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6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万元级不二之选 德国Audium Comp3书架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9-11-8 14: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汕头

音响果真是贵的器材一定好声音吗?抛开搭配的因素,在同品牌同系列里,这个定律基本可以成立。但是,不同产地不同品牌之间比较的话,情况却会复杂得多了,这涉及不同品牌的技术水平、设计能力和定价策略等等问题。

我们见过很多品牌的老板自身是技术人出身,他们踏踏实实做好技术和产品的声音,却不擅市场营销,因此通常价格比较大众;而有些品牌更注重形象包装和市场推广,声音素质未必真的够水准,却能卖个好价钱并大受欢迎。这些发展取向的差异,未必能被大家认知,很多音响迷购入器材前都会考量这个品牌的二手残值问题,大家都不希望玩两三年后出让的时候得亏太多,因此品牌知名度就成为他们衡量购买指数的重要参考,名声响的品牌当然占了不少权重。
当然,存在即合理,市场受欢迎的产品证明大家对其品牌是比较认同的,况且品牌附加值这样的话题,历来就和性价比扯不上任何干系。

   扯了这么多,是因为这次我听到了一款来自德国Audium品牌,声音素质极高的Comp 3书架箱有感而发的,要知道,这款仅是厂方的入门产品,其声音素质已经令我和同事们大为惊叹。这个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多年但知名度仍不高,我想,原因并非是声音层面上的,而主要是由厂方与代理商方面的理念所导致的。比如国内主流市场大多需求“厚重、高大、豪华”的产品形象,但很抱歉,Audium较大的那款落地箱Comp 9高度只不过是1.06米,重量只有30kg,很难满足大众对“豪华”的期望。

而这次试听的Comp 3是厂方的书架箱,小巧的体型只比资历深厚的BBC LS3/5a大一圈,但市场定价却比经历过二三十年煎熬的二手LS3/5a都便宜了一大截,以Audium Comp 3书架箱的声音水准,我实在找不到不将其好好推荐给大家的任何理由。


1
 楼主| 发表于 2019-11-8 15: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本帖最后由 音特网 于 2019-11-8 15:20 编辑

符合声学理论的理想化设计

       或许很多人对德国Audium这个品牌感动陌生,这不要紧,我们常说音响是买给自己听的,而不是拿品牌或者外观去炫耀的。对于任何品牌都有个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从箱体的声学结构开始,因为这是涉及到Comp 3为何能发出好声音的决定性因素。首先我们看到Audium所有产品都采用相同的设计理念:圆鼓形箱体、突出的前障板、全频喇叭单元,下置超低音全向扩散设计。Comp 3书架箱也不例外,小巧的箱体两侧板皆是圆弧造型,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消减了箱内产生声波驻波的可能性,较四四方方的箱体更扎实,低频更干净。

同样的,包括Comp 3在内,所有的Audium产品都采用前障板突出悬浮加上密闭箱体的设计,这块前障板同样是圆鼓形造型,其实就是俯视箱体的形状一样。所有Audium型号的前障板上都只采用一只全频喇叭单元,这项标志性设计成为Audium的家族元素。

        突出悬浮的前障板有什么好处?理论上箱体对于声波的绕射现象,是影响声音表现最显著的因素,而较佳的音箱是没有箱体的无限大障板,但显然无限大是不可能做到的,以喇叭单元重播低频20Hz计算的话,这块障板的长与宽至少不小于17米(20Hz的波长),这样才能保证有效频率内前向声波和背波不会绕到后方或者前方相互抵消。但是,这种理想尺寸的障板很难被音响迷接受,于是把这块障板折叠起来成为密闭式音箱,依然起到了阻隔前后声波抵消的作用。但不论哪一种设计,当声波遭遇箱体边角时,会产生两种状况:一是当障板宽度等于1/2波长时,边界绕射会与前向声波反相,此时绕射波会与前向声波相抵消,在频率响应曲线上会形成一个波谷(只要声波是障板的1 1/2、2 1/2……都会产生反相抵消的波谷)。二是当波长是障板宽度的倍数时(例如一倍、两倍、三倍时),特定频率的绕射波会与前向声波同相叠加,量感最多可以提升3dB而在频率响应曲线上形成波峰。这种因为边角绕射而产生的频率震荡情况,就是技术术语上的Baffle Step障板阶梯现象。当然了,假如全频喇叭单元重播低频下限较高的话,由于波长大幅缩短和中高频的指向性强的原因,障板尺寸是可以大幅度缩小的,但如此一来,全频喇叭重播的低频就会受限了。

Audium的聪明之处,就是采用密闭箱体完全避免前后声波抵消的绕射现象,同时采用突出的前障板设计,并且精细的尺寸加上后弧形设计降低障板边界效应,减少频率震荡情况。当低频波长10倍于障板宽度时,声波会无视障板的阻碍而形成360度全指向性的点音源发声状态,这就是低频指向性弱带来的现象,但声波能量会降低6dB。因此,Audium采用小口径的全频喇叭单元负责中低频以上频率的重播,而中低频以下的频率,则交由低音单元负责,这样就可避免采用较大尺寸的障板了,也弥补了全频单元低频量感的问题。

       大家别小看Comp 3的全频单元口径仅有75mm(3吋),但其可以平直重播100Hz-20kHz的宽广频率,这枚单元由Audium自行研发和生产,铸铝盘架、工整的粘合工艺都可以看出制造品质具相当高水准。喇叭单元采用纸纤维复合材质振膜,采用金属车制的子弹头相位锥,理论上是改善中频响应的设计。大家知道吗?小巧的Comp 3箱体内其实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箱体,在全频单元的背后,是圆柱形的密闭式箱体,内部填充了适量的吸音棉吸收背波能量。而100Hz以下的频率,则交由箱体底部的150×230mm(6×9吋)椭圆形低音单元负责。没错,Comp 3箱体整个底部几乎就被这个低音单元覆盖,这枚单元采用纤维编织振膜,轻盈又具适当的阻尼特性,因此带来的低频能量和力量感远超你对3吋全频单元的想象。

提供双线分音接线端子,由于采用全频单元+超低音的设计,因此如果采用单线接法的话,建议接在上面那一组。当然了,我也尝试过用Furutech的跳线替换原厂的镀金接片,带来更通透鲜明的音质提升

       那么,安装在箱底向下发声的低音,当然是需要恰当的反射距离才能带来较佳扩散效果的,Audium设计了4柱式支脚和厚MDF板制造的底板,支撑起Comp 3箱体,固定的间隙确保无论怎样的摆放情况,依然能形成360度球形的低频辐射状态,从而带来上佳的低频表现。由于喇叭单元重播的频率足够的低,因此大家无需担心低频指向性的问题。长达一个月的试听过程,听过数十张唱片,我始终认为小小的Comp 3就如同自带两个高素质的超低音音箱一样,低频效果完全超越了箱体大小的物理限制。



厂方自行研发的3吋(75mm)全频单元,采用金属子弹头相位锥,音质之出色令人惊讶。悬浮的前障板背部采用弧形设计,可改善影响音质的绕射效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1 15: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