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耳机线的加工工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2-14 23: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铜线绞距计算公式为:K=1+0.5(3.142/m)(3.142/m) 其中m为节距,K为绞入系数。
绞距定义,单线沿着绞线的方向上每相隔固定距离出现一次,此相隔的固定距离即为绞线的节距(简称绞距)。
绞距的另外一个定义是:指被绞合线体沿绞合轴向每旋转360度后其前行的垂直距离,单位为mm,英文为pitch。
一、芯线绞距:
取芯线10个绞合的间距的平均值作为芯线平均绞距,测量时去除大约十个绞合长度的绝缘外皮,取任何一支芯线为对象进行测量。注意在去皮时不要损伤芯线,造成芯线断线。
二、外皮绞距:
同样取导线的10个绞距长度进行平均,作为平均导线绞距,取样时要注意由于导线绞合时的内应力一扭力很大,去除外被时可能造成原绞合结构的松散。为此,取样时先预留一段护套线不去除外被,再沿线缆方向用利刀片拉掉部分外被,最好是以能看到待测导线,而导线与外被结合得仍很紧密为宜。将样品平放拉直,量取某一导线十个绞合点之间的距离作为绞距,因为成缆时由于应力的关系,成形外被后原绞合距离会增加。

那要看是高频还是低频衰减,低频衰减,主要取决于导体,对其铜含量,电导电率进行控制才能控制低频衰减,高频衰减主要是介质衰减,不但要控制发泡料与成核剂的质量,配比也有影响;如果这些都不可改变,那么就通过控制发泡度,控制阻抗走上限,能够提高衰减指标.这是同轴电缆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我們現在用化學發泡大約發泡度在40%左右,如果改用物理髮泡,可以達到70%,這就不是一點點微調可以解決問題了!

以上是主要做线的绞线工艺和公式,当然我也考虑绞合半径等问题做调整。整体来说,我们绞线多数是7根绞线最容易圆整,不管您复合绞,还是单次。对于发泡来说,绝大多数用在频率非常高的需求。例如5G, 网络等Mhz以上要求上。音频目前主要是khz,影响很小。 现在国家广电为主的佳耐美日产的线,多数芯线用的胶连工艺,而且他们的参数比较稳定。于大多数耳机(静电除外),耳机单元阻抗很低,耳机线即使受的射频干扰,肯定不会通过耳机直接听到,所以对耳机来说,线阻很重要,屏蔽不重要。
音源或者耳放输出端,有的对射频干扰非常敏感,受到射频干扰会影响反馈甚至通过通道检波出音频噪声,最终通过耳机产生很大噪声,因此对少数音源或者耳放,耳机线屏蔽非常重要. 绝多数没这个要求。 在耳机线中,阻抗起很大作用,这就我们为啥做这么多线。总有一款适合您。


2
发表于 2021-12-15 08: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进来学习基础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6 02: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