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3-8-2 02:46 编辑
【TAGO STUDIO】 这个展位算是这届展会上,我听得最细的展位,在这里花了半个小时去试听展出的几款主要耳机。
TAGOT3-01 这是一款声音还原度不错的耳机,音色比较中正,高音透明,人声细致,但低音比较少,下潜适中,量感不多,感染力也不算浓厚。听人声流行类,听感不算出彩,给人相对清澈,冷静的感觉,但小编制器乐类,效果反而比流行乐适合,乐器的音色还原比较到位。问了一下价格,不算贵,还是木壳子的耳机腔体,挺给力。
TAGOT3-01特别限定版 型号如果写错,请读文的朋友纠正。我只记得展位上介绍产品的工作人员说,这个是3-01的特别限定版,所以这里姑且就这么称呼,这只耳机用的木材和T3-01不同,用的是酒桶的木材,声音也和标准版T3-01完全两种风格,这款限定版声音要热情奔放多了,中低频,低频的能量更足,氛围感,包围感更明显,偏暖的音色,有着良好的氛围感和感染力。流行音乐表现更佳,但器乐及古典类,则看前端搭配,还得看听什么作品。需要氛围烘托的,这耳机效果更适合。
T3-02 这款木面板耳塞售价好像刚过2kRMB售价,声音同样走清新,均衡的路线,低音不多,音色相对透明、自然、纤细。虽然是动圈,但隔音还算不错,腔体形态特变,佩戴舒适度尚可,单动圈的耳塞这几年开始受到一些年轻玩家的关注,有点动圈回流的意思。搭配墨菊花听流行音乐氛围感不算突出,听感属于透明,细致的风格,听器乐类小品,效果反而不错。
MA910S 最后试听的是这款外壳颜色挺小清新的耳塞,搭载了一枚10mm石墨烯振膜动圈单元的耳塞,某宝上还没看到销售信息。这款小耳塞挺有意思,看上去腔体有点手工制品的感觉,但配色挺新鲜的。佩戴贴合度良好,声音还算均衡,但低音下潜和凝聚度稍微逊色,声场适中,比较适合听一些通俗类型类作品。整体配色和设计不错。
【旷世】 旷世貌似即将有新品推出了。
但这次参展,带来的展品不多,小尾巴还是那两个,M15还是主打。台式依旧是CMA15解码耳放一体机。
【龙格】 专注于USB音频线的厂牌,龙格给我印象深刻。
这次终于抽时间试听了他们两款连接手机和小尾巴用的OTG信号线 RUF-100(单晶铜版) 比一般的USB OTG信号线已经有提升,声音更纯净,背景更干净,单晶铜线声音质感良好,中频温润细腻,三频均衡饱满,声场规整。 RUF-100(单晶银版) 单晶银版声音空间感突出,背景漆黑安定,对比单晶铜版本,声场空间的规模感更强,更开阔舒展。三频均衡,声音密度高。
【ad astra】 adastra两位设计师都来到了展会现场,每次展会都看到他们亲力亲为滴带着产品站台。除了旗舰Skyline,他们即将上市的新品Oasis也首度以正式版在这次南京耳机展曝光。 Oasis
在我们三耳的广西南宁活动上就已经有过一次线下试听,当时也有一定反响,Oasis的声音素质比旗舰Skyline稍微低一些,毕竟单元架构没有Skyline复杂。不过更多的,是声音取向的不同,Oasis的声音更突出中频段的质感,人声相对旗舰更近一点,声音的氛围感更突出,但声场规模不如旗舰Skyline。听流行音乐,似乎更有feel,但整体表现及音乐适应性不如旗舰全面。当然了,价格差了一截,而且产品声音设计方向的定位不同。 很奇怪,用墨菊花试听声音还是比较符合设计者所叙述的特点风格,但用乐彼P6Pro试听,声音就有点怪,这种怪谈不上素质掉线,只是音色有点奇怪。
调音阶段的双动圈 还是那款黄铜腔体的双动圈,第一次在广州耳机展上听到样机就被感动了一回,这次没有细听,但他们还在一直微调。这款耳塞给我的印象是,圈味足,宽松,细腻,有质感,有氛围感。据说腔体还要做小改动,具体怎么改,暂时不便透露。期待年底能有最终调音版试听。
【AFUL】 算是半个主场的品牌,准备要上新旗舰了,叫指挥家,单元增加到14个。拍个照,还没听。
在售产品如上图,听感还是上次成都展,上海展的那些问题,声音还有提升空间。
【乐彼】 乐彼展位展出的新品如下
旗舰播放器E7
是可更换音频模块设计,首款发布的模块采用了已经灭绝了的经典芯片AKM AK4497,限量发售499套,主要还是因为AK4497已经停产已久。而这台号称可以榨干AK4497潜能的播放器音质的确强悍。声音还是之前听到过的那般,强大的素质及控制力,开阔的声场以及丰富的细节,驱动耳塞基本是毫无压力的,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乐彼顶级的机型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做得有点不像便携的声音,那种声音的宽松度和控制力,让你有点在聆听耳机系统的感觉。
新一代小尾巴W4 我自己也有一根日常在用,素质比W2-131有提升,不然他们也不敢标这个价格。基本已经可以买到入门便携系统的资金了,和3k价位的播放器差别在哪里?差别就是这是一根小尾巴,便携性好很多,音质即使不如3k档位的便携数播,在户外估计你也难分胜负,加上连手机也行,电脑也行,手机流媒体嘛,它可以帮你把声音至少拉高一档。当然了,弊端就是占用手机的电量,所以这个时候你可以去买一个ddHiFi的TC28C PRO转接头,可以一边OTG输出,一边充电。但…手机是OPPOFind X5 Pro/Pro天玑版的朋友,这款转接头是和你手机不兼容,不是头问题,是协议的问题,手机不兼容,其它市面上绝大部分手机都可用。这样就完美解决了边小尾巴听歌,边充电的苦恼了。细节,层次感,声场等几方面的提升还是可谓,而且对一些难驱动的耳塞,W4明显在驱动上要优于W2-131,不然就不叫W4了。
【德海基业】 主要展示的还是PW的升级线,PW的耳机升级线,大部分都是编织的布纹线皮,比较粗旷,结实,属于比较耐磨耐用的类型,但加了布纹编制的耳机线,相对弹性和柔软度会差一点。
之前有朋友跟我说,PW的耳机线多数是以“铜”为基调的升级线,这次听的两款升级线,的确很有铜线的味道。都是中频饱满,细节丰富,低音稳扎厚实的风格,人声我个人感觉会稍微贴耳一点。搭配我自己的定制版山鹂不算太合适,或者说和我自己的听音习惯有点不适应。其中一根叫奥菲斯的升级线售价更高达36800RMB,只可惜,我喜欢人声不贴脸的风格,所以整体听感不太对自己口味。不过低频是真的充沛。基本把山鹂的低音都拉满再友情赠送一波量感。声场的优势感觉没发挥出来,但也许和这贴脸的人声也有点关系。
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喜欢人声温厚,音色偏暖调的朋友,PW的这两根耳机线都是比较适合的,当然了,最好还是带上自己的常用耳塞去试搭配。
【惠威】 惠威推出耳机已经不是新闻,不过前几期一直漏了没写,这次抽空听了一耳朵,贵的那款,在我去展位的时候,刚好有烧友在试听,所以就不打扰了。 整体上,比三月底第一回在北京展会展出的时候,有了进步。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开了脑放,似乎声音均衡度和平整度都好了一点。 不过售价不便宜呢,尤其是上图展位试听样机帅哥戴着的这款。现在耳塞市场真的千花齐放,百花都概括不了这几年的盛景,所以大龄油腻大叔也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坦白说,这款金属腔体的旗舰,更像手工作品。
【甲苯CLUB】 主场参展商甲苯CLUB展出的是他们代理的一些主要耳机产品,看板报就一目了然。天龙拜雅铁三角……
以及配合这些耳机,搭建的桌面耳机系统。都是一些经典产品或者在售品,属于常规展示。
【ifi】 常规参展的ifi这次带来的新品是下图的一款真无线耳挂。 型号是GO pod,但中文名字有点长,叫:可穿戴式高清蓝牙解码耳放TWS真无线蓝牙耳挂,是不是有点长?反正我是听一次没记得住。大致直到这是一款可以通过连接现在的一些可拆卸有点耳机,实现真无线驱动聆听音乐的一款挂耳式蓝牙耳放,其实就是不带耳机的耳挂。分离式结构,可以适配MMCX和传统0.78 2PIN,插上山鹂试了一耳朵,不算太搭,没推好是不至于的,但也不能说完全推开,声场有点没完全打开的感觉。
【1MORE】 来自大湾区的代表,全国真无线耳机的先驱品牌,不过讲真,我现在坐飞机和高铁出差,包里还是备着一副1MORE降噪耳机呢。
上面的两款是他们的新品,开始转战运动系列?其实不能说“开始”,他们之前的颈挂式就是挺不错的运动系列,尤其降风噪的功能,非常好用。
【天使吉米】 每次看到他们的展位,我就不自觉滴在找水月,然后第一感觉是,又穿越进入二次元的世界了。新品其实有点似曾相识,还是看图吧。
听简约的风格,其实调音也比较稳,基本不会让你有不均衡或者极端个性的那种不适感,讲白了,不会翻车,但是适不适合自己,得自己带着音源试听了才知道。试听的两款都还可以,就是听张学友还欠缺点什么似的,估计主打不是给我听学友哥的音乐。没办法,几乎不听二次元,所以也许感受不到耳塞的最佳状态。
【Softears】 软耳声学这两年推出的产品都挺有方向感的。这次听了一下他们前段时间发布的STUDIO4,四单元监听型号。
受单元数目的影响,所以很难和一些十几单元的塞子去比微动态变化的细腻度,当然,声音风格是比较贴合它的名字,朴实,透明的声音,人声会稍微突出,但声音渲染不多,毕竟定义为录音室监听,所以讲究的是音色的中正度与声音还原度,这更像一款工作用的耳塞。就像我自己的qdc 8CS,属于工具塞,鉴别器材和录音还原度的工具。 另外展示的产品太多,这里就留影两张吧。
最后这张是他们的耳模定制色板,貌似面板的选择又有了新工艺可选。软耳声学的耳模工艺还是很不错,作为用户,我很满意。
【水月雨】 一个把二次元做到骨子里的牌子,这两年的确进步很大,尤其是在调音和设计方面,有了自己的体系模型。
竹2 上面这款是真的好玩,名字叫竹2,仅售99RMB。是一款可玩性非常高的耳塞,真的换根线换一个声音,我自己也拍了一条,平时有空的时候就整不同的线去折腾它。还真的惊喜不断,卖99RMB,真的没啥好批了。
星野2代
另外一款是展会之后上市的星野2,采用了锂镁合金振膜单元,声音的细节感和解析力出色,结合音质,工艺,品质等多方面,同价位几乎无敌了。最亮骚是那个紫蓝色的渐变色腔体。听感上,还是走透明清澈的路线,低音部分,比之前我听过的500+RMB的动圈有进步,而且可以通过更换组件改善低频的量感输出。如果计划入手千元内的动圈,这款非常值得推荐。
【上海唯声】 抱歉的是,来到这个展位采编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接近尾声,所以只拍了图片,没来得及试听产品。
手写产品介绍及画产品图已经赢了,然我说,这份用心是全场最佳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