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猫咪的睡睡念2—再谈调音》(三) 耳机篇

[复制链接]
1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5 22: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
猫咪整理出一些数据来做对比,一来可以确定439360的不同结构所专注的音乐表现区域,二来可以为进一步魔改提供方向。如上图所示,筛选inner fidelity的测试数据,依次为老版D2k/老版D7k/D2k(Lawton mod版)的频响曲线(D5k的数据太差了,直接忽略掉了)。首先我们要确定听什么,如果是器乐的话,D2k在基本频率的表现不仅要优于D7k,而且要优于绝大部分耳机。Lawton的版本将D2k在基本频率的优势继续扩大,并且修复了在10kHz的下陷,显然这是全方面的提升。但是老版D7K是兼顾人声的旗舰耳机,全面性意味着更多的平衡和妥协。改进磁通量的单元使得动圈在基本频率的控制力下降了。我们可以参考大乌的参数,人声耳机做的好的有着特殊的频响特征,D7k这种粗狂的调音方式,相比之下确实显得有些尴尬。



我们在来看一下30Hz的方波图,这对耳机低音的表现至关重要。在这里D2K和D7K的数据基本相当(图一的D2K左右压摆出现较大偏差应该是个例)。上升和下降的尾部定位在了正负0.005,这体现了一个稍显松散的低音表现。想把方波做好技术上并不难,可以看出天龙是有意而为之的。我其实很喜欢这种风格,略显随性又不放纵的低音非常迷人。但这种调音,从实际使用上看这出了新的问题,D2K的框子精度不高,在30Hz会出现明显的框体共振,令人大跌眼镜。D7K做工和用料上都有改进,避免了这个问题。第三个方波其实意义不大,Lawton明显是照着参数去调试的,低音变得既标准又弹性十足,喜不喜欢这种风格就见仁见智了。综合评定低音表现D2K(mod)>D7K>D2K。




除了低频以外,高频也是foster的强项。从300Hz方波图我们可以看到,图一D2K对于高频的控制相当出色,正负压摆保持在了0.018v, 在电压的保持上虽然下降了一半,但也较为平整,体现出了一种特有的颗粒感。D7k还是老问题,控制力下降方波几乎成了U字形,但显然不像前者那么“干净”又“特点鲜明”。Lowton磨机版的D2K就更不用说了,这是一个超级的表现,不仅压摆降低了一半,并且维持的非常平整,强了原版不止一倍。综合高音表现D2K(mod) >D2K>D7K。





最后说一下这三款的阻抗曲线。尽管差别不大,但足以说明439360是个非常好的单元,整体阻抗在全频响范围内平整无波动,从100Hz下降后一直保持在26欧的恒定阻抗。我们知道低阻抗耳机的音质表现强烈依赖于推动级的输出阻抗。耳放的输出阻抗越低,表现就越好。这么平直的曲线恐怕是耳放的试金石,因为它会完全随着输出阻抗变化而变化,所以推这个单元的数据就足以说明推动级的控制能力了。想想为什么single power的原型机是按照sony R10设计的?在HI-end领域推动级和扬声器本身就是一体的,没有什么换个耳放能不能推好一说,更没有哪个能把HD800干趴下就是好耳放一说。考虑到时间和调音需求,猫咪没有整定做耳放。如果说成品石机里Niimbus US4+和P750U已经算顶级了吧,它们能不能彻底把Denon D2000这么个“低端耳机”推好?肯定不行,它们根本都不是配套的设计,US4的出力峰值都在50欧的负载呢。至于Lowton磨改后将D2k阻抗降低了1欧,与更换了线材和插头有关(可就原装的用料是多么的差)。但这对声音质量其实没啥太大影响,这一点放在下面展开说。

耳机线材对声音的影响,涉及到放大级和扬声器之间的线路问题。早已是陈词滥调了,一战时期就被科普化了,可惜这么简单的问题很多人现在也没整明白。如果你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一下原版的湖人产品手册,会发现这么一段有关单端与平衡线路的科普。这应该是猫咪看过的最好的教材,比任何国内哪个好为人师的写的知乎网文都强。材料原版是德文的,英文的看来一下,比原版的糊弄很多。就线材问题猫咪截取一段,并把所有结论按照德文原版进行翻译:

传统的单端线路,电压从两个推动级发出,提供±180度两个相反的相位推动负载。也就是耳机左右单元的振膜由交替相位的电压驱动,左振膜“推”的同时,右振膜“拉”。反则亦同,交替往复。推动级机壳接地,提供一个理论上零电位的参照。左右负载由一根线与机壳相连,形成电流回路,也就是单端的GND线。

那么传统的单端线路就有了如下特性:

1.        负载(耳机)的阻抗越高,线材的寄生阻抗(寄生电阻,电容,电感的矢量合)对音质的影响越小。
2.        负载(耳机)的阻抗)越低,线材的寄生阻抗对音质的影响越大。(这里的Ohmsche Last指的是负载的纯阻性。)
3.        推动级(耳放)的输出阻抗越低,对耳机音质的影响(劣化)越小。在Hi-end级别对于32欧以下的低阻耳机,普遍要求放大器输出阻抗在0.1欧以下。而对于300欧600欧的高阻耳机,返到没什么要求,配套厂机的输出阻抗大到好几欧姆也是常见的。
4.        负载(耳机)的阻抗越小,线材和推动级输出阻抗对音质的影响越大。
5.        对于单端可换线材的耳机(有MCXX接口),地线问题和MCXX公母接口间的接触阻抗会对耳机音质产生严重的劣化(想想新的这些旗舰耳机的可换接口设计,按照现在的流行词给商家和厂家对号入座,哪个是非蠢既坏,哪个是又蠢又坏?)。
6.        在单端线路中,机器的整体(尤其是机壳)参与发声,因为它是负载的,它会影响到整个单端线路的分压状态。负载的输出品质受到推动级的内部扰串和再调制的影响。


这里了重点说一下问题5和问题6。没有什么线路是完美的,单端有单端的问题,平衡有平衡的问题,本质上在于对缺点的取舍。
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是全平衡线路,一定比你单端的音质好,那肯定是文化不够。对于单端线路而言,耳机的声学素质是一回事,能不能有匹配的耳放推好又是一回事。问题的核心就在如上图所标注的这条回路上。严格的说,发射极的输出阻抗和回路的输出阻抗是不一定相同的。这条回路上的阻性特征其实是由机壳,机器整体,插口,线材所共同决定的。而且地线(回路)阻抗和两条信号线的阻抗也不一样,因为电流强度不一样。正是这个特性,让单端线路的设计有了很大的空间。设计者可以巧妙的利用这条回路,制造各种推动级“染色,”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所以单端绝对不乏好的作品,从最经济的线路到HI-end级都有,你听到的单端声音,可能一部分是由机壳制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5 18: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