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低频重生,聆听进化 | Fosi i5 平板耳机深度评测,荣膺德国权威媒体 igor'sLAB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7-12 16: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弗西FosiAudio 于 2025-7-12 16:57 编辑


“从评测反馈到硬件革新,我们选择用技术回应期待。”

数月前,德国知名硬件媒体 igor'sLAB 对初代i5进行了严谨评测,指出其超低频表现的遗憾。今天,我们带来优化后的i5,不仅解决了低频缺憾,更以全面跃升的音质表现,荣膺 “igor'sLAB编辑推荐奖”

前情提要

初版i5在测试中被发现 100Hz以下低频衰减明显(30Hz处达-17dB),经声学团队验证,根源在于振膜腔体的 微量声泄漏,导致声压无法有效积累。后续Fosi Audio团队迅速响应,通过加装密封环结构(位于驱动单元与腔体间),重塑声学环境,锁定流失的低频能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i5优化后在客观参数和主观听感方面都有哪些变化。



客观参数测试结果

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
(初版i5频响曲线)

(优化后i5频响曲线)

(初版i5 1/24 倍频程曲线)
(优化版i5 1/24 倍频程曲线)

原文评价: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这已经得到了回报。修改带来了整个频谱范围内更平滑、更均衡的响应。窄共振峰的减少和抵消的消除确保了再现的清晰度和连贯性得到改善。原始版本可能因其在中高频的不稳定行为而显得分析性强但也易疲劳,而新版本则提供了更稳定、音乐性更一致的图像,具有更真实的声场和更好的超低频基础。哈曼曲线不仅作为视觉参考,也作为接近心理声学平衡调音的技术证明。

猝发衰减(Burst decay)


(初版i5 猝发衰减)

(优化后i5 猝发衰减)

原文评价:

优化的阻尼以及中高频关键共振的减少显著改善了瞬态成像。声音图像变得更清晰,人声和乐器的轮廓更精确地呈现。定位锐度增加,而复杂音乐段落内的声学掩蔽减少。相比之下,原始版本听起来更扩散、略显沉闷,并带有明显的共振叠加。因此,此次修订不仅实现了更好的频率分布,还带来了更明确的时域响应,这是平面耳机音质的关键一步。

累积频谱衰减(CSD)

(初版i5 累积频谱衰减)

(优化后i5 累积频谱衰减)

原文评价:

CSD图中的优化直接反映在听感上。新版本听起来共振感更少、结构更清晰、更通透。人声和乐器更清晰,瞬态受共振掩蔽更少。定位和细节解析度得到改善,尤其是对于信息密度高、脉冲快的音乐。在原始版本仍表现出尖锐感和时间重叠倾向的地方,新修订版提供了更和谐、时间上更连贯的聆听体验,具有改进的瞬态和衰减行为。因此,该分析证实了先前在频率响应和猝发衰减中观察到的改进也体现在时间累积行为上。

短时傅里叶频谱(STF)

(初版i5 短时傅里叶频谱)

(优化版i5 短时傅里叶频谱)

原文评价:

在STF频谱中,旧版本在中频分量解析方面显示出明显的弱点,加上中高频和高频持久、破坏性的共振结构。这些导致不稳定、刺耳且有时失真的声音。在新版本中,恰恰在这些领域进行了改进。中低频的增强为人声和乐器重新带来了实质感和形体感。高频显著减少的光谱碎片化改善了瞬态成像、清晰度,并防止了侵略性或侵入性的呈现。因此,STF频谱证实了在CSD和猝发衰减中已经可见的进步,现在在滑音或复杂信号下的动态条件下也是如此。新的Fosi i5拥有更自信、受控且音调完整的声音。


主观听感测试结果

优化后的Fosi i5耳机在音质上实现了全面提升:低频响应显著增强,克服了旧版100Hz以下崩溃的缺陷,呈现出有力、干净的超低音,适用于电子音乐和原声低音;中频表现更松弛均匀,人声饱满自然,乐器分离度提升,尤其利于爵士和古典乐,中频打开并创造出一种管弦乐队的层次感,这在这个价位的耳机中起初是意想不到的;高频则经过优化,衰减受控,减少了刺耳感,使摇滚乐中的吉他和鼓点更清晰有力而不失能量。整体上,耳机呈现出更接近专业平面磁耳机的平衡性、技术精确度和频谱完整性,空间感与细节分离度大幅改善,尤其在电子乐和电影配乐中营造出沉浸且不疲劳的聆听体验,适用性更广,仅需轻微EQ微调即可达到理想状态。


适用于 Peace 的 APO 均衡器配置 (PEQ, 10 段兼容)

以下调音既适用于批判性监听,也适用于放松聆听。电平保持适度,线性的整体印象得以维持。该配置文件可以直接导入 Peace调音软件或手动应用。当使用非常明亮的 DAC 或播放器时,可选择将前置放大器设置为 -2.0 dB 以完全消除削波。

滤波器 1 (30 Hz): 轻微提升超低频,以充分利用 i5 的新潜力,但不过度。
滤波器 2 (120 Hz):轻微减少略微强调的上低频范围,以避免在较温暖的录音中出现松软感。
滤波器 3 (2.5 kHz): 轻微提升临场范围,使人声更加突出清晰,尤其是在原声音乐或播客中。
滤波器 4 (6 kHz): 该范围内的轻微峰值可能导致某些录音中的齿音过刺,因此温和削减。
滤波器 5 和 6 (8.5 kHz 和 14 kHz): 轻微打开高频,改善空气感和空间成像,且高频不会过亮。
总结

幸运的是,Fosi i5 的新调音不仅在客观技术上更好,主观上也更连贯。改进不能仅仅归结为低音电平的增加。相反,这是对音调平衡的结构性修正,结合了共振行为的明显平静化。耳机显得更成熟、相当放松且通用性强。它现在既适用于混音时的分析性使用,也适用于长时间以愉悦为导向的聆听。此次修订并未改变 i5 的特性,而是在声音方面将其推向了合乎逻辑的结果。任何了解旧 i5 的人,不仅能够测量出差异,也能立即听出来。而这正是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价值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19 01: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