半个月收入吗?所以,在我的观念里,便携播放器,其实是更偏向于潮流数码产品的存在,换句话说,摩尔定律,在它们身上是成立的,尽管并不像在手机之类产品那么明显,但是后浪来得更快是大家都能看得见的。4年前,才子用的还是当初被捧上天的AK240,原以为可以安心听到退休,后面的剧情和如今的行情呢?大家都是看得到的。(打脸来得太快,允悲)





2
 楼主| 发表于 2019-9-5 16:45 | 只看该作者




          绕了这么一个大圈子,只是为了尝试解释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2019上半年,我们在便携市场3K入门价位只能看到飞傲M11一枝独秀,而到了半年之后,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市场上不但有价位更低配置接近的R5,还有同样高配低价的DX160等产品的存在。简而言之,摩尔定律让我们能够在更短的周期内见识到这种时间换空间的剧情。对于玩家来说,这是个好事,因为可以在力所能及的价位内更快享受到高端产品的下放,但同时也不是一个好事,因为今后高端产品的更新速度没准会比我们预料的要快得多(这也是才子当初在240之后没敢继续追AK新的原因),所以乐友们可能会注意到,才子在便携这块,基本也只写入门和中价位的产品,极少涉足高端,一方面是高端玩不起,另一方面是,曾经的高端产品迟早也会放下身段沦为中端,同时当下的入门产品水准其实不亚于曾经的中高端,而且这个转换的周期会越来越快。



           回头说说海贝R5吧,已经有很多大佬点评过了,硬件上采用cirrus logic旗下双CS43198芯片的搭配算是一个亮点,一方面是芯片定位不低,另一方面也是在ESS/AKM/PCM这几个前缀横行的市场上打造一点不一样的地方(其实cirruslogic和AKM是有不少渊源的,算师出同源吧)。在我看来,更值得关注的并不是用了什么芯片,用了几片,而是R5这台机器搭配了独立时钟系统,这是以前这个价位的机器没有采用过的。两颗低相噪的晶振频率各自不同,对应的也是不同采样率的音乐文件,这样的好处是加强了数模转换时候的精度,让声音的结像更加准确。这种做法类似于台式系统上给解码器另外搭配独立时钟,虽然说R5身上这两颗晶振不可能是上百美元一颗的高级货色,但是既然能独立出来,在入门级器材上的提升还是显而易见的。其他关于硬件方面的参数,R5都位于同价位的平均水准,并不出彩,14个字概括:体积小,推力不小,续航久,开机挺快


             说说我对R5声音的感觉,一直搭配它的是差不多同一时间拿到手的达音科17th,还有前几个月分享过的听宝欧若拉。两个耳机都不是很吃推力的,所以R5只要开到低增益就已经足够,这两个耳机另一个共同特点是声音的韵味和细节的平衡点拿捏得很到位,尤其是达音科17th(个人觉得甚至可以和DK4001组成双旗舰,以后有机会我会开贴细说一下这两者的),R5搭配这种类型的耳塞是比较适合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现在的播放器厂家基本都会在入门产品的声音取向上偏重流行和人声,突出韵味,这使得17th或者欧若拉这样的产品搭配R5起来滋味很足。第二,毕竟定位入门,R5的细节提供能力比较一般,如果出动DK4001这样必须分毫毕现才能好听的塞子去挖掘潜力有点大材小用。用两个耳塞听来,R5整体是偏暖的声底,整体比较厚实,尤其是下盘的能量是很丰富的,搭配上最好不用配低频太强的塞子,比方说SE846,会显得轰头不耐听,相反选择一些飘逸一点走向的塞子会更加适合。R5虽然定位入门,虽然以流行和人声为主打,但是它的声场倒也不算很小,我尝试了一下《音乐之声35th纪念版》的原声碟,R5可以将器乐和合唱的层次描绘得很清楚,这便是前文所说,独立时钟晶振加入之后的作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7 08: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