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09|回复: 7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教解码、耳放如何在耳机结像、定位以及打开声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9-4-24 21: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辽宁省抚顺市
经常在老烧口中听到解码、耳放到位了耳机结像如何扎实、声场如何开阔,以及定位精确到具体距离甚至角度……

百思不得其解中……

IMG_0857.JPG (79.22 KB, 下载次数: 109)

IMG_0857.JPG

IMG_0858.JPG (81.57 KB, 下载次数: 124)

IMG_0858.JPG

IMG_0859.JPG (82.9 KB, 下载次数: 114)

IMG_0859.JPG

IMG_0860.JPG (82 KB, 下载次数: 119)

IMG_0860.JPG

IMG_0861.JPG (87.79 KB, 下载次数: 133)

IMG_0861.JPG

IMG_0862.JPG (75.97 KB, 下载次数: 104)

IMG_0862.JPG

IMG_0863.JPG (75.26 KB, 下载次数: 112)

IMG_0863.JPG

IMG_0864.JPG (83.86 KB, 下载次数: 102)

IMG_0864.JPG

IMG_0865.JPG (66.82 KB, 下载次数: 97)

IMG_0865.JPG

IMG_0866.JPG (72.92 KB, 下载次数: 105)

IMG_0866.JPG

老烧们口中的好耳机.jpg (84.98 KB, 下载次数: 177)

老烧们口中的好耳机.jpg
74
发表于 2019-5-23 01: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
alex_to 发表于 2019-4-29 01:03
数字技术相对人眼分辨率比耳朵灵敏度落后太多,比如VR想要真正实现虚拟现实需要16K@120fps,十年后的民用 ...



为什么不直接伺候听觉神经。
反正声音最后都转换成并行神经信号了。


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听感,是训练出来的。
视觉也是训练出来的。瞎子复明,看不明白路面,也需要时间训练视觉。


通过训练大脑的听感,来产生上下区分。


声波有穿透力。说不定整个大脑在外界声波的震动下,其全脑神经电流,是会随着真的变化的,所谓避震反着用。



心中有声,耳中无声。【贝多芬脑放】聋子也能听见音乐。


外界声波刺激,只是一串命令行代码,开启大脑的解码分辨程序,来产生听感。


鼓膜是主要捕捉器,耳蜗是换能器,转换成神经电流,大脑是解码器,心是感受器。

内耳除开鼓膜,其他部分不可能屏蔽外界声波震动,
所以,耳蜗换能器,同时也转换了穿透头骨,脑花,口腔回声,等一系列的震动信息。

这些信息,光靠两个耳机喇叭,是无法还原的。




所有难题,都可以通过思辨来解决。(也可能是自己骗自己,以为解决了。)



以上为个人哲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1: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抚顺市
jimguo 发表于 2019-4-29 01:09
其实声音最好就是把乐器和歌唱本身的质感表现好。其它的位置问题都是附属的。也不一定就是位置准确了就好听 ...

同意朋友欣赏音乐的观点及态度

对于还原聆听声学环境来说就算耳机没有声场也并不影响欣赏音乐本身,这就像看足球比赛直播比在现场获得的细节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1: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抚顺市
jimguo 发表于 2019-4-29 00:51
最明显的就是大尺寸电视显示屏,一旦升级新的分辨率点距出来,从1024等级的1K,现在发展到了4096等级的4K。 ...

数字技术相对人眼分辨率比耳朵灵敏度落后太多,比如VR想要真正实现虚拟现实需要16K@120fps,十年后的民用显卡未必能胜任除非量子计算时代提前到来,而耳朵现在还在争辩有损无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0: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抚顺市
还是zm 发表于 2019-4-29 00:45
有专门的耳机人头录音可以让你感受一下精确到某某角度出来的声音 但绝大部分录音不是针对耳机调音


IMG_0865.JPG (66.82 KB, 下载次数: 41)

IMG_0865.JPG

IMG_0866.JPG (72.92 KB, 下载次数: 26)

IMG_086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9-4-29 00: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
有专门的耳机人头录音可以让你感受一下精确到某某角度出来的声音 但绝大部分录音不是针对耳机调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0: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抚顺市
jimguo 发表于 2019-4-29 00:06
其实对波的处理都有共性。比如照相,显示屏,甚至类似镜头的望远镜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如何更加接 ...

声音太抽象了甚至连按个暂停对比都不可能,所以给了厂商太多天花乱坠描述音质的空间

电视机标价几十上百万没有厂商会说是发烧级,而音响界云里雾里说不清最后不得不用发烧级来承认目标客户不是正常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23: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抚顺市
寰楀埌鐨勪綆璋 发表于 2019-4-28 00:12
接下来肯定有人说电路设计,说什么时钟晶振什么的(我也不懂),说白了就是以价论声。无意嘲讽

明白朋友的意思,到现在也没人来说恐怕是想说也说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9-4-28 00: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
alex_to 发表于 2019-4-27 23:54
其实也想弄懂解码、耳放的档次差异

解码方面像DSD格式的录音不采样多位元,省却位元转换程序,降低了 ...

接下来肯定有人说电路设计,说什么时钟晶振什么的(我也不懂),说白了就是以价论声。无意嘲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9-4-27 23: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抚顺市

其实也想弄懂解码、耳放的档次差异

解码方面像DSD格式的录音不采样多位元,省却位元转换程序,降低了数位滤波而可能产生的杂信与失真,以及不像多位元系统容易受到电源或外部干扰的影响。支持DSD原生解码的DAC芯片重放即简单的开关电容网络即可,
无需经过PCM DA超采样以及数字滤波的过程,DSD原生解码过程无法进行任何音量以及二次处理。所以DSD录音格式在采用相同支持原生解码DAC芯片的不同品牌间,数位信号到类比信号会有什么不同?PCM(包括DSD)方面索尼、飞利浦做为制定者掌握核心技术,而这两家音源产品在老烧口中不值一提是什么逻辑?

耳放方面除了注意功率匹配、失真外大概就剩调料迎合口味了,档次还能通过什么技术指标拉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9-4-27 16: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alex_to 发表于 2019-4-26 17:00
朋友比喻的形象解释的详细
描述听感用溢美之词不为过,但本帖想探讨的是解码、耳放如何帮助耳机结像、定 ...

真有钻研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9-4-26 17: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抚顺市
jimguo 发表于 2019-4-26 17:25
听老虎鱼已经有欠缺了,再多找点好的听听。欧美流行音乐录音的音质也很有潜力可挖。后面的致公爵,很有韵 ...

大部分链接有效已经收藏

不过现在索尼贩卖的DSD256对音质的提升可以用忘记戴着耳机来形容,还有www.nativedsd.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9-4-26 17: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抚顺市
tianluo4sc 发表于 2019-4-26 08:45
声音更立体,是不是这么量化和定性我不清楚。与其花时间精力用“数学模型”去描述触摸水的感觉,不如自己 ...

朋友比喻的形象解释的详细
描述听感用溢美之词不为过,但本帖想探讨的是解码、耳放如何帮助耳机结像、定位及打开声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9-4-26 16: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抚顺市
jimguo 发表于 2019-4-26 03:15
两张爵士LP: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44223&extra=page%3D1&page=7

相当不错的资源分享!表示感谢

看我头像就知道是老虎鱼的拥趸,也就不奇怪HD800用老虎鱼的民谣来做试音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19-4-26 08: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alex_to 发表于 2019-4-25 23:37
换能器决定一套系统90%以上的素质,换能器还原音准、频响范围及三频均衡等等差异可以很容易比较出来,也 ...

声音更立体,是不是这么量化和定性我不清楚。与其花时间精力用“数学模型”去描述触摸水的感觉,不如自己开个水龙头拿水冲下手。

说老烧张冠李戴也不太合适,他们的说法更适合有一定发烧经历或听音观相近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6 02: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抚顺市
jimguo 发表于 2019-4-26 01:46
有人说能听到加州旅馆一曲的咳嗽声或者是什么声,在3'57''。

顺手去听了70多MB《加州黑店》,才发现是左右分离度神曲啊!一开始的吉他来自右声道并伴随来自左声道的欢呼声,紧接着鼓点来自左声道沙锤来自右声道,之前用音箱听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版本3:57并没有咳嗽声。

随着现在nativeDSD录音越来越多,演奏家运弓间的轻微喘息声清晰可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9-4-26 00: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抚顺市
jimguo 发表于 2019-4-25 23:35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找谁说了带耳机的结像定位如何准确有细节的帖子。去回复追问具体玩法和设备片源即可。 ...

问过一些用家没有能够说得清楚的,这里藏龙卧虎三人行必有我师就到这请教了

看了一下SPL的介绍是模拟两声道听感及模拟音箱摆放角度(控制左右声道串流延迟、衰减模拟音箱角度),没有提及耳机结像、定位及声场再现。Crossfeed通过播放器也可以实现效果差强人意,在一些左右声道对比音效比较强烈的录音中反而散失了耳机最大的优势——分离度

SPL.jpg (105.31 KB, 下载次数: 26)

SPL.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23: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抚顺市
tianluo4sc 发表于 2019-4-25 18:21
呵呵......此立体非彼立体。从650换到1990的时候,第一耳朵就是感觉更“声音更立体”了 。注意,这是一种 ...

换能器决定一套系统90%以上的素质,换能器还原音准、频响范围及三频均衡等等差异可以很容易比较出来,也就是朋友所说的“声音更立体”或者更有质感吧



至于老烧们的描述也就是说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23: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抚顺市
jimguo 发表于 2019-4-25 16:58
能给出方向已经是很大的恩赐了。还要这要那的话,对自己就是一种损害

还望不吝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23: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抚顺市
gameboyyy 发表于 2019-4-25 16:36
因为耳机的声场定位是假的,这点玩耳机的人都不承认

难怪没有老烧来指点迷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9-4-25 18: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本帖最后由 tianluo4sc 于 2019-4-25 18:25 编辑
alex_to 发表于 2019-4-25 13:05
地摊塞也能感受双声道立体声,尤其是电音制作左右声道交替发声来凸显立体感

呵呵......此立体非彼立体。从650换到1990的时候,第一耳朵就是感觉更“声音更立体”了 。注意,这是一种直接对比,是一种直观体验。地摊塞、HD650和DT1990明明都是双声道立体声,但在使用体验上就是会有这种差异,声音的表现就是一个比一个“立体”。其实答案很简单:老烧只是在描述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说,用量化、定性这种严谨的科学概念去解释这些你是解释不通的。
   
就像人们常说恋爱的味道是甜的,然后有个人跟你说“吃白砂糖也能感受到甜,尤其是使用XX工艺制作的白砂糖吃起来特别甜。”   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20 02: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