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1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手中的HD600、Signature Pro为参考,评价黑标1以及搭配的感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9-12-9 0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南
本帖最后由 wangmo244 于 2019-12-9 02:07 编辑

先给与本人相似,由塞子转大耳的的朋友提些建议和看法。大佬轻拍。

1、随身不如大耳的逻辑虽早有耳闻,但也并非真的短时间能马上有体会的。如果不折腾,现中端价位的甚至中低价位的经典耳机其实大可满足基本的听音需求,只要搭配合理,在风格取舍上合乎基本的逻辑,也没有必要一来就往旗舰怼,对于听者而言,听音观念以及音乐鉴赏力比起花钱解决的升级要缓慢的多。

2、曾经在一篇帖子中看到一个说法即:“耳机在整个听音系统中的价格占比20%才为合理。”当然,现在的价格权重关系已经不再完全遵循这个规律,所以能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听,多比较,再做决定更好,我的原则是合理的范围中渐进的提升。

3、玩耳机,不做前期功课是不行的。而大耳机的发展脉络、历史沿革、型号、风格差异比起随身要丰富的多。反过来看其实耳机的技术性升级并不像一般数码类产品成绝对比率增长,所以以价格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耳机的价值实在不是可取的。在没有条件听到的情况下,多看看其他帖子,以一定的参考设备做比照来分析或预判比起在论坛发没有任何具体取向和需求的推荐帖子要更有实际意义。

4、“绘画是静止的艺术,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在情感、节奏、律动上音乐的美感是无法用其他的形式完全取代的。而听古典也并非是什么高端的事情,任何艺术形式下,它们既有自己的格调与受众指向,同时它亦有着通俗与世俗化的一面。音乐是拿来赏的,没有欣赏环节的它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喜欢就好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而曲种、风格适配实际上也隐含着不同时期鉴赏的取舍和局限。

5、而所谓的什么都听,一味杂食和全能在自己几年的体验来看是不存在的,随身塞子用谢兰图或RE2000随便听听就好,冬天用signature pro保暖都够了。而大耳,特别是开放式大耳的声音特性,风格适配,前端搭配的方式比起随身更复杂也更宽泛。合适、合理的演绎或搭配才是根本,仅此而已。

1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02: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本帖最后由 wangmo244 于 2019-12-9 02:00 编辑

H600我认为是家用大耳最靠谱的中庸之选。是双十一之前带着QA390去长沙金耳朵试听之后入的,HD600属于自己带着偏见而忽略好些年的耳机,至今风评都足见其参考性。

三频整体混元、声场在四只耳机中较宽阔,也是唯一演绎交响乐时声场分布最有层次,并且丰富的,定位感很强。整体偏暖,高频细节基于混元的声底在信息量上完全足够,而与中低频的衔接上非常容易显得完整,是四只耳机中调音偏中正的,与signature pro这种“监听”风格的耳机比起来依然是严谨、冷静的。没有特别的渲染和夸张任何部分,框架清晰,打磨整体,娓娓道来的平和之感。而我认为这是一份真挚、平和的呈现,各个方面整体短板最少的耳机。

HD600的缺点和优点是互生的,中正偏暖、平和与框架感使得它没有特别的偏好。完整中他不够突出人声,没有明显的侵略取向,没有突出的信息量,没有强烈的包围感,速度感不快,但也没有明显的毛病。目前手中演绎交响乐最为合适的耳机,而其他所有的音乐风格都有着极强的通用性。

驱动上HD600用QA390双高单端已经完全满足。出来这么多年了,搭配难度在我看来比现在的很多旗舰大耳,在宽容度上反而比敏感程度更高,推力和控制力要求大于冷暖性适配。随声小播放器就别折腾它了,它这个也装不进一般的便携包,带着它跑出跑进实在不是愉快的事。

如果说qa390使我开始转向大耳,止步随身,那么HD600算是开了个好头,毕竟很多的声音特性和基础上,HD600比起sundara以及signature pro更具家用大耳的参考性。大跳水之后的sundara现在被老婆用来做电钢琴的监听耳机,顺便兼顾下电影娱乐,而signature pro则作为随身御寒的便携大耳,随便插个手机听听流媒体音乐,而HD600和黑标1则是目前在家用的2个主力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1 23: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