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不是木耳,对数码味太敏感,还穷,太烦人了! [打印本页]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18 15:09
标题: 不是木耳,对数码味太敏感,还穷,太烦人了!
       磁带年代,虽然底噪大,解析力低,但是耐听,简单的一个中低档随身听就可以让我陶醉在音乐之中

后来到了CD年代  底噪基本没了 动态解析等上来了  可是中低档无论是箱子系统还是随身系统,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数码味,长时间听总有种莫名的烦躁

现在数播 PChifi年代   可玩性花样更多了   可是数码味变的更浓烈了  某些解码形式,功放电路的形式,即使是上万的设备   我还是能听出毛刺

但是我看到身边的人,很普通的设备他们都听的不亦乐乎,很多时候我是真的羡慕木耳,他们不用投入多少时间精力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听感,我还要穷折腾

观感也是,在现在OLED盛行的年代   我还是喜欢LCD的纯净    新买的手机不得不选择又厚又重的v30pro,   电视也不得不选择硬件性能低下的索尼大法LCD

别人看OLED都是色彩艳丽对比度高,我看就是一个字:晃。      别人听我的设备一脸惊讶的时候    我内心就一个字:烦

我现在有点相通了,只能牺牲部分性能来获得自己的一些基本听感。都想兼备,就要上到动辄天价的设备(至于结果是怎样还是个未知数)

作者: bokiller    时间: 2020-10-18 15:12
你干嘛不买黑胶/cd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18 15:29
本帖最后由 fznhy 于 2020-10-18 15:33 编辑
bokiller 发表于 2020-10-18 15:12
你干嘛不买黑胶/cd

唱片,开盘机什么的我玩不起的。CD我勉强可以玩玩,但是我个人的听感和数播系统没有本质的差别,现在动辄就要几百元一张的碟片,对我来说性价比非常低了。

我内心其实是一点也不想折腾,要不是最近迷上了古典我都不会来这。 我的要求说出来可能非常低了,数码味尽可能的少,声底尽可能的黑,就这两点达到我满意我就安心听音乐了。

至于什么解析 声场 动态 空气感等高大上形容,我都可以牺牲不少来满足我上面的两点。

作者: colaking    时间: 2020-10-18 15:33
CD或者你试试看bricasti的解码,模拟味很足,号称模拟味第一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18 15:42
本帖最后由 fznhy 于 2020-10-18 15:57 编辑
colaking 发表于 2020-10-18 15:33
CD或者你试试看bricasti的解码,模拟味很足,号称模拟味第一

CD本质就是数码源,模拟味足不代表没有数码味。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问题,很多人听着超高解析的CD系统完全感受不到数码味,我很羡慕他们。

就如乐器一样,无论演奏技巧多么高超流畅娴熟的钢琴家,我都可以听出它的断续性,说不出来的那种感觉。

所以我一直不怎么喜欢听钢琴, 弦乐和管乐是我的最爱。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0-10-18 15:55
现在卡座机还是能买到的。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0-10-18 15:58
胆机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18 16:02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0-10-18 15:58
胆机

这个是必须的,已经上了纯胆。还想在源头下点功夫。
作者: 一波又起    时间: 2020-10-18 16:05
森海也不送我台大奥,搞得我很烦躁

作者: no50    时间: 2020-10-18 16:06
我也是对数码味比较烦的人,可以用软件EQ将6K-10K的频率都降低6db,还有数码味就降低更高频率的EQ,这样出来的声音数码味会少不少。中频不太好可以少量加强200-500hz的频率。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18 16:13
no50 发表于 2020-10-18 16:06
我也是对数码味比较烦的人,可以用软件EQ将6K-10K的频率都降低6db,还有数码味就降低更高频率的EQ,这样出 ...

多谢指点!我还没想到用软件改善,改天我试试,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 aaronpan    时间: 2020-10-18 16:22
你这是感官敏感,和数码味没关系,是不是平时还容易晕车?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18 16:29
aaronpan 发表于 2020-10-18 16:22
你这是感官敏感,和数码味没关系,是不是平时还容易晕车?

感官有可能比别人稍微敏感点,不过这个也没办法量化对比。  

晕车晕船晕机什么的不存在的,过山车我坐着都没感觉多刺激。

作者: 818bh    时间: 2020-10-18 16:35
cd也是数码!要玩模拟就必须是磁带黑胶和开盘!黑胶还必须淘老盘!现在新版的黑胶用数码母带转制的!多多少少都有点数码味了!

作者: 扔掉耳机    时间: 2020-10-18 16:39
磁带卡座还可以买的到的 论坛有人在玩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0-10-18 16:39
818bh 发表于 2020-10-18 16:35
cd也是数码!要玩模拟就必须是磁带黑胶和开盘!黑胶还必须淘老盘!现在新版的黑胶用数码母带转制的!多多少 ...

这个世界总是有遗老遗少,不是贬义,爱好不存在好和坏,改变不了自己就淘老古董去吧。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18 16:42
818bh 发表于 2020-10-18 16:35
cd也是数码!要玩模拟就必须是磁带黑胶和开盘!黑胶还必须淘老盘!现在新版的黑胶用数码母带转制的!多多少 ...

说的很对,而且声底问题还要花大精力解决。我的资源和财力不允许我玩这些。

我暂时只能选择廉价的数播方式来听音乐,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了,我只求尽可能的少点,达到我最低的低音观即可。

作者: reent    时间: 2020-10-18 17:43
好听和性价比两难啊
作者: 鑲ョ▼    时间: 2020-10-18 18:03
那干嘛不玩回crt
作者: 逍遥之道    时间: 2020-10-18 18:04
还是感觉上世纪90年代时候的索尼大法听起来过瘾,追四大天王的CD,话说再也回不到从前。
作者: 轻烧党    时间: 2020-10-18 18:07
hufi大法好

作者: laimansolo    时间: 2020-10-18 20:17
弱弱问一下,什么声音称之为有毛刺?

作者: GGT260    时间: 2020-10-18 20:22
毛刺跟数码录音毛线关系都没有,录音室没可能有毛刺还发行出来,现在录音都数码录,不会直接录黑胶上,那么讨厌数码就别听了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18 20:23
laimansolo 发表于 2020-10-18 20:17
弱弱问一下,什么声音称之为有毛刺?

就是数码音乐本质导致的不完美的连续性,哎呀,很难描述了

就好比同一首曲子  弦乐和钢琴演奏   弦乐演奏出来就是模拟味  钢琴演奏出来就是数码味,比喻估计不是那么恰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啦

这个更多的是一种听感,很多人感受不到这种数码味的。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0-10-18 20:26
最简单的办法,同一张录音,有CD别去对比数字文件,有数字文件别去对比CD,就妥了
信我没毛病,比较才是痛苦之源。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18 20:31
GGT260 发表于 2020-10-18 20:22
毛刺跟数码录音毛线关系都没有,录音室没可能有毛刺还发行出来,现在录音都数码录,不会直接录黑胶上,那么 ...

跟录音确实没多大关系,更多的在于我们的回放设备。

录音室的方式我不清楚,就算是数码录音,我想也不是我们这些回放设备可以比拟的。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18 20:39
朋友妻不客气 发表于 2020-10-18 20:26
最简单的办法,同一张录音,有CD别去对比数字文件,有数字文件别去对比CD,就妥了
信我没毛病,比较才是痛 ...

CD就是数字信号啊,和数字文件同源

应该这样说,同一个录音,数字录音通道录出来的数字信号直接制成CD, 模拟录音通道出来的信号直接往黑胶上灌成唱片


作者: 江南我最帅    时间: 2020-10-18 22:25
可能楼主的器材比较高级,按我理解,低端器材对音源的宽容度还是可以的。
作者: 随声前行    时间: 2020-10-18 23:04
解决方法比较现实的要么80年代以前的日本黑胶,要么就cd。cd机你直接上high-end,再买几条好线,其实数码味就听不太出来了。咬咬牙,我一直喜欢的神机就英国之宝808v6,一直没机会入。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机器了,其他的分体机型着实玩不起。
作者: cherrypepsi    时间: 2020-10-18 23:05
很多人觉得那种“数码味高亮刺”就是高音质的象征。

再话说现在许多行业都越来像这种“数码味“趋势发展,尤其是国内,因为本来绝大部分人也不在乎。比如用胶片放映的电影,国内根本就找不到了。其实高质量的胶片电影比数字投影的还要清晰,而且关键色彩和质感要好太多。还比如大排量自然吸气v8的车,那种原始磁性的声线,和线性的动力输出,不管现在电动车或涡轮车马力有多大,百公里加速有多快,是没有那种魅力的。
作者: 坎坎伐檀兮    时间: 2020-10-18 23:22
传统CD的16比特取样实际上还是遗漏了一些细节,这些细节的遗漏导致数码味儿的感觉——感觉上就是一种“干”的感觉,不够丰润……

作者: midangnol    时间: 2020-10-18 23:27
数码味其实是器材和环境的问题,比如电源emi过高,信号线不匹配,diy线阻抗过高,数字箱用模拟线,环境不好,导致频响变化幅度过大,造成听感差异,等等,很多人玩了很多年音响还是瞎玩,为什么别人同样的硬件,声音如此好听

作者: 312612368    时间: 2020-10-19 00:09
只要你舍得砸钱,不管CD还是数播都没什么数码味。呵呵。
作者: 电脑小痴3    时间: 2020-10-19 00:29
数码音电音电声感重,收拾掉它就是了
作者: Libertea    时间: 2020-10-19 00:38
部分cd为了追求音量提高了电平,很多讲究的cd声音还是很好的。

作者: 818bh    时间: 2020-10-19 00:43
Libertea 发表于 2020-10-19 00:38
部分cd为了追求音量提高了电平,很多讲究的cd声音还是很好的。

听cd近三十年了!八十年代未九十年年代初的cd相当自然!电平不高!模拟味十足!后期一味提高电平!非常不耐听!参考百度响度战争!

作者: Libertea    时间: 2020-10-19 00:44
818bh 发表于 2020-10-19 00:43
听cd近三十年了!八十年代未九十年年代初的cd相当自然!电平不高!模拟味十足!后期一味提高电平!非常不 ...

同感,录制差的就是一个字,吵

作者: zeropassion    时间: 2020-10-19 03:55
突然思考到一个问题。这是不是 不是设备变了,而是录音处理的时代潮流导致的

作者: 逐神的约会    时间: 2020-10-19 07:19
cd系统上完全可以用上cardas线材,搭配好后能感受到模拟味
作者: HTT1000    时间: 2020-10-19 07:26
先把电弄好
还是不行的话只能黑胶开盘了
高端R2r也都是偏素质流

作者: 同学2012    时间: 2020-10-19 08:38
推荐试试aune s8解码,在价格不算高的情况下达到背景黑的效果,同时中频的流畅度还不错,有点点模拟的感觉!
作者: gusijia    时间: 2020-10-19 09:00
买台乐感好的cd机,例如音乐之旅的旗舰,再收些老板的cd盘,西德无字 pdo pmdc,这些老版的cd盘的乐感比较像lp,不像新版edc以及song dadc数码味那么重

作者: preachercn    时间: 2020-10-19 09:28
这个问题确实无解,主观上能理解楼主。现在越来越多数字合成技术,恐怕以后的发展趋势便是如此。时代潮流已变,则听音观亦变。
作者: angel5631    时间: 2020-10-19 09:48
fznhy 发表于 2020-10-18 15:42
CD本质就是数码源,模拟味足不代表没有数码味。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问题,很多人听着超高解析的CD系统完 ...

那就黑胶吧、

作者: 风卷残云    时间: 2020-10-19 10:08
PCHIFI确实折腾啊,但是折腾折腾也是可以改善的

作者: netgod    时间: 2020-10-19 10:28
GGT260 发表于 2020-10-18 20:22
毛刺跟数码录音毛线关系都没有,录音室没可能有毛刺还发行出来,现在录音都数码录,不会直接录黑胶上,那么 ...

排除特别低端的,很多毛刺感是音染造成的,为了某些情况下好听,必然造成某些情况下就难听。

作者: 耿直弟弟    时间: 2020-10-19 10:51
潜39+手机也很好听了(流行)

作者: xiaotan02    时间: 2020-10-19 11:36
数码声其实就是时钟, 相位误差问题
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完成da就模拟了
黑胶磁带 记录和回放 都没有相位问题
黑胶就如同千层饼,各层都对准了
cd就像 错开了一样 数码声就出来了
作者: gusijia    时间: 2020-10-19 12:47
fznhy 发表于 2020-10-18 20:39
CD就是数字信号啊,和数字文件同源

应该这样说,同一个录音,数字录音通道录出来的数字信号直接制成CD ...

cd制作不是你说的这样,是用母带(不是网上泛滥的那些所谓的数字母带)混音后制作模具来压制cd,当一个模具不行了就要再拿母带来混音制作模具,同样母带不同的混音师做出来的不同版本cd音质就有一定差距。cd盘是无法100%复制的,这是索尼想当年加密的原因。所有唱片公司每次制作cd都要用密度重新混音。那些抓轨文件是转换出来的文件,跟cd上的采样率是不一样的

作者: firsttide    时间: 2020-10-19 12:59
和你差不多,无论设备如何升级,毛刺感只是减轻却无法像CD一样顺滑。但是原因基本找到了,供电和干扰。前者通过电处,发烧排插和电源线等手段可大幅降低,后者只能改造PC或是换成数博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19 13:06
xiaotan02 发表于 2020-10-19 11:36
数码声其实就是时钟, 相位误差问题
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完成da就模拟了
黑胶磁带 记录和回放 都没有 ...

解释的非常到位
不过不打算玩CD了  想玩好难点多、投入大
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很多时候一张碟只有一首喜欢听的,频繁起身换碟有种被它玩的味道。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20-10-19 13:19
我也是类似经历,大部分时间都在想办法去掉中高频那股生硬刺耳毛躁杂乱
不过你的要求应该比我高多了

作者: aboutwind    时间: 2020-10-19 14:52
我跟您的感受差不多,很多人喜欢液晶的鲜艳和高解析,但我看到的都是溢出的色块和没有透视的平坦,所以至今看电影我还用等离子,对于听音乐我可以分享下我的做法,买几盘顶级的磁带,sony smm级别的四类或者uxpro级别的二类,然后用三磁头机器录上DSD的音源,数模转换可以用目前最顶级的9038Pro,或者4499的芯片,这样可以达到背景足够黑,但声音的温暖流畅两个要求,我目前就是这样玩的,用耳机或者音箱都可以做到久听不累。
作者: sunkeli2    时间: 2020-10-19 16:06
素质是骨 听感是肉 素质再好 戳破肉裸露在外的骨头也膈应人 反之一堆肉也是腻的很 要中和取舍 每个人听感不同 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多多折腾 中途好的坏的都是增长见识 祝早日找到心仪的搭配。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19 16:29
818bh 发表于 2020-10-19 00:43
听cd近三十年了!八十年代未九十年年代初的cd相当自然!电平不高!模拟味十足!后期一味提高电平!非常不 ...

       感觉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为了迎合低端和各种直推应用,录音故意加大了电平,导致“毛刺感”更为明显。


作者: 随声前行    时间: 2020-10-20 10:01
本帖最后由 随声前行 于 2020-10-20 10:07 编辑

其实楼主对数码声敏感,目前最省时省钱的玩法就是cd,选一台好的cd机可以听很久不折腾。我最早没入烧的时候都是迷信所谓的dsd,高码率文件,也买过相应的入门解码,结果就是一首曲子两分钟不到就想切歌,即使是自己熟悉且喜欢的曲子。有时候录音本身录音质量较差,如果在未经优化的电脑上听,听着时常会毛躁,一分钟不到就忍不住想切歌。好的音源带给我最直接的感受,一张不熟悉的专辑,就算有一半的曲子可能旋律不是很中我意,我依然会很享受的听完。好的音源会让人对同样的一首音乐产生全新的感受,你会很惊讶发现,贵一些的音源提升的不只是解析和素质,而是让原本缺乏色彩的音乐五彩斑斓。我原来是个下载狂魔,下载了几个T的各种格式的无损,直到去听了好的cd机,才感慨声音差距如此之大,更不用说黑胶了。黑胶主要是顶级唱盘百万级,唱头唱臂顶级的价格都是一台旗舰cd机的价格,着实折腾不起。而cd机3万左右声音就很好了,有一种很舒服的安定感。
作者: 非微软不用    时间: 2020-10-20 10:40
本帖最后由 非微软不用 于 2020-10-20 10:45 编辑

CD机找早期的经典型号,尤其几个不死光头的老机器,再服役个20年估计也不会坏,场效应管前级/耳放,电子管功放,要多模拟就有多模拟,也花不了多少钱。CD碟片可以自己刻录,咸鱼资源很多,慢慢找,买个千把块钱的二手低速刻录机足够烧了(雅马哈的一些经典型号刻录的碟子非常不错)……不用前级直接买个电子管功放,RCA自己改装一条转接线,可以推高阻或低灵敏的耳机,这样省去了一个前级了,喜欢玩全频喇叭的话那就更上一层楼了,国产的飞乐、银笛大口径也不贵,咸鱼找个二手空箱组装一下,其实老曹的全频不错也不贵,那声音是真的可以用小毒来形容了
作者: 索尔古德曼    时间: 2020-10-20 10:51
胆机确实好听,提升了中频,拉近人声。

作者: 爱花    时间: 2020-10-21 09:59
建议楼主先去蹭高端机器吧 先找到你主观上认为的能出模拟味的机器再说 毕竟每个人听感都不一样(人与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 狗头) 一这套设备为基准 让有经验的人推荐一套这种味道的 你经济能力能承受的机器 这样既增加了听音经验 也少折腾
作者: hhu88    时间: 2020-10-21 10:54

记住一句话:真实的现场音乐,既没有数码味,也没有模拟味。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21 10:59
hhu88 发表于 2020-10-21 10:54
记住一句话:真实的现场音乐,既没有数码味,也没有模拟味。

额,这个不用记也知道啊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0-10-21 11:03
本帖最后由 true-blue 于 2020-10-21 11:05 编辑

磁带的确会比CD少了许多毛刺感,但80-90年代的CD录制的确挺好的,电平没现在的刻意拔高,听不出一点毛刺感,比磁带的高频延伸好,中频饱满,低频清晰有力。磁带的声音就是软糊,高频相对暗淡,中频还原好点,但还是不够饱满,低频软脚,糊散。这样的声音被你觉得是模似味,CD是数码味,我也无话可说,毕竟你听过的我未必听过,相反也是。要想追求好的模似味,还是要么黑胶,要么开盘机吧,磁带声音垃圾得一逼。

作者: zycxjl    时间: 2020-10-21 11:03
    数码味道太浓,我至今不知道什么是数码味道?规格化?potplayer里面就有个声音处理的。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21 11:26
true-blue 发表于 2020-10-21 11:03
磁带的确会比CD少了许多毛刺感,但80-90年代的CD录制的确挺好的,电平没现在的刻意拔高,听不出一点毛刺感 ...

        我是只是提到数码味,并不推崇追求什么模拟味,可以理解为穷人想追求数码味相对少点的声音,无奈的一种托词吧。



磁带是不可能再玩的了,底噪相比毛刺影响的听感不相上下,高品质磁带上哪找去,为了消噪还要损失一部分细节等。



作者: 爱花    时间: 2020-10-21 11:30
首先现实环境中 大多数场景 声音分离度都很有限 并不能达到录音棚的声学要求 或者说正常人听音的常态化是不太高的分离度  而黑胶机 磁带 胆机 无论多高级 分离度 失真都不低 而且阻尼系数也不高 这些机器出来的声音更接近现实环境的声音 自从石机出来以后更高的分离度 更低的失真率 更低的本底噪音 让听音者能听到超出现场的细节反而让你觉得不真实(就好比你和人聊天很少会关注别人的脸上的毛孔,大部分情况也看不见毛孔 最多也就看见一点汗毛,但是高级的数码相机拍出来的照片让你突然发现毛孔细节让你无法忽视 更加真实反而让你无法适应(相对于日常生活常态化的感受)) 这也是数码味的由来 那么有了数码味与之成为对照的就是模拟味(白话就是hufi)了 (纯个人看法)
作者: 渡劫真仙    时间: 2020-10-21 11:33
本帖最后由 渡劫真仙 于 2020-10-21 11:38 编辑

你对数码味的描述正确,但是后面对LCD和OLED的描述完全错误。

LCD效果是最烂的,你真的喜欢高画质那肯定得OLED,或者以前的CRT/等离子,都比LCD效果好太多,LCD效果是最差的,最刺眼,色彩最假,对比度最低,层次感和立体感最差,最平,就是LCD。
对显示设备来说,LCD恰恰就是你最讨厌的数码味,分辨率高,但是画面刺眼,亮,白,色彩差,层次和立体感极差。

以前的CRT和等离子才是你喜欢的模拟味,柔和不刺眼,在柔和的基础上能做到色彩鲜艳、立体感和层次感强,同时没有LCD那种拖影问题,运动效果好。

OLED是等离子接班人,但是现在OLED并没有达到最佳效果而已,不过也比LCD好太多,LCD就是历史最烂的显示技术。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21 11:55
渡劫真仙 发表于 2020-10-21 11:33
你对数码味的描述正确,但是后面对LCD和OLED的描述完全错误。

LCD效果是最烂的,你真的喜欢高画质那肯定 ...

我没描述LCD效果好啊   同价位  LCD确实是显示效果最烂的   我也说了它色彩不艳丽对比度不高等。

CRT是效果最好的,但是不可能再用的了,,OLED的调光方式我眼睛的敏感度接受不了,看着很不舒服。

我选择LCD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只能在矮子里选将军,同样价钱可以买到轻薄手感很好的OLED手机,而我却只能买又厚又重的LCD。

电视也一样,为了让在眼睛舒服的基础上追求点观感,只能买索尼LCD硬件配置低的离谱,看个4K都卡,低于它3倍价钱的国产LCD都很流程。





作者: 宵暗小町    时间: 2020-10-21 12:22
CD不就是数码的开端吗?真要模拟又玩不起黑胶,那就买个卡座吧,以前各种旗舰现在二手都很便宜了。
作者: clark8888    时间: 2020-10-21 12:22
no50 发表于 2020-10-18 16:06
我也是对数码味比较烦的人,可以用软件EQ将6K-10K的频率都降低6db,还有数码味就降低更高频率的EQ,这样出 ...

foobar有tube插件如何

作者: 五音令人耳long    时间: 2020-10-21 12:51
我们大部分时间活在数码世界里面,数码味当然重,要多听听自然的声音。
作者: no50    时间: 2020-10-21 12:52
clark8888 发表于 2020-10-21 12:22
foobar有tube插件如何

自己听得到才真实,插件不要太多。
作者: electric    时间: 2020-10-21 13:01
搞个英国之宝588
作者: gbop    时间: 2020-10-21 16:53
oled 的PWM调光本来就是原罪。等MICRO LED

作者: paul123    时间: 2020-10-21 17:09
主要是还没玩好,没事儿,休息一下,慢慢再调整。试试用机线,不要用太多hifi配件。
作者: netgod    时间: 2020-10-21 17:21
爱花 发表于 2020-10-21 11:30
首先现实环境中 大多数场景 声音分离度都很有限 并不能达到录音棚的声学要求 或者说正常人听音的常态化是不 ...

现实确是如此,其实就是业余与专业的区别。
作者: T0D    时间: 2020-10-21 22:15
穷就来当科学指标档吧,sonata hd pro 配条lindy usb线直插电脑,连条绿联3.5转rca塑料壳线配TOPPING L30耳放直插金平面GL1000平板耳机,然后就此退烧
作者: zxjses    时间: 2020-10-21 23:16
我怎么觉得胆机把我的音源都变成胆味了。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21 23:18
zxjses 发表于 2020-10-21 23:16
我怎么觉得胆机把我的音源都变成胆味了。

没有胆味那还能叫胆机嘛
作者: bam_jskm    时间: 2020-10-22 01:53
安心听音乐才是王道,折腾器材没有止境
作者: 有只野猫    时间: 2020-10-22 06:40
纠结得。。。看着我都难受。黑胶+胆机搞定。

作者: 大路朝天121    时间: 2020-10-22 07:33
你先说说什么是数码味?

作者: CKJ.    时间: 2020-10-22 09:20
耳机可以试试stax的产品,尤其是老款
作者: llok    时间: 2020-10-22 09:21
现在许多人收二手的编辑机,估计也是为了那个模拟味吧
作者: 冯赌必晟    时间: 2020-10-22 10:53
毛躁是噪音隔离等等的问题  数码系统可以安宁
作者: johnarcam    时间: 2020-10-22 11:09
思想斗争很激烈啊,LZ,退出烧坛一段时间吧,数码流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流,50年?100年?天知道
作者: xuqianbing    时间: 2020-10-22 12:49
一个原道耳机就能解决的事,说的那么高级!!!!!!!!!!!!


作者: 网络孤客    时间: 2020-10-22 13:58
高端相机拍摄人像,细节清晰,色彩还原准。
但很多MM不喜欢,反而喜欢手机拍的,美颜过的片片。
作者: netgod    时间: 2020-10-22 14:22
网络孤客 发表于 2020-10-22 13:58
高端相机拍摄人像,细节清晰,色彩还原准。
但很多MM不喜欢,反而喜欢手机拍的,美颜过的片片。

hufi 和 hifi    只论感觉 那hufi一定浓浓的  柔和的  好听
作者: Libertea    时间: 2020-10-22 14:31
818bh 发表于 2020-10-19 00:43
听cd近三十年了!八十年代未九十年年代初的cd相当自然!电平不高!模拟味十足!后期一味提高电平!非常不 ...

嗯不用看。十几年前已经知道了。其实那个也不是什么模拟味数码味,不过总之呱噪不耐听。

作者: 网络孤客    时间: 2020-10-22 16:16
netgod 发表于 2020-10-22 14:22
hufi 和 hifi    只论感觉 那hufi一定浓浓的  柔和的  好听

1、太过于清晰,注重细节,其实也忽略音乐本来的体验。
2、太真实,不一定是好听的。

作者: netgod    时间: 2020-10-22 16:27
本帖最后由 netgod 于 2020-10-22 16:29 编辑
网络孤客 发表于 2020-10-22 16:16
1、太过于清晰,注重细节,其实也忽略音乐本来的体验。
2、太真实,不一定是好听的。

清晰不等于 细节响  也就不等于细节抓耳干扰主旋律
换句话说  混音师 听到所有细节 都会加以处理  安排合理的响度  并不会干扰主体

真实的好听就是好听  不好听的美化到位可能会好听

作者: zhaotl    时间: 2020-10-23 14:12
只是那时你还年轻,就像你回忆年轻时的食物特别香一样,都是脑放的结果。

作者: 玫瑰诱惑    时间: 2020-10-23 15:59
本帖最后由 玫瑰诱惑 于 2020-10-23 16:20 编辑

手机可不是OLED是垃圾AMOLED,OLED又不差的。为什么真的HDR只有未来的OLED能实现,就是以为内他宽容度高,色域又广、对比度不会很高,又不刺眼。
不会暗部死黑、高光死白、模拟味十足,所以高端。现在的LCD高光细节,暗部细节都很弱,但那个亮度能把人眼睛都刺瞎了,就算标个HDR也是辣鸡。
所以楼主先把概念搞清楚再来谈模拟和数码,你其他的感受我可以理解、我也是不能接受任何齿音和毛刺的人,但OLED你这个例子完全弄反了。

作者: ymz0804001    时间: 2020-10-23 16:21
还是档次不够,说万元的都能听出毛刺,要是装备万元HiFi连入门都算不上,先把设备档次提高吧,HiFi这玩意越级pk是不现实的。CD机3万或者5万以上,只要搭配不是太离谱,cd碟片首版或者银圈,半银圈也凑合,要是再能听出数码味再说!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23 19:08
玫瑰诱惑 发表于 2020-10-23 15:59
手机可不是OLED是垃圾AMOLED,OLED又不差的。为什么真的HDR只有未来的OLED能实现,就是以为内他宽容度高, ...

           好把,不讨论这个了,我只是拿手机
AMOLED打个比方(怪我没说清楚),
这个要展开还能说很多,,,耳机论坛就不歪楼了。。。


作者: CZYZQS    时间: 2020-10-23 19:42
这病烧钱。。
作者: ligabe    时间: 2020-10-24 11:43
对于听力好乐感好的人听音响是一种痛苦,那些顶级器材就是给这些人准备的。

如果经济条件不行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作者: 山水意    时间: 2020-10-24 12:15
看下来,楼主确实烦恼得有道理,而且语焉不尽的样子。。好像专有名词和形容词都不够用啊。
作者: 山水意    时间: 2020-10-24 12:15
相信我,一杯红酒和一条蕾丝都解决了。。。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0-24 14:42
ligabe 发表于 2020-10-24 11:43
对于听力好乐感好的人听音响是一种痛苦,那些顶级器材就是给这些人准备的。

如果经济条件不行就只能退而 ...

一句话就说到我心坎上了, 我就大胆的不要脸的说下:我不光听力好,乐感也很好

当我初次听陌生作品第一段旋律时候,我就有能感知下段旋律大约是个什么样的能力

当作者的水平较平庸时,和我事先感知的内容基本相同。甚至还能感觉到很多不足,有种想给它重新编曲的冲动。

当作者水平越来越高时,我能感知到的内容就越少,不自觉的被代入进去,有种立马想放下手上的活,闭上眼睛的冲动。

至于乐感我没提,我知道我现在的条件不行,硬件不行,我就软件来凑,找好的作品好的录音源来补充,可以满足我的基础听感。

但是听力这个没办法找软件来凑,当欣赏一段旋律时大量毛刺参杂在其中,努力关闭脑放,心中默念没有毛刺只关注音乐本身,正猜想下一段旋律会是个什么样子时候,大量毛刺又涌来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