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流氓才子 于 2018-10-29 14:29 编辑
最近在论坛参加了一大一小两款产品的巡回试听,小的是山灵ME100耳塞,而大的便是今天要说的国都QUAD ERA-1,两款产品有个共同之处是,都是传统品牌向耳机领域的尝试,是各自品牌推出的第一款耳机产品;而两者的区别在于,山灵在历史上更加偏重音源和功放的开发,没怎么涉足和耳机相关联的音箱产品,而国都更偏重于功放和音箱,并且早在40年前就已经开发出了成熟的静电音箱产品,所以最终两家拿出的试水之作,一款是动圈耳塞,另一款是平板耳机,倒也是很符合逻辑的事情。 照(TOU)例(LAN),论坛上其他参加巡回的兄弟们都发了很多精美的图片,我这个中老年手残党就直接绕过去说使用和试听的心得了。
首先,这是一款金属外壳的平板耳机,言下之意就是其重量绝不可能太轻,官方标识的重量是430g,八两半,和一个大猪蹄子的重量接近,想象一下被一只大猪蹄子踏在头上的画面,不过得益于柔软的皮质头梁和耳罩,整体佩戴感觉还是可以的,头顶略有一点压力,耳侧则是很舒服,没有夹头的烦恼。这款ERA-1采用的是可换线的设计,单元进线和耳机插头都是3.5mm的规格,一方面是给了玩家换线尤其是换平衡线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侧面告诉玩家,这耳机不算难伺候,普通便携设备也能驱动,官方的参数也是低至20欧的阻抗和高达108Db/Vrms的灵敏度,然而经验告诉我们,平板单元和动圈相比,对于驱动的需求还是相对更高一些的。指望手机驱动的玩家,随便听听是可以的,但是期望值真的不要太高。究其原因,平板单元不仅仅吃驱动,而且吃信息量,而手机音源是很难提供充足的细节的,还是安心上台式系统吧。
个人尝试了两个组合用来试听ERA-1,第一是ROKSAN CASPIAN作为转盘,接IFI PRO IDSD解码再接LINNENBERG MAESTRO耳放;第二是笔记本做音源,接歌诗德U16界面,同轴输出给铁三角HA5050h解码耳放一体机。聆听的结果证明了前面的猜想,在驱动力到达一定水平(这个水平也不需要太高)之后,ERA-1对于信息量是更加敏感的。于是我将第一套系统中的耳放直接省略,变成PRO IDSD直推,发现区别并不大,ERA-1对于台式前端的友好程度很不错。
ERA-1给人最初的印象是:声场做得很不错,开扬,近乎圆形,能够将古典乐团中的各个声部的纵深很直观地体现给听者,同时结像偏小,对大场面的描绘算比较精细的,作为古典狗,一耳朵下来是很有惊喜的感觉的。
这种圆形的声场,有一个比较讨巧的地方,就是纵深可以做得不错,让听者有一种无边无际的感(错)觉。同样特质的耳机,是手边用了十多年的05版Mpro,而且恰好这两个耳机也是比较接近的价位,于是便把Mpro翻出来对比了一下,可以说,这些年来耳机振膜上的技术进步确实是直接明了的,虽然两者框架是相似的,但是ERA-1拥有比Mpro更大的声场,更凝聚的结像,更精准的声部线条,和不相伯仲的密度。这些背后,是信息量的支撑,也是各自单元将信息量如何表达出来的差异。歌德爱丽丝的风格是近场监听,犹如站在指挥位,并且指挥家是美国以热情个性闻名的伯恩斯坦,而国都的风格是7、8排的观众席,台上的指挥则是东德偏保守内敛的桑德林。简而言之,相同前端下,两者的风格和信息量,都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当然,风格差距会更加吸引听者的注意。
可以说从风格上,ERA-1还是体现出一点老派的英式口味,首先要体现的就是“细腻”,器乐也好,人声也罢,ERA-1听来都是有一种值得细品的娓娓道来,高频方面细而不亮,可以把弦乐的华美展示出来,但是不会不耐听,中频的还原度很高,人声真实朴素不多肉。英式口味的第二点就是动态方面的保守,前面说到ERA-1这个耳机的中高频,但是没有说到低频,其实这个耳机的低频,是下潜很足的,量感也不错,但是收得很快,所以在古典大动态大起伏的桥段,ERA-1的表现还是偏含蓄的,不会像歌德爱丽丝那样给人排山倒海的过瘾,而是点到为止。这个特性其实和前面说的细腻是相关联的,正是因为动态的克制,才能让听者察觉到更多体现在声音中的细节和线条,这是老派英国声的一个共性,大名鼎鼎的LS3/5a,就是类似的风格。当然,当年的技术含量决定了LS3/5a的低频是残的,如今ERA-1的低频绝不是含糊的,只是调音风格决定了它绝不会张扬。
说说和手里其他几个耳机相比的结果,首先,听完ERA-1我感觉短期是听不下去HD650的,哪怕是换了平衡线的,650相比而言结像太显粗糙了。和ADX5000相比,ERA-1的两端延伸又显得不太够,尤其是中高频的透明度,虽然ERA-1踩踩650是小CASE,但是比起ADX5000还是明显有差距。至于和同为平板的1266PHI就更没有什么可比性了,比来比去,还是和价位差不多的RS1/Mpro有更多可以互相参考的地方,整体而言,素质上小胜RS1/Mpro,风格口味则因人而异,如果要和以前玩过的另一款差不多价位的平板LCD2相比的话,我想我会选择ERA-1的,因为LCD2太伤颈椎了,佩戴优化做得没有ERA-1好,而且没法顾及到人声之外的很多音乐类型。可以说,国都这个4999的定价倒是不占便宜也不吃亏,而且首发耳机选择了平板这个竞争品牌相对比较少的领域,怎么看都觉得这是很“算计”的定位,确实是精明的英国佬做派。
整篇听感里面我写了很多“英式”,但其实挑剔的老玩家往往会数落某些品牌的原罪,尤其是被华人收购或者参股的经典品牌,很不幸,国都QUAD正是属于这样的例子,不仅仅是国都,和国都同属先歌国际旗下的美声、乐富豪、傲立、城堡这些英国老牌子背后,都有了我们华人的影子。其实对于这些品牌现在是不是“纯英国声”的这种问题,个人觉得还是不能一概而论,第一是关注具体某款产品本身,第二是关注产品背后设计团队。因为在HIFI这个圈子里面,声音风格还是跟着设计师团队走的。正面例子就是STAX,设计师团队没变,009就不会出漫步者的味道,反面例子就是AKG,设计师团队都散伙了,也就沦为帮三星做做手机配塞的二流品牌了。而据我所知,国都QUAD的ERA-1还是由英国方面承担研发的,所以至少就具体产品而言,ERA-1还是保留很多英式传统的。换个角度吐槽一下,即便血缘根正苗红,经典也并非恒古不变永流传,GRADO算是血脉传承很干净纯粹的品牌了吧,到了当下第三代歌德(也就是e后缀的歌德),一样在我这样的老粉丝心中和死了没啥两样。
话说远了,末尾补一句,ERA-1这耳机提供了两幅耳罩给用家,法兰绒合成革耳罩针对古典,我所有听感都基于这个耳罩,另外耳机包装盒里面还提供了一幅纯羊皮耳罩针对流行音乐,我嫌麻烦,一直没换上去试,参加巡回的兄弟们如果谁尝试了,也欢迎分享一下两幅耳罩听感的不同。
10月29日更新羊皮耳罩听感:
卧槽,换上了羊皮耳罩, 各种好各种提升,两个字,真香。
然后忍不住吐槽厂家,你们家为啥把羊皮耳罩备在盒子里面,而把法兰绒耳罩装着当原配啊。。。。直接影响了第一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