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感谢aune给我招个机会,因为我是一个从来没有写过评测的菜鸡却仍然给了我这次试听的机会(报名的时候我还想: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的给我机会吧)。其实我从来不写的原因有两点:
一:主要是菜,才烧了2年左右,入坑也只是因为非常非常热爱听音乐且能听出高级器材和低级器材的区别
二:听音乐永远是主观大于客观的,每个人对于声音的认知不同,对于音乐的喜好不同,因此,同一套设备同一首歌,也一定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后总会有人跳出来跟你说,他是对的你是错的。为什么?因为他这么感觉,或者他跟你说其他人也都这么感觉,终究没有一个科学的逻辑推导过程,全凭感觉。有时候明明有一款耳机你很喜欢,但是最后却被打压得不敢出声,因为你主观不正确。
所以我的评测,写的只会是主观感受。那看得人就需要将我们彼此的主观对齐,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喜欢的音乐(次序即排名):J-rock & ACG(One Ok Rock,Aimer等),NEW AGE(电影、动漫OST等),巴洛克时期音乐(维瓦尔第、巴赫等),大编制(主要就贝多芬),欧美流行(Adele,Charlie Puth等)
喜欢的耳机(次序即排名):Final D8000,T1 二代,TH909
喜欢的声音:凝实(T1,D8K),清澈(背景黑),大气(D8K),声场规整且不小(T1,D8K)。TH909属于例外,因为听动次打次实在是比另外两个耳机好太多了,而我又最喜欢日系流行。
目前自己的系统:MAC Aduirvana + CMA 12
公司除了我之外还有好几位同事也是中高度发烧友,所以试听机一到,我就唆使他们来帮我免费搬了(公司较大,有3栋楼,我懒),报酬是让他们也听一段时间。
第一位同事(X26/S8 + GAX EVO + T1二代配纯银平衡),我辣鸡用户组,图片只能传300K
这是一个初烧的朋友,喜欢用Foobar听周杰伦和高达OST,好吧,这没什么,音乐无贵贱,而且80、90后大多数人都做过杰伦脑残粉。
开声第一感受:卧槽,这TM是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HuFi?选的歌是周杰伦的夜曲,夜曲开头是那段大家耳熟能详的钢琴,我也没指望能听出古典录音级别的效果,但是这每一个key敲下去就像敲在水里一样,又混又糊,再加上周董的口齿本来就不清,我差点还以为是机器坏了。
解决方案:换歌,换了高达UC的经典曲目Unicorn和维瓦尔第的四季(DSD256那个版本,白嫖的人都懂)
感受:还是觉得糊,细节几乎都被擦除抹平了,思前想后,根据之前看到的评测,S8首先就是暖的(很多人说不像ES风格,但是我试了下X26,还是一个调性),再加上GAX Evo是真的暖出天际了,T1再临门一脚(之前看帖子有人分析过T1二代的曲线,是属于暖声耳机),不糊不可能啊。
结论:S8不要配暖厚的耳放+耳机,起码主观和我对齐的人不建议这么配。
第二位同事(丁丁解码9018那个/蹭来的X26/S8 + 精音281 + 大乌原线),这家伙也是挺骚的,虽说大乌好推,但是这个前端组合,让人有点难受,他也不在乎,有钱听个响
这是一个退烧的朋友,喜欢用网易云音乐听乱七八糟的,曾经他也是个疯狂的少年,但是他在工作后就进入了退烧的无欲无求的境界(其实就是社畜),买大乌也是因为被我疯狂忽悠。
在我的坚持下,他弄了个Foobar,下了几首歌,听了一分钟,感觉终于对了。
众所周知,精音281复刻的是湖人281,是个没有感情的放大机器,而大乌是我哪怕不喜欢也要承认的人声王者之一,虽然佩戴拉稀(沙雕还弄了个更沙雕的头梁保护,只能说这厮太任性)。
主要试听曲目:Adele-Hello、ayasa-voices string ver.、Charlie Puth-one call away
先对比一下丁丁解码:毫无悬念的一耳朵差距,无论是信息量还是背景黑度都没啥好说的,在硬素质碾压的情况下,谈论声音毫无意义。
主要想对比一下X26:其实论坛里很多哥们都对比过,得出的结论也都差不多,但是我想从实际听歌的角度去探讨一下两个解码。
首先是阿黛尔的《你好呀》,用X26听的时候,副歌部分的高音是冲天灵盖的,乍一听挺震撼,但是容易造成疲劳感,但是S8完全不一样,虽然也冲,但是大概冲到两边太阳穴为止就停了,很舒服。再是绚沙为骚尼Xperia演奏的《声音-弦乐版》,是我很喜欢的一首小提琴,索尼精选可以免费下,用X26听的时候,大乌都拯救不了那个高频的那个刺,虽然也不毛,但是听第二遍的时候明显感觉有点扎,滤波疯狂切换都没用,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强调解析吧。用S8听的时候,我就喜欢用抚平这个词来形容,在大乌超强密度加持的情况下,能够让小提琴的高频如此柔和的被过渡又不暗,属实难得。最后是断眉的《一个电话我就跑路》,这首歌其实X26是战胜了S8的,因为熟悉这首歌的白嫖党,在主观和我对齐的情况下,会觉得这首歌的录音有点糊,尤其是大鼓和擦片,有一些电波声,可能也是和歌名呼应,营造了一种电话的感觉,那这种情况下,我更想听到的是一种清晰感,而不是一种柔和感。
结论:大乌,欧美系人声永远滴神,醇厚而鲜活,配合S8和一个中正的耳放的话,听大多数欧美流行是很不错的选择,当然,都玩大乌了,对自己好一点。
第三位同事(PC配Element H + iFi Pro iDSD/S8 + iFi Pro iCAN/Cayin HA-300 + HD800),我会入发烧的坑全怪他,就是他疯狂的用高端设备刺激我,然我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用他的话来说,我还没读大学的时候他就发烧了,纯正老烧,依仗着自己的高收入,从低端到高端,从便携到台机,基本上都玩了一遍,之所以会被他带进坑里还有一点是因为,我们听音乐的主观取向很接近,不过他更喜欢明亮欢快的高频,我喜欢华丽飘逸的高频,写实一点就是,他喜欢IER-z1r,我喜欢FWW,当然了,这都是主观叙述。
首先,我要吹一波矩声的Element H,我本来是一个所谓的电无用论者,但是自从AB了一下主板USB和元素H以后,那真是一耳朵的差距,背景黑得令人发指,声音显得更加清澈动人,仔细想了一下,可能是独立供电给USB输出数字信号,电流不再那么躁动不安了,也都是我猜的,也懒得研究,但是我从此以后知道,那些所谓的USB净化、电源净化真不是骗子产品。
这样的一套设备输出,可以聊的点不多,更多是欣赏音乐,听听风格。
从价格来看,idsd应该吊打S8,其实并没有,S8的参数是比较变态的,在解析本身这件事上,并没有被idsd拉开差距。
但是不管是接iFi御用耳放iCan,还是接凯子的超贵胆机HA-300,我就是更喜欢听iFi。我横竖睡不着,仔细听了半小时,才从耳朵里听出字来,满耳都响着三个字——“音乐味”。这是真的很主观很难去形容但是有明显存在的一个事情,硬要说的话,idsd下面的每个音每个响,连贯顺畅不突兀,是完整的好听的舒服的。S8与之对比的话,更像是在听单个音符,只有自己努力脑放把音符连接起来,才成了一首完整的曲子。
倒也不是说S8不行,毕竟一个卖4K,一个卖10K,这样的差距在情理之中,也说明:好听才是硬道理。
![]()
总结一下,Aune S8使我不禁回想起了我的第一台产品,Aune X1s 2020版,虽然听了1个月就闲鱼了,原因是涨工资了,想对自己好点,但是X1s 一千块出头的价格在我最艰难的日子里给我提供了及格线以上的听音感受,从此以后看到Aune,我的第一反应是:高性价比,没大毛病——S8也是如此。
对于声音的专业性写法,我想直接抄一下wjy640的aune S8 Reference DAC,确实很不错里面的:“S8的声音我觉得并没有多少刻意的调音在里面。S8的声音很实在,不会有夸张的声场,华丽而直冲云霄的高频;或者是排山倒海般的低频冲击,但是S8在哪个方面都有水平线以上的表现,就好像大侠郭靖一样,看似普通,但是内力深厚。”属实带文豪。
如果说自己珍贵的第一次买台机献给了X1s让我感激,那珍贵的第一次写评测献给了S8让我幸运。无论何时何地,这都是我愿意推荐给别人的一款没有大问题的好解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