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19|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试论昆曲与歌剧的可比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26 1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市
本人的学年论文,贴来分享。

  中国人习惯把京剧说成是“中国的歌剧”,“京剧”的英语翻译也译成“Peiking Opera”,这也许和京剧的普及以及中国人认为京剧是“国剧”有关。很多人把京剧视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并把这观念输向国际社会。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加以分析,可以发现,不论是从发生学的角度还是从艺术形式、发展的程度来看,和京剧相比,昆曲和欧洲的歌剧具有更多的相似性:

              一、发生学角度
  首先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昆曲和歌剧都是由一些民间的戏曲形式发展起来后,得到上层文化的高浓度介入,经过艺术大师们的一些不朽作品的提升,从而达到不可思议的社会性痴迷。总结它们的共同点有以下:
      一、来源于民间
  从发展来看,昆曲是南戏的进一步发展,但它虽然保持了南戏的一些传统特征,但做了一些有益的改革,使得剧本上传奇剧本体制得以确立。而明清传奇就是昆曲演出的剧本。南戏开场繁复,进戏较慢,传奇作了削减。南戏唱起来只用南曲,而传奇开始插用北曲或南北合套,随着声腔的发展变革,形成了四大声腔,在音乐上更加丰富,但同时宫调变得严谨规范,以致形成以南九宫为体制的南曲体系。而这些改革都是在专业的艺术家理性自觉的基础上的艺术创作。而歌剧也是在艺术大师们吸收了民间说唱音乐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加工而创作而成。
      二、上层文化的高浓度介入。
  首先表现为不论是剧本的创作还是改编,还是音乐作曲,都是由上层社会的知识分子来完成。这使得它们区别于之前的民间的戏曲戏剧形式和后来中国的地方戏以及西方商业化的歌舞剧、音乐剧。昆曲创作队伍的骨干是士大夫中的中上层知识分子。仅明代以进士及第而做官的剧作家就多达二十八位。上层文化人排除了自己与戏曲间的心理障碍,不仅理直气壮地欣赏、创作,甚至有的人还亲自扮演、粉墨登场,久而久之,昆曲就成为他们直抒胸臆的最佳方式,比如《清忠谱》表现的取义成仁的牺牲精神、《长生殿》所表现的历史沧桑感和对已逝情爱的幽怨缅怀、《桃花扇》所表现的兴亡感与宗教灭寂感、《牡丹亭》对至情与生死的试炼和感叹都折射出当时中国上层知识界的集体文化心理。从这一点上,无论是元杂剧还是以后的花部诸腔都无法与之相比。这些传奇的题材,有的是依据当下的时事而写,有的则改编以前曾有的文学作品。比如《长生殿》就明显地受到《长恨歌》的影响,属于同一题材的再创作。
  同样,歌剧产生和兴盛的时候,欧洲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剧作家、作曲家。比如莫扎特、威尔第、普契尼。他们都和上层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莫扎特一生都在为贵族们写曲子、写歌剧,他自己虽然不是贵族,却和贵族们是好朋友,过着贵族奢华的生活,尽管最后穷困潦倒。歌剧作家们也敏锐地捕捉着优秀的文学素材,比如小说《茶花女》的作者小仲马曾经说:一百年后,也许有人不记得我的《茶花女》,但永远不会有人忘记歌剧《茶花女》的调子。歌剧《卡门》改编自梅里美的小说《嘉尔曼》。所以仅仅从剧本创作来讲,昆曲和歌剧都是以前文学艺术厚积勃发的产物。歌剧和昆曲一样,对音乐有着更高、更专业的要求。歌剧演唱家要求有专业的发声方法,昆曲也要求演唱者遵循曲牌,要求三段式发音等等。
  上层文化的介入还表现为统治阶级的喜爱。从万历到明末,在上层社会中,家庭戏班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这几乎成为一种习俗,一种生活等级的标志。比如《红楼梦》里贾家就曾有一个家庭戏班,是从江南选来一群女孩子,教以戏曲,以供贾家人自娱,或者待客时的演出。苟延残喘的南明王朝的皇帝臣子终日以唱戏听戏为乐,宰相阮大铖是一位昆曲专家,虽然政治上十分卑劣。
歌剧的主要观众也是贵族。演歌剧的演员需要着装奢华,观看歌剧的贵族们也是极尽奢华。甚至连乐队的指挥也需要打扮得奢华出格。比如莫扎特在指挥乐队参加歌剧演出时穿的服装的华丽据说是连贵族们都叹为观止。贵族们欣赏的不仅仅是剧情,更是奢华的排场、服装、歌舞等全方位的盛大场面。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卡门》的初演很不成功,因为贵族们抱怨比才竟然把一个叫化一样的吉普赛姑娘作为歌剧的主角,而且演员们竟然穿的是流浪汉们的衣服。中国的上层社会观赏昆曲的心态与之有相似之处,昆曲无论如何是一种奢华的美的享受。
         三、社会性痴迷
   昆曲和歌剧虽然得到上层社会的青睐,但不妨碍它们受到全民的喜爱,尤其是市民阶级的喜爱。昆曲主要表现在延续两百年的苏州虎丘山中秋曲会。明代袁宏道、张岱都在散文中专门记载。每年中秋那天,苏州城的家家户户倾城而来,浩浩荡荡来到虎丘,外地唱曲家也纷纷赶来。先是万众齐唱,后必出优胜者数十人,再唱再比,优胜者渐次减少,最后在一片宁静中由一位水平最高的演唱者登场,“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唯有点头”。(张岱《陶庵梦忆》卷五:虎丘中秋夜)清代李渔也用诗句记述过演唱者和观众的投入程度:“一赞一回好,一字一声血。几令善歌人,唱杀虎丘月”。(李渔《虎丘千人石上听曲》)在这种曲会上主要是唱曲,所唱的曲子多为昆曲剧目中的段落,可见当时吴地全民对于昆曲剧目的熟悉程度。这些人,据张岱的记载,包括“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种名伎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悉僮走空之辈”,他们不仅是昆曲的欣赏者,也是昆曲演唱的投入者。
歌剧的情形也比较相似,直到现在在歌剧之乡的意大利,走在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人,都能唱上几句,以至于人们说,和意大利人寒暄掏近乎,第一谈歌剧,第二谈足球。而中国歌剧院的一大贡献就在于与西方国家的外交。
            四、演出的仪式性
   昆曲和歌剧的演出往往是因为贵族庆祝节日等原因上演,它们的演出成了节日的一种仪式,家族仪式或者宴请仪式的一个参与者。像《红楼梦》里的昆班就在元春省亲、贾家看望张道士等数次场合演出过。与此同时,昆曲和歌剧本身也成了一种必须吸引人们自由参与的仪式,在观赏上随意而轻松,不必像看话剧那样在黑暗中正襟危坐、不言不动、忘却自己,只相信舞台上的幻觉幻境。昆曲要吸引票友参与,其中好多票友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而歌剧也是如此,欣赏歌剧的贵族们坐在包厢里,可以随意地闲聊,而许多贵族又是歌剧的鉴赏家评论家。比如十分欣赏莫扎特的约瑟夫国王就是一位音乐鉴赏家,莫扎特许多歌剧的创作都得到了他的支持。

               二、戏曲本体角度
  之所以说昆曲和歌剧相提并论而不是京剧,要从文化地位上看。昆曲和歌剧都是集各类艺术美为一身,不仅仅表现在它们是集文学、歌唱、舞蹈、化妆、服装、舞台美术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还表现在它们作为文化集大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及作为一种文化范型(余秋雨《笛声何处》,古吴轩出版社2004),昆曲和歌剧具有共同点。
                    美学格局的多方渗透
  一、高度诗化的风范。昆曲不仅文词是充分诗化的,而且音乐唱腔和舞蹈动作也都获得了诗情画意的陶冶,成为一种优美的有机组合。这种高度诗化的风范推动了中国戏曲在整体品质上的诗化。今天京剧的好多优秀曲目充分继承了昆曲的这一特点,如《贵妃醉酒》等。“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这样的句子,分明就是诗的语言。而且有趣的是,京剧的大家往往也以昆曲演唱见长,所谓“昆乱不当”,梅兰芳和他的弟子言慧珠都是京昆大家。
歌剧在这一方面也是当仁不让:许多唱段的歌词就是诗歌。
  二、雅俗组接、虚实组接的方式。昆曲把雅致的唱词和俚俗的念白熔于一炉,甚至在多少带诗人色彩的主角边上设立一个满口方言、插科打诨的丑角。其他角色行当也各有鲜明色彩,组合在一起既雅俗共赏又构成了多种风格间奏间的奇妙搭配。比如昆曲《游园》里边小丫头春香和杜丽娘的唱词似是对话又似自言自语,而且前者未说完,后者已唱起,相应成趣。春香喊:“啊,小姐,这是青山,那是杜鹃花。啊,小姐,快来呀,这是荼蘼架。是花都开,独有那牡丹花还早呢。”的时候,杜丽娘却似答非答地唱道:“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得先?”这样一来,第一增强了戏曲音乐的层次感,加快了节奏,,第二通过天真小丫头和敏感多情的小姐的所见所想的对比来映衬杜丽娘青春的觉醒。这种组接方式大致也被中国戏曲的多个举重所沿用。
歌剧中这种例子更加丰富,而且不但增强了市井气息和剧场效果,还能充分自觉地追求声乐的立体化,追求和声的效果,而这是中国戏曲所没有的。而且歌剧在安排二重唱、三重唱甚至四重唱、五重唱的时候往往结合故事的情节发展需要,使故事的主角配角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形成冲突。比如《弄臣》里吉尔达姑娘和父亲以及大公和正在调情的酒店女老板四个人的四重唱,四个人心中各有所思,各唱所想,同时父女之间、调情的男女之间也有真实存在的对话,也需要人物唱出来。很多人认为,中国戏曲具有虚拟性的特点,而西方的戏剧歌剧没有。而实际上,虽然西方戏剧没有像中国戏曲那样挥着鞭子就代表骑马,但是歌剧也是带有一定程度的虚拟性的。比如现实中人物只想不说的东西,歌剧中也给唱出来了,这和中国戏曲较为相似,都具有艺术的虚拟性。
   三、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每一出每一幕。昆曲剧目数十折,具有连绵延伸的长廊式结构。每一折乃至每一小段在游离全剧之后仍可具备独立的观赏价值。即便在昆曲衰落之后,折子戏的演出还仍然保持着长久的生命力。歌剧中的一些著名的唱段也是被艺术家们一再翻唱,或者进行改编创作,比如《卡门》中的《斗牛士之歌》、《茶花女》中的《祝酒歌》都成为世界人民耳熟能详的曲子。
       四、对后代艺术的素质性渗透
  昆曲和歌剧的结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为昆曲和歌剧都具有曲高和寡的性质,也是因为商业的发展要求能不断地生产出吸引人的新剧来,而昆曲和歌剧的较高的艺术要求在这方面变成了一个大弱势。终于,昆曲让位给了花部乱弹,让位给了蓬勃兴起的地方戏,历史适应了商业性戏班的发展需要。
而歌剧的显赫地位也受到了后来的百老汇音乐剧、歌舞剧等商业性剧种的冲击。音乐剧在诞生之初,就拒绝模仿歌剧的的华丽,因为商业的演出是要计算投入和产出的。为了吸引票房,音乐剧剧情简单又别出心裁,要么让人开怀大笑,要么让人悲天悯人,煽情的功夫绝对一流,带着显著的商业气息。而京剧的产生就是以四大徽班进京进行商业性演出为源头的,京剧曲目较之昆曲,更多了一些关乎忠孝礼仪的题材,传奇的色彩逐渐淡化。
但是从京剧中随处可以发现昆曲的影响,音乐剧、歌舞剧也和歌剧渊源深厚,无论是题材上还是艺术表现形式上。昆曲有《长生殿》,京剧有著名唱段《贵妃醉酒》。歌剧有《蝴蝶夫人》,音乐剧有《西贡小姐》。这是在题材上的继承。
  一种艺术曾经获得社会性痴迷,曾经深刻契入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那么它的价值,主要不是看它在今天由多少表面留存,而应该看它作为一种艺术范型对后代艺术产生了多少素质性渗透。
再高妙的艺术,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也会走向式微甚至是灭亡,但是,它往往会以另一种方式得到新生。
2
发表于 2006-11-26 10: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两种类型都不懂
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1-27 21: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唯有点头”。(张岱《陶庵梦忆》卷五:虎丘中秋夜)清代李渔也用诗句记述过演唱者和观众的投入程度:“一赞一回好,一字一声血。几令善歌人,唱杀虎丘月”。(李渔《虎丘千人石上听曲》)

实在是另人神往的境界,曲高和寡,古曲的逐渐式微让人叹惋啊。几乎没听过昆曲,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听听,或许能由此而上朔想见中古时代雅乐的风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23: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谢谢楼上两位支持!!

TO云水生:据我的了解,三国以前的曲子是按中国音乐特有的1、2、3、5、6五声音阶的,那时4和7这样的半音被称为变徵、变宫之音。像史记里记载,荊轲刺秦临行前在易水与古人挥别,长歌一曲,为变徵之音。当时的人,也就是说汉代及以前,上诉到先秦,人们喜欢五声音阶的雅声,认为4和7这样的半音要少用,如果不是要表达十分悲切的感情,不能用半音。其实我们现在也能感觉,像《沧海一声笑》这个作品,是完全用宫商角徵羽,也就是1、2、3、5、6写成的。所以这个笑傲江湖曲给人的感觉是大雅若拙。汉以前的雅乐就是一种大雅若拙的音乐。
古琴曲《幽兰》传说是孔子写的,现在仍有人演奏,中国古曲网上能听。这是传谱最早的曲子了,是用文字记谱的,当时工尺记谱法还没有发明。真的是钟磬琴一片丁丁冬冬,大雅若拙。旋律性不太强,但很有意境。只不过可能历代的琴人传下来,上古雅韵打了很大的折扣,但是再怎么演绎,有定谱在那里,所以这是迄今为止公认的最古老的曲子。

到唐宋,音乐有了一些变化,半音增加了好多。大概是因为受外族影响较多,像琵琶就是从西域传进的乐器。
听姜夔自度曲的那些曲子,南宋时候,苏州附近的音乐竟然全是半音,有一种摇曳、艰涩、缠绵、柔韧的美感在里面。

到了明清戏曲,我听过的昆曲,中国的音乐向传统回归,又很少用半音了。和先秦两汉比,虽然还是用1、2、3、5、6,但曲调更为复杂,婉转流丽,旋律性强,只是昆曲还有种雅拙在里边,京剧就少了一点这样的感觉。

聒噪完毕。以上是自己的体会,不一定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2-1 02: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倚秋你好。。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戏友。。

昆曲应该是中国戏曲的代表。。我个人意见。。

古典优美,韵味悠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12-1 08: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下面是引用lunkuo于2006-12-01 02:50发表的:
倚秋你好。。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戏友。。

昆曲应该是中国戏曲的代表。。我个人意见。。

古典优美,韵味悠远。。


呵呵,在古典曲竟出现了昆曲和中国古乐这样的异类,而且出现了其发烧友聚成团的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12-1 11: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LZ是位很喜欢国人艺术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12-1 16: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国人艺术带有静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12-7 22: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12-8 01: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可惜昆曲已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6-12-8 03: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沙坪坝区
不管怎么说,两个东西听起来差别是那么那么地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17: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可比性是说,歌剧在欧洲戏剧史上的地位可以和昆曲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比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12-8 20: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沙坪坝区
你这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歌剧之于欧洲和昆曲之于中国,就好比说在中国某方言区以某方言为主,在英国以英语为主,所以某方言和英语就有可比性了吗?或者说章鱼用软足捕猎,人类用工具捕猎,所以软足和工具来比较一番吗?这样比较是X+Y,或者说只是相似性和譬喻性联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14: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楼上说法我也曾考虑过,写之前也有过这样的顾虑。毕竟只是个学期小作业罢了。
论文有一个潜命题,就是反对一种通行的说法---“京剧是中国的歌剧”,而是认为应该是昆曲。
把这两个进行比较并不是目的,而是用一些艺术发展的规律来证明我的论题——昆曲才是中国戏剧史上的集大成者,而不是普遍认为的京剧。
楼上说的问题一直都是跨文化比较研究的一个争论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比较。是真的通过比较去得出一些共性的规律,还是用共性的规律去给一些文化现象做定位,还是在跨文化的视域里来看待人类文化的共性。。。这些都很难说。
这个问题是个争论的问题。岂是我辈能说清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12-9 20: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沙坪坝区
看来楼上也是做比较文学的吧,算是同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0 18: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学文学有个好处,就是在读外国某个时代的作品的时候,听那个时代的音乐,感觉很微妙。
西洋古典我喜欢,但好像是作为客体是认知感受,
中国的虽然我也注意时代,但是不管什么时代的音乐,都能熨帖心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12-10 21: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潜江市
下面是引用倚秋于2006-12-10 18:50发表的:
学文学有个好处,就是在读外国某个时代的作品的时候,听那个时代的音乐,感觉很微妙。
西洋古典我喜欢,但好像是作为客体是认知感受,
中国的虽然我也注意时代,但是不管什么时代的音乐,都能熨帖心境。

真是说出了我长久萦回脑中而未想通的东西,如最打动我的摇滚终究还是唐朝和张楚等中国东西,外国摇滚虽然经典但却真的不能贴心。听流行也是这种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9-21 17: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有贴将西洋歌剧与中国京剧对比,不管与昆曲或京剧对比,其实除了两者除了戏剧性内容一致外,其他差异还是明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9-21 18: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支持探究。

关键看由角度决定的观察切面,因此引出注意力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9-21 19: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9-24 18:23 编辑

个人浅见,二者在文化类型上不可比。只是社会功能相当。

看到遥远的历史,就能看到遥远的的未来。描述世界的本质是被人所认识的那部分,不是发明而是发现。

单从社会效果来看,只要是社会功能等级相当的那就是类似的。这是从粗的一面有可比性。西方歌剧的外在样貌,古代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剧场也是戏园子乱哄哄的比如莎士比亚时代的剧场,里面各种集市上小买卖吃东西叫嚷聊天的内容都有。就好像某国代表大会实际上是一个赶集节庆聚会那种情况。中国也类似最早都是街头卖艺形式。古代也有相对安静的小剧场但也比较闹。西方到了巴洛克市民音乐厅时代就好多了。

但是抛开街头表现形态,单独看历史发展就是另外的景象。不可以在技法和社会文化类型的来源发展源流上比较,因为东西方歌剧二者对此毫无可比性。这里面有文化的脉络和技法导向的脉络两个观察角度。只看形式意义不大,有研究说中国戏剧的形态要点类似于古希腊戏剧,穿高靴,化浓妆,表演肢体动作程式化。其实这只是远距离演出和时间久了的必然。从这个角度去对比各自的技法,个人感觉意义不大。第一没有文化类比性,第二没有相互参考交流性。只有单纯的硬性比较角度。文化主要是内容和效果,技法都是随时间自己慢慢调整出来的。
西方古典歌剧从发展延续脉络来看,文化背景上是源于教堂宗教清唱剧神剧以及以后带有世俗内容的合唱剧康塔塔,以后才到了意大利歌剧时代,以至于亨德尔和他的前任乐班乐长都去意大利学歌剧。歌剧更早的源流和交响乐的来源完全一致,那就是严肃神圣宗旨的教堂唱经以及发展出来的赞美诗和进一步发展的神剧,进而演变出更加有表演内容的歌剧。

而中国音乐的文化背景来源有很多种。源自超越红尘崇高文化动机导向的很少,除了祭祀音乐的韶乐有类似于西方教堂音乐超越红尘动机的文化基础,但基本失传。其它中国音乐来源最高的王侯等级的钟鼎音乐,再后来的比如唐朝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物音乐听起来民间味大。那么文化崇高角度第二位的音乐背景就是文人音乐,比如古琴。但这个高于王侯的角度很窄,并没有蔓延到其它音乐流派里。除了江南戏剧比如昆曲和评弹确实有文人文脉的来源。那么剩下的音乐来源,基本全都是市井音乐民俗街头卖艺的来源。包括各种地方戏剧。很多除了昆曲之外的中国古代戏剧的文化来源,基本全都是街头市井文化基础。因此,这个大的文化框架就限制了内容方面的表现高度。不管内容表现的是什么,都是带有市井气。因为面向的听众本身就是这个群体。

主要是缘起来源脉络限定了一种社会活动的基本脉络,至于表现形式逐渐发展到多复杂的升级打怪3D效果那是后面的问题。中国音乐除了来源,表现形式本身就没有进入到工业化时代,缘起也没有欧洲多元经济字母民族那种解构格物的习惯。欧洲交响乐能从中世纪教堂唱经的花样变化,发展出和声对位。但中国音乐不大讲技法的发明和变化积累。
所以,西方歌剧的音乐结构基底带有崇高因素的文化来源,一切剧本内容都在这个基础上得到表现,不管内容是不是波西米亚人那样的社会底层。西方音乐剧的来源源自流行歌,这个比较有市井气,但这个市井气是近代城市风貌的基底。而中国戏剧的基底,基本上不是面向农村舞台就是面向的古代城市文化基地。和现代文化风貌距离很大。

文化本身可以比差异性,但是当然不可全面强比高低。因为有侧重就有得失角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崇高有崇高的好处和短板。崇高有一种脱俗的孤傲,而市井有一种休闲的宽松。所以二者在文化上是互补的。这个角度看东西方哲学正好相反,西方哲学偏向市井,东方哲学偏向脱俗。
(即时手打,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27 12: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