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6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年hifi感悟]——从追求“爽”到追求“真”才是hifi上道的过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7-31 23: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吉林
本帖最后由 莫忘初心 于 2022-7-31 23:23 编辑

      hifi是高保真,高度的保正“真”,核心是“真”。初烧为什么是初烧,就是怎么听着爽怎么来,什么超重的低音,直冲云霄犀利嘹亮的高频,过于前凸温暖浓郁的人声,过多的味精修饰夸张渲染。追求一耳朵刺激而不是中正还原,准确真实的声音。      还有一些似乎入道实际很不入道的人,归根结底和认为beats好听的人没什么区别。比如什么随便推hd800声音就是好过几万设备的hd600,诚然hd800随便推就很容易大声场高解析。然而直推hd800那稀薄空虚的干冷的中低频和刺耳的高频,过于空旷的声场寡淡稀薄的密度的声音并不比beats更正确。空有解析声场有啥用,和beats空有低频50步笑百步。
        然而这帮人现在又得到了更有力的支持——科学hifi,比如笔记本电脑能够让大乌托邦得到120分贝以上的声压,音量完全和功率电流正相关所以已经能彻底推好大乌,除非你非得用120分贝以上听音乐。笔记本电脑的自带声卡失真数据比大乌低,所以还原的短板仍然是耳机,笔记本电脑完美流畅播放10M以上的视频,播放更低码率的hires音频文件就更轻松,所以音源是智商税。结论就是笔记本电脑可以完美100%发挥大乌托邦的音质,各种科学数据理论讲的头头是道。然而真要用大乌听高端hifi系统和笔记本直推都听不出差距那才是真是聋了......然而他们还是更愿意接受眼睛看到的数据和大脑容易理解的逻辑。

          另外我为这么说,hifi的成长过程就是从只在乎爽到追求真的过程,因为我是过来人,刚入坑喜欢低音渲染重的,然后是人声突出音染味道多的,还有高频嘹亮刺激让人亢奋的。最后才发现中规中矩才是最好的。
          但我前两年我又陷入另一个极端,就是对初烧矫枉过正。我认识一位同城烧友就是喜欢索尼z7那种声音。我一耳朵嫌弃,低频过肥混响过多,中频被低频盖棉被,高频挖沟的地方太多,过度不平顺,听了几首古典爵士秒摘,乐器音色就没一个对的。然后我给他听hd800s,dt880他觉得是白开水无聊的听不下去。人家初烧就不喜欢还原喜欢味精重喜欢严重不均衡喜欢过度渲染。就像人家6岁小孩就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喜欢夸张的画面和不合逻辑很不真实的画面和剧情。你非要让他看电视剧看三国演义看红楼梦。那就是劝退。hifi和影视剧不一样的是影视剧的鉴赏观你肯定会成长和提升,因为你肯定会接触。但hifi你完全可以弃坑放弃成长,这样反而会一直停留在喜羊羊与灰太狼鉴赏能力阶段,你还不如就让他一开始就尽情欣赏这些低级的东西,等时间长了自然会成长。
         另外和初烧的前端也有关系,初烧的前端缺信息量和还原度,你耳机均衡了确实没意思。均衡的耳机也需要前端还原度够高才能够足够的还原录音本来的美。这时候耳机夸张渲染味精多才能听得下去,就像一块木头一块蜡炖烂了加上顶级酱汁也好吃。你要用真实还原的.....那确实是索然无味
   



2
发表于 2022-8-1 00: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邯郸
自己属于入门级的爱好者,阻挡我步伐的还是价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8 03: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