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评价基于iPhone 13 Pro 使用Roon (Arc)播放自抓Flac曲库,近期折腾下来感觉该方式几乎是手机作为控制端最佳移动形态之一。评述考虑使用场景,以耳塞为主,主参考Softears RSV私模,辅达音科隼 Pro 仲春限量。两种播放状态相比,有线更加全面,蓝牙更像是解决有无,我个人不建议使用。
尝试了部分较为熟悉的泛流行与古典碟,e.g.: 《ARIA STRINGS 》 - Aimer & 国立交响乐团、《Songs from the road》 - Leonard Cohen与《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 Starker水星版等经典录音。tea声音较为整体,强项在于声场规模与形态,三频展布上,中高频较低频的表现更为突出,线条清晰,但是厚度稍欠缺,推力并非强项,但驱动小塞子也还够用,在我尝试过的搭配中,均感觉声音清透润泽,不拖滞,长时间使用仍保有清新感,我认为声音还是比较健康的。说起缺点,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器乐结像稍显不够清晰,这也是从高阶器材降到入门最常遇到的问题。
Tone2 Pro
外观蓝色则比较鲜亮,整机布局十分紧凑,但依旧可以实现USB/同轴/蓝牙(选配)输入,RCA单端/平衡(选配转双3 pin XLR线)/4.4 mm平衡/3.5 mm 单端输出,且平衡与单端耳机口可同播共享;配备有两个USB-C口,我采用了官方推荐的方法,将线性电源接入I2S接口,而USB口直接与Roon核心机相连,暂时尤其直接输出或是当做解码。Tone2 Pro机内搭载了一颗16核16线程的XMOS芯片(XU216),解码放大为ES9038 Q2M + OPA1612x4 + RT6863Dx3,硬件配置上方案十分成熟且经典;使用上,刚开始操作会觉得极为复杂,仅靠单一旋钮按键旋钮控制4种关键状态,在第一周内很难丢掉说明书,这也是为桌面极简而付出的代价,但熟悉之后,常用功能基本只会有开/关机和音量调节,增益/输入源等变更并不会很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