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颇有个性的流行人声塞——褐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9-4 22: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天津
本帖最后由 neois 于 2022-9-4 23:11 编辑

首先感谢耳机美学组织的这次试听,让我第一次听到动圈+平板+动铁结构的耳塞,确实和动铁、动圈、圈铁或平板结构的耳塞有不同的感受。
收到这个耳机的第一感受是耳机腔体大,好在是树脂外壳,重量很轻,造型贴合耳廓,佩戴没有什么不适感,但是较大的体积让长时间佩戴时耳朵有点撑。
配套的线材有耳挂,是一条纯度较高的镀银线,外面包裹纺织物,我试听这条线是4.4插头,整体做工扎实,佩戴没有听诊器效应,声音表现不错。





2
 楼主| 发表于 2022-9-4 22: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本帖最后由 neois 于 2022-9-4 23:21 编辑

下面说一下声音,褐鹂并不难推,用老人家的经典播放器dp100推效果就不错,不管是2.5平衡还是3.5单端,都没有乏力感,而是中频充满能量的感觉,但是,由于前端很明显的偏中频,搭配流行人声调音的褐鹂,基本上这一套也就只能听人声了,偏科但是爽。
主要说一下4.4原线下的褐鹂在dx300+amp12下的表现,在dx300的推力和控制力的加持下,褐鹂多个种类的发声单元开始发挥能力,解析提升,声音不再糊,细节丰富,声场明显变大了,声音宽松了许多,中频的能量依旧饱满,有厚度,低频下潜和弹性提升,高频也有一定的提升。
得益于平板单元,褐鹂的中频非常精致,有质感。低频的动圈单元表现也很不错,低频拳拳到肉,回弹很快,略有发散,和中频结合到一起,氛围感很好。至于动铁单元,为高频提供了不错的解析力,可能因为中低频太过出彩,在聆听时候我没有怎么注意到高频的表现。褐鹂中频密度高,对于流行人声演绎的很不错,速度偏慢,在演绎Blues、Jazz、R&B、华语老歌时效果更佳。
前面主要说了
褐鹂的优点,当然,这塞子也有缺点,我标题说了,褐鹂是个流行人声塞,所以声场和高频并不是它的优势,在聆听古典音乐的时候会感觉场面不够大,对于长笛、小提琴、小号这类声音较为偏高频的乐器表现不佳,乐器的空气感略差、不够亮丽、延伸不足。

要说这个动圈+平板+动铁的塞子和发声单元种类少的塞子的不同,就是素质高了很多,上限高了很多,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低频的表现,平板和动圈结合的不错,把中频做的密度高、顺滑、精致,低频做的有力度、氛围感,值得表扬的是这款塞子没有衔接问题,各个单元在工作时配合的很好,声音很顺滑。
总结一下,褐鹂可以在中低端的播放器上发出足够好听的人声,但是,它的上限很高,它的表现随着前端的提升而提高,一个控制力够好的前端能让你听到更均衡、宽松、耐听的褐鹂,当然,人声也会更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7 13: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