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1-3-18 15:27 编辑
【器材搭配】 这一部分会植入不同的播放器和不同的耳塞做搭配分享。
音源:N8(凯音) PAW-Gold Touch(乐图) DP150c<定制版>(Oriolus) 耳塞:3DD(UM) 铜黄鹂(Oriolus) Zen<禅>(达音科技) Dmagic(qdc) Turii(Softears) Luna<玥>(达音科技) Shichiku.Kangen<糸竹管弦>(final&Dita) 耳放:C9(凯音) 音乐:<看海的日子> 李克勤《城市童话》 <听那星光歌唱> 许美静《蔓延》 <Wine,Women and Song Waltzes,Op.333>Johann Strauss,Jr《Ein Straussfest II》
这个环节,除了对比几款耳塞在C9上面的听感差异,还特别选来了三首音乐分享给大家。这次听感分享,选来的耳塞都是动圈耳塞,适逢最近两年动圈回流,加上最近到了一些动圈塞子,这里就一次过分享吧。 ————————————————
在分享听感之前,简单介绍一下这次分享的几首音乐的出处。
1.<看海的日子> 李克勤《城市童话》
李克勤的一首未被收录在专辑里的粤语歌,是城市民歌大赛的参赛作品,伍思凯的曲,张美贤的词,风格清新流畅的一首作品,首次演唱是被收录在一张名为《城市童话》的民歌精选里面。这首歌也有国语版本,国语版,伍思凯,品冠等歌手也演绎过。
2.<听那星光歌唱> 许美静《蔓延》 许美静在1997年发行的专辑《蔓延》里面的一首歌,过去两张专辑,最后一首歌都很好听,这张专辑也不例外,带来的这首<听那星光歌唱>就是专辑的最后一首歌,也是带着一点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前奏的一段弦乐非常正,这首歌的录音有点特别,人声有点过分分离,和配乐配合起来,整体感有点不够流畅。但即使撇开录音,这是一首很好听作品。
3.<Wine,Womenand Song Waltzes,Op.333>Johann Strauss,Jr《Ein Straussfest II》
最后分享的音乐是一首大俗的曲目,古典音乐的入门听什么类型的音乐比较适合?当然是圆舞曲啦,比较容易上耳,容易被接受。这首作品有两种不同长度的版本,这是完整篇幅的版本。收录在TELARC出版的《Ein Straussfest II》的这一版,低音比较爆,特别加入的大鼓和力度足和够震撼的低音提琴相映生辉。是我听过这么多个版本里面,HIFI性最强,低音表现最突出的版本。 ————————————————
N8+C9+3DD(定制版<标准滤网>/Beat audio伯乐II耳机线/4,4mm) 电子管模式+A类放大(低增益输出) 第一套分享的搭配,是珠海组合的代表作,3DD是这里试听的几款耳塞里面相对最老的产品,三单元动圈三分频结构,13mm的大尺单元,输出沉稳,扎实的低音。8mm和6mm的动圈分别负责中频段和高频段。但毕竟有一定年历了,3DD的单元素质,与现今顶级动圈比较,还是有差距。好在三单元的结构,分频和调音都有相当功力,声音均衡,平整,声场表现出色,听感上3DD还是不错,定制版低音比较干净,凝聚结实,三频均衡。
这是声音平衡感良好,中正大气,声场出色的一套组合。多单元赋予良好的纵深感,舒展的横向宽度,加上C9出众的控制力,使得3DD发挥极致。音色方面,选择电子管模式,增强声音氛围。让听感在均衡中正的前提下,适度增加声音的宽松度和柔顺度。
听完一圈再去评价,这套组合我觉得声音平衡性非常好,高音略微收敛,高频的亮度,延伸和线条感并不算出彩,比起手上一些旗舰级动圈,3DD的声音的确有点低调内敛。两首流行音乐听下来并不算抓耳,反而听感相对平淡。克勤的<看海的日子>,伴奏乐器细节基本清晰,通透度一般,高音柔和而内敛,低音部分,量感适中,凝聚而有下潜。许美静的一曲<听那星光歌唱>空间感比较明显,低音表现出色,大口径动圈的低音弹性,凝聚感,下潜都不错。最后一首乐曲,录音本来就是高音不张扬,这套组合听感上,我觉得高频稍微收敛。低频和中频反而表现得能量感十足,尤其低音,大鼓奏出的低音雄壮有力,低音提琴的点缀也非常到位。声场表现优秀。虽然只是小耳塞,但不去纠结大耳机系统,这套听这类圆舞曲,还是有声有色了。唯一不足就是高音相对沉实内敛,如果加强一点高音亮度和线条感,听感的平衡度会更好。
这套组合给我感觉是声音比较平稳,没有太多的亮点,但也没有太明显短板。声场是它的优势,高音亮度则是它的不足。 ————————————————
N8+C9+铜黄鹂(公模版/原配耳套/原配线/4.4mm) 电子管模式+A类放大(低增益输出) 第二套分享的搭配,所选耳塞是刚上市不久的杂食型动圈耳塞,老人家音频工作室的首款动圈,声音透明,精致,细腻,虽然是单动圈,但声场表现不错,中频细节出色,高频延伸到位。这是一款声音鲜明,层次感突出的单动圈。三频有着良好的平衡感,易于驱动。搭配无氧铜镀银的耳机线,在保留清晰细节的同时,也让声音有着良好的速度感和清晰的细条感。
这是透明细腻的组合,纤细鲜明的一套组合。C9的驱动下低增益足够了。由于线条感清晰,声音透明度足,加上中频不属厚润饱满的风格,所以这里选择了电子管模式,增加中频的厚度,饱满度和低音弹性。试听的时候,我也尝试过选择晶体管输出,速度感会更好一点,但本来线条感就颇为清晰鲜明的铜黄鹂,我觉得搭配电子管模式,在氛围和声音厚度方面会更加合适。所以这里选择了电子管模式。
这套组合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不能以价论声。铜黄鹂虽然不到四千的价位,但声音素质超于了同价位的很多产品。在C9的驱动下,发挥更加淋漓尽致。两首流行音乐听感和素质都不俗。克勤的<看海的日子>民歌风格表现得很到位,氛围并不浓郁,乐感轻快,清新。人声部分,使用电子管模式,声音温暖透明,厚度也有适度增强,低音虽然并不多,但细节感清晰度都不错,声底干净。第二首许美静的作品,声场立体感良好,人声表现可圈可点。就人声来说,我觉得铜黄鹂播放女声我更加喜欢,男声方面,有质感,密度适中,但厚度方面稍微欠缺,需要前端去做搭配补强。低音方面,这首音乐的低频相对上一首作品要更强烈些,这套组合的低音并不算强横,属于比较均衡,清晰,量感适中,细节感佳的低音。最后一首作品,并不是铜黄鹂的强项。但C9+铜黄鹂的组合,声音综合素质还是不错,中频,高频两个频段比较出彩,只可惜这张泰拉克红衫仔2的录音还是比较突出中低频,氛围,高音相对朴素。但尽管如此,听感方面并不差。这套组合,低音并不浓重,大鼓,低音提琴的量感适中,力度虽不算强,但质感和低频细节的重现均不错。声场较宽,左右两端有足够的伸延,纵深感方面,毕竟只有一枚动圈,空间纵深并不如横向那么出彩。
这套组合给我的感觉是,声音鲜明有层次,三频均衡,线条感清晰,细致。虽然只是一款不到四千元的单动圈,但完全发挥还是相当有盼头的。有一点可以确定,C9能把铜黄鹂推好,声音收放自如,弹性良好,声场也能完全打开。 ————————————————
N8+C9+Zen(记忆海绵套/原配线/4.4mm) 晶体管模式+AB类放大(低增益输出) 第三套分享的组合,搭配耳塞是达音科技在2020年的压轴产品,单动圈耳塞Zen(禅)。这款塞子有个非常佛系的中文名~禅。但声音风格却并不佛系。采用了镁合金振膜+ 纳米晶体钻石镀层,不锈钢外壳,古河单晶铜镀银线。自锁式可更换插头,最新一代的膨胀式MMCX端子做耳机线与耳机的连接。声音方面,属于明快而带能量感的风格。
这是鲜活,明快,声音凝聚结实的一套组合。同样是杂食型的一套组合。低音沉稳,凝聚,有力度,有下潜,量感充足。在C9的驱动下能完全释放它的潜能。选择低增益的晶体管模式+AB类放大状态去驱动。声音的速度感,能量感,密度感,层次感等方面都有良好表现。完全煲开之后的Zen其实低音变化挺明显的,变得更凝聚,结实,有弹性,而声音的透明度也有了变化。初始状态,声音有点木讷刻板,低音偏多,声音有点混,层次清晰度一般。本来就很容易驱动的一款动圈,用C9推,绝对可以把状态完全发挥出来。
三曲听毕,各有千秋。第一首说是民歌调子的音乐,在这套系统的演绎下,氛围感比较突出乐器的细节和线条感都不错,人声有厚度,有密度,有质感,距离适中,高音反而不算明锐,或许是我使用了记忆海绵套的缘故吧。第二首音乐,低音部分是我比较喜欢的,力度,下潜都表现良好,人声柔和,口型适中。高音部分,并不特别强调线条和锐度,毛刺感少,听感上相对不容易产生疲劳感。最后一首音乐,反而是我觉得这套组合最有感觉的一首音乐,尤其是大鼓,低音提琴,管弦乐齐奏的场面,放得开也收得住,HIFI性良好,场感呈现清晰,空间感表现良好,宏壮,澎湃的气氛完全展现。
很奇怪的是,前两首音乐,这套组合给我留下的印象不算深刻,比较平稳,没有明显短板,也没有特别亮眼之处,既不抓耳,也不太鲜明,就像找不对感觉似的,只能算素质还可以,但听感上特点不算鲜明,直到了最后一首音乐,来了个180度转变。 ————————————————
N8+C9+Dmagic(final E套/龙鳞升级线/4.4mm) 晶体管模式+AB类放大(低增益输出) 第四组分享的搭配,选来了qdc耳机首款三动圈产品Dmagic分享给大家。这款三动圈耳塞,采用了专利的Dmagic声学腔体结构,每一组单元都设有独立腔体,阻隔多单元之间的干扰,定制化的单元配对及分频调音,使得每一副耳机左右两端都拥有出色的一致性。这次试听的Dmagic还特别配搭了qdc首款高端发烧耳机线~龙鳞线。声音更加鲜活,细节表现更出色。
这是声音韵味足,氛围佳,细腻精致的一对组合。看网评,有人说这款动圈有点动铁的味道,但今天认认真真用C9驱动听了一遍,我的感受和这个“动铁味道”的评价有较大的差异。或者我所认知的动铁味道和这些评价有差别吧。至少这套组合的听感并不干、硬、刺,反而圈味不错。我想说的是,不是声音透明度好,灵敏度高,线条清晰,深刻,细节丰富就是动铁味道的。很多顶级动圈,都具备这些特点。C9下的Dmagic,可以说完全放开了。
三首音乐听毕,前两首流行音乐,表现都不错,人声有感情,细腻,柔和,距离感清晰,不算贴面,口型适中。克勤的<看海的日子>民歌味道还是颇为贴切,吉他声音透明纤细,第二段低音明显增加,这套组合的低音听着挺舒服的,弹性,量感,下潜各方面都很均衡。第二首作品,人声和乐器的配合协调,人声细腻有感情,空间感明显,而配乐里面,吉他,提琴等弦乐器,细节表达出色,线条感通透,声音纤细精致。低音饱满,沉稳,量感充足。最后一首大编制乐曲,乐器的音色华丽纤细,低音有厚度,量感适中,沉稳,有力,有气势。对比前两首音乐,这首大编制乐曲的声场规模明显更宏壮宽广,群奏场面精彩灿烂。虽然只是小耳塞,加了耳放,完全发挥,还是有一点点震撼的,当然,别和大耳机比,也更加不能和音响系统比。和便携系统比较,这套组合可以的。而听古典类乐曲,给我的感觉就是有氛围,声音鲜明,乐感良好。就如TELARC的唱片风格一般。
这次要分享的七套组合里面,这套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听感好,素质也不错,声音鲜活,细致,有层次,声场宽松,空间感良好。更难得的是,这款多动圈耳塞不算难驱动,好的系统下,发挥更淋漓尽致。总能给你一些意外惊喜。请注意,它的风格并不监听,反而是属于鲜活、有感情的声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