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楼
发表于 2023-2-6 19: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百色
本帖最后由 baiduakg 于 2023-2-6 20:27 编辑
我来了。首先,这是个一时兴起图一乐的成果,没打算商品化,也没有任何宣传,除了我自己写的“文案”(其实也是给大家演示品牌如何洗脑的),但我确信主流千元保险丝里有纯骗钱的糟粕而且不止一个,很气愤所以自己下场做了这么一个东西。
某个品牌想找我来定制一批我给拒绝了,这玩意真正的问题是这贴纸很容易掉色,本来我以为的不起眼的工序竟然成了人家的核心竞争力。
回归文章里的内容,ph0,我的理解是高频细节很足,在我听过的所有保险丝里面高频细节丰富程度排名第一。当然我感觉ph0可能有点过,所以其实我挺认同楼主的看法,因为咱们只是音乐理解不同,就两个东西的对比并没有争议,ph0确实可以听到更多高频的细节。
前面说ph0有点过的地方展开说就是,我感觉ph0的高频略有拔高,细节呈散落状,容易只见纹理不见主体。当然没有完美的器材,ph0在高频细节这个方面也确实值得认可,而我们所说的玩音响,最后都是靠搭配串联出一个好结果,在适合使用的地方辩证使用,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成功。
这个保险丝,“成为调声可以信赖的原始出发点”是我的目标。很多高价保险丝都是通过砍东西来形成所谓的“特色”,如果能得到评价说素质还不错,没有刻意拔高,没有染色,要素不缺,还算中正,那我的目标就达成了。
但它不可能是某个机器针对性优化之后的最优方案,因为它不提供音染,也不提供针对性修正功能,不可能比精心搭配的结果更好。但如果能通过这根保险丝发现自己器材里以前没有注意的特质,去找更适合自己搭配的下一站,那就功德圆满。
当然也有一些用户用完了我的保险丝回头大骂某些品牌的。没比这玩意更好,贵出去n多倍,那些劣币就该驱逐。
楼上某位提到“没高频的老头乐”,我30多岁现在能听到18k,应该只是音乐理解的不同,目前也没有用户向我表达过类似问题。
坦白说这是某欧洲大陆hiend品牌的原配机丝,因为声音在我听过的所有保险丝中都算得上是最中正的那个,被我拿来筛选加工。所以如果真的是没高频的老头乐,我想应该不是我的错。因为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hifi保险丝比这个更没高频。
这玩意纯算物料,到现在都是亏本的,也没打算去商品化,图一乐系列。有人叫我做我就做,我做一根花的时间,算价值远比这几块钱成本更高,实在人实在话就是交个朋友,无所谓,你也看不到任何营销。
注意,这里的交个朋友可不是罗永浩式的口号,举个例子,有些朋友来了要找针对性方案,他们可能会拿到我额外给的蓝字版本,那是我在研发过程中淘汰下来的选型,有可能会偏科,但可能更适合他的搭配,这些事情我是乐意去做的,虽然对我没啥好处。
最后安心听音乐吧,说实话大家的器材都是够用的,换个演奏版本比换根线影响大太多了。大师的音乐处理,我们又能听到多少呢?很多时候不是器材限制了我们,是我们的大脑和耳朵限制了我们领略音乐之美的能力而已。
我因为工作变动远离了音响,再烧器材就不知道何年何月了,但听音乐不可能停止,学音乐也不可能停止。哪怕现在手头只有蓝牙,我也会每天听五六个小时以上,音乐给我的精神满足也没有任何减少,我依然在给自己设定目标每周必须分享几张CD给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