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onehif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媒介令你可能会喜欢上古典 .....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7-8-17 05: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整体上我是觉得喜欢上古典对器材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有些器材听交响乐是极度混乱和吵杂的。这样的器材能让人爱上交响乐那就见鬼了。不爱古典音乐的夫人最近听了一些安定度极高的设备,一个人坐那可以听完贝多芬第九的第三,第四乐章。然后说太好听。

但是古典音乐不一定都有特别大的动态。马友友近几年出的生命之歌可以尝试听听。尤其第一首圣母颂,相当美妙,而且动态也不算大,就两件乐器一把大提琴加上一架钢琴,一般器材就可以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8-17 05: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致楼上:
动态是画布,是基础。不排除个别7寸照片能比14寸可能有更多细节,但那只是个别。
电平也不是说拉就拉,母带素质不行约拉缺点越明显,7寸照片翻印14寸也不是那回事。
确实大部分电声不需要大动态,但也不乏《Thriller》这类精品。

致楼主:
不是讨论古典吗?怎么又拿流行做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8-17 02: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1. 用蘇芮或者一些其他的華語音樂來做例子是有失偏頗的.首先,80年代的華語錄音水平是比較差的,嗯,現在也有很多不怎麼樣的.其次,做remastering母帶的狀態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很多早期的華語音樂不談母帶保存情況,母帶還在不在都是個問題.這樣的例子是完全沒有說服力的.

2.
1). 你也說了,每個人對聲音好壞的理解不一樣,那麼你說的蘇芮那個版本聲音最好,用你自己的邏輯也是個悖論.

2). 關於響度,關於電平,我可以說你說的完全是錯的.這裡我可以舉出大量的例子,2003年有一個卡朋特的精選Carpenters Perform Carpenter ,這個精選的remastering是Richard Carpenter自己親自做的.The Doors的40週年紀念專輯也是The Doors的製作人親自做的.Pink Floyd在2010以後出的所有專輯的remastering也是從73年就和他們一起工作的James Guthrie做的.Led Zeppelin的remastering是樂隊吉他手Jimmy Page和別人合作的.King Crimson的remastering是吉他手Robert Fripp和別人合作的,King Crimson的母帶還是Robert Fripp自己保存的,同樣自己保存母帶的我知道的還有Neil Young.

以上說的這些Remastering大多數都是你說的高電平的.可能你對我上面舉的例子大多數不了解,我可以再給你一個算是比較知名的例子.Elton John,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c2EjYZe 密码: 3tn9
上面的鏈接裡有兩個精選,還有Elton John的著名專輯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兩個不同的remastering版本.我們只比較這4張碟的這首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日版的Greatest Hits裡的這首歌電平是63.5, The Superior Sound of Elton John裡的這首歌的電平是100, 而95版的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裡的這首歌電平是99.7,在2014最新的remastered裡這首歌的電平是100.說一下這幾個版本做mastering的都是什麼人,日版的Greatest Hits和西德銀圈是一個mastering,做mastering的是unknown,很大概率是當時壓片廠的工程師.The Superior Sound of Elton John和95版的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都是1973年這張專輯的製作人Gus Dudgeon親自做的remastering.而2014版的remastering是Bob Ludwig做的,Bob Ludwig是著名的mastering engineer,獲獎無數.

The Superior Sound of Elton John是很多人熱衷的,一聽到就高潮的西德銀圈,碟面清楚的印著"Remixed from the original multi-tracks by Gus Dudgeon",這在早期碟是很罕見的,而這張碟的聲音取向也是和早期大眾熟悉的銀圈在聲音取向上有很大不同的.這個精選的發行時間是1983年,而Greatest Hits的CD發行時間是1984年.1983年好像也沒什麼所謂的為了迎合一部分人去故意拉高電平的說法,為什麼原唱片製作人會把電平"拉這麼高"呢?是不是Greatest Hits以及其它一大批早期碟反而是壓片廠工程師為了迎合市場故意做出來的所謂"耐聽,好聽"的聲音呢?這張碟的SACD版我沒買過,不過我有採樣更高的blu-ray audio,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下下來比較一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SenXeE 密码: btr4

對於一張碟來說,影響聲音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你說的動態,還有解析,聲場,樂器定位,樂器音色,樂器分離度等等.對於流行樂來說動態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搖滾樂也只有少數大動態的.相比其它因素動態真的不算什麼,即使是古典,為了動態犧牲大多數其它的東西也是得不償失.

所謂的響度戰爭所說的為了迎合市場拉大電平其實是個謬論,我上面舉的那些例子已經說明問題了,一個人兩個人迎合市場還有可能,所有的音樂人都為了迎合市場昧著良心拉大電平?說這話的人應該首先想下自己是不是有被迫害妄想症.別人不說,Richard Carpenter自從Karen Carpenter去世以後基本上已經退出樂壇了,會為了點錢做這事?問題的本質在於現在的remastered更傾向真實的或是音樂人自己想要的聲音,而早期CD則不是(我是聽磁帶開始的,很多早期CD的聲音比磁帶差遠了),一些還活在幾十年前的人認為現在的CD的聲音不符合他們所謂的"好聽,耐聽"就生造出了所謂的響度戰爭.至少我聽現在的remastered是沒問題的.如果覺得現在的錄音音量小了聽不清,音量大了吵,首先應該想下自己的聽力是不是有問題了.

3.
我孤陋寡聞,不知道EP430是什麼神器.不過音源上有點小建議,什麼youtube下載之類的還是算了吧,多找點來源可靠的CD-rip,Vinyl-rip,這樣至少可以有一個正常的判斷錄音的基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2: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在这综合各同学的意见一起回覆:


1. **********
对于各同学对高规格的音乐格式的喜好在此不便评论,但请谨记一点高规格的音乐格式并不一定表示音乐有高规格的素质。以下以 苏芮 的 OST 搭错车 为例:我发现最好声音的是 搭错车(韩银版)1983,其他的各个版本各同学可下载一遍试听及比较。
A> 搭错车 电影原声大碟 DSD(1000张限量版)
B> [MQS] 苏芮 搭错车 24 96
C> 宝丽金20世纪光辉印纪系列-苏芮-搭错车


以下有该首歌曲的 MP3 试听;WAV 上载的档案太大实在是伤不起。


8楼 发表于 2017-8-6 21:56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03125



连接:http://pan.baidu.com/s/1i545Ep3
密码:www.erji.net


曲目:(MP3 录音;WAV 差不多要 400MB)
RTHK 历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18届(1995) 彭羚 -- 如梦初醒
关淑怡—1992制造迷梦 -- 制造迷梦
黎瑞恩—1994 黎瑞恩94精选 -- 一人有一个梦想
刘美君—1987 点解 -- 这双眼只望你
张德兰—2002 张德兰 精选18首 SACD -- 鸡公仔
苏芮 - 搭错车(韩银版)1983 -- 序曲
苏芮 - 搭错车(韩银版)1983 -- 一样的月光
天若有情 电影原大碟(1990.06) -- 袁凤瑛 天若有情
伴我同行-电影原声 -- 刘雅丽 谁可伴我
伴我同行-电影原声 -- 刘雅丽 友情永远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电影原声版  -- 刘雅丽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徐小凤—金曲精选 (1986) -- 三分七分
徐小凤—金光闪闪 -- 想…


2. **********
每一个人对声音的感觉都不同;就像 PK 喜欢上那些老态迟暮的中高频,这是个人的喜好并不是天籁或者宇宙最强,请不要开超级脑放 + 极度 yy。
在我本人来说用普通收音机来重播古典乐曲就像桌上的食物没有加盐一样 ..... 听个毛线。在 2017原音精选 这 SACD (CD层)可以看见古典的音乐动态是多么的吓人,在不计较音质下用普通器材去播放古典你可以想像你到底能听到多小 声 音,如果你对该等歌曲的 旋律、含意、内容、历史 等等都非常熟悉的话 ..... 那用甚么去听也会听得陶醉,但可惜的是我是一个门外汉对这些甚么甚么的不懂,如果对这些由普通器材播放出来的味同嚼脂的音乐对上半天,我只能说上一句:你放过我吧!
现在我所用的 创新EP430 是一个入耳的耳机,任它的音量如何拆天也不干扰别人,可以想像如果在音箱下播放那拆天的声音会招来隔邻的投诉不,所以我说 “一个媒介令你可能会喜欢上古典 .....”,在一个私人空间畅快淋漓的去欣赏古典音乐,也许我也真的能成为一个古典党。不要跟我说现在或以前的古典的录音有多好、有多赞,这个问题大家心里明白。


SACD (CD层)的音乐动态





在这也发表一下我曾经发过的贴子:


2017-1-17 21:59 楼主| 发表 60楼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68277&extra=&page=3





2017-1-19 00:46 楼主| 发表于 62楼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68277&extra=&page=4
如果有同学听不出 李克勤 的 深深深 比 黄凯芹 的 情深缘浅 录音制作好,我想他们那些都一定是世外高人,我等凡人的贴子实在是污秽了他们的眼睛。



3. **********
音响器材是要讲 配搭 的,在没有实践的前提下去相信 价钱、品牌、老烧、新烧、枪手、大神、厂家、新科技、黑科技 等等 的言论就是在跳坑,但这是在 绿坛 最常见的事情,一句话:..... 奈何 ..... 奈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8-16 17: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爱上古典最直接的方法是去音乐厅听名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8-16 17: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哦,那你再去找點blu-ray audio聽聽,說不定你就愛上搖滾,jazz,funk甚至電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8-16 13: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喜欢的是音乐又不是音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8-16 12: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喜不喜欢古典跟音质关系不大吧,我最早听贝多芬舒伯特还是国产录音机翻录别人的磁带呢,还有自己从广播录的一些,
当然也不是说器材无用,后来器材一路升级让我有了更方便的听到更多的好音质的可能,我还是很乐于接受新科技给人带来的便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8-16 11: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很喜欢这张碟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7-8-16 07: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挺多点自然就喜欢上了,人声其实还是太有迷惑性,很难不混进一些主观意图,器乐相对客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31 15: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