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铜环HD600对比瓦楞纸HD600-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1-17 23: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安音收藏lox 于 2022-11-17 23:03 编辑

由于过于想念2年前的一只瓦楞纸尼龙网600,蹲了一只透明线铜环HD600,不清楚是什么版本,反正多谢黄鱼的每日推荐吧,下面说说听感。外观有个细节,是很多老玩家没有注意的,铜环时期的HD600外层铁丝是近似五边形的细格子,而12-14万号瓦楞纸600已经变成了更圆润的小圆孔,我是觉得铜环600的细格子更好看一些。


动态
这只铜环600,动态没有瓦楞纸的600那么强,尤其是高频动态,像自然吸气一样匀速上升,瓦楞纸就像涡轮增压,直冲冲就上去了。虽然两者动态都强过HD650,但是铜环600比较婉转优雅,后劲很足,高频动态上去后渐渐弥散,而瓦楞纸冲上去之后有些机械感,偏呆滞,如果是轰交响无疑是瓦楞纸更加爽快一些。铜环的动态让我更加体会到古典不仅是高动态大场面,一些叙事的部分,或者平时用瓦楞纸听觉得无趣的部分,铜环反而能展开更多的叙事性。


低频
瓦楞纸的低频强过铜环不少,特别是定音鼓的鼓皮泛音气势更足,铜环则显得偏远更注重形体和完整度,流行也是瓦楞纸的低频更加爽快,铜环600优雅雍容,不以激烈见长。总的来说瓦楞纸的低频之于铜环,就像是HD650的低频之于HD600。


中频
铜环的中频是显著好于瓦楞纸的,特别是圆号和女声还有合成器等,只要不是聋人,可以轻松听出更加圆润共鸣更足更丝滑的感觉,我觉得中频反而是铜环的价值所在,还带着些许模拟时代的愉悦与圆润感,切回瓦楞纸会一下子感觉粗糙和细碎一些。


宽松度
可能是尼龙网与铁丝网的阻尼不同,铜环的声场是自然散逸到四周,几乎感觉不到“场”的存在,而瓦楞纸仔细听还是能感觉到围绕头部的一圈空间感,然后慢慢与周围环境接轨,如果说铜环的声场才是原设计者的心思,我只能说一句牛X,虽然瓦楞纸也不算太差,但是后期黑盒包括现在的新新版的声场设计,可以说已经偏离到姥姥家了。


结项
铜环的结项偏远略细,强调大场面下的控制力,瓦楞纸结项大而明亮,强调某个片区的表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区别,后面要考。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瓦楞纸反而更加讨好耳朵,但是长久听下来并不觉得那么高明,铜环反而带着hd580时代的意图,优雅雍容,掌握全局。


堂音
我手上这只铜环的堂音有,但是不多,反正绝不会让你感觉这是传说中的那只堂音耳机,相比之下瓦楞纸的堂音充足响亮。

总结:
抛弃脑放,实打实的说,如果你想获得一只别人口中的什么堂音耳机,动态钢炮,那么早期金属网瓦楞纸应该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不管是低频气势还是高频动态,“讨好耳朵”的程度一定是超过铜环的。

反言之,再次听到铜环HD600,我最大的感悟就是HD600真的是一只调音理念可以立足动圈之巅的耳机,因为他最初的设计初衷,就不是什么黑粉口中的“堂音耳机”,“AV音效耳机”,“家庭影院耳机”等等,这个所谓人云亦云的论调一旦打破,HD600才能清清白白的走上登神长阶。

声底带有580时期的金黄优雅而不是金灿灿的大金链子气息,结项着眼对古典全场最纯粹的掌控力而不是局部讨好耳朵,动态在自然开扬与叙事之间流动而不是一炮冲天,声场力求极度自然散逸而不是HD650以及之后型号特意营造的现代化包裹声场。

HD600壳子上的那一行Natural Sound,我觉得只有铜环或者更早的版本才配得上这个comment,真正的自然之声,有机会的人都应该听一听。

2
发表于 2022-11-17 23: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似乎想起e8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6 20: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