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137|回复: 1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到现在的一体机说两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3-5 18: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好久没来这里逛了,可能都有几年了吧,看到一体机的发展,有亮点也有失望之处。

最明显的进步是输入规格起来了,高比特率的PCM和DSD,UAC2,这些都成了标配。失望之处还是在应用方面。国产一体机的思路还是局限于迎合普通烧友的顽固思维模式。应该由制造商而不是用户来打破这些来自市场的习惯和定势。就像做汽车的福特有句名言:“如果我只听用户的声音,那么他们会说他们需要几匹更快的马”。下面我想随机吐槽一下,提出几个问题,泛泛而谈纯聊天模式。

首先是定位。一体机本来就定位在桌面而不是器材架。买家的根本需求是方便和素质都要,解码和耳放都要与相应档次匹配。但现在听到的声音仍然是,这个机偏向DA附送耳放,那个机耳放也就搭配xxx还堪一用。很多人图方便买了一体机,然后出于器材搭配的需要又在后面挂耳放,这样其实有点尴尬。买家图方便失败尴尬,卖家尴尬是用户会因为他一只耳机的口味偏好否定你整个产品。

不可否认的是耳放部分有搭配的问题,那么能不能把这部分做成可换的模块呢?耳放风格要求多但功能单一,现在SMD也很常见板子体积不大,具备模块化的条件。标配的可以是高素质IC方案以白开水走向为追求。TPA6120,LME49600之类。其它的可以有A类分立,也可以给愿意玩运放的做个插脚运放的通用板。再加上平衡/单端的选择,高配版,特别版,向某某名机致敬版,这个耳放模块其实可以有很多的版本,足以维持产品生命力,满足用户的升级需求和各种口味。现在换个口味就要砸几千上万,其实用户的兴趣是被极大压抑了的。模块化耳放就可以把它释放出来,比如1000换个平衡版玩一玩,或者升级个特别版来搭配新买的HD800,这个我相信很多人都玩得起了。

模块化的程度和方式可以有变化:用户开机可更换的子板,还是免开机从前面板就能插拔。是新机专用选项,还是可以跨平台上一代耳放模块可以用在下一代平台上。没错,电源、接口和DA变成了平台。这些部分也确实具有成为平台的条件,就是说用户不会有太大动力去折腾。素质够就行,没有搭配和口味上的痛点。方案本身更新换代的周期也合适。

电源,这个我希望看到敢于抛弃笨重环牛的产品。现在一体机动辄四五公斤,一个环牛还不够,要两个才有份量!国人对于环牛的偏好可能是源自功放吧,觉得够大够重造型威猛就是好。开关电源轻便多了,国外专业产品用的很多。开关电源只是第一级,后面都还有二级甚至三级线性稳压滤波的,即使你前面用环牛也需要。DA部分对电源是很挑剔,但那些超低噪的稳压芯片也不是吃素的。有的电源片子的输出噪声比一台成品耳放的噪声都低。

接口方面很成熟了,不过我还是有槽要吐。很多玩家会把DA输出接有源桌面喇叭。桌面听音除了耳机也就是这个玩法最常见。专业的监听用平衡口,家用桌面的用RCA,现有的输出接口都能满足,然而都各自只有一组输出,有时候不太方便,能不能可选两组RCA或者两组平衡?

说到这个,不能不提前级功能。一体机要做到多用,就要做好直接专业或半专业有源箱的准备,双音量控制很有必要。

DA方面我倒真是无话可说,指标个个都飞上天了,绰绰有余。


129
发表于 2018-11-5 07: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lix2ng 发表于 2017-3-29 16:42
你说的这个情况大概是对的,但这是市场方面的原因而不是成本的原因。以价位论存在的合理性不妥当。

早 ...

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看完所有讨论的重点。一年半后我想LZ可以印证您的观点是正确的。虽然我是小白一个,但从事音乐事业2X年,已经45岁的人生经验告诉我:您的想法在“发烧”领域看似为普通大众谋福利的初衷是完全属于“大爱”范畴,所有的革新都是在于某个领域里抓住了核心痛点并敢于挑战整合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当绝大多数所谓资深从业人员认为不可行,没必要,成本太高,没钱赚等等等等借口出现的时候,就证明换个思维维度朝大众领域发展一定可行的。其实我是搜索:车载音响搜到这里的,您在2017年3月5日回复小龙我认为Class D,4x50+100才是车载音响的最佳方案,但可惜多少年了Class D还没能成为后装升级产品的主流,基本上还是名牌车原厂用。深有同感!我们加个微信交换一下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6: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青青河边草 发表于 2017-3-29 13:42
一体机是一种存在空间,适合万元附近的设备存在。分体机成本合起来高于这个价格区域,才有性能价值。

你说的这个情况大概是对的,但这是市场方面的原因而不是成本的原因。以价位论存在的合理性不妥当。

早几年的时候有Apogee的Mini DAC,有Benchmark的DAC1,现在有Prism的几款,都在国内被奉为神器。价钱都在1~2万的区间。它们的共同点还有很多,都是专业音频设备制造商,大品牌,这些产品都是专业的桌面DAC,耳机驱动仅仅作为监听用途,风格当然也是监听的走向。然而国内玩家普遍认可,认为它们就是此类机型的典范,是通吃型的“DAC耳放一体机”,甚至是“不折腾退烧首选”。我打上引号是因为国外没有一体机的说法,人家产品定位根本不发烧(指的是不玩味道调音之类),也不想取代耳放,就是个监听用的耳机插口。2000美元上下的定价对他们也是个合理的数字前端的价位,并不算发烧价。但是这个价位和其它的元素(品牌,质量)的组合恰好击中了国内玩家的心窝,大受欢迎。我就没见过有人说它们不好的。这个大概就是万元一体机的由来吧。

国内后来有DAC也走这个路线,定价大约3~5K和8K两个档位,我觉得它们没有理由该死,一样适合存在。我写这个帖子是希望他们能更进一步,把适合本土市场的一体机概念真正发挥出来。至于售价定位,还是5000和8000也很好啊,反正成本也没增加什么。便宜一点的分体机也有存在的价值,比如几千买个中档电子管耳放尝一尝历史的味道。一套配置花好几万就为了听个耳机,我觉得没有必要,也不赞同。生命有限,为什么不把资源投入到更多的爱好中去呢?平均一年有多少个小时是可以坐下来戴上耳机欣赏音乐的?这样算一下就明白了,说不定一个便携机加一个入耳更有价值。高端价位当然也有它存在的空间,至于是否合理是否值得,只能说买家自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17-3-29 13: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省南昌市
一体机是一种存在空间,适合万元附近的设备存在。分体机成本合起来高于这个价格区域,才有性能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17-3-28 23: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
随心好音乐 发表于 2017-3-5 20:32
DAC一体机在我看来,是让更多喜欢音乐,有进阶需求的朋友,组成一套相对方便,价钱不会太吓人的组合。不知 ...

您觉得搭配9500有没有好的一体机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17-3-28 18: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lix2ng 发表于 2017-3-5 22:20
一点也不low。我到现在听耳机还是在用几年前的DACport+650接电脑听,也没多贵,然而足够用了。
两千多可 ...

芯片什么的其实已经很成熟,调音味道这些更多是看设计师的音乐偏好和造诣。所以我也不太折腾了,X2搭配一个味道温润一点,线条感细腻一点的前端,感觉就差不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17-3-20 22: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lix2ng 发表于 2017-3-19 20:08
我今天看到数--码.多的拆机图片了。我觉得HP11的作者很牛的,属于很务实的电子设计思路,完成目标第一, ...

据说乐之邦要不再走低价路线了,可能会出比HP11更好的耳放。当然,价格也更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20: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一年 发表于 2017-3-9 22:28
HP11虽然停产了,但是还有卖的,800多,超便宜了,而且多少年前的产品了到现在还够用。
你说的根据不同耳 ...

我今天看到数--码.多的拆机图片了。我觉得HP11的作者很牛的,属于很务实的电子设计思路,完成目标第一,不搞过度设计。显示屏虽然是个128x64的标准件,但界面布局比较大方不扎眼。主控也是用FPGA软核搞定的没用MCU。不论思路还是研发水平,都甩大部分国货几条街。

然而我怀疑HP11就是败在了不堆料上面。首先是敢用开关电源,然后是用了一些“不够发烧”的器件:CS3310做电子音量,DG408做多路开关。然后他们还嫌HP11的op275和4块49600太发烧了,推出了降级版的HP10。这个就是书呆子按专业产品的套路做搞错方向了嘛,应该推出个堆料版的。

我也看了几款便携一体机的拆解图,器件和指标都相当高,料堆的好,价位也够低的。我就觉得台式一体机挺尴尬了,比便携的大那么多,不做点优势出来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17-3-13 21: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lix2ng 发表于 2017-3-12 02:12
有可能是跟你的监听风格K240不匹配,反而一体机上求指标的白开水耳放能经得起监听耳机的挑剔。纯耳放确实 ...

你看错了 我不用k240呢 没有这个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发表于 2017-3-13 14: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
formoon 发表于 2017-3-13 14:14
野马,有官方改装。可改shelby或是roush。楼主不也是说的这个意思么,模块化,然后针对每个模块,官方可 ...

再好的汽车改装都是在牺牲一部分平衡的基础上的,题外话了 打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17-3-13 14: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轻女声控 发表于 2017-3-13 06:43
耳机设备不习惯卖了换,车子改了不平衡,揪心不说,影响安全。当然不动动力 悬挂的改装除外。

野马,有官方改装。可改shelby或是roush。楼主不也是说的这个意思么,模块化,然后针对每个模块,官方可以出升级改装件。PS:野马也可以在american muscle上,有很多声誉很好的第三方改装件,绝对安全,至于有没有官方改装那么平衡倒是两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17-3-13 06: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
formoon 发表于 2017-3-8 09:19
五菱宏光那个缸体双涡轮不行,就算加厚缸体强上,悬挂啊什么的也吃不住,底子也是很重要的。我只是举 ...

耳机设备不习惯卖了换,车子改了不平衡,揪心不说,影响安全。当然不动动力 悬挂的改装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17-3-12 17: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同意作者的想法。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7-3-12 16: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本帖最后由 lix2ng 于 2017-3-12 16:50 编辑
flyingf 发表于 2017-3-12 14:10
其實是可以做到的,只是會墊高成本很多,尤其考慮到設計、測試到很好的狀況下,
而且會有很多妥協的地方, ...

"我覺得一體機的問題不在於這個,實測跟標稱的指標搭不搭的攏才是問題。"

这是个很不错的问题。他们也不至于公然撒谎,但他们只公布最好看的那组数据。常见的就是电阻负载下,1KHz,0dBFS,给个THD+N的数字。这是最容易做好的,在耳放的真实使用场景下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因为耳机是复合的反应式的负载,各个型号还都不一样。但是对于DAC的部分还是有参考意义的,因为DAC的输出负载简单,各种失真的关系也是由芯片决定。THD+N做好了,其它特性也不会差。有缺憾的是两个防范性指标,PSRR代表对电源噪声的抵抗能力,还有Jitter Rejection代表对jitter的免疫力。而在测试环境下输入信号和电源都是最纯净的(或者被仪器自动抵消掉了),反应不出来。当然也希望他们多披露一些实测数据,国外的制造商给出的参数就详细很多(用户看不懂没关系,他敢于列出来就是信心的表示),而且他们的音频评测文章很多是技术走向的,测试项目非常多。 所以国外品牌的透明度很好。

一级电源的共用、模块的连接、规格、设计自由度、成本这些具体问题,我相信国产制造商能搞定,但是你可以怀疑。 玩分立的DAC和耳放吧,这是成熟的玩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17-3-12 14: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台湾省台中市
其實是可以做到的,只是會墊高成本很多,尤其考慮到設計、測試到很好的狀況下,
而且會有很多妥協的地方,這只是考慮到電路需求,如果再談不同架構,
或是溫度、空間等,妥協的地方會更多。

耳放不是個隨便兜兜線就好的配角、但也不是主角,而是要跟 DAC 一起批配才不會造成系統瓶頸,
而電源不是主角,卻也要跟耳放一起批配讓耳放能達到要求的單元之一。
成本墊高最後對於銷售弊大於利才是問題。

我覺得一體機的問題不在於這個,實測跟標稱的指標搭不搭的攏才是問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7-3-12 02: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erisk 发表于 2017-3-11 20:42
今天买的aune x7s纯耳放到了 单端口的素质我个人认为真是还不如我的一体机的口子

有可能是跟你的监听风格K240不匹配,反而一体机上求指标的白开水耳放能经得起监听耳机的挑剔。纯耳放确实必须讲调音,这个确实也是大家吐槽比较多的。
纯耳放的日子不太好过,你看每家的旗舰出来之后,坊间共识的所谓“最佳搭配”也就那么一两款,其它那么多品牌那么多型号的产品都遭遇了冷眼。
那么纯耳放干脆简化成为一个耳机驱动模块,省点成本,以合理的价钱在高素质的数字播放平台里,老老实实充当一个出力,适配的角色,岂非皆大欢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7-3-12 00: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本帖最后由 lix2ng 于 2017-3-12 01:51 编辑
baibo1988 发表于 2017-3-11 20:15
从大趋势来看未来一定是一体机的天下 越来越多的加入HIFI的人群 大多都是从一体机开始的 而且工艺也越来 ...

差异有二:1,国外的开发过程严谨,什么都要经得起挑刺,然后才能推出市场。你作为用户找不到毛病的。2,有常年的积累,产品风格和品牌积累,需要持续的投入。调音只是其中一个项目了。有了忠实用户之后就会有光环效应持续扩散。

严谨和持续投入,真的是国内“捞一把”心态做不到的。堆料其实非常简单,产多少买多少就是了,初始投入为0。随产随销,风险也是0。我举个例子,你看看国产机万元机上用的那液晶就是电子市场里通用规格的现货。那字体也好丑,廉价感堪比地摊。你再看SONY便携录音播放器的液晶,那简直是艺术品。定制液晶要开个模,以前的价钱1万就够了(现在不清楚),我知道你量少,开模设计费返还怕是指望不上的。但你量再少80台的批量然后5个机型共用,这总得有吧?10000/400等于多少?25块钱的均摊。调整字体显示调整操作界面,需要软件的人来做,但规模很小,是个单人外包小项目。连创意都不要,抄SONY抄Nokia和Siemense的旧手机,自己组合一下。反正点阵字体的版权属性不强。都万元级了人家还是不肯。你们一帮土包子崇洋媚外又盲目发烧的SB用户,有个字显示出来给你看就行了,产品没卖出去还没赚到钱就叫我先投入?不高兴

心态才是最要命的。要尊重用户也尊重自己的产品。不要总看老外品牌忽悠的好肉吃得多,要看看人家是怎么做事的。

补俩图片来感受一下。国产图我不点名就不上了,大家自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7-3-12 00: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清风扬 发表于 2017-3-11 20:38
合并功放早有了。合并功放和一体机不是一个概念。

这里谈的一体机,是DAC模块加上放大器模块做成一体。 ...

"如果有人评价一台一体机的解码值3千,耳放值一千,那可以认为它就值1千,因为如果在一体机后面再接一台耳放,那买一体机干蛋?"

说的太对了,就是这个意思。我就是图个方便的,结果你告诉我那个耳机口是免费奉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17-3-11 20: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今天买的aune x7s纯耳放到了 单端口的素质我个人认为真是还不如我的一体机的口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17-3-11 20: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合并功放早有了。合并功放和一体机不是一个概念。

这里谈的一体机,是DAC模块加上放大器模块做成一体。转盘和DAC做在一起是CD机,前级加后级做成合并功放。功放和音箱做一起是有源音箱。DAC加放大器做一起,就把一体机这名字给占用了。

传统HIFI为什么不把DAC和放大器做在一起,技术知识我不知道,但肯定有它的原因。

一体机实质上是针对将PC作为转盘,同时不想接一大串设备,图个方便的初级用家。

一体机的合理定位,应该是带DAD的功放,而不应该是带功放的DAC。如果有人评价一台一体机的解码值3千,耳放值一千,那可以认为它就值1千,因为如果在一体机后面再接一台耳放,那买一体机干蛋?作为一体机的终端用户,只用关心输出口是个什么水平就够了。

从根本上来说,就不应该把一体机分解为解码值多少,耳放值多少。除非是像这贴子提出来的,把一体作为一个框架,让用户选择模块。考虑到产品价格和市场需求,会有多少用户会买账真不好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17-3-11 20: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lix2ng 发表于 2017-3-11 11:23
不用那么贵。国产品牌在性价比上一贯有优势,5~8K的价位足矣。耳放模块只会比单独的耳放便宜,500到1500 ...

从大趋势来看未来一定是一体机的天下 越来越多的加入HIFI的人群 大多都是从一体机开始的 而且工艺也越来越先进 目前连音响都有前后级合并的产品了

对于国内产品的用料我丝毫不担心 样样都是顶级的材料 顶级的指标 顶级的工艺 然而声音却不是顶级  HIFI不是电脑 i7一定比i5好  HIFI这东西更多的听感就来自于调音 这也是为什么国外器材里空空荡荡各种飞线 但是仍然敢叫价3万5万的 中国消费者也不是傻瓜 人家的机器确实值这个价位的声音啊!所以我觉得国货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调音了。

你说的5~8K 是入门级的价位了 如果真要做到高端产品的声音 肯定不止这个价钱  比如目前国外中高级的桌面一体机都是3W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31 02: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