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ayyuan2046 于 2021-11-29 11:35 编辑
刷到了“996572143”坛友《在某hifi店听了一堆一万、两万的塞子》这篇帖子很有感触,自己本初是想跟帖,结果码子越写越多,干脆自己开一贴,希望能给正在中毒纠结的坛友解解毒。 我感觉“996572143”坛友是对塞子和随身这一块有一定见解的人,他肯定也听了不少设备和系统了吧,我这段时间又想烧塞子和随身设备,最近又玩了一波新出的随身,但非常纠结。国砖、艾利和、索尼通过自己买和租基本上都听过了。确实与直插手机有明显区别,主要差别是素质解析、声场、动态,确实比手机听要过瘾,但回头再用手机听一阵,发现手机听起来舒服、不累。尤其最近玩了便携耳放,发现推力大了确实声场、动态、低频下潜、控制力更足了,但更不耐听了。如果我把手机定义成HUFI,好吧,那我认为听塞子就是得HUFI。 因为戴眼镜,大耳夹脸,大耳玩的时间短,大耳推好了确实听起来起一身鸡皮疙瘩特别是一些试音曲子,可能大耳更HIFI,但我不会拿大耳来听我的欧美摇滚爵士蓝调、华语流行等日常歌单。所以像我这种追求舒服耐听听感而不是追求HIFI的人,可能也就适合用小推力的软脚设备推推易推的味道塞子吧,想想这样还省钱了呢。 怪就怪自己老想着去试试更高更贵的,毒文果真有毒啊,看完就想去试试。明确需求后就不用折腾那么多了,莫名的欣慰终于不用那么纠结和累了,其实还是穷,有钱就全买过来,哈哈。 数万元的塞子也就是单元更多单元组合更丰富、低频下潜更好更劲、声场密度更大、解析更暴力细节更多、高频延展更好,但不适合所谓的退烧。举一个最近试听的新版W80的例子,虽然56千元,我认为这不是一副可以退烧的塞子,走的是素质流、声音透明度高了而且高频老是抢戏,虽然是纯铁但低频不错像846的低频,这样听起来爽一下的塞子也倒没啥问题,但是你声场小了啊,感觉这塞子的定位挺拧巴的。 折腾来折腾去,终于明白自己的需求其实很简单,HUFI其实很省钱,6单元的动铁还不够吗?千元左右的动圈还不够吗?也就是说当你开始追求更高的细节时你就是脱离HUFI去向HIFI了。包括最近对数播的总结也是,一定不要看厂家宣传的DAC芯片,厂家是越出高端越用顶级芯片,越顶级芯片价格越贵。手机芯片你可以看越顶级的速度越快这没问题。但DAC顶级的芯片在尤其是ESS的在台机上都很难做好,何况是在随身设备上,连供电都满足不了何谈芯片的发挥和调音。对于随身播放器,当你开始追求素质细节和芯片参数时,你也是脱离HUFI去向HIFI了。当然这里没说HIFI不好,这些言论只针对想HUFI,简单听歌追求听感退烧的朋友。 目前来看玩HUFI难在塞子和音源设备的搭配上,不同的塞子搭配什么样的设备才能出来自己想要的听感。千人千耳是真理,试听很重要,试听时长也很重要,一耳朵试听很难确定这就是你真正想要的声音,一副耳机和设备不陪你几个月的时间,不要轻易挂咸鱼,否则你就进入了中毒的轮回,不停入、不停的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